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贾艳媛 《区域治理》2021,(42):42-44
价值认同是文化认同的核心,在我国社会不断朝着现代化方向发展的背景下,社会价值多元化趋势逐渐明显,迫使人们的文化认同甚至是社会认同、国民认同陷入了危机.社会组织作为社会服务的三大主体之一,与政府、企业相比处于明显的弱势地位.总的来说,社会组织无论是在规模、数量还是在能力上,与现代服务需求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在这样的情况下就...  相似文献   

2.
王丽霞 《沧桑》2009,(3):124-125
马克思主义社会生态观是人与人和谐共处的社会生态观,它深刻揭示了生态危机的实质,分析了生态危机的阶级根源和社会根源,提出了解决生态危机和环境问题的根本途径,具有深远的前瞻性,至今闪烁着真理的光芒,对于人类解决目前的生态问题、生态危机,有着非常现实而有效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4.
刘方遒 《区域治理》2021,(7):160-161
如今,反腐倡廉建设也备受人们关注,这直接反映了一个城市的面貌.而反腐倡廉与人们的生活也存在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更是每一个公民应尽的责任和义务,只有从自身做起,才能够促进国家健康可持续发展.而加强反腐廉政建设也就有着重要的意义,能够从根本上消除贪污腐败等现象,进而降低贪污腐败所带来的危害,保障国家社会经济健康稳固发展.本文...  相似文献   

5.
面对生态危机以及工业化发展危机,西方发达国家的现代化研究逐渐向生态学的研究范式进行转变.生态现代化积极探索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融合之道,主张通过技术的革新、市场机制的完善以及社会生态参与制度化实现现代化与生态化的融合与共赢,为现代化进程中的生态治理提供了理论模型和实践借鉴.推进生态治理体系与生态治理能力现代化是我国生态...  相似文献   

6.
周家俊  李谋忠  黄晓诗 《旅游纵览》2014,(11):245-246,248
本文从以生态文明的历史产生进程为主线,从追溯人类文明的发展历程入手,通过对文明与自然关系的阐述,指出从工业文明走向生态文明的过度是文明发展的必然选择。本文从生态文明的视角研究了潞安集团生态文化建设,提出了企业生态文化、社区生态文化、矿区生态文明三种体系结构。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生态伦理学内涵的剖析,提出了加强生态伦理建设的基本对策,包括加强生态伦理教育,优化生态道德目标,健全生态道德规划,完善生态保护制度,加强生态道德控制,并大力开发生态型绿色产品。  相似文献   

8.
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在实践科学发展观方面,是加强高等教育发展、落实以人为本理念、建设和谐社会的本质需要,具有重要意义。当前高校辅导员队伍面临着新的挑战和问题,因此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凝练角色定位,保证数量质量,明确方向愿景。  相似文献   

9.
欧阳丽娜 《区域治理》2022,(11):29-32,36
内蒙古位于祖国北疆,地域广阔,县域经济发展存在不均衡的问题,导致县域社会治理水平不平衡.内蒙古县域社会治理能力是内蒙古基层社会治理水平的关键,也是助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本文通过建立\"全领域清单\"制度和联席会议制度、发挥\"综治中心\"作用、健全社会治理互动机制、加强法治政府建设等路径提升内蒙古县域社会治理能力.  相似文献   

10.
魏双锋 《沧桑》2012,(4):80-81
大学生社会适应性差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是高校作为人才培养基地,其自身方面存在的一些问题也构成了大学生社会适应性差的一部分原因。  相似文献   

11.
社会心理学视域中的“社会认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石德生 《攀登》2010,29(1):72-77
社会认同理论是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后逐渐兴起的社会心理学理论。伴随着全球化浪潮与社会认同、自我认同危机的逐渐显现,社会认同理论逐渐蔓延到社会学、政治学、民族学、人类学等社会科学研究之中,成为当代社会、文化、族群心理研究的重要理论之一。为了使我们更好地了解、运用社会认同理论,本文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就社会认同的概念、内涵及形成机制、支撑体系进行了梳理。  相似文献   

12.
论过渡时期我国政党关系的演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政党政治是近世各国普遍的政治形式。健康有序的政党关系不仅是民主政治的主要内容之一,更是实现民主政治的主要保障机制和外在环境。由于没有民主政治的历史传统和必要的制衡力量,加之中国传统“党同伐异”的政治化观念,近代中国一直没有形成近代意义上的政党关系。建国初期,中国政党关系走上法制轨道。但这一政党关系经历了一个由复合政党关系到单一政党关系的转变,不仅政党关系的运行机制发生了转变,而且其历史使命也发生了相直的变化,并由此奠定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基本政党关系模式。  相似文献   

