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河西文化研究的回顾与展望王三义研究河西文化,以河西特有的地域文化为对象,在西北地方史研究中已获丰硕成果。迄今为止,我们虽未见“河西学”问世,亦未见“河西学史”独立出来,但笔者以为,以河西文化可观的研究成果、以河西文化之厚重,以河西历史之深邃,以河西地...  相似文献   

2.
胡玉军 《丝绸之路》2013,(22):60-61
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河西地区自古以来就是中西文化交汇的中心,各种文化在这里融会贯通,其文化的丰富性和独特性引起广大学者的高度重视。历史时期,各种文化艺术积淀为河西地区的艺术发展积累了丰富的资源。尤其河西地区独特的人文自然景观,为其绘画发展创造了得天独厚的条件。本文对河西地区自然景观、人文景观、佛教石窟艺术、历史文化积淀等方面可开发利用的潜在绘画资源进行探究,通过分析艺术家对于河西地区绘画资源的关注角度,进一步凸显河西地区绘画资源发展的潜在优势。  相似文献   

3.
小河西文化得名于20世纪80年代发现的内蒙古敖汉旗小河西遗址。关于该文化的性质,学术界至今没能形成一致的认识。近年来,随着田野考古和整理研究工作的不断深入,又有一些重要的考古材料得以发表。本文在重新梳理和全面分析以往和新近公开发表的相关考古资料的基础上,对小河西文化的特征、年代、分布、类型、去向等问题做了进一步探讨。认为小河西文化是辽西地区早于兴隆洼文化的一支独立的考古学文化,年代在公元前6200年以前,是兴隆洼文化的前身。依据现有材料,可把小河西文化进一步区分成两个不同的类型,即白音长汗类型和查海类型。  相似文献   

4.
本文通过对河西区域文化中所蕴含的文化价值、文化记忆、文化精髓以及文化平台建设等方面的思考,以期在当前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时代机遇下,将提升文化认同作为传承河西精神、创新丝路内涵的重要路径,以有力推动河西五市旅游联动中的互利合作和共生共赢,促进文化与旅游的深度融合发展,进一步彰显河西走廊在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中的重要地位和关键作用。  相似文献   

5.
郝煜  孙琳钰 《旅游纵览》2022,(17):125-128
本文对河西走廊边塞诗歌文化旅游进行研究,通过对国内有关边塞诗歌文化的文献进行分析,归纳总结边塞诗歌文化对河西走廊旅游发展的影响,接着针对河西走廊诗歌文化旅游发展在产品类型、文化内涵、开发模式三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基于边塞诗歌文化的河西走廊旅游发展建议,以期促进河西走廊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6.
魏晋南北朝是中国历史上政权更迭最频繁的时期.由于长期的封建割据和连绵不断的战争,使这一时期中原地区的文化发展受到重创,与中原的“八王之乱”、“永嘉之乱”相比,河西地区则是社会安定、经济繁荣的人间乐土.大量中原士大夫避居河西,为保存中原文化成果做出重大贡献,同时为河西地区文化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尤其在少数民族统治者的大力宣导下,儒学在河西一带得到了广泛转播及长足发展,更为重要的是儒学在河西地区的发展极大地促进了当地经济、文化、政治的进步,为以后北魏乃至隋唐时期文化的发展打下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7.
历史时期河西走廊多民族文化的交流与整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河西走廊是我国古代西北多民族多文化分布的重要地区,民族文化交流与整合持续发生。本文通过对河西走廊多民族文化发展过程、动因及机制的分析,认为异质文化因子的不断介入,使河西文化在变化中寻求发展,在发展中取得一致。多民族文化的交流与整合是形成河西走廊以汉族儒家文化为主体兼容其他少数民族文化的地域复合体的主要推动力。  相似文献   

8.
河西在汉代以前的文明形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建华  李吉均 《人文地理》2002,17(3):75-77,89
文章首先从地理的角度论证了河西的农业形式的文明只能从乌鞘岭东边传播过去。在这基础上,结合乌鞘岭东边农业形式的文明的发展历史,从新石器时期遗址分布的地理位置、气候变化的影响和地理环境对文化传播的影响等角度分析了河西新石器时期文化的可能性质,认为虽然有挟有那样生产技能的文化曾经传播到河西,但由于游牧社会生产方式的排斥影响,农业并没有得到发展,更没有进入农业社会。整个河西在汉代以前一直处于游牧社会,并发展着游牧文明。  相似文献   

