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婴戏纹是我国古代传统纹样之一,它不仅代表了吉祥的含义,同时也反映出了古代儿童形象及社会风俗。目前,瓷器上最早可见的婴戏纹是唐代长沙窑的釉下褐绿彩婴戏纹执壶和黄堡窑素胎黑花婴戏纹盘。婴戏纹自唐代在瓷器上出现以来,便受到了人们的欢迎,特别是到了宋金时期,陕西耀州窑,河北定窑、磁州窑,山西介休窑,江西景德镇窑,广西容县等南北瓷窑均喜用婴戏纹作瓷器装饰。本文拟对宋金耀州窑和磁州窑婴戏纹做一对比,分析二者在婴戏纹方面的差异。  相似文献   

2.
本文以磁州窑瓷器中的儿童纹饰为研究对象,论述了宋金时期婴戏题材盛行的经济、文化背景,婴戏纹装饰的主要内容与特征,对元代以后磁州窑婴戏纹的演变做了分析讨论。  相似文献   

3.
陈杰 《四川文物》2005,(5):47-53
本文从磁州窑彩绘婴戏纹的典型题材分析入手,从儿童们丰富多彩的游戏活动,揭示当时人们的日常生活和社会风尚,分析婴戏纹大量出现的原因,并进而总结出磁州窑彩绘婴戏纹的特点和时代风格,在此基础上比较磁州窑彩绘婴戏纹与其它窑口婴戏纹的异同.  相似文献   

4.
正"南海一号"是一艘南宋时期的木质古沉船,沉没地点位于海上丝绸之路的航线上——广东阳江下川岛海域。2007年我国对这艘古沉船进行了整体打捞,2016年船内发掘工作基本结束。该沉船出水的文物中瓷器居多,内有一批婴戏纹瓷碗十分抢眼,广东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展示了其中一件(图1)。这件器物与1990年江西临川市金家山宋墓出土以及故宫博物院藏景德镇窑青白釉刻花婴戏纹碗的纹样基本一致(图2、图3)。碗内刻划出2个裸体婴孩攀戏  相似文献   

5.
林薇 《福建文博》2022,(4):29-35
将乐县南口镇下瑶窑址出土瓷器中极具特色的器型是青白瓷婴戏纹碗。本文就此种器型的发现、特色、用途等进行初步探究,分析其独特的造型并与其他窑口同类器进行比较和研究。  相似文献   

6.
柳成栋 《黑龙江史志》2013,(8):54-56,63
<正>"祈福"是指祈求神明降福或建立道场,祈求福祉及还愿之事。《说文解字》解释"祈,求福也";福,祐也。祈福就是追求幸福,求神灵保佑;同时也是对美好幸福生活的追求和向往。祈福现象是一种社会现象,更是一种文化现象。祈福文化同吉祥文化一样,是民俗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祈福活动对创造美好家园,创建和谐社会,促进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具有重要的积极意义。熟悉祈福文化,对推动和加强续编地方志关于民俗文化的记述大  相似文献   

7.
王文灏 《民俗研究》2012,(3):137-141
作为中华民族民俗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吉祥装饰纹样,其形式的发展演变,反映和记录了中华民族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这种艺术形式也折射出当时的时代背景、社会心态、民族心理和审美情趣,反映了中华民族丰厚的历史文化底蕴。通过对吉祥装饰纹样的解读,分析吉祥装饰纹样的历史起源、美感形式、寓意表现以及其在传统建筑装饰中的应用范畴,阐述了其背后所蕴含的深厚文化底蕴与传统儒家思想内涵。  相似文献   

8.
《收藏家》2020,(6)
正10.9×15×15厘米瓷枕呈豆形,白地绘赭石色花,枕面周边饰回纹,中间刻划折枝莲花,一带兜肚婴儿,两腿一伸一蜷,仰卧在莲花之上,作玩耍状,画面空隙处布满赭石色珍珠地。前后壁均刻画有莲叶纹饰,底部无釉,胎呈灰白色。婴戏纹是我国的传统吉祥纹饰,因表现儿童游戏场景,故名。婴戏纹这种题材在瓷器上使用最早见于唐代的长沙窑,宋代的磁州窑系和景德镇青白瓷上也较为常见。从宋至明清,受瓷器装饰技法的进步,婴戏纹逐渐丰富,从最初的一两个孩童玩耍发展到五子到十六子甚至"百子迎福""百子嬉春",寓意连生贵子、  相似文献   

9.
试述民俗文化活动的主要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何林香 《神州》2013,(5):22-22
民俗文化伴随人类的产生而产生。它一经产生就规约了特定的生产方式与生活方式,并呈现出集体性、传承性、地方性、变异性、丰富性、实用性。民俗文化是人们在长期的生产实践和社会实践中创造的语言和行为模式。或者说是民族共同创造和遵守的行为规则。在长期生产生活实践中形成的古老风俗、习惯、信仰为主要内容,以满足人们精神生活需求为目的的文化活动;用以表达思想情感的重要手段,它产生并贯穿于浩瀚历史长河的劳动过程。  相似文献   

10.
一 节令画,即专门为年节时令所作的画。其内容或描绘节令中的风俗活动,直接表现人们的节令生活;或描绘与节令有关的景物,间接地反映节令风俗及人们对未来的良好愿望,目的都是为庆祝节令,迎祥祈吉。这类作  相似文献   

11.
试论民俗文化的特征和保护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洪勇 《南方文物》2004,(3):72-74,104
民俗文化是以口头、风俗或行为等形式创造和传播的文化现象,与生活紧密相连,体现了人们日常生活的行为规范、道德伦理、认知方式和思维模式。民俗文化是一个地域、民族或族群经过长时间的积累、传播、吸取和改造后,形成的相对稳定的生活方式  相似文献   

