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山西太原晋词的根源真是古得很,还是周成王封他弟弟叔虞于普,后人纪念他,才修了晋祠。又为叔虞的母亲"邑姜"建了圣母殿。殿的中央是"邑姜"像,而左右两庑就塑了40多位侍者。殿初建于北宋的天圣年间,重修于崇宁元年(公元1102年),而在殿内圣母像的座台背后有墨书元花二年的题记(公元1087年)。这堂雕塑完成于元祜二年当无疑问了。这时正是北宋人才辈出的时代,司马光、王安石、苏东坡、黄庭坚.范宽、郭熙等等都在此前后活动着,而晋祠又早就是名胜之地。唐太宗亲自写了温泉铭,李太白写了"晋词流水如碧玉,微波龙鳞莎草绿"…  相似文献   

2.
太原晋祠古属唐地,乃周成王之胞弟叔虞封唐之所。叔虞子燮父因晋水改唐为晋。后人于晋水之源建祠祭祀叔虞,因称唐叔虞祠,俗称晋祠。晋祠,北魏时已有祠堂、飞梁,北齐时则大起楼观、穿筑池塘,隋、唐、五代、宋、金、元、明、清至民国历代屡有扩建,始成今日之集古建筑、石刻、雕塑、古树、名泉于一体的博物馆。自《山海经》、《水经注》始,历代献均有记载,然而能将晋祠进行细致考察、认真考证和研究,在清康熙年前惟朱彝尊一人。  相似文献   

3.
山西太原的晋祠在北宋中期发生了重要的变化,其主神由唐叔虞变为水神昭济圣母,成为当地民间赛社的重要神祇,也在熙宁间获得朝廷的敕封。熙丰新法是北宋乃至中国历史上的重要事件,从晋祠留下的蛛丝马迹中可以看出,晋祠此时的变化实与熙丰新法有着明显的联系。  相似文献   

4.
晋祠是为纪念西周时的晋国(当时称唐国)开国诸侯唐叔虞所建.唐叔虞,姓姬,名虞,字子于,乃周武王之子,成王之弟.其子燮继位后,因其境内有晋水流出故将国号"唐"改为"晋".后人为纪念叔虞的功绩,在晋水源头修建唐叔虞祠以示纪念,后改称晋王祠,简称"晋祠".晋祠——蕴含着多姿多彩的自然景观和丰富而深刻的文化内涵,构成了浑然一体的景致和人文画卷,也引来了历代文人墨客、诗人及文学家的关注,留下了不少隽美的诗篇.  相似文献   

5.
《沧桑》1996,(4)
位于太原市西南方向悬瓮山下的晋祠,是我国著名的文物古迹区,初建于北魏以前,即周公东征后,成王封弟叔虞为唐侯,叔虞死后,儿子燮因境内有晋水,  相似文献   

6.
唐太宗李世民《晋祠之铭并序》撰书于贞观二十年(646年)正月二十六日,同年上石立碑于晋祠唐叔虞祠前左西向,清乾隆时移基东侧南向。《晋祠铭》  相似文献   

7.
晋祠概说晋祠是山西省著名的游览胜地,位于太原市西南二十五公里的悬瓮山下,祠内清泉涌翠,殿阁棋布,古木参天,风景优美。一九六一年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晋祠又是晋水的源头,据《史记》卷三十九《晋世家》记载:西周成王封其同母弟叔虞于唐地,称唐侯,后代对叔虞  相似文献   

8.
晋祠是奉祀西周初期晋国始封诸侯唐叔姬虞的祠堂,融合了佛、道、儒多种文化,是历史人文与自然山水完美结合的典范。作为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集约载体,涵盖宋、金、元、明、清至民国、近现代的各体建筑序列完整,是一部生动的中国园林、古建筑史。晋溪书院由明代重臣太原王氏后裔王琼创建,现作为纪念太原王氏始祖、东周灵王太子姬晋子乔公的重要祭祀场所,是中国传统儒家文化的代表,其建筑真实地体现了晋祠乃至晋阳地区明代传统建筑风格。  相似文献   

9.
祭祀祖先实际上是一种宗教仪式,祠堂作为祭祀祖先的场所,带有浓厚的宗教色彩。然而,在宋代之前,祠堂与家族祭祀并不存在直接的关联,在宋代士大夫的推动引导之下,祠堂逐渐成为家族祭祀的场所,承担起家族祭祀的任务。  相似文献   

