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辽宁是满族的故乡,探讨这一地区满族婚俗的演变,有助于加深了解满族社会的发展变化。笔者1992年在辽宁农村作民族调查时,了解了两户三代满族人的婚俗过程,可以看出本世纪里,满族婚俗在渐渐变化。峭岩满族自治县一老人,94岁,老汉身板硬朗,思维清晰,记忆力很好,平时还能做些农活。老汉于19岁成亲,媳妇21岁。他说这在当时已是非常的晚婚啦,当时一般满族都是在十五、六岁时结婚。老汉的媳妇也是满族,当时旗民还不通婚。婚姻是由父母包办的。当时是民国,清王朝已被推翻,婚姻已不必再报所属牛录,是父母作主,谋人说会定的婚。婚礼…  相似文献   

2.
试谈满文中的汉语借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满族是中华民族大家庭中的一员,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满族有自己的语言文字,这是满族文化的宝贵财富。从清太祖努尔哈齐时期创制老满文,到清太宗皇太极命达海改革老满文而为新满文,直至清朝定鼎中原满文被奉为国书,满文一直成为当时社会重要的交际工具。同任何其他民族一样,满族的语言文字有其产生、发展直至消亡的历史过程,受到社会的影响和制约。在长期的共同生活中,满族与其他民族相互学习,彼此借鉴,推动了各民族的社会发展进程。满文吸收了不少其他民族的养分,特别是大量吸收汉语借词,表现了满族善于学习勇于进取的精神。当然,满族的语言文字也给其他民族以影响,这也是人所共知的。本文旨在探索满文中的汉语借词及其发  相似文献   

3.
历史学家,民族学家一般认为,满族是在十七世纪初叶以明末女真各部为主体形成的新的民族共同体。最早记录满族历史的本民族史籍《满文老档》也在同一时期产生。它比较详尽地载述了当时以努尔哈赤为首的建州部逐渐统一女真各部的历史,以及以后皇太极时代的史实。那么这以前的满族各部落的历史,在满族史籍上,在其他民族史书上的记载是不充分的。满族民间故事这方面的表现,同史料记载相比之下,显得充实可观。从一定意义上说,它有珍贵的科学价值。同时这些故事也可以视作满族比较早的艺术创作,它对于部落社会发展规律的揭示也有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4.
满族是一个以智慧和勇敢著称于中国历史的少数民族。这个民族在历史上曾两度问鼎中原,开拓了舆图仅次于元代但统治强度远胜于元代的广阔疆域,前后统治时间畏达三百八十多年(金代119年;清代268年)。 满族不仅以卓著的武功彪炳青史,而且还有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遗产。长期以来,由于绝大多数满族已通用汉语、汉文,所以客观上造成了这样一种误解:满族没有语言文字。甚至许多满族人自己都不知道本民族曾有过语言文字。实际情况是:满族不仅有本民族的语言和文字,而且拥有使用这种语言文字创作的大量的口头与书面的文化遗产。作为满族人本身以及研究满族问题的同志们,有必要了解满族的文化史,其中包括语言和文字。 满语具有悠久的历史。早在两千多年前的西周初年,满族的先世就出现在汉文古籍中,当时被称作“肃慎”、“息慎”或“稷  相似文献   

5.
王科 《满族研究》2003,(3):59-65
名满族作家李惠,一生创作长、中短篇小说达500万字,在十七年和新时期的农村题材小说创作中产生过重要影响,在当代满族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他有着浓重的,难以消解的民族情结,是当代为数不多的,自觉以满族作家姿态进行写作的作家之一。从满族特点出发,以开掘宏观的中华民族特色为旨归,他的小说创作典型地呈示了当代满族作家的独特风采。  相似文献   

6.
篇 名 作 者 刊 戳 页 玛 民 族 理 论关于具有中国特色的解决民族问题的道路 于永祥28论地方民族工作机关实现新职能转换和对策 李 欣 2 13全树仁谈辽宁省的民族工作(摘要)全树仁33陈素芝谈辽宁省的民族工作(摘要)陈素芝38辽宁省民委主任会议综述 袁晓莹3 12比较民族史学管窥 彭官章44 综 合 类谈谈满族 关山复18 “首届满族文化学术研讨会”综述 周凤敏112关于如何评价满族文化特征之我见 何晓芳3 32回顾与展望——纪念《满族研究》剧刊五周年 本刊编辑部4 3一九八九年满…  相似文献   

