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黄晓枫 《江汉考古》2013,(1):107-112
入宋以后,成都平原的瓷业生产得到了较大的发展,窑场众多、产量巨大。本文通过对历年考古资料的梳理,汇集了成都平原反映瓷业生产状况的窑址资料,认为"窑户"是成都平原宋代窑场生产的主要组织者,并通过与同时期南北方窑场的比较,对成都平原各窑场的生产规模进行了初步推定。此外,作者还结合宋代商业税的相关史料认识了本地瓷业税的组成状况。  相似文献   

2.
江凌  詹嘉 《沧桑》2010,(1):101-102
景德镇已知的最早瓷业发展时期是五代时期,有确切研究资料记载的窑址多达21处,实际数量应远大于此,分布特征表现为集中分布于南河流域,采取耕且陶焉的副业形式。南河流域瓷业兴起的自然原因主要有:丰富的制瓷原料和燃料、水运便利、水力资源丰富等。  相似文献   

3.
景德镇已知的最早瓷业发展时期是五代时期,有确切研究资料记载的窑址多达21处,实际数量应远大于此,分布特征表现为集中分布于南河流域,采取耕且陶焉的副业形式。南河流域瓷业兴起的自然原因主要有:丰富的制瓷原料和燃料、水运便利、水力资源丰富等。  相似文献   

4.
本文通过对、东汉时灾异理论的一些变化产生的过程和内容实质,探究其对东汉社会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5.
传统观点认为,光武帝刘秀度田是一次失败的行动。但事实上,光武帝严厉打击度田不实的官员,平息了由此引起的叛乱,使度田取得了成功。与度田措施相一致,光武帝执行抑强政策以限制和打击豪强势力,其政权并非代表豪强地主利益的豪族政权。度田事件后,与此相关的户口调查与上计制度一直得到贯彻执行,因此,东汉时期的户口统计数据是真实可信的。  相似文献   

6.
2006年秋,广西桂林附近的临桂县五通镇(原义宁县县城)惊现出几张不见经传的奇特纸币———义宁县地方金库券。此金库券见有壹佰元和伍佰元两种面额,现将它们分别介绍如下。(一)壹佰元券。该券长148、宽75mm。券正面为青蓝色,四周有边框,四角有“壹百”字样。券上端横书“义宁县地方金库券”八个楷字,券右边印券额“壹百圆”,左边印园林图。“壹百圆”下方盖有两个红色方印,印文分别为“会长之印”和“副会长印”。园林图下端印有“凭票即付国币壹百圆正”字样。券面的右侧预印“字第号”,此张券上加盖有“义”和“001035”流水号。券面的左…  相似文献   

7.
陶渊明故里何在?史传、地理着作、陶氏宗谱的说法皆不一致,江西九江、星子、宜丰人士亦至今争论不休。沈约《宋书·隐逸传》等称陶渊明为“寻阳柴桑人”,而乐史《太平寰宇记》引《图经》说:“渊明始家宜丰,后徙柴桑。”近二十多年来,江西宜丰人士多方论证渊明“始家宜丰”。然证以史传、颜延之《陶徵士诛》,尤其是陶渊明诗文,此说矛盾之处很多,实不足取信。  相似文献   

8.
<正>1972年,勉县红庙公社红光一队发掘一座砖室墓,墓中出土一件铸有"元兴元年堂狼作"(图一,右)铭文的铜洗和一批随葬器物,唐金裕、郭清华认为"元兴元年"即公元105年。但是,胡顺利以《后汉书·郡国志》无堂狼县设置为由,否定其年代为东汉,认为它是东晋安帝  相似文献   

9.
2010年,洛阳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在洛阳邙山东汉陵区内征集到一枚封泥,形状为方形,封缄方式为方槽式检,背面有三道绳痕嵌入泥中,正面阳文篆书"原陵监丞"。通过与已发现的其它东汉时期的封泥形制、印文特征的比较,明确了该封泥的时代。"原陵"作为东汉的第一座陵园,目前具体位置并未确定;"监丞"为东汉陵园食官"食监"的副职,主要负责祭祀,因此,"原陵监丞"封泥的发现,对东汉帝陵的方位及陵园职官的研究有积极意义。本文还通过已发现的有关两汉时期的封泥、印章,结合文献记载,对汉代陵园职官的具体构成和分工进行了梳理。西汉时期,陵园周边具体的管理机构有陵庙、寝园、陵园,陵庙、寝园有令、丞、郎;陵园除令、丞、郎外,还有校长;食官有令(长)、丞。东汉时期,陵寝制度进行了一些改革,机构减省,不设陵庙、寝园,陵园兼有原来寝园的职能,陵园职官有令、丞及校长,食官有食监、监丞。  相似文献   

10.
霍宏伟 《中国钱币》2011,(1):17-23,47
1974年,在河南洛阳东汉光和二年(179)王当墓中发掘出大批随葬品,其中有3件圆形铜牌Ⅲ,曾被认为是厌胜钱。后在整理该墓随葬品的过程中,又发现一件马纹铜牌。经过笔者考证,认为不是厌胜钱,铜牌一I:的有翼神兽形象分别为麒麟与天马。  相似文献   

11.
陈良 《文史天地》2014,(7):69-72
正东汉桓、灵帝时,许多士大夫、太学生由于评议朝政,被专权的宦官集团划为"党人",遭到了残酷打击与迫害,这便是历史上著名的"党锢之祸"。这个事件发生在桓、灵二帝时期,时间跨度约十年,前后共两起三波。要说祸事的起因,还得从当时政治局势说起。自汉和帝起,东汉的朝政主要由外戚、宦官把持,两股势力犬牙交错,轮番专权。汉桓帝初期,朝政由外戚梁冀掌握,延熹二年(159年)梁氏被宦官单超等诛灭,政权落入  相似文献   