13.
翁有为 《史学月刊》2003,4(12):56-61
民主革命时期的中共地委组织是党的组织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织层级和管理机构。它经历了一个从初创、探索到重建、全面发展和基本定型的历史过程。在初创和探索时期(1921~1927),地委组织从制度上看呈逐渐严密、从设置上看呈逐渐增多的特点,而总的看,地委的组织层级地位尚不明确,地委的设置从全国的组织体系看还表现为临时性和不稳定性。在重建、全面发展和基本定型时期(1938—1949),地委组织确立了省(边区)和县之间一个地方层级的地位,地委的组织制度在早期探索的基础上逐渐完备和定型,地委在全国的地方党的组织体系中的组织和层级地位在法律上(党的章程及有关文件)和实践上得以确立。  相似文献   

14.
The emergence of green parties has injected new lines of competition into national party systems, with discernible issue competition effects for established, ideologically-proximate social democratic parties. Despite a burgeoning literature on green and social democratic issue competition tactics in settings where coalition government is common, we have less understanding of these same effects in settings where majority government is the norm. Using the case of the Australian Greens and the Australian Labor Party, we explore issue competition dynamics in a polity where the majoritarian electoral system reduces opportunities for coalition formation. We find that the absence of strong electoral imperatives for either party to enter coalitions has encouraged them to compete adjacent to one another, rather than in direct competition.  相似文献   

15.
妇女解放和男女平等的追求一直是人类社会一个永恒主题。文章通过对 2 0世纪 90年代这 1 0年里我国社会学界在社会政策和社会问题研究中所反映出来的社会性别意识和观念进行概括 ,总结出他们在研究中所表现出来的一些特点 ,并详细地分析了这些研究中存在的三种情况 ,即对社会性别的忽略或笼统化、一定的社会性别歧视、合理的社会性别分析描述和以抨击偏见维护两性平等。通过综合述评 ,旨在引起我国政界和学界在今后社会政策制定和社会问题研究中对性别问题的高度注意 ,最终促进人类社会的良性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6.
人类学视野下的宗教──中国乡村社会控制中的一种力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类社会中的宗教具有多种多样的文化功能,社会控制就是其中之一。本文从人类学的角度论述了宗教在中国乡村社会控制中所起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民间信仰问题研究的回顾与思考:社会史角度的考察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王健 《史学月刊》2005,(1):123-128
民间信仰问题是当前社会史研究中的一个重要领域,其研究取得一定的成绩,使得民间信仰成为了深入理解中国传统社会的一个很好的突破口。当然,研究中也存在诸多不足,最主要的问题是概念运用的随意性太大。在研究方法上,一方面受到了包括社会人类学、社会学、民俗学等诸多学科的影响,另一方面传统的史学研究方法也应得到重视。  相似文献   

18.
毛泽东关于西藏民主改革的认识与决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藏民主改革是西藏在和平解放的基础上由封建农奴制到人民民主的历史性变革和发展,是西藏完成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任务的里程碑。这是在以毛泽东为核心的中共中央第一代领导集体根据西藏和平解放后不同阶段的实际,正确认识和处理西藏民主改革的历史必然性与社会基础、时机与条件、策略与步骤以及性质与前途等问题,并依此相应地作出和平协商、"六年不改"、赎买和"稳定发展"等方针政策的指导下开展和实现的。正是在这一历史进程中,西藏由和平解放、筹备成立自治区至民主改革,跨越几个世纪而成为人民民主的西藏。  相似文献   

19.
新时期以来当代中国史研究日益受到学界重视,取得了引人瞩目的研究成果。近几年来,当代中国史研究出现了新的发展态势,越来越多的学者提出了要加强与政治史、经济史、文化史并列的社会史研究,强调以整体视角来拓展与深化当代中国史研究,这既蕴涵着学术演进的内在逻辑支配,又有着与外在的社会现实相契合的时代机遇。在此发展背景下,一些国史学者从宏大叙事转向微观实证,致力于地方、社会层面的微观研究,重视地方史料的发掘与整理,取径民间,以区域或地方为个案进行实证研究,力求在地方史或区域史研究的基础上把握总体史的样态。因此,很有必要从方法论的角度,以社会史为视角检讨当代中国史研究的开拓与进展,从而推动社会史这一新的学科的建设与发展。  相似文献   

20.
中华民族的血缘历史脐带,两岸对和平的共同诉求,使得2005年两岸政党交往有了现实可能。从国民党、亲民党、新党三党角度而言,两岸政党交往具有缅怀先烈、寻根祭祖、政党之间的政治和解、推动两岸的经贸合作等诉求和特点。两岸政党交往影响深远:增进了彼此的了解与理解,为发展两岸关系奠定了现实基础;建立了政党定期沟通平台,为两岸关系发展提供了新枢纽;促进了两岸的经贸合作,为发展两岸关系添加了润滑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