7.
康熙与理学     
明末清初是中国封建社会晚期的一个重要时期,满族文化即在这一时期内孕育、壮大而成长起来。所谓满族文化,是由其本民族的传统文化和蒙古、朝鲜等其它民族的文化,特别是先进的汉文化,在历史长河中相互交流、相互吸收而逐渐形成的。清朝第二代皇帝圣祖玄烨(通称康熙)就是一个了不起的具有卓越贡献的突出代表人物。他君临中原61年,在最初20—30年间,以雄才大略,足智多谋,励精图治的气魄,坚韧不拔的精神,扭转了明末以降封建政治经济衰退腐朽的不景气局面,从而使当时社会生产得到较快的恢复和发展。在此基础上,康熙用全力平定了“三藩”和噶尔丹对后藏的分裂活动,收复了被荷兰霸占数十年之久的台湾,并抑制了沙俄蚕食北疆的狂  相似文献   

8.
满族抗日共产党员、东北抗日联军第一路军第三方面军指挥陈翰章同志于九一八事变后,毅然参加了抗日游击队。从此在战火考验中的陈翰章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并迅速成长为抗联将领。他率部转战于东北密林雪原中,智勇双全,屡出奇兵,打得敌人闻风丧胆,歼灭了数不清的日伪军,为中华民族的解放事业立下赫赫战功。1940年,陈翰章在战斗中献出了宝贵而年轻的生命。他不仅是满族同胞的杰出代表,更是共产党员中的楷模。  相似文献   

9.
满族陈汉军旗是八旗组织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自己独特的文化和生活习俗,其中最具特点的是萨满祭祀习俗。本文试从满族陈汉军旗建立的历史条件、建立及逐步完备写起,进一步分析满族陈汉军旗人的特点,为我们从多角度研究八旗史与民族关系史,提供了丰富的内容。  相似文献   

10.
老舍民族心理刍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关纪新 《满族研究》2006,1(3):94-110
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辛亥革命其负面作用之一,是将满族与清朝廷视为一体,从而否定了满民族。满族社会变迁对于作为文化人与文学家的老舍其民族心理的形成及走势,构成了既潜在又具有某些决定性的制约,它或明确或隐约地作用于作家的文学活动。他一生关注和书写着北京及各地满族同胞的命运,描写虽未标明民族身份却又明显带有满人特征的形象,来为自己的民族洗辱辩诬。老舍既非政治家亦非哲人,他很难跳出本民族正在遭难的小圈子去“放眼大局”,却选择了与本民族民众同呼吸、共进退的思维和行为方式。让老舍民族心理备受折磨的,莫过于本民族被看成是个缺乏爱国精神、不乏卖国记录的民族,他用作品中的同胞形象更用自己爱国者的一贯行动,来显示本民族的爱国传统。满族文化人反感于民国时期的道德颠覆,将“洁身自好”确立为处世准则,老舍亦如此。为了让社会上重新认识满族,他在晚年创作中正大光明地状写满族。其笔下人物所述“我爱我们的国呀,可是谁爱我呢?”正是满族人带着自我临终关怀性质的“天问”。  相似文献   

11.
满族史的研究正方兴未艾,论著问世越来越多,尽管各种不同的说法很少直接交锋,但分歧总是客观存在。本文试就几个有关满族发展的问题谈谈个人的粗浅意见,不当之处,欢迎批评指正。 一、满族历史的始点 满族是祖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大家庭的成员之一。这个民族早以人口众多和在中国历史上曾产生过重大影响而闻名于世。但是满族的历史从何时开始,迄今还是众说纷纭。有的说满族是中国历史上的古老民族,把先秦时期的肃慎就说成是满族了。有的说满族始于元明之间,认为当时的女真已是满族。即使有的说满族共同体形成于十六、十七世纪,也没有明确指  相似文献   

12.
清沈阳故宫,与北京故宫相比,突出特色是具有鲜明的东北地区满族风格,是中国宫殿建筑传统在特定地域和民族文化环境中运用的典范,充分体现了满族社会特征和生活习俗。位于东路的大政殿和十王亭建筑组群,始建于清太祖努尔哈赤迁都沈阳当年,是整个宫殿中形成年代最早,最具满族早期政权特色的建筑。以清宁宫为典型代表的帝后寝宫沿用着满族传统住宅的建筑特点和使用功能,在主要建筑的分布和造型装饰方面也鲜明地反映着当时满族的传统观念。  相似文献   

