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魏家庄遗址出土铁质文物的脱盐处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山东济南魏家庄遗址出土铁质文物中含有大量有害氯离子,严重威胁着文物的安全。因此,脱盐就成为该批铁器保护的重点,是阻止铁器继续腐蚀的重要保证。在经一系列实验工作后,该批铁器的脱盐溶液采用0.005mol/L NaOH溶液,对于仅为铁质的容器类铁器采用直接浸泡法,同时结合冷热交替和超声波法;对于带有鞘的兵器类铁器采用2%Primal AC33加固后再进行脱盐;对于带有漆皮痕迹的铁器也试用了纸浆脱盐法。铁器经脱盐后氯离子含量大大降低,脱盐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2.
《中国文化遗产》2004,(3):64-64
对出土铁器文物采用缓蚀剂、表面活性剂和多种助洗剂组成的碱性脱盐清洗液对铁器文物进行脱盐清洗处理,消除环境污染给铁器文物带来腐蚀因素的影响,并且对铁器文物还有缓蚀作用。通过磷化处理改善铁器表面的耐腐蚀性,提高铁器文物在大气中的抗腐蚀能力。对磷化后的铁器文物进行钝化封闭处理,进一步阻止基体与大气介质的直接接触,从而更有效地抑制腐蚀。对经磷化、钝化处理  相似文献   

3.
在铁质文物的保护过程中,脱盐是重要的保护程序之一。通常铁器的脱盐溶液为碱性。本工作主要研究氯离子选择性电极法在测定碱性脱盐溶液中的氯离子含量时,溶液pH值和复配溶液中的表面活性剂对测定结果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1)用氯离子选择性电极法测定碱性脱盐溶液或复配碱性脱盐溶液中的氯离子浓度是可行的;(2)溶液的pH值对测量结果有一定的影响,当溶液pH值在2~7范围内时,其对电位值影响不大;(3)表面活性剂对测量结果影响较小,在实际应用中,应配制与待测溶液组分相同的氯离子标准溶液,后期数据处理并绘制标准曲线,以使测量结果尽可能接近实际值。精密度和回收率实验表明,该方法准确度满足定量分析的要求。由此可见,当脱盐溶液为碱性NaOH或复配碱性NaOH溶液时,用氯离子选择性电极实时监测脱盐溶液中的氯离子含量能较好地反映器物脱盐程度。  相似文献   

4.
铁器文物保护中锈层化学稳定转化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出土铁器文物在脱盐清洗后,运用化学稳定转化处理的方法将表面不稳定的铁锈转化成稳定、致密的锈层,然后进行钝化封闭,提高耐蚀性,最后进行防锈封护和表面消光处理。通过各种腐蚀性能测试,证明耐腐蚀性能有显著提高,综合处理的结果达到了文物铁器的保护要求。  相似文献   

5.
铁质文物脱盐过程要产生大量废水废水排放不得超过国家或者地方规定的水污染物排放标准。本研究依据国家标准《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对腐蚀模拟Z30试片和室外大型铁炮脱盐废水中的污染物含量进行化学分析。结果显示主要是化学耗氧量(COD)、可溶性正磷酸盐、悬浮物等项目超标;分析表明某些过量添加的脱盐试剂和助剂是造成污染物超标的主要原因。一般对馆藏铁器,因脱盐废水量小,可通过清水稀释处理(有时需预处理)后达标排放;对个别室外大型铁器而言,因废水量大,污染物超标严重时,建议将废水经过物理、化学方法等工艺处理达标后排放。总之,铁器脱盐时,环境友好型脱盐试剂和助剂的选择和适量使用是关键;铁质文物脱盐废水排放可能造成的环境污染问题应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6.
为了对8件西沙华光礁I号沉船遗址出水瓷器进行表面凝结物去除、脱盐清洗和残缺补全等保护处理,采用X射线衍射(XRD),对瓷器表面凝结物进行了成分分析;用三维视频显微镜对瓷器进行脱盐前、后的显微照相对比;对瓷器表面微孔内的物质,用扫描电镜分析(SEM)方法进行成分检测;用电导率仪测量瓷器脱盐过程中电导率变化情况。结果表明,出水瓷器表面凝结物,容易机械去除的样品,其成分主要是镁方解石及文石;不容易机械去除的样品,其成分主要是锰白云石及文石。瓷器微孔内的白色物质为含氯盐分。经两周时间的脱盐清洗,出水瓷器的脱盐电导率值降至较低水平。本工作结果可为西沙海域出水瓷器的后续保护提供资料。  相似文献   

