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胡培翚《仪礼正义》继承了以往《仪礼》学校勘的优秀成果.该书选用《仪礼》唐石经、清黄丕烈重刻宋严州单注本(严本)作为校勘底本,并用多种《仪礼》善本作参本,本着"宁详无略,用郑氏家法"、"详载各本经注异同"之校勘原则,综合使用多种校勘方法,为《仪礼》经、注文字的勘正作出了较大贡献.该书校勘特色鲜明,在校勘中能广采众本,并断以己见,校勘结果胜于旧说,同时还潜心整理了《仪礼》学史上聚讼已久的诸多问题.《正义》善于吸收当代《仪礼》学的优秀校勘成果,决定了该书的校勘实为集《仪礼》经、注校勘之大成,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  相似文献   

2.
郑玄注礼射,不仅为还原先秦古射礼,也是为诠释其经学见解;因此郑玄并不依文解义,而有其方法和思考:一是依据己说界定礼射和主皮之射的不同性质;二是依群经总义来分别解说《周礼》和《仪礼》所言“主皮”的差异。三是综考秦汉射艺古义,说明泽宫是天子择士习射之处,除礼射外,还兼武射和主皮之射;而贯革之射,则习于军营。学者若仅据经义和他经郑注来更改本经郑注;或仅据原书经义来评价郑注,则不免忽略郑注背后的经学主张。  相似文献   

3.
贾公彦《周礼义疏》《仪礼义疏》是唐代注释书直接继承汉代注释书郑玄《周礼注》《仪礼注》的两部重要著作.在《周礼义疏》中几次出现“望文为义”这一提法;其含义如何?看贾氏自己的解说:(1)(司市)以量度成贾而征(亻卖),[郑注:(亻卖),买也;物有定价则买者来也.贾疏:知(亻卖)为买者,以言征召买者,故以(亻卖)为买.此字所训不定,按下文所云“贵(亻卖)者”,郑注“贵卖之”;郑亦望文为义,故注不同也.]《周礼·地官下·司市》按:“下文”指《地官下·贾师》:“凡天患,禁贵(亻卖)者,使有恒贾.”“贵(亻卖)”下郑注是“贵卖之”.  相似文献   

4.
杨天宇 《史学月刊》2006,(8):101-110
《仪礼》在汉代有今、古文两种本子.郑玄在给《仪礼》作注时,也对今、古文异文作了校勘,或从今文,或从古文.郑玄兼采今、古文的一条重要义例,就是从本字不从通假字:有从今文本字而不从古文通假字者,亦有从古文本字而不从今文通假字者,因为本字更能贴切地表达经义.遍索《仪礼》中郑玄从今文本字不从古文通假字之字例,凡90条,而一一考辨之.  相似文献   

5.
论清人《仪礼》校勘之特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清人《仪礼》校勘之特色彭林《仪礼》为礼之本经,武帝时即立于学官,其学显于汉魏。然以文古义奥,复之无由,入唐即衰,注释者代不数人,诵习者寥若晨星。熙宁中,王安石废罢《仪礼》,不复立学官。古时科举分房阅卷,自此至清,再无《仪礼》之房,其学不绝如缕,版刻...  相似文献   

6.
《仪礼》在汉代有今古文两种本子。今文者,汉初高堂生所传十七篇是也。古文者,出于孔壁,《汉志》所载《礼古经》五十六篇是也。郑玄在给《仪礼》作注时,凡遇今古文异文,都要作一番校勘,或从今文,或从古文。从今文,则必于注中注明古文该字作某;从古文,则必于注中注明今文该字作某,  相似文献   

7.
据南北朝五史修订本校勘记分析,可知:现存的五史的所有刻本均出自南宋浙刻本。该本在流传的过程中有三次比较重要的修订,第一次就是明嘉靖年间对浙刻本的补版,第二次是万历年间据三朝本刊刻南监本,第三次是据南监本刊刻北监本。基于单系统流传这一特征,现存最早的刻本即为理想的底本。一般来说,百衲本的底本为南北朝七史的现存最早刻本,应该据以作为校勘底本。但《魏书》《宋书》《梁书》《陈书》使用百衲本而非其底本为校勘底本是百密一疏,比较理想的底本是宋刻宋元递修本、宋刻宋元明初递修本配补的原本作为底本。其次,鉴于南北朝七史的单系统流传的特点可以简化校勘记的写法。  相似文献   

8.
最近出版的王辉先生点校整理的《仪礼注疏》,是当前《仪礼注疏》的最新整理成果.该整理本校勘、标点皆有胜于前人者,于推进《仪礼注疏》之整理、研究为功亦巨.然而智者千虑,整理本在标点方面仍有一些疑误之处,本文就《乡射礼》篇略举所见,以求正于方家.  相似文献   

9.
郑玄《仪礼注》训诂术语释义例刍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郑玄作为两汉古献学的集大成,对汉代训诂学的发展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其所《仪礼注》是汉代以来随释义的典范之作,训诂内容丰富,训诂方法也较完备。本通过全面收集整理《仅礼注》之训诂术语释义的用例,对其加以归类分析。力求较准确地反映出郑玄注《仪礼》一书所体现出来的各种训诂条例和训诂方法,使能有裨于阅读古注;并力图通过这种钩稽分析。能从总体上把握郑玄运用训诂术语简明扼要释义的方法,从而从一个侧面反映出郑玄注书的训释特色。  相似文献   