10.
晋祠,位于太原市西南25公里处的悬瓮山麓、晋水源头,是祭奉西周初年晋国开国诸侯唐叔虞的园林祠庙。其创建时代不详,但在北魏时已有了详  相似文献   

11.
正晋祠是我省旅游景点的一面招牌,在全国享有盛名,被称为"三千年皇家祭祀祠堂园林"。关于晋祠(唐叔虞祠)的记载最早于北魏时期,然而如今的晋祠却没有宋代以前的建筑实物,也没有宋代之前的建筑遗址和遗物。这一问题历史上长期聚讼,近代也有很多本地、外地专家学者提出质疑。我省曾启动晋祠申遗工作,2004年晋祠申遗落选。世界遗产公约规定,世界遗产项目必须保证遗产的真实性  相似文献   

12.
晋祠是一处自然山水与人文景观相结合的著名的旅游胜地,由于其固有的人文地理优势,创建了具有丰富内涵的地域文化。这些文化除散见于各种历史典故中之外,主要体现于晋祠现存的文物和祠区内外的碑碣,其规模蔚为可观。晋祠保存有历代碑碣初略统计大约425通,除少数为唐宋时期的以外,大多是金元明清时期题刻的。随着历史的变迁,有的文存石亡或者字迹漫漶,有的成了断碑残碣。经千百年的沧桑变化,这些碑碣依然有其重要的价值,其中尤以唐太宗李世民自撰并书的《晋祠之铭并序》碑最为珍贵。《晋祠之铭并序》碑又称唐碑,陈列在晋祠唐叔虞祠东南隅的贞…  相似文献   

13.
晋祠     
《文物》1977,(6)
在太原市西南二十五公里的悬瓮山下、晋水发源的地方,有一个规模宏大的古建筑群。这里祠庙殿宇,雄伟壮观;亭台莲池,星罗棋布;山环水绕,古木参天;是晋中著名的古蹟胜地——晋祠。西周初年,武王姬发的儿子成王诵把他的同母弟叔虞封到汾水以西的唐国为侯,传至叔虞的儿子燮时,因为境内有晋水,改国号  相似文献   

14.
陈风 《文物世界》2000,(3):24-25
晋祠,初名唐叔虞祠,是为纪念晋国开国诸侯而建。它的历史可追溯到公元前11世纪的西周时期,周武王灭殷7年以后,因病去世。他的长子诵继位,是为成王,因成王年幼,便由其叔父旦代行天子的职权,史称“周公摄政”。  相似文献   

15.
李峻杰 《民俗研究》2013,(2):87-100
山西地方史志资料表明清代山西水神祭祀地域分布广泛、数量较多,其类型大致分为人格水神和自然水神两大类。从山西水神祭祀类型和地域分布可以看出,山西的水神祭祀多受国家祭祀政策和地域历史环境因素的影响。同时山西民众又根据自身的现实需要,结合当地的历史文化和信仰传统,不断建构和丰富着属于自己的水神世界。  相似文献   

16.
晋祠位于山西太原市西南25公里处的悬瓮山下,保存了历代建筑百余座,其中最著名的建筑,莫过于创建于北宋太平兴国九年(984年)的圣母殿。大殿距今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而位于大殿之内也有了近千年历史的一组宋代彩绘泥塑像,则是我国宋代宫廷生活的真实写照。这组宋塑,是中华民族历史上不可多得的艺术遗珍。  相似文献   

17.
从北京出发最先是到太原。在太原的时候,得到省委宣传部和文联及美协的同志十分热烈地和亲切地帮助,使得这次研究工作能有一些进展。这样就使我有机会在晋祠住了二十大。在这个期间里,进行了观摩和临摹,初步理解到宋代晋祠彩塑的微妙地方。对自己来说,是一次提高的过程。 (一)晋祠:以圣母殿的宫女象为代表的晋祠彩塑,吸引了许多文学家、艺术家和游客。这些塑象是通过艺术的形象,表现出生活中具体的人,这  相似文献   

18.
晋祠位于山西太原市西南25公里处的悬瓮山下,保存了历代建筑百余座,其中最著名的建筑,莫过于创建于北宋太平兴国九年(984年)的圣母殿。大殿距今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而位于大殿之内也有了近千年历史的一组宋代彩绘泥塑像,则是我国宋代宫廷生活的真实写照。这组宋塑,是中华民族历史上不可多得的艺术遗珍。  相似文献   

19.
献殿     
正年代:金大定八年(1168年) 简介:献殿是祭祀圣母时陈列贡品的场所。献殿的建筑结构简单,既像一座稳定的大殿,又像一座轻巧的凉亭,整个大殿舒朗利落。太原市晋祠博物馆收藏。  相似文献   

20.
晋祠在山西省太原市西南的悬瓷山麓,最初为奉祀晋国第一代诸侯唐叔虞的祠堂。唐叔虞祠创建年代虽不可考,然而至迟在北魏时期即已见之于文献。郦道元《水经注》记载:“昔智伯遏晋水灌晋阳,其川上溯,后人蓄以为沼。沼西际山枕水有叔虞祠,水侧有凉堂,结飞梁于水上,左右杂运载交荫,希见曦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