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世纪40年代到60年代,中国和南斯拉夫作为当时的社会主义大国,在国际上具有一定的政治影响力。在建立新中国的政体和国体问题上,毛泽东曾打算学习南斯拉夫的经验,实行一党制。但在1948年夏天之后,毛泽东开始由学习铁托转向批评铁托。毛泽东对铁托的态度为什么会出现这么大的转变呢?这与斯大林制裁南斯拉夫有关,由此导致两位领导人对斯大林和社会主义建设的若干重大问题,在认识上出现了分歧……  相似文献   

2.
上世纪40年代中期,毛泽东曾对南斯拉夫和铁托成功的经验十分赞赏,并在某些方面欲以借鉴。很快斯大林就对毛泽东戒心十足,认为毛泽东是"半个铁托"。在风云变幻复杂的国际共运中,毛泽东对铁托从欣赏逐渐变为批判,至60年代初,毛泽东4次批判铁托,最终认为铁托在南斯拉夫复辟了"资本主义"。请看《"半个铁托"毛泽东对铁托的批判》一文。  相似文献   

3.
《百年潮》1999,(10)
美国副总统华莱士有过一句很形象的评论。他说:“马克思是共产党人的上帝,列宁是共产党人的耶稣·基督,斯大林是共产党人的第一任教皇,铁托是共产党人的第一个马丁·路德。”当然,铁托没有马丁·路德那样幸运,由于斯大林先发制人,铁托到底没有形成自己的教派。  相似文献   

4.
《百年潮》1998,(4)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不久,南斯拉夫成了紧随苏联之后最早在欧洲出现的社会主义国家,铁托自然也就成了斯大林在东欧国家领导人中最得力、最可靠的盟友。1947年,苏联拉上东欧国家的共产党和工人党成立了一个情报局,其总部就设在南斯拉夫的首都贝尔格莱德。由此也可以想见当年斯大林对铁托的器重。然而,仅仅半年之后,即1948  相似文献   

5.
<正>1955年5月26日,赫鲁晓夫率领苏联政府代表团抵达贝尔格莱德,同南斯拉夫总统铁托举行会谈。6月2日,苏南两国政府发表宣言,强调互相尊重主权、独立和领土完整,和平共处,不干涉内政等原则。苏南关系实现正常化。  相似文献   

6.
对于1948年苏南冲突的起因及其结果的考察,无疑在现代国际关系史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的研究中占有特别重要的地位.从某种角度讲,铁托在南斯拉夫所开创的事业对于20世纪后半期发展中国家如何保持独立,如何选择本民族的发展道路,具有启迪意义.本文拟通过对苏南冲突结果的历史考察,回答南斯拉夫究竟是怎样走上独立发展道路的.  相似文献   

7.
从20世纪50年代到80年代,中国和南斯拉夫的关系经过了由冷而热,由热而冷,再由冷而热的戏剧性变化。铁托领导的南斯拉夫共产党,是在反法西斯战争中独立夺取政权的。  相似文献   

8.
“中间地带”理论与战后中日关系(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二在50年代末,中国外交所遇到的挑战不光是对日工作的困厄,而且国际环境也开始发生根本性的恶化。从1956年苏共二十大以后,中苏两党在对斯大林的评价、国际共产主义理论、内外政策等诸方面出现原则性分歧。苏共突然批判和揭露斯大林的错误,必然给长期尊称斯大林...  相似文献   

9.
英国历来把巴尔干视为自己传统的势力范围。二战初期,德国对巴尔干的威胁使英国深感不安。它一面极力拉拢巴尔干各国,一面派特别行动执行局在巴尔干活动,积极支持西莫维奇将军在南斯拉夫发动政变,同时派兵远征希腊,但这些努力都未能挽救巴尔干的陷落。1941年5月,英国远征军被迫撤出克里特岛。 1941年6月22日德侵苏以后,英国一方面因苏参战减轻了德国对英国本土的压力而支持苏联,提出与苏结盟,另—方面又为苏联遭到入侵而暗自庆幸。虽然丘吉尔在他的  相似文献   

10.
20世纪的巴尔干民族主义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世纪初以来,巴尔干半岛所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都间接或直接同民族主义有关。尽管民族主义是一个有争议的问题,也不是巴尔干特有的现象,但它是20世纪巴尔干历史的一个特点和不稳定因素。本文力图在回顾这个时期巴尔干国家历史进程的同时,揭示民族主义在国家生活中,在战争和邻国关系中的作用,以及对巴尔干国家历史发展的影响。民族主义在形成民族国家过程中的进步性和消极性巴尔干民族主义是在19世纪中期产生的,它是在同欧洲中央集权大国的斗争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到本世纪初为止,巴尔干国家曾遭到三个强大帝国的统治。1…  相似文献   

