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旅游》2005,(2):7-7
有一首歌唱了很多年,"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很多人说,这首歌是真正唱给吉林市的。松花江水从长白山的天池流淌而来,在吉林市穿城而过,因而使吉林市"由江而来,沿江而走,依江而展,为江而美"。宛若天仙飘带S形穿越市区的松花江,是这座城市的灵魂,也是这座城市的一道靓丽风景。建于公元前108年的吉林城,距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明清两代,曾先后在此设厂造船,故有"船厂"之称,后改为吉林乌拉,满语意为"沿江的城池"。这块历史上福降世代的宝地,处处散发着清新的气息,处处张扬着活力的律动,处处流淌着浪漫的情愫。吉林市因此而获得  相似文献   

2.
<正> 有一首歌传唱了很多年,"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松花江水从长白山天池流淌而来,在吉林市穿城而过,因而使吉林市"由江而来,沿江而走,依江而展,为江而美"。宛若天仙飘带 S 型穿越市区的松花江,是这座城市的灵魂,也是这座城市的一道靓丽风景。建于公元前108年的吉林城,距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明清两代,曾先后在此设厂造船,故有"船厂"之称,后改为吉林乌拉,满语意为"沿江的城池"。这块历史上福降世代的宝地,处处散发着清新的气息,处处张扬着活力的律动,处处流淌着浪漫的情愫。吉林市因此而获得国家园林城市和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2005年被福布斯评为全球最适宜投资兴业的城市。这里又是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和中国魅力城市。是富有北方浓郁特色的旅游胜地。吉林市地处长白山脉向松辽平原的  相似文献   

3.
冰雪吉林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冯娜  潇桦 《旅游纵览》2007,(2):54-55
<正>早就听说冬天的吉林天寒地冻,别有风情。2006年底,借助第十二届中国·吉林国际雾凇冰雪节召开的机会,我终于来到这座向往已久的城市,并深切感受到了她的无穷魅力。吉林,源于满语“吉林乌拉”,即沿江的城市。美丽的松花江成S形从城中穿过,形成了“四面青山三面水,一城山色半城江”的天然美景,故吉林市又称“江城”。  相似文献   

4.
<正>雾凇晶莹的松花江,蜿蜒的长白山脉,绵延的松嫩平原,给吉林市带来许多奇景,无论喜山还是爱水,在吉林市都能自得其乐。冰雪游依然是这个城市经典的旅行主题,温泉、滑雪、冬捕、冬钓,动静皆宜,风情浓郁。雾凇之外的山川之乐蜿蜒的松花江并没有将环抱吉林市的群山的风采掩盖,吉林市的山川随着四季折射出让人倾倒的原色——饱满,鲜明,又无法复制,这是自然与历史的馈赠,同时也是吉林本色的最佳展示。  相似文献   

5.
明代著名画家文征明在绘画史上被列为"明四大家"之一,他同时也是一位著名书家,所作行书和小楷尤具特色。吉林市博物馆藏有一册文征明书法墨迹,所写为宋代诗人范成大的《四时田园杂兴》诗。册纵41.4、横25.8厘米。墨绿色锦裱纸板封面,很旧,有虫蛀痕;左侧偏上方有题签,已残损,仅存"文待诏真迹"、"屏珍藏"8字(图一)。墨迹为行书体,纸本。用纸渴性小,纤维长,现呈灰黄色;白绫镶边。纸心纵34.5、横21.7厘米。正文14面,每面7行字,有30余处漫漶,10余字缺损。《四时田园杂兴》为范成大61岁时在石湖养病期间所作,原诗分"春日"、"晚春"、"夏日"、"秋日"及"冬日"5组,  相似文献   

6.
<正>2005年11月,300多万城区人口的哈尔滨市,经历了一场史无前例的大考验:从11月23日23时至27日18时,在连续91个小时,近四天的时间内,全市大面积停水。造成停水的直接原因是哈尔滨城区的重要水源地松花江的上游——吉林省吉林市段发生有毒化工物污染水体,使松花江哈尔滨城区段  相似文献   

7.
马鞍山欲打造“中国浴城” 以产钢闻名的安徽马鞍山,日前喊出了“中国浴城”的新口号,意在将浪漫的诗文化和山水美景融入到马鞍山的洗浴文化中。当地旅游局在一份网上发布的征求意见公告中,概括出了马鞍山未来四种营销形象:中华诗都、山水钢城、中国浴城和江东休闲新城。同时在介绍中提到:“马鞍山的洗浴文化,是一种独特的水文化,在全国首屈一指,以服务制胜,在安徽乃至华东地区有相当大的知名度。”  相似文献   

8.
<正>苏州吴江,东太湖畔的一方水土,费孝通先生名扬四海的"江村"所在,也是费老改革开放时期影响深远的"小城镇、大问题"样本所取。吴江多水。这一脉水,从远古流来,流到吴头越尾,汇聚成了古震泽今太湖,涌动成了古松江今吴江。水多情。因为水,吴江就多了往来的舟,就多了泊舟的桥,也多了留恋的亭和亭桥边流连的诗人。诗浴水,诗人乐水。千年吴江,沿某个方位演绎,也许就是一条灵动传承的"水脉":城脉在史,民脉在丝,  相似文献   

9.
<正>"聚落城"是明大同长城的一座军营,今天衍生成了一个较大的村庄,名叫"巨乐村",所在的乡镇叫"巨乐乡",属大同市云州区,位于大同镇城东30公里。在明大同镇的防务体系中,级别最高的镇城在中间,聚落城在其东,高山城在其西,聚落城与高山城呈犄角格局,对大同镇城形成左右拱卫之势。聚落城创建于明弘治十三年(1500年),隆庆六年(1572年)砖包。"本城为大同左辅,与高山城称两翼,且在云  相似文献   

