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清代文物黄缎绣双龙团扇外圈织物已经糟朽,修复保护研究中使用的传统黏结材料无法满足加固后的外圈织物需缝合、打褶等特殊需求。将EVA 热熔胶膜应用于此件文物的修复,并对EVA膜加固后织物的拉断、剥离强度和撕裂度等项物理指标进行了测试。测试结果符合要求,修复效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2.
文物消毒,使用百分之八十环氧乙烷,百分之二十二氧化碳混合气体(有厂家两者的配比为九比一)。其优点是,这种混合气体,对各种质地的纤维和颜色都是安全的。是一种高效广谱杀菌剂,渗透力强,杀菌效率高。不但能杀死菌体,而且能杀灭孢  相似文献   

3.
受北京艺术博物馆的委托,对两件香色地四合如意云寸蟒纹织金妆花缎进行保护修复。两件妆花织物质地柔软、组织结构紧凑、纹样细腻、设色庄重。但经长期自然和人为因素的影响,织物多处破损、开裂、脱丝、破洞、污渍等,圆金和片金纹纬上的金片大量脱落,整体污染较为严重,质地脆弱,无法研究和展出。本文通过研究妆花所承载的历史文化信息、综合织物的质地、组织结构、纹样形态、设色特征等诸多因素,将其定为清早期织物。应用三维视频显微镜和电子丝绸尺软件对织物组织结构、破损程度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制定了保护修复工作目标和方案。修复后的两件织物基本恢复了原貌,效果较好,可以作为研究中国丝织品的实物根据。  相似文献   

4.
彩绘颜料与织物通过粘合剂相结合的方式决定了彩绘部分的不稳定性,大多彩绘织物都因此经不起湿洗.为此,本实验对环十二烷在彩绘织物湿洗中对彩绘部分的临时性封护加固处理的可行性、效果和安全性进行了研究.通过正交实验法,筛选出了环十二烷的最佳施加工艺条件:双面、刷涂、一遍、环十二烷加热至62℃,并对与环十二烷升华速率相关的环境条件进行了对比研究.实验证明,环十二烷对织物强度以及纤维的微观分子结构等方面没有明显影响,环十二烷在彩绘织物上的应用是安全的.实验启示,本实验的研究思路不仅适用于彩绘织物,对其它类型纺织品文物甚至其它文物如纸张、字画、壁画等的保护修复也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5.
在古代纺织品修复中,立体文物的解体与复原是一种常用的手段,在遵循纺织品文物保护修复原则的前提下,权衡利弊,去除病害对织物的损伤,对纺织品文物解体后进行清洗加固及恢复原状,是一种切实可行的方法。本文就中日韩纺织品修复班对新疆阿斯塔那出土的唐黄地褐色几何纹锦鸡鸣枕、唐彩色丝线编织鞋的修复实例,浅谈对出土纺织品文物解体与复原的原则和方法。  相似文献   

6.
Crepeline是一种较为薄透的平纹丝织物,在欧美等国的纺织品文物保护中应用较为广泛,尤其对于脆弱丝织品的保护具有非常好的效果。近年来,此种织物在中国纺织品修复中的应用也日渐趋多。由于中国市场上无处购买该材料,为了降低成本并满足中国古代纺织品的修复需求,中国丝绸博物馆与浙江理工大学合作研发了该种修复用织物——绉丝纱。本研究介绍所研发绉丝纱的工艺参数和性能特点,及针对不同类别的中国古代纺织品,采用绉丝纱作为修复材料时的使用方法。即通常将其包覆于纺织品文物表面,以针线缝合的方式固定,并注意缝合时尽量减少针线穿过文物的次数。其包覆的形式,按包覆范围可分为整体包覆与局部包覆;按包覆方式可分为单面包覆、双面包覆及叠加包覆等。研究表明,绉丝纱包覆是一种值得推广的纺织品保护方法,尤其是对已无法承受针线过多穿缝力度的纺织品。如能够解决绉丝纱裁剪后的边缘脱线等细部问题,将会更加扩大其使用的范围。  相似文献   

7.
本文通过对陶奔马的修复复原工作,进一步贯彻了文物修复“陈列研究修复处理方法”,既不影响“修旧如旧”的原则。又顾全了陈列展览的需求。这种方法在西部地区不失为一种有效的修复手段,既经济又实惠。可以在中小型博物馆广泛使用。  相似文献   