7.
以南越宫苑遗址出土14件铁器脱盐保护为例,先经过分析检测对该批铁器的腐蚀状况进行调查评估和判定,然后根据腐蚀程度进行分类,对不同类别进行相应的脱盐工作,展开铁器脱盐判定和脱盐效果监测研究,实践证明采用电导率仪测定脱盐溶液电导率、硝酸银滴定以及“润湿箱”相结合的监测方法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8.
广西博物馆汉代铁器修复保护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广西博物馆收藏有数量众多的一、二、三级汉代铁器文物,这些铁器由于受到出土前的埋藏环境、文物入库前保护处理不当以及文物库房保存环境等因素影响,产生了严重的腐蚀病害。为了延长这些汉代铁器文物的寿命,减少其腐蚀损毁,本工作采用金相及矿相显微分析、扫描电镜分析、电子探针表面微区分析以及X射线衍射分析和X射线荧光光谱分析等方法对部分铁器进行了综合分析。根据分析结果,确定采用7.5%的EDTA二钠溶液清洗器物表面污垢和锈斑,用3.8%和2.4%的倍半碳酸钠溶液浸泡以去除氯离子,用铁粉 AB快速加固环氧胶 矿物颜料加固修复,用100g乙醇 1g苯并三氮唑 4g聚乙烯醇缩丁醛作封护剂等方法进行修复保护。实验结果表明,对汉代铁器的修复保护取得了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9.
<正>脱盐处理可以降低考古出土铁器的氯离子浓度,提高文物的稳定性。然而,对脱氯处理和铁器腐蚀速率之间的关系,从未进行过定量的研究分析。英国卡迪夫大学考古与文物保护学院和大英博物馆文物保护与科学研究部的研究人员选用英国3个不同考古遗址发掘出土的35根铁钉,制作了66个样品进行了实验。在室温条件(20±3)℃下,用0.1mol/L的氮气脱氧NaOH溶液(dNaOH)或0.1mol/L NaOH/0.05mol/L Na2SO3溶液(AS20)对其中的35个样品进行了脱氯处理,另外31个样品未作处理。在75℃、75%RH的环  相似文献   

10.
可溶盐是导致陶器酥粉等病害产生的重要因素。为了实现对脆弱陶器的有效脱盐处理,本文系统研究了复合材料贴敷脱盐法的工艺条件。采用高吸水树脂材料糊化后与载体材料制成复合脱盐垫对器物贴敷脱盐,采用纸条—氯离子选择电极法表征陶器的脱盐效率。实验结果表明:聚丙烯酰胺盐类材料(SF4)和聚丙烯酸盐类(SL10)脱盐效果最佳。复合材料贴敷脱盐技术在脆弱陶器脱盐中具有高的脱盐效率,是一种安全可行的脱盐新方法。  相似文献   

11.
出土铁器文物的脱盐清洗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测试了铁在含不同浓度Cl~-、SO4~(2-)水溶液中的腐蚀速度和电化学极化曲线。结果表明,在通空气的情况下,Cl~-和SO4~(2-)浓度的增大能加速铁的腐蚀,而在密闭情况下就没有这种影响,说明铁器在地下不通空气的环境中相对较稳定。但出土铁器在大气环境中会受到Cl~-和SO4~(2-)的加速腐蚀,只有及时地排除这些有害物质,才有可能减缓铁器在大气环境中的腐蚀。根据铁在水溶液中腐蚀行为的电位-pH图判断,在pH=9-13的碱性水溶液中铁的腐蚀较小,因而可用添加有缓蚀剂、表面活性剂和多种助洗剂成分的复配碱性脱盐清洗液来处理出土铁器。它比铁在蒸馏水中的腐蚀速度小四十多倍,且去污和脱盐效率高。这对恢复出土铁器的面貌及进一步化学稳定转化铁器表面的锈层都具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为了探讨九成宫出土铁器严重锈蚀的主要影响因素,为铁器文物研究设计科学有效的保护方法和最佳保存条件,采用X-衍射粉末法分析九成宫出土的11件铁器的锈蚀产物成分。分析结果表明,锈蚀产物的主要成分为α、β、γ三种不同构型的碱式氧化铁和Fe3O4。这是铁器铁碳合金成分Fe-C活性差异引起析氢、吸氧、差异充气等电化学腐蚀产生结构疏松,在九成宫特别潮湿环境中H2O、O2、空气中有害气体不断渗入,铁器粘附土层中溶盐及尘埃中酸、碱、盐溶于铁器表面水膜而进行长期贴附电化学腐蚀的结果。据此,研究设计出对锈蚀严重的出土铁器进行松土,缓蚀松土,络合法除沉积物,冷热交换法脱盐,最后进行缓蚀防腐加固及表面隔氧、防潮、防有害气体的表面封护保护方案。按此方案保护处理了17件锈蚀严重的铁器,保护效果很好,可以作为其它铁器文物保护的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13.
铁器长期埋在地下,由于受盐碱浸蚀和氧化作用,外表形成高低不平的疙瘩锈。这种疙瘩锈和泥土粘结在一起,很坚硬,一般很难洗掉。这样的铁器出土以后,如不及时采取防腐措施,很容易继续氧化,甚至层层剥落或者断裂,最后变成一堆碎渣。近年来,我们针对不同程度锈蚀的铁器,采取不同的方法,做了多次防腐加固试验。现将试验经过和初步结果简要介绍如下。 (一) 对于一部分尚未氧化开裂起层的铁器,处理方法是:先将器身泥土和疙瘩锈用小钢钻轻轻剔掉一部分,再用蒸馏水浸泡洗刷。然后将铁器置入形状合适的金属容器内,加蒸馏水煮沸。水要没过器物,煮30分  相似文献   