10.
谯周是我国三国时期的“通才达学”,所撰《古史考》(已佚,有辑本)曾“与《史记》并行于世”。本在考明谯周生平的基础上,着重对《古史考》进行了研究,认为:《古史考》乃通考古史,而非专纠《史记》之谬;除考史之外,还多考古制,并兼杂考。其对《史记》的考辨,除纠史之外。还对部分记载不详的地方有解释性的补充与说明,对地名有所考究,对太史公论赞亦有纠驳。其考多确实可信,有较高学术价值。  相似文献   

11.
郑珍的经学,其内容有狭义、广义之分。狭义指经籍辨伪、校勘、笺释,著述主要为《经说》一卷,《仪礼私笺》八卷,《考工轮舆私笺》二卷,《凫氏图说》一卷。广义还包括小学。郑珍为“以字通经”而精研小学,小学本是他治经的附庸,却因此而在小学领域中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成果,这主要反映在他的《说文遗字》、《说文新附考》、《汗简笺正》等著作中。此外,他的史学著作《郑学录》也是为弘扬东汉古文经学大师郑玄学术而作的,广义说来,也应列为他经学研究的内容之一。研究郑珍的经学,首先不能不辨明他的学术门径。这个问题,历来有一些歧异。最早的评论,来自他的儿于郑知同。郑珍谢世,郑知同作《敕授文林郎征君显考子尹府君行述》,文中说他“生平为学宗旨,汇汉宋为一薮”,“不立门户,——为折衷持平”。其同乡好友萧  相似文献   

12.
敖继公,元代著名《仪礼》学家,也是中国古代《仪礼》学发展史上的重要人物。敖继公的学术,主要体现在敖氏为驳郑玄《仪礼注》而著的《仪礼集说》上,这是敖氏的名世著作。《仪礼集说》一书成书于元大德五年,其影响深远,元明清三朝学者,多为之披靡。所以,鉴于敖继公在《仪礼》学界的地位,有必要对敖继公的学统进行研究,笔者选择从经学史角度来探究敖继公的学统。  相似文献   

13.
陈敦源 《文献》1998,(2):277-282
宋词中互见之作多达数百首,唐圭璋先生所编《全宋词》及其所撰《宋词四考·宋词互见考》多有考辨,其成就为举世公认,我辈后学实难望其项背.  相似文献   

14.
《文献》2016,(1)
天一阁藏顾广圻校《仪礼注疏》,为明万历二十一年北京国子监刻崇祯重修《十三经注疏》本,校本主要是宋刻单疏本《仪礼疏》,并参校影宋抄本《仪礼要义》等书。是书经顾广圻数度批校,校改不下千处。顾广圻是张敦仁汇刻《仪礼注疏》、汪士钟刻《仪礼疏》的实际主持者。张本所用的宋本疏,并非直接来自宋本,其依据即为天一阁藏的顾校本;而汪刻虽然号称"覆宋",但其实对宋本有大量有意识的校改,其校改痕迹也保留在顾校本中。另外,段玉裁、阮元所依据的单疏本均来自顾校本。一般认为,顾广圻校勘古籍以不轻易改动原文为特色,但从该书来看,他的校勘思想或许更为复杂多变。  相似文献   

15.
汉魏鲁城孔庙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汉魏鲁城孔庙考曲英杰今山东曲阜为孔子故里,周秦汉魏时期称鲁城。孔子生于斯而殁于斯。后世立庙,历代相沿。一般认为早期孔庙即在今址,其原为鲁城内之孔子故宅,如宋孔传所撰《东家杂记》、金孔元措所撰《孔氏祖庭广记》及清孔继汾所撰《阙里文献考》等均记在孔子去世...  相似文献   

16.
《仪礼注疏》17卷(或作50卷),汉郑玄注,唐贾公彦疏。这是《仪礼》研究的一部集大成之作。本文参稽大量文献,通过研究《仪礼注疏》的最早刊刻时间与版本源流,考辨了历代所刻《仪礼注疏》的版本(包括附唐陆德明《释文》者)及其存佚状况  相似文献   

17.
《<金史>丛考》,陈晓伟,中华书局2022年11月出版。该书是《金史》文献学研究的最新探索成果,全书共分为六个部分,第一章“版本再审”,以修订本《金史》所涉南监本与百衲本异文校为线索,通过举证典型案例重新评判南监本的版本价值。还讨论了百衲本中影印八叶洪武覆刻本后印本“补版叶”以及修润两大问题。第二章“新本献疑”,通盘梳理修订本《金史》,逐条检讨校勘记,择要举例辨析,对不妥之处提出质疑。  相似文献   

18.
由吴汝纶点勘、吴闿生续成的《桐城吴先生点勘国语》中有吴闿生案语27条,涉及到《国语》文字校勘、文字通假、文字改读、语词训释、句读、时代特征、文学描写手法、韦注评价等多个方面。通过辨析可知,27条案语中既有吴闿生个人的见解,也有与前人相同之处,其中有些说法颇有益于《国语》研究,但有些说法有欠妥当。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仅就《原本玉篇残卷》即朝梁陈间顾野王所撰之《玉篇》篇写本的部分原貌中,所征引许慎《说文》的一些例证,来校勘今传世的大小徐本《说文》乖离许氏原书本真之弊,并随文偶尔略作分析,由此说明其价值之重。  相似文献   

20.
上海古籍出版社之点校本《仪礼注疏》,为研读《仪礼》提供了一个方便的本子。然其点校存在不少可商之处,近年来虽经多位研究者指出,然仍存在不少,主要有当出校记而未出,漏施标点,当断未断、不当断而断,相同内容或类型之文而前后断句不同等。此外,还存在多处印刷错误及前后用字不同等现象,本文一一正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