12.
龔斌 《中华文史论丛》2013,(1):303-328,398
陶淵明故里何在?史傳、地理著作、陶氏宗譜的說法皆不一致,江西九江、星子、宜豐人士亦至今爭論不休。沈約《宋書·隱逸傳》等稱陶淵明爲"尋陽柴桑人",而樂史《太平寰宇記》引《圖經》說:"淵明始家宜豐,後徙柴桑。"近二十多年來,江西宜豐人士多方論證淵明"始家宜豐"。然證以史傳、顏延之《陶徵士誄》,尤其是陶淵明詩文,此說矛盾之處很多,實不足取信。  相似文献   

13.
1985年4月,长治市博物馆在市外贸回收公司拣选出二件汉代铜镜,一件镜铭极为少见,另一件极具汉代风格,现将两镜铭简考如下:  相似文献   

14.
“历代论者多从个人心境、志向、谋略等角度解释荀彧之死。荀彧辅佐曹操,又坚决反对曹操晋爵、加九锡,以至于死,并非当时特例。依附割据群雄、待时而动,以期匡复汉室,并在群雄欲代汉自立时坚决维护汉祚,是东汉末年士大夫普遍的政治抉择。故而,荀彧的人生历程展现了当日士大夫之群体动向,荀彧之死隐喻着汉末士大夫的政治理想——“匡复之志”最终归于失败的命运。  相似文献   

15.
刘蓉 《史学月刊》2007,(10):27-33
汉末名士群体与外戚宦官及其所代表的皇权的抗争,是汉末政治的重要内容。这期间,李固、杜乔在立桓帝问题上与梁冀的对立,李云、杜众对于桓帝封五侯外家的指责,李膺、杜密在桓、灵之际党锢事件中的表现,均具有典型意义。三"李杜"在汉末名士群体中乃至在民众间都产生了极大影响,他们的行为、气节鼓舞着当时的士大夫们立身持正,与黑暗政治作斗争。三"李杜"最终都死于非命,预示着东汉皇权与作为政治精英的名士群体的背离,从而也预示着东汉政权的崩解覆亡。同时,三"李杜"树立的道德价值理念,在名士阶层的形成中也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6.
顾颉刚与胡适在学术上结缘,与当时中国学制转型密切相关。20世纪20年代前期,他们在学术事业上相得益彰。20世纪20年代后期,他们首先在治学理念上出现分歧,后才发生古史分歧。1930年前后,中国古史学、考古学的发展,造成了胡适古史观转变,使得二人发生了诸多古史分歧。但其中两次公开争辩,则带有各自的主观动机。1930年后,二人渐行渐远。其间,傅斯年的阴影和担心胡、顾关系破裂的危机感,始终困扰着顾颉刚。1949年分别时,疏远已成事实。在政治运动中,顾颉刚最初只为澄清"疏远"的事实,而随后的政治压力与学术思想的变化,则使他对胡适逐渐淡漠。但是,不能确知胡适由"善"转"隙"的原委,成了他晚年的一个心结。  相似文献   

17.
长沙东牌楼简可见"津卒"称谓。这种以"卒"标示的身份特征值得研究者注意。同一批简中有称"津史"者。"津卒"应与"津史"存在某种关联。与"津卒"类同的"车卒"、"漕卒"、"棹卒"、"邮卒"、"驿卒"等交通实践者的人身自由和行为方式,都会因"卒"的军人身份受到限定。秦汉时期交通建设首先服务于政治和军事,一般平民只能在有限的条件下利用交通设施。社会一般成员对交通事业的参与,往往只能以"卒"的角色,通过"役"这种完全被动的形式实现。  相似文献   

18.
正在其晚年的一篇影响颇大的文章《数学与善》中,怀特海说古希腊哲人柏拉图曾做过一次著名的演讲,题目为"数学与善"。这篇演说就其论题来说是失败的,因为西方哲学家两千多年来一直在错误诠释着柏拉图的思想,割断了"数学与善"的联系。"善",在柏拉图哲学的意义中,首先是一个方法论的概念,是指对科学与数学的理解要达到"理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旧唐书·渤海靺鞨传》和《新唐书·渤海传》及相关史料的文献学考察,进一步理清了渤海立国者"东奔"、"保阻"史实的具体过程,得出了渤海立国者"东奔"、"保阻"始居之地应是"桂娄故地",亦可称"高丽故地",但绝不是"挹娄故地"。而改《旧唐书》"桂娄"故地为"挹娄"故地,应该是《新唐书》作者认识上的时序错位。渤海立国者应先是居"桂娄故地"立国,后来才渐次向北扩展,并把王城迁徙到"挹娄故地"。  相似文献   

20.
<正>在聚落遗产保护中,我们有时会面对这样的说法:"聚落遗产既然是活态的,那么它的所有现状存在都是它变迁发展的一个阶段,都是由街区的居民自发建设形成的,具有存在的合理性,都是历史的一部分,也应该是具有真实性的",再进一步,"既然是活态的,街区的居民出于改善生活的需要或是街区所在的城市出于促进发展的目的,可以对街区内建筑进行必要的改建或改造,由此造成的街区变化也是历史的一部分,都是具有真实性的"。这样的说法导致的结果就是"泛遗产化",让保护工作无所适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