10.
<正>松花江的珍贵赐予,让吉林市雾凇声名大噪。人们趋之若鹜,却往往忽略了身后这片土地、这座城市更多的厚重韵味与生动景观。  相似文献   

11.
吉林雾凇岛     
《旅游纵览》2007,(12):22-23
<正>雾凇是中国四大自然奇观之一。雾凇岛(原名卧龙岛)是中国北方著名雾凇风景区,位于吉林市西北11公里的乌拉街满族自治镇(乌拉古城)境内,是松花江上一个自然的江心小岛,总面积11公顷,因冬季雾凇树形奇美且厚重持久而被中、外摄影家誉为"雾凇岛"。  相似文献   

12.
正山西省阳城县润城镇的砥洎城,三面环水,宛如江南半岛,孤泊在一弯碧水中。城内坊巷通陌,望楼相衔;登临城头,远山如黛,湖光倒影着砥洎城历经沧桑的秀色;湖面蒹葭苍苍,水禽嬉戏,湖岸繁花嘉树,游人如织。"山城一览"的气势尽收眼底。明朝末年波及全国的"流寇之乱",《明史·流贼列传》中有清晰的记载。砥洎城始建者"防御兼具居住功能"的特色,就是当时为避战乱而设计建筑的。这座极具水  相似文献   

13.
吉林市是中国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由于吉林市的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可“远逃长白,近绕松花,扼三省之要冲,为两京(盛京,即沈阳;兴京,即辽宁新宾)之屏障。”所以在清朝就是松花江、黑龙江、乌苏里江等东北广大地区的政治、经济、军事中心。民国年间,吉林市是省城的所在地,全国惟一一个以省内著名古城命名的省就是吉林省。  相似文献   

14.
寥晦城考     
寥晦城一名,见于《金史·太祖本纪》天庆四年(一一一四年)“九月,太祖进军宁江州,次寥晦城”;收国元年(一一一五年)“三月辛未朔,猎于寥晦城”。寥晦城是女真族英雄完颜阿骨打于公元一—一四年,率领女真起义军起兵反辽、进军宁江州前的集结地。在此会诸路女真兵过拉林河,在得胜陀地方誓师伐辽,克宁江州。从此又败辽于出河店(鸭子河北——今第一松花江西段北岸)达鲁古等地,为建国、灭辽开辟了道路。由于史学界对宁江州的地理位置一直没  相似文献   

15.
正济南是中外驰名的泉城,济南泉水由独特的地质地貌形成,有十大泉群,834处泉,最著名的有72名泉。在泉涌密集区呈现"家家泉水,户户垂杨"、"清泉石上流"的绮丽风光,使泉、山、湖、河、城融为一体,构成"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的独特城市风貌。实实在在地说,济南泉水有以下一些价值;一是泉池多。最近一次普查的结果,全市有834处泉池,仅在老城区2.6平方千米内,就有四大泉群、113处。二是涌量大。十大泉群正常日涌量近100万吨,丰富充沛的泉水,对植被发育、调节气候、净化空气、改善生态  相似文献   

16.
正贵阳"富水绕前,贵山拥后;沃野中启,复岭四塞",其名源于"贵山"是学界多数人的认可。而对于"贵山"究竟在何处,是贵阳北面哪一座山,却一直存有争议。一张清末贵阳城远景照,或能为我们解答一二。前人对贵阳这座城池有"富水绕前,贵山拥后;沃野中启,复岭四塞"的描述,贵阳因位于"贵山"之南而得名,这一点在学界得到了多数人的认可。而对于"贵山"究竟在何处,是贵阳北面哪一座山,学界一直有争论。  相似文献   

17.
仲维波 《黑龙江史志》2012,(22):44-45,58
<正>第四部分"青岭"主脉当为今小兴安岭"汤旺河原名"土温水"首先谈到"小兴安岭"在金时的称谓。金史许多章节提到"青岭"这个山岭名,笔者认为,青岭其主脉就是指今天的小兴安岭和张广才岭流经松花江的一部分山脉。当时女真人以松花江为通道穿行于小兴  相似文献   

18.
乾隆皇帝亲自命名的宜芸馆,在清漪园时期为藏书之处。《乾隆皇帝咏万寿山风景诗》中收录了有关宜芸馆的御制诗就有十首之多。乾隆皇帝认为,宜芸馆是一个"背山复面水,净明尘不受"、"回廊护幽馆"、"窗明几净展芸编"的适  相似文献   

19.
<正>许多人都知道上世纪九十年代与哈尔滨市合并的松花江专区(地区,也称专署,下同),其实在这个松花江专区之前还有一个名字完全相同的松花江专区,对于这个松花江专区知道的人已经越来越少。这前后两个松花江专区与哈尔滨市可谓相互关联,关系紧密,行政上虽然各自独立,但不可分离,至地市合并,时间长达38年。这38年间,合而又分,分而又合,形成了哈尔滨城史的一个特殊阶段。上世纪90年代  相似文献   

20.
明清榆林城市的空间演变可概括为"初城、三拓、两筑、一缩"四个阶段.明代"榆城三拓"的正确解释是以正统所建城池为基础,经余子俊、黄绂、熊绣三次拓展而形成的城市形态,即榆林主城区域.外城(邓璋筑)与逻城(王遴修)皆不属于明、清时期人们认知下的"三拓"解释.通过对比分析城墙周长数据与相关建筑位置,得出熊绣拓城边界已至南河北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