14.
本文对腐蚀铜合金物品新旧各种处理稳定方法进行了比较研究,比较所用的数据取自于对各种各样文物处理测试的结果。这些数据表明,青铜器上氯离子的去除速率是由一些共同参数所决定的。在选择适当的处理方法时,讨论了处理的效果,费用的节省和哪些锈层的变化是可接受的等因素。以去除青铜器上氯离子速率排列的七个处理洗涤方案为:碱性连二亚硫酸盐溶液去除青铜器上氯离子的速率远远大于硫脲为抑制剂的草酸溶液,其依次大于5%的倍半碳酸钠溶液,大于1%的苯骈三氮唑溶液,大于50%水合乙腈溶液,大于1%倍半碳酸钠溶液,大于蒸馏水。本文就这些处理防止“青铜病”的效果也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5.
2011年6月,在"南澳Ⅰ号"沉船考古发掘过程中,考古发掘出水一件表面黏附石头、瓷器、铁器、铜器、木质的大凝结物。本工作通过分析检测、表面清理、整体循环喷淋脱盐、微生物防治、局部加固、展台制作等措施,实现了该凝结物的研究、整体保护与展示,为海洋出水凝结物的整体保护处理提供了成功案例。  相似文献   

16.
为研究AMT复合剂在去除青铜文物粉状锈和氯离子的作用,用AMT复合剂与CuCl进行化学反应,并将反应后的絮状物进行EDS、IR和XRD分析,原始反应液及清洗絮状物最后一次所得洗液中Cl-采用离子色谱法(IC)分析;原始反应液中的阳离子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光谱直读仪(ICP)分析。分析结果表明:AMT复合剂与CuCl反应生成的絮状物与清洗青铜文物过程中析出的絮状物形貌相同,说明AMT复合剂可能渗入到青铜文物锈层并与锈层内的CuCl充分反应,提取出Cl-。  相似文献   

17.
使用XRD方法分析了1%BTA+5%H2O2清洗剂对古青铜上氯化亚铜相的清洗效果.给出了在BTA存在的条件下,使用PIXE、MA分析氯离子的结果.用选择性电极法,分析了在碳酸根存在的条件下的氯离子浓度.证明了1%BTA+5%H2O2[1]能有效地清洗青铜中的氯化亚铜和氯离子;也证明了在适当提高温度的条件下,有利于倍半碳酸钠清洗青铜中的氯离子。  相似文献   

18.
1.前言目前,对镀金铜器上腐蚀物的处理有两种方法,一种是机械方法,即利用小型研磨器或喷磨料来去除器物上的绿锈,另一种是化学方法,使用一种稀酸来分解器物上的绿锈。这两种清除绿锈的方法都有很多弊病。例如酸溶液在分解器物表面绿锈同时,还会浸害器物的本体。虽然我们现在使有的去除器物表面绿锈的机械方法比以前安全多了。他是就铜器表面镀金层上的绿锈清除而言,还存在以下一些问题。(1)镀金层的平均厚度一般<10μm,在非常薄的情况下,镀金层上所形成的绿锈要比镶金层上形成的绿锈坚硬。因此,当使用机械手段去除绿锈时,镀…  相似文献   

19.
一、问题的所在一般认为苏联滨海州、朝鲜半岛东北部最初使用的铁器,起源于战国晚期时中国燕的领域。这是由广大东亚铸造铁斧的谱系研究得出来的结论,就目前看来还是能够站得住脚的。然而,在东北亚,这种铸造铁斧并非单独出土,而多是同其它器型的铁器共存。考虑到这些铁  相似文献   

20.
丝绸文物上的污物除了会引起丝绸的诸多老化和病变外,还会影响文物的研究展示和利用.因此,在很多情况下,去除丝绸文物的污物便成了丝绸文物保护中的重要操作之一.湿洗是丝绸文物污物去除方式中的一种,湿洗可以仅用水进行清洗,也可以根据需要在水中加人某种或几种表面活性剂以加强清洗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