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收藏家》2002,(10):67-68
瓷器珍玩专场,瓷器共推出200余件。明、清青花瓷器占整场拍卖标的60%左右,可谓青花精品会聚一堂。明青花花鸟纹杯,侈口深腹,浅圈足,底楷书“大明成化年制”,估价8—12万。另明正统——景泰时期青花镂空狮子戏球鼓凳,高41厘米,通体七层满饰,锦地卷草、回文、海水和主题狮子戏球间以杂宝纹样。在主题纹留白处做镂空装饰,  相似文献   

2.
1980年夏,黑龙江省文物考古工作队在依兰县永和村和德丰村发掘清初少数民族墓葬时,发掘出七件青花瓷器,这是黑龙江省首次获得的出土青花瓷器。现将这几件出土青花瓷器介绍如下: 1、青花兰花盘:永和村2号墓出土。口径15.5厘米,足径9厘米,高2.7厘米。盘胎较薄,质地细致坚硬,釉色润洁明亮,但青花色调深沉发暗,盘心饰以花篮,花篮内盛放盛开  相似文献   

3.
《收藏家》2002,(10)
瓷玉珍玩专场瓷器珍玩专场,瓷器共推出200余件。明、清青花瓷器占整场拍卖标的60%左右,可谓青花精品会聚一堂。明青花花鸟纹杯,侈口深腹,浅圈足,底楷书“大明成化年制”,估价8-12万。另明正统——景泰时期青花镂空狮子戏球鼓凳,高4l厘米,通体七层满饰,锦地卷草、回文、海水和主题狮子戏球间以杂宝纹样。在主题纹留白处做镂空装饰,另底为平沙底在鼓凳中可谓独有。构图丰富协调,笔法豪放生动,镂雕工艺高超。根据各大博物馆藏品资料以及专家意  相似文献   

4.
陈润民 《收藏家》2002,(10):11-18
10.宣德青花缠枝花纹花浇 高13、口径7.9、足径5.2厘米,花浇圆口,直颈,颈部有凹棱,颈下凸起一周,溜肩,肩部有青花横书“大明宣德年制”6字楷书款。圆腹,底心内凹无釉露胎。一侧在口肩处附有如意形曲柄。通体以青花为饰,颈部绘花瓣纹,肩与近底处分绘回纹与卷草纹各一周,腹部丰题纹饰绘有缠枝花卉纹。  相似文献   

5.
中国是瓷器的故乡,瓷器品种丰富多彩,有单色,也有彩色,彩色中,又有青花、釉里红、粉彩、五彩等等,但别具特色的还是青花瓷。青花瓷就是用含有化学成分钴的矿物直接在瓷胎上进行绘画,然后罩以透明釉,在1300℃左右的高温下一次烧成,形成蓝白两色相间的瓷器。这种白地蓝花或蓝地白花的瓷器素洁高贵,雅静宜人,入明之后,除这两种青花之外,又出现了黄地青花,豆青釉青花、哥釉青花,大大丰富了青花瓷品种。青花瓷的起源学术界一直争论不休,虽然曾出土过唐代和宋代的青花瓷片,但  相似文献   

6.
故宮博物院所藏十四世紀青花瓷器有卅多件。其中有四件大盘的器形和装飾图案是屬于一个类型的,它們的装飾图案在传世的十四世紀元代青花瓷器中是极为罕見的。这四件大盘的形状和紋飾为: 第一盘:折沿,沿面画卷枝紋一周,线条較粗,盘里画牡丹、石榴、菊花等四季花卉各三朵,盘心为四个如意头組成的菱形框,中心画竹子、石头和灵芝;框外四面填以卷枝紋。盘外部口下也画卷枝紋一周,盘身画纏枝菊花八朵,足上有蓮辦紋一周。口径46厘米,底径26.7厘米,高8.1厘米。  相似文献   

7.
青花瓷器在我国陶瓷史上占有重要地位。青花瓷器为釉下彩,着色力强,呈色稳定;青花釉色为白地蓝花,显得明净、素雅,符合我国人民的审美习惯;青花瓷器原料丰富,制作工艺简单,易于推广。由于有上述优点,青花瓷器自问世以来就深受国内外人民的喜爱,一直延用至今。明代烧造青花瓷器取得了重要成就,尤其永乐、宣德、成化时期的青花瓷器,胎釉精细,青花颜色浓淡相宜,品种丰富,纹饰优美,使这一时期成为我国青花瓷器烧造史上的黄金时代。近年来,我国部分地区发现青花瓷器窖藏,  相似文献   