8.
本文详细地调查了试验区域的法器和彩绘的病害,对彩绘的病害机理和绘制工艺进行了研究,确定了修复技术路线和修复工艺.此次修复研究的重点放在法器和彩绘的补色上,在补色过程中遵循了全彩的原则.针对法器彩绘残存不同的情况,本文采用三种不同的补色方案,并通过研究总结出法眼和背景云纹的补色规律.  相似文献   

9.
文物界修复编钟残件的传统方法是对编钟先矫形后胶接或钎焊,使用这种方法可以做到"形似",但无法获得良好的声音.为同时能获得良好的声音,通过对矫形定位、焊接方法、焊接材料、修复声弓等修复环节进行研究,采用激光焊接技术修复九连墩出土的破损双音编钟.修复结果表明,不仅复原了编钟的外观尺寸和形貌特征,而且在音频、音品方面恢复了双音编钟的乐钟特征,实现了破损双音编钟的形、声复原.研究成果可为古代金属乐器的形、声复原提供了一套全新的技术路线和工艺流程.  相似文献   

10.
古代织物的斜面平台清洗与装匣保护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较常用的古代丝织物托网清洗方法进行了改进,采用斜面平台法对织物进行清洗。在清洗过程中采用低浓度表面活性剂,并在有隔膜及吸水纸保护状态下对织物进行熨烫。利用复合三合板作为底衬,聚脂薄膜覆面,然后将织物装入带玻璃盖的木匣中保存。这样,既有效地保护了织物,同时又利于展览与收藏。该方法使用简单,效果良好,是古代织物保护的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1.
现存的馆藏壁画和部分原址壁画中,为了加固、保护壁画颜料层,在20世纪70~90年代,曾经大量使用加固剂和封护剂对壁画颜料层进行保护修复。受当时修复材料和施工工艺的局限,经过仅40余年的变化,一些早期的保护修复有机材料老化,导致许多壁画出现了新问题,主要表现为眩光、变色、龟裂、起翘等病害,严重影响壁画的长期保存和展陈。文章列举了国内外早期修复材料因老化失效而损害壁画的几桩案例,讨论了现代有机材料的老化对壁画保存的不利影响,并对修复材料的"失效"概念进行了界定和阐述。可以认为,修复材料老化导致壁画外观的变化及保护材料未失效但造成壁画性质改变引发潜在病害的两种情况中任意一种,均可视为修复材料"失效",为了长久保护壁画必须予以清除。最后探讨了清除失效修复材料时使用凝胶清洗和微乳液清洗等方法的有效性和前瞻性。  相似文献   

12.
甘肃省博物馆馆藏红地联珠团窠对鸟纹锦袜,其精美的纺织图案和精湛的织造技艺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由于在保存过程中受到环境等因素的腐蚀影响和作用,造成织物破损、缺失及污染,通过运用传统修复材料与方法,对其进行保护修复,修复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3.
为了确定南唐二陵壁画已有保护修复材料的种类,使用多光谱摄影技术分别对钦陵和顺陵壁画保护修复材料的分布区域进行探查,在紫外荧光图像中确定了保护修复材料的位置,通过红外光谱和热裂解-气质联用技术对材料进行了成分分析。结果表明二陵壁画所使用的保护修复材料主要为苯乙烯-甲基丙烯酸甲酯共聚物和聚醋酸乙烯酯,还发现少量多糖类物质,为调和地仗石灰层所使用的糯米汁。该研究表明通过多光谱摄影技术提供线索,使用红外光谱、热裂解-气质联用确定成分是一种可靠的墓葬壁画保护修复材料分析方法体系,为墓葬壁画保护修复材料的鉴别提供借鉴,也为保护修复材料在墓葬壁画中的应用效果评价和劣化机理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石质本体修复是大足石刻千手观音造像抢救性保护工程的重要环节,本文针对千手观音造像保存现状,从石质本体基本特性和环境因素等方面分析劣化机理,依据工程地质勘察等研究成果,在实验室试验、现场试验的基础上,选择典型病害区域开展石质本体局部修复试验及技术路线研究,确定了醋酸纤维素材料ZB-WB-S为石质本体修复材料,探索出了合适的修复工艺.在总体保护修复方案获得审批后,分区域开展石质本体加固、补形等修复工作,并在修复工作开展中不断改进和完善施工工艺,通过对修复效果检测及跟踪监测,基本达到了预期修复效果与目标,恢复了千手观音造像的稳定性和完整性,最大限度保留了千手观音雕刻形态的历史信息,为下一步造像表面髹漆贴金和彩绘修复提供了良好的操作条件.  相似文献   