9.
随着佛教传入中国,位于丝绸之路中段的河西走廊成了佛教东传和东西方文化密切对话并相互碰撞的前沿。作为佛教文化重要载体,石窟寺在河西大地上分布广泛,为宣传佛教文化和东西文化的交融做出了重要贡献。作为石窟绘画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壁画对中国本土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0.
周友爱 《旅游纵览》2023,(12):114-116
红色旅游是一项以游览红色景点、感受红色文化发展为重要内容的旅游方式,同其他旅游形式相比,其历史意义十分明显。西路军文化底蕴深厚,在河西走廊(简称河西)地区红色旅游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文章首先概述西路军文化,其次指出河西地区基于西路军文化发展红色旅游的重要意义,再次阐明西路军文化推动河西地区红色旅游发展的现状,以及其中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针对性解决策略,旨在帮助河西地区将西路军文化优势转变为红色旅游发展优势,进一步促进红色旅游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11.
正冯玉雷善于从神话传说、敦煌文书及相关历史文献提取"故事",再辅以丰富想象和合理虚构,因而具有宏阔历史视野与深厚文化情怀。《野马,尘埃》从故事情节、人物设定到篇章结构、主题呈现都围绕安史之乱前后与河西地区密切相关的一系列历史事件展开。小说诸多情节和主要人物虽颇具神秘色彩,然而都是对历史记载"文学化"和群体记忆"个性化"的呈现,因而具有"文化史"和"民族志"的价值和特征。  相似文献   

12.
在目前所见魏晋十六国河西墓葬壁画中,有榜题者共64例。这些榜题均在1-4字之间,简明扼要地说明指代内容。根据榜题指代内容,可分为三大类七种,第一类反映现实生活的内容有人名与身份、农牧生产场景、器物名、建筑名称等四种;第二类两种,即历史人物榜题和以奇禽异兽为代表的祥瑞和神话传说榜题;第三类一种,是书写于作为墓葬建筑构件的龙头之上表示方位的榜题。这些榜题广泛分布于敦煌、嘉峪关、酒泉、高台等地的魏晋十六国墓葬之中,书写灵活,书法多样,并且反映了丰富的魏晋十六国时期河西社会历史信息,为研究该时期河西历史、文化、风俗等提供了重要资料。  相似文献   

13.
河西走廊匾额文化的发展历史悠久。自产生以来,匾额就和书法密不可分、联系紧密。匾额具有的深刻文化内涵和特殊的艺术表现形式,在河西走廊的许多古建筑中被普遍使用。匾额文字凝练简洁、文采斐然,有很强的寓意和写意抒情的特点。匾额文字蕴含的书法艺术通过历史的不断积累,表现出形式美、章法美、传统文化的价值美,拥有众多社会功能,反映了河西地区广大人民群众在信仰追求、祈福心理方面的审美追求,呈现出明显的地方特色和深厚的文化内涵,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相似文献   

14.
河西宝卷是中国古代社会形态与河西地区独特的地域文化土壤中培育出来的一种讲唱艺术形式,是传统文化和民间信仰活动相结合的说唱艺术,也是中国民俗文化史上一朵耀眼的奇葩。它历史悠久、内容丰富,语言通俗易懂,在甘肃河西地区广为流传。它蕴含的爱国佑民、惩恶扬善、敬老仁孝、忠贞爱情、家庭和谐和褒扬妇女的思想内容,是其思想的精华,具有教化育人的作用。研究、学习、传承河西宝卷的优秀部分,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体现。  相似文献   

15.
汉武帝攘匈奴取得河西,相继设置河西四郡,作为河西四郡之一的敦煌郡,从匈奴浑邪王杀休屠王投降汉,西汉就开始向敦煌地区移民实边,最初是军队戍卒屯田移民,继之是迁徙中原贫民到敦煌,更为持续的是将犯罪的高官和文士迁徙到敦煌,实现了从贫民移民到文化移民的转变,奠定了敦煌文化发展的基础.  相似文献   

16.
文章从地方志的记载中指出河西走廊可开发的旅游资源:一、自然风光,二、文化内涵。若将这些文化转化为旅游资源优势,将会带动和延伸河西地区产业链条,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  相似文献   

17.
锁阳城是古丝绸之路上的重要军事关城和驿站,其东为嘉峪关,西为阳关、玉门关,是古代河西地区军事防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和西进的支撑基地,为国家的安全,民族的融合,丝绸之路的畅通,促进内地与河西地区农业、蚕桑业、丝织业和文化艺术的交流与发展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对于研究河西地区历史、军事、经济、文化、政治发展均有非常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18.
刘继华 《丝绸之路》2013,(24):21-22
在甘肃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背景下,地处河西走廊中段金昌的骊轩文化亟需发展,但又面临包括骊靬文化内涵争议在内的诸多问题。本文结合既有研究成果与历史事实剖析骊靬文化的包容性、中和性特征及其相互关系,认为骊轩文化是河西走廊文化十字路口的一种包容性和中和性极强的地方性文化。  相似文献   

19.
为了推动高台魏晋墓和河西历史文化研究,由高台县委、县政府,甘肃省敦煌学会,敦煌研究院文献所、河西学院主办,中国敦煌石窟保护研究基金会、甘肃文物考古研究所、甘肃省博物馆、兰州大学敦煌学研究所、甘肃省历史学会、兰州商学院敦煌文化研究所协办,于2010年8月13至15日在甘肃省高台县召开“高台魏晋墓与河西历史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  相似文献   

20.
魏晋时期,中原地区动荡不安。西晋末年相继出现了“八王之乱”、“永嘉之乱”、“建兴之乱”。河西地区地处西北边陲,远离中原,受战争影响小,局势稳定,经济相对而言比较发达。因此,关西一带华族避难于河西,带来了中原的文化和风俗,与西域以及当地的文化、风俗相结合,形成了一次大规模的文化交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