8.
我国的制瓷业至明代,进入了一个辉煌的历史时期。青花、釉里红、斗彩和五彩等名瓷,如明珠闪烁,异彩纷呈。青花瓷器为明代瓷器生产的主流,畅销全国各地。本文拟就现藏于成都市博物馆的几件青花瓷器作一初步探讨,以供明瓷研究者参考。一、青花花纹梅花瓶(图一)口径82、底径16、通高59.2厘米。圆唇、小口、短颈、丰肩、弧腹下斜收,平底。胎色灰白,略显粗糙,胎骨厚重。整个胎体由三部分组成,衔接处未作细致整理,即使上釉绘彩后,外观上仍显接痕。底沿切边处理较马虎,切痕不匀。该器通体施白底青花釉,仅外底部无釉,显火石红色。…  相似文献   

9.
我们曾经对1983年扬州唐代罗城遗址出土的一批青花瓷器残片从考古地层、器物排比和这些青花瓷器本身的造型、纹饰等方面进行过分析研究,论证了我国唐代青花瓷器的存在这一客观事实,指出唐青花瓷是以氧化钴为着色剂,在高温下一次烧成的釉下彩瓷,与后来的元、明、清时期的青花瓷器是一脉相承的,它们之间并没有本质的区别。这些年来,唐青花瓷已逐步为国内外古陶瓷研究界的许多专家、学者所肯定。但也有同志撰文对此提出异议,认为唐青花瓷与后代的青花瓷器在烧造工艺上有明显的差别,其装饰工艺是采用了釉上彩的技法。随后,唐青花瓷是否属于唐三彩类型的陶器,它们是釉上彩还是釉下彩,它们是怎样产生、演变和发展的,诸如此类问题的提  相似文献   

10.
明代青花瓷在整个青花瓷的发展史上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明代青花瓷的发展可分为早、中、晚三个时期,即永乐、宣德时期;成化、弘治正德时期;嘉靖、隆庆、万历时期。在不同的时期,无论从胎釉、造型风格,还是从绘画、青花用料、呈色等方面都显示了各自不同的时代风貌和特征。现介绍辽宁省文物总店收藏的三件青花瓷器,分别为明代青花瓷早、中、晚三个不同时期的作品。 (一)明宣德青花云龙纹天球瓶 高43,口径9,底径17厘米。颈短,腹硕大浑圆,平底微泛火石红。口沿下绘卷草纹边饰一周,在边饰下写有“大明宣德年制”楷书  相似文献   

11.
《收藏家》2016,(2)
正瓷器工艺在元朝有非常重要的发展,可以说是中国陶瓷的转折点。元代瓷器在陶瓷历史上有着划时代的意义,尤其是元代青花、釉里红等釉下彩的出现,开辟了瓷器装饰新纪元,打破了过去一色釉的单色局面。青花、釉里红的烧成,使中国绘画技巧与制瓷工艺的结合更趋成熟,具有强烈的中国气派与风格的釉下彩瓷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景德镇元青花的精美成熟让人感叹,伴随着元青花瓷,元代釉里红也放出了异样的光彩。  相似文献   

12.
堆粉青花瓷,传统的观点认为它属于釉下彩的一种。从青花瓷的剖面清楚的看到,堆粉是在豆青釉之上,透明釉之下。因此,笔者认为堆粉青花瓷应是釉中彩的一类彩瓷。堆粉青花瓷的烧造,民窑较多,官窑甚少。因这类彩瓷多出在豆青釉底瓷器上,所以也称作“豆青堆粉青花”或“青花加粉”瓷器。所谓“堆粉”,是在素胎上先施以豆青釉,再在豆青釉上按照纹饰图案堆施一层厚厚的白粉(即碱式碳酸铅),然后在白粉上绘制出  相似文献   

13.
霍华 《收藏家》2010,(12):43-50
青花瓷是以钻为色料,直接在胎上绘画,再施透明釉,入窑经1300℃上下的高温,一次烧成的蓝白两色相间的釉下彩瓷器。青花瓷有釉下青花、釉上青花和贴纸青花三种生产工艺。  相似文献   