11.
“东方问题”是“由于奥斯曼帝国的衰落及其各继承国之间的对抗而在东南欧引起的各种问题的总称”。简言之,就是“对土耳其怎么办”?它形成于18世纪末,贯穿整个19世纪。1875——1878年的近东危机,是继克里米亚战争之后“东方问题”的又一次高潮。此次危机形式多样,内容繁杂:有巴尔干斯拉夫人反抗土耳其素丹政府的民族起义,有俄土战争,还有大国对土耳其遗产的争夺及由此引起的分歧与冲突。其中,英俄之争是主要矛盾,并成为当时欧洲国际关系的主旋律。迪士累利是此间英国的  相似文献   

12.
列宁的"学生"斯大林在导师逝世后,继续执行无产阶级的文艺政策。拥护布尔什维克政策以维护党的领导,成了无产阶级新文艺的天职。尽管俄共党内对国内外政策的分歧由来已久,党的高层出现了托洛茨基反对派,列宁逝世前后权力斗争开始越来越激烈,但是在文艺政策上他们并没有分歧。  相似文献   

13.
南斯拉夫铁托集团之叛变无产阶级革命事业,而投身于英美帝国主义怀抱的这一事实,并不是偶然发生的。根据一九四九年在布达佩斯、索非亚和地亚那的三次審判证明,以铁托为首的南斯拉夫共产党领导机构中的主要份子的错误,不单纯是政治上的错误政策所造成的,实际上铁托集团很早就是蓄谋已久的反共产主义的托派份子,很早就成为一帮间谍和警察告密者了。存保加利亚人民  相似文献   

14.
丁东 《湖南文史》2011,(10):32-33
从20世纪50年代到80年代,中国和南斯拉夫的关系经过了由冷而热,由热而冷,再由冷而热的戏剧性变化。铁托领导的南斯拉夫共产党,是在反法西斯战争中独立夺取政权的。  相似文献   

15.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后,远东局势波诡云谲,盘根错节,异常复杂。其变化的中心在中国东北,而东北经纬之焦点在哈尔滨及中东铁路。故而当时的东北,被国际社会称之为“远东巴尔干”。但当时历史发展的客观事实证明,在远东地区,以哈尔滨为中心的北满(面积80万平方公里,与欧洲巴尔干大致相仿)才是真正意义上的“远东巴尔干”。欧洲战火刚刚熄  相似文献   

16.
尹彦 《炎黄春秋》2009,(10):76-81
列宁《给代表大会的信》,可谓他的《政治遗嘱》。它产生的直接原因是两次病情的突然恶化。尤其是12月23日凌晨,“右臂右腿瘫痪”。列宁清楚意识到生命的危险性。早前列宁已对机关、尤其是斯大林负责的工农检察院极为不满,同时在对外贸易垄断与国家体制、民族问题上与斯大林等产生较大分歧,他发觉斯大林继续担任总书记不利于防止党的分裂,  相似文献   

17.
乔蕊 《文史天地》2002,(9):62-62
1957年,毛泽东访苏,与赫鲁晓夫的分歧很大,尤其在对斯大林的评价等问题上。毛泽东准备离开莫斯科,赫鲁晓夫在和毛泽东共进午餐时,又谈论起了斯大林。毛泽东不接茬,有意避开话题:“我愿意和你们哲学界真正有学问的名流交谈。”“这好办,我们负责安排。”赫鲁晓夫仍然想着那话题:“斯大林对西南前线的指挥就是最典型的例子。当时我做出正确决定,就是停止包围哈尔科夫地区的作战行动,但是斯大林蛮横地拒绝我的正确意见……”当年只是一员中将的赫鲁晓夫,在二次世界大战史上名不见经传,现在竟自吹他比苏军最高统帅斯大林还高明。毛…  相似文献   

18.
关于普京和斯大林之间的联系,一向爱琢磨的俄罗斯报纸比我们总结得更多。早在推举普京为2004总统候选人的统一俄罗斯党会议在莫斯科国立钢铁冶金学院召开之时,《明天》报就发现,会议选定在斯大林的诞辰日召开,而且会议地点包含着斯大林名字的词根“钢铁”,人们猜测,这意味着普京要像斯大林一样,以钢铁般的意志统治俄罗斯。  相似文献   

19.
19、驻苏大使哈里曼致国务卿备忘录巴贝尔斯贝格1945年7月28日贝尔纳斯先生: 关于宋博士与斯大林的会谈,宋显然已在谈判中作出了中国政府所能做到的一切了。现在的问题是,如何就依然存在分歧的各点,对雅尔塔协定作出解释。中国并未强大到能独自抵制苏联扩大其要求。既然美国因雅尔塔协定而介入了中苏之间的和解,我相信,总统对雅尔塔协定,尤其是在大连港的安排和铁路经营方面作出他的解释,这是符合我们的利益的。  相似文献   

20.
20世纪60年代,中国在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的问题上与苏联和南斯拉夫发生了较大的分歧。中方不能容忍赫鲁晓夫和南斯拉夫对斯大林建立起来的苏联模式进行改革,并把这种改革当作修正主义加以批判。同时,为“反修防修”和防止“和平演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