15.
文物计算机辅助修复方法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提高文物的修复效率和修复质量,改变传统以人工技艺为主的修复方法,探讨利用计算机辅助文物修复方法。通过图像处理研究计算机辅助文物修复的设计方法,研究包括文物破损边界特征的数据提取,实现文物修复模型的生成、修复方案结构设计优化。以吴虎鼎为应用案例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计算机辅助修复可以缩短文物修复周期、提高文物修复质量。  相似文献   

16.
陈庚龄  弥卓君 《丝绸之路》2011,(16):104-106
针对甘肃省博物馆馆藏明代铁佛锈蚀病害程度,笔者认为,修复工作应以去离子水(H_2O)、氢氧化钠(NaOH)和Paraloid B-72(一种由丙烯酸甲酯和甲基丙烯酸乙酯共聚合而成的树脂)作为修复材料;操作中使用物理、机械的方法对器物表面的土垢、锈蚀进行了清理和剔除;同时使用去离子水对器物表明进行了清洗,采用2%氢氧化纳(NaoH)水溶液浸泡法对器物进行了脱盐处理;使用3%Paraloid B-72丙酮试剂对其锈蚀表面实施封护,确保修复效果良好。另外,在后期保养方面,应注意保存环境的相对干燥和透气性。  相似文献   

17.
为对江苏省东海县博物馆馆藏青铜器进行修复保护,在研究其现状的基础上进行了修复方案的制定和修复保护处理。由于经费、人员及时间的极大限制,除使用常规修复保护方法外,修复保护过程中也尝试使用一些新的材料和方法,以便提高修复的效率并达到较好的展览效果。在修复保护工作完成之后的4年时间,器物保存于东海县博物馆,通过对器物进行跟踪观察,未发现器物出现进一步的劣化,修复保护的效果良好,能够满足现代修复理念对于修复的要求。  相似文献   

18.
王岚 《文物世界》2005,(5):108-110,100
在修复的现场,特别是在装裱上,水,既是令我们最具信心的伙伴,也是最让我们头疼的对手。可以说没有水,装裱技术大都无法成立,但是一不小心出错的话,也存在造成作品本身被损坏的最大威胁。因此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如何掌握好使用水这一技术,可称为是关于修复的最大命题之一。谈到水与文物的关系,这里我们试图通过“抄纸镶嵌”这一修复技法来加以说明。“抄纸镶嵌”,是一种很好地利用了水向阻力小的方向流动这一性质的技术,是没有水就无法成立的技术之一。在纸本文物缺失部分的填补修复上,一向是以手补来进行补纸的。这期间人们也曾想了各种各样…  相似文献   

19.
马叶桢 《丝绸之路》2022,(2):133-137+145
新疆山普拉墓地出土了大量珍贵精美的古代纺织品文物,有效的保护修复手段有利于文物发挥其重要的历史、文化、艺术价值。文章以四件新疆山普拉古墓群出土的双口折叠袋为保护修复对象,使用复原性修复、绉丝纱包裹及无酸装具存放三种方法对残存情况不同的纺织品文物进行保护修复工作,对多层且材质丰富的纺织品文物的修复方法进行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20.
建自南宋的重庆大足石刻千手观音造像是宝贵的不可移动文物,具有非凡的历史、文化、宗教等价值,已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因长期的气候、地质侵害,已有严重损毁,亟待修复.中国文化遗产保护研究院牵头组成的修复工程组在实施过程中采取了修复与研究相结合的方式,配合使用传统与现代工艺,注重材料的安全性与可逆性.工程结合传统与现代的工作方法,对石刻髹漆贴金造像修复办法的研究、文物保存环境研究等多个方面显示了一定的先进性.此次工程成果可以为以后我国文物修复理念和技术的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促进形成更加科学、先进的文物保护办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