14.
林弘 《丝绸之路》2010,(16):27-29
青花瓷又称白底青花瓷,简称青花,是中国瓷器的主流品种之一。原始青花瓷于唐宋已见端倪,成熟的青花瓷则出现在元代景德镇的湖田窑。青花瓷用含氧化钴的钴矿为原料,在陶瓷坯体上描绘纹饰,罩上一层透明釉,最后经高温还原焰一次烧成。  相似文献   

15.
我国陶瓷史上著名的"青花"瓷,是指用氧化钴颜料在瓷胎上绘画后,上透明釉,再在高温下一次烧成,呈蓝色花纹的釉下彩瓷器。青花瓷器呈色鲜艳稳定,明净素雅,在我国元代以来瓷器生产中占有重要地位。解放以来,首都博物馆入藏了大量北京地区出土和传世的明清青花瓷器。现选择数  相似文献   

16.
1982年11月,北京东直门外香河园三号水源一厂工人挖菜窖取土时,在距地表1米探左右发现明隆庆年间(1567—1572年)款青花鱼藻盘一件,出土时盖在骨灰罐上(图一)。盘高3.7,口径20.7、底径12厘米。胎骨较为洁净,釉质细腻光润,釉色白中泛青,盘内外均有青花纹饰。盘内中心饰青花游鱼一条,周围饰以五簇莲花、莲蓬、莲叶,茨菰等,间以水草、浮萍(图二)。盘底外周饰青花游鱼4条,间以四束莲花、莲叶、茨菰、水草组成的"把莲"图案和水草、浮萍等。盘底有"大明隆庆年制"楷书青花六字款(图三)。  相似文献   

17.
正中国陶瓷发展的轨迹,到元代发生了历史性转变,这一时期出现了一种全新的釉下彩瓷器,称为青花瓷。青花是指在传统瓷器胎釉之间用一种含有钴元素的矿物原料进行绘画,经过高温焙烧后呈现出的美丽蓝色花纹。在这种蓝色纹样的装饰下,传统青白釉瓷器更加熠熠生辉。从此青花瓷品种以一种空前的传播速度,迅速占据了全国的主要瓷器市场,并且很快延伸至其他国家,登上了历史的舞台,且经久不衰。而对于钴矿料来说,其不但是青花瓷器唯一的致色原料,  相似文献   

18.
1983年初,扬州博物馆在扬州市文昌阁东侧约60米处,邮电大楼工地的一条南北向、深度约2.8—3米的壕沟南端西壁,发现一件青花瓷片(图一、二)。这件青花瓷片系一碗的底部。曲腹,浅圈足。足径3.8、壁厚约0.35厘米。胎色白,质地较疏松,吸水率低。胎上施一层厚0.5毫米的白色护釉胎,外罩一层白中泛黄的玻璃釉,底无釉。碗心饰一朵直径0.8厘米的五瓣青花纹饰,构图简单,色泽浅蓝,较深处略呈灰黑。  相似文献   

19.
青花瓷器是中国陶瓷史上极为重要的一个门类,从真正兴起到现在,已有六百多年,留下了丰富的文化资源,各大博物馆和文物保护机构含有大量的青花瓷器。但由于瓷器易于破损,这些青花瓷往往存在破损、缺失等病害,极大地影响了陈列效果。艺术陈列修复对于破损青花瓷器重新回到大众视野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而青花瓷器修复中的上色处理是修复中的重点和难点,本研究通过对青花瓷器胎釉、青花钴料、青花纹饰画法、青花细节特征、破损情况等几个方面进行观察分析,提出切实可行的修复技法和修复步骤,使破损的青花瓷器得到修复,并达到陈列展览的要求。  相似文献   

20.
绍兴市文物公司在民间收购征集的明、清瓷器中,有3件明代青花瓷器比较珍贵,现介绍如下。 1.永乐青花鸡心碗口径16.3、底径4.2、高9厘米。胎较薄,直口,深腹,圈足,无款识。内口沿饰一圈十字纹,底饰莲瓣纹(图版捌:1)。外口沿处饰回纹,圈足以上饰蕉叶纹,圈足处饰波浪纹(图版捌:2)。纹饰疏朗秀丽,线条粗细有别,清晰明快,青花绚丽鲜艳。在花纹的纹理中有钴铁的结晶斑点,呈星状晕散,浓重处凝聚为藏青色,深入胎骨,迎光侧视或用手摸有凹凸不平之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