13.
金海燕 《满族研究》2006,(1):127-128
《满族研究》杂志创刊于1985年5月,如今已走过整整20个年头。2005年12月13日,辽宁省民族研究所在沈阳市召开《满族研究》杂志创刊20周年纪念座谈会,来自北京、黑龙江、吉林、辽宁等地的有关领导和专家学者共40余人出席会议。会议由辽宁省民族研究所所长、《满族研究》杂志主编张佳生主持。原辽宁省副省长、辽宁省人大副主任陈素芝,原辽宁省人大副主任、现辽宁省作家协会主席王充闾出席会议并讲话,向《满族研究》杂志创刊20周年表示祝贺。他们指出,20年来,《满族研究》杂志紧扣时代发展的脉搏,坚持为社会主义服务的舆论导向,紧紧围绕为民族工…  相似文献   

14.
满族文化总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 满族的形成与发展满族是一个伟大的民族,她曾在中国的历史进程中起到过重要的作用,也曾创造出了辉煌灿烂的文化。满族原称为“满洲”,满洲是民族的自称,出现于公元1635年(明朝崇祯八年),在此之前则称为“女真”。满族的形成与发展经历了一个相当长的历史阶段,这个民族的发展衍变历史可以说与汉族的发展衍变历史相始终。据史书记载,满族被记录下来的最早的先人被称为“肃慎”,他们生活在长白山以北,东滨大海以及黑龙江、松花江流域的广大地区,在周武王时期已与中原有了交往。他们以狩猎为主,已有了原始农业和饲养业,这…  相似文献   

15.
白长青 《满族研究》2005,(2):125-127
满族是产生于祖国东北的一个历史悠久的少数民族。满族化的丰厚蕴藏,是这个民族最具特色的构成之一。满族的民族化特色,鲜明地揉进了东北地域的化精魂。这个在白山黑水之间崛起的少数民族,在其建立后金政权(后改名为清)并一步步入主中原的过程中,曾经表现出一种不断进取和包容学习的精神品格,表现出那种来自关外塞北的豪爽雄浑的精神气质。满族的化,曾经给中国的化输入了新的充满生命活力的化因子。有清一代的历史,即充分地反映出满族化与中原化之间不断互相融会的过程。  相似文献   

16.
满族是历史悠久的民族,1635年,皇太极在沈阳称帝,改国号为"大清",改族名为"满洲",后被逐步演化成满族,从此满族历史进入了新时期。随着历史的变迁,满族无论在语言文字、宗教信仰、生活习俗等方面都发生了细微的变化,这些变化则反映了满汉民族文化融合所产生的巨大影响力。  相似文献   

17.
满族歌谣,是满族民间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满族及其先人的口头诗歌创作。它以自己丰富的思想内容、独特的艺术风格、浓郁的民族特色,在满族人民中世代流传。它是满族民间话语的集中显现,由满族歌谣的流变、满族歌谣在本民族的定位两大方面,让我们走近这个民族,对其做近距离观照并与其对话。  相似文献   

18.
满族是17世纪初开始形成的一个民族,满族文化是与满族相伴而生的一种民族文化。满族文化在形成发展过程中,既继承了女真文化,又吸收了其他民族特别是汉族的文化。因此,满族文化具有女真文化和其他民族文化的多种成份和因素。不过;满族文化并不是多种民族文化的简单组合,而是以女真文化为基础的多种民族文化的有机融合。它既区别于女真文化,又不同于其他民族文化,是一种经历了复杂发展过程的新文化。它的形成发展,促进了满族的不断进步,也为中国民族文化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提供了实际的例证。这种例证对研究中国民族文化间…  相似文献   

19.
张迪 《满族研究》2008,(2):25-28
新中国成立后,满族被国家认定为中华民族56个民族之一.但在全国尚没能及时成立满族自治区域.特别是满族聚居的辽宁也没有成立满族自治地方.辽宁省民委蒙古族干部阿英嘎同志在党中央、国家民委党组、辽宁省委、省政府的英明领导下,和各族人民一道经过不懈努力,最终建立了新宾、岫岩、凤城等8个满族自治县,成立了专门研究满族的辽宁省民族研究所,为满族的全面振兴做出了巨大贡献.  相似文献   

20.
涵化是人类文化变迁的重要方式.在清代满汉民族由于广泛的文化接触而产生的涵化现象中,满族的民族文化发生了巨大变迁,同时也使汉族文化受到深刻影响.清代满族对汉文化的学习接受,在当时的历史环境中,显现出历史的进步性,此举也助推了汉文化的发展.另一方面,由于涵化的作用,满族的一些传统特征和文化创造在文化交融中,也不再作为满族的显性文化而存在,而是融汇在汉族和中华文化中隐性发挥作用,成为民族间共享的文化.清代满族所经历的文化进程和涵化特点,其中显现出了民族群体在文化影响和文化变迁中的某些重要逻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