12.
抢童子是旧时川西地区的祈子习俗。祈子习俗在各地普遍存在,其共同内容都是祈求怀孕和怀孕后生育男孩,但在题材和仪式以及构成的要素等方面却不尽相同。“抢童子”这个习俗形态丰满,规模宏大,观赏性很强,有丰富的文化沉淀。《四川民俗大观》载道:  相似文献   

13.
花儿作为西北地区特有的艺术形式,来源于社会生活,在唱词内容上展现了西北民族的民风民情,表达着歌唱者内心的情感。作为以歌唱爱情为主要内容的花儿,每逢佳节时,情人们借此寄托情思、表达爱情,使人领略到西北黄土高原丰富的岁时节日民俗文化。本文以青海岁时节日花儿为例加以探讨和阐释。  相似文献   

14.
楼兰—尼雅地区出土汉晋文字织锦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楼兰—尼雅地区出土汉晋文字织锦对于确认其织造年代、产地,研究纺织工艺水平、社会经济文化,探索古代东西方文化交流有重要价值。本文通过对历次出土的近40余件文字织锦图案风格及织文的研究认为,文字织锦出现于西汉晚期,主要流行于东汉中后期至魏晋时期;文字内容可分为吉祥祈语、政治祈语、弘扬儒教教化及社会价值理念的祈语,以及根据西域绿洲城邦或边疆民族的审美和功利目的而专门织造的汉语—胡语双语文字。图案风格可分为传统的吉祥瑞兽云气纹样、几何纹样、瑞花草纹样,并出现了西域风格的有翼神兽和狮子纹样。  相似文献   

15.
乡村旅游是一种新型旅游形式,基于民俗文化视角研究乡村旅游文化是将民俗文化和乡村文化相结合,以深厚的乡村民俗文化更加丰富了乡村旅游的内容,促进乡村民俗文化旅游的长足发展。  相似文献   

16.
论新疆民俗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佛君 《新疆地方志》2002,(4):36-38,40
民俗文化的涵义,简要地说,是世问广泛流传的各种风尚习俗的总称。民俗文化的范围,大体上包括存在于民间的物质文化、社会组织、意识形态和口头语言等各种社会习惯、风尚事物。民俗文化所涉及的范围十分广泛,其内容几乎涵盖了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和各个层面,并通过物质、心理、语言、行为等方式表现出来。  相似文献   

17.
吕微 《民俗研究》2010,(1):17-56
本文肯定高丙中《民俗文化与民俗生活》对于民俗学从文化形式研究的取向转向生活整体研究的取向,以及对民俗学的社会科学化转型所做出的奠基性理论贡献;并从学科基本问题意识、"从抽象(文化)上升到具体(生活)"的经验-实证的社会科学方法论等方面,具体论述了《民俗文化与民俗生活》通过对民俗生活的经验直观以重新发现"个体主体性"的工作为民俗学转变为真正意义上的现代学科所阐明的学术方向。本文认为,尽管民俗学的社会科学化在重新发现了"个体主体性"的同时却无法思想人的自由存在的生活意义,但通过引进胡塞尔"生活世界"的概念,《民俗文化与民俗生活》为民俗学将自身开启为为人的自由进行存在论辩护进而"拯救生活世界"、"保卫日常生活"、"建构公民社会"的人文学术赢得了理论可能性。  相似文献   

18.
汉代铜镜是中国铜镜历史上的重要阶段,制作工艺精致,镜背的纹样、铭文题材的多样化,特别是铭文,字形篆隶兼备,内容与社会、民俗密切联系。汉代镜铭的吉祥语内容丰富,就文辞区分,常见吉祥类、长寿类、富贵类、安乐类、子孙蕃昌类、官秩类以及家国类吉语七种类型。作为一种语言现象,镜铭吉祥语承载了丰富内涵,折射出汉民族绚丽多姿的文化形态,既表现了人们祈福长寿、富贵等普世幸福观,同时又反映了汉代人特定的民俗文化和社会追求。汉镜的铭文研究是汉镜研究的一个主要部分,从清代开始进入金石家的视野,20世纪上半叶考古实物整理渐成气候,下半叶骎骎然为专门门类,当今用力最勤无疑是邱龙升先生了。吉祥语之入镜铭,始于西汉,长铭绕镜一周尚有馀韵,短铭如"见日之光"一类,汉代之好尚,跃然镜背,其语尚见于今日祈福之用。由此可见,考古发掘获得实物,揭示文化内涵才能现其灵魂。  相似文献   

19.
社火是一种集民俗文化、民间仪式、民间艺术为一体的综合性文娱活动。社火内容庞杂,历史久远,流传广泛,其表演形式以歌舞为主,并与武术、面具、焰火、花灯等艺术形式相结合,一般在春节期间表演,参与人数众多、规模较大、内容丰富、形式多样,被称为民间"百戏",具有很强的群众性和  相似文献   

20.
中世纪城市国家的公债是一种借贷形式,其合法性论争正是围绕这种借贷形式和教会高利贷禁令的关系而展开。经过长期而曲折的论争,公债最终和高利贷划清界限并实现了其合法化。合法化的主要原因即在于此时期西欧经济与社会情境的变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知识精英对其做出的积极回应:一方面,变化了的社会情境使人们无法逃避以公债为重要内容的新型生活方式,奠定了公债合法性的社会根基;另一方面,变化中的知识精英的话语阐释引导并最终完成了其合法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