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博简讯     
《文博》1988,(3)
秦陵一号铜车马修复完毕 经过陕西文物考古工作者和科技工作者数年的努力,出土于秦始皇陵破碎不堪的一号铜车马已经修复完毕,五月一日起在秦俑博物馆公开展出。秦陵一、二号铜车马原为一组。一号为前导车,古代称为“高车”或“立车”,形同战车,二号为“安车”。一号车舆厢右彩绘云纹盾牌,是秦俑坑、秦陵发现的唯一一件盾牌。秦陵一号铜车马对研究秦汉宫廷车制具有重要价值,也对研究古代战车战术问题提供了实物资料。  相似文献   

2.
几年前曾就秦陵二号铜车马的几个问题写过一篇小文,刊登在《文博》1985年第2期上。近年来在工作和阅读中,对秦陵铜车马又有一些新的认识。由于秦陵一号铜车马的简报和报告均未发表,故这里仍然主要根据二号铜车马的资料进行探讨。所谈的几个问题可以算作上篇文章的续作。一、纛秦陵二号铜车马右骏马的额头有一个半球形的铜泡,铜泡正中树立一铜柱,铜柱顶端有一铜丝作成的缨络。《秦陵二号铜车马》  相似文献   

3.
《丝绸之路》2010,(9):79-80
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馆藏国宝级文物秦陵一号铜车马在出土30年后首次迈出博物馆大门,于2010年4月13日安全抵达上海,将在世博会上讲述2000多年前大秦王朝的辉煌。  相似文献   

4.
自秦陵二号铜车马发掘出土后,考古学、历史学界对此非常重视,已做了很多研究工作。特别是袁仲一、程学华二位先生的《秦陵二号铜车马》一文,对二号铜车马进行了全面深入,科学细致的研究。但是,拜读之中,我们感到文中有些提法欠妥,今专文提出,以求教於袁、程两位先生和各位专家。一、系驾中的四马袁仲一、程学华先生在关于系驾关系的几点认识中断言:“二号钢车的四马马首平齐”,我们对此不敢苟同。《诗·郑风·大叔子田》:“两服上襄,两骖雁行”;“两服齐首,两骖如手”。郑玄笺:“雁行者,  相似文献   

5.
秦陵二号铜车马的修复工作已经成为过去了.三年后的今天,当我们又面临着一号铜车马的修复任务时,我想提出一些探索性、尝试性的认识.  相似文献   

6.
秦始皇陵之谜地学考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秦始皇陵是总结了中国先秦科学技术最高成就的伟大工程杰作。1974年来,被誉为“本世纪最壮观的考古发现”秦兵马俑和铜车马相继出土问世,引起了中外学术界的极大关注,中国秦俑(陵)学研究会应运而生,秦陵之谜成了中外学术界瞩目的课题。  相似文献   

7.
秦陵铜车马是继兵马俑之后又一重大考古新发现,三十多年来,对于“铜车马坑”的性质问题,一直没有解决。本文根据铜车马的埋藏,以敏锐的目光,指出铜车马的埋藏打破了已经回填了的排水渠,进而通过古代丧葬礼制和陵寝制度的研究,经过学术论证,首次提出了铜车马属于祭品,铜车马坑的性质属于“祭祀坑”的最新观点,见解独到且全新,是学界关于解决铜车马坑性质这一重大的学术问题的首篇论文。并为而后秦汉陵墓“陪葬坑”、“从葬坑”、“祭祀坑”的设置、发掘和研究提供了参考和借鉴,这也是笔者把学术研究方向和重点由秦俑研究转移到秦陵研究的一项重要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8.
何宏 《文博》2010,(1):3-9
秦王朝是中国历史上的重要朝代之一,但秦代传世及出土的青铜器遗存较少。秦始皇陵园作为一处埋藏丰富的帝王陵园,历年来在陵园内先后出土有两乘彩绘铜车马、错金银乐府铜钟、丽山园锺、铜权及兵马俑坑内近四万件青铜兵器等青铜文物本文通过对秦陵出土青铜器的研究,揭示它们所蕴涵的证史、正史、补史作用以及科技价值等内容,反映出秦代青铜文化的历史价值所在,为今人多角度了解秦代社会提供更多信息。  相似文献   

9.
2011—2013年,秦陵博物院对秦陵封土北侧西区寝殿部分大型夯土台基式建筑遗址进行了试掘,发现了一片秦代壁画遗存。为了科学认知壁画的材质和制作工艺,本研究使用偏光显微镜、拉曼光谱、配有能谱的扫描电镜、红外光谱仪对壁画残块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壁画结构由外到内分别是颜料层、底色层、细泥层、粗泥层。壁画的黑色颜料为黑铜矿、红色勾边颜料为赤铁矿、白色底层为碳酸钙;粗泥层和细泥层中均添加了生石灰为胶结材料,粗泥层中还添加有植物茎秆。秦陵考古开展近半个世纪以来,出土壁画尚属首次,本研究系首次对秦陵壁画开展科学研究,结果可为探索秦陵及其陵寝建筑的考古文化提供重要信息。  相似文献   

10.
《文博》2014,(5)
近年来关于秦始皇陵出土铜车马的属性问题有多文予以讨论。本文从葬字的本义、丧葬中的祭祀行为、祭器与明器的区别、秦陵丧葬的礼仪等方面入手,认为有学者将陪葬品与祭祀品的区别定位为"是否出现在祭祀仪程"是不正确的。秦二世时期形成的铜车马载体——竖穴椁匣式遗迹的存在,不过是一种孝道的礼仪体现,本意仍是遵循春秋以来从"生死有别"转变为"事死如生"的丧葬活动原则。  相似文献   

11.
《秦陵出土的铁器》一文是对近年秦始皇陵区出土的铁器,主要是生产工具的汇总和整理,提供了秦陵研究的新资料。  相似文献   

12.
为研究秦陵陪葬坑出土百戏俑身上颜料与兵马俑身上所使用的颜料异同,本研究使用偏光显微镜、带能谱仪的扫描电镜、拉曼光谱仪对秦陵K9901坑出土的一件百戏俑身上的黄、黑、白色三种颜料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此三种颜料均为矿物颜料,其中黄色颜料为砷铅矿族系矿物;黑色颜料为含有红色Fe_2O_3颗粒的黑色CuO;白色颜料为羟基磷灰石。秦陵百戏俑这些颜料与兵马俑颜料既有区别,又有联系,为研究秦陵丰富的考古文化提供了重要信息。  相似文献   

13.
秦始皇陵封土西侧出土的铜车马出土时彩绘纹饰保存较丰富和完整,这为研究秦王朝特别是秦王室的纹饰提供了实物资料.本文从单位纹样、纹样的组合以及秦始皇陵园其他出土纹样的异同等方面,结合图像学方法对这一秦代重要的考古材料进行初步考察,并对其所蕴含的意义作初步考察.  相似文献   

14.
为对秦始皇陵出土的彩绘铜车马采取非接触且科学可靠的方法开展研究,选择使用高光谱成像技术,以非接触方式无损地获取文物表面信息。通过对信息的处理与分析,实现对于文物表面彩绘纹样的发现与复原工作。针对秦始皇帝陵出土的二号青铜车马彩绘纹样的受损情况,提出了结合高光谱成像技术与计算机图像技术的数字复原方法。主要是利用了高光谱成像技术“图谱合一”的优势:一方面利用其在近红外区域的高光谱成像结果检测并复原出彩绘纹样难以识别的图案边缘信息;另一方面利用高光谱数据中的光谱信息,将铜车马彩绘纹样上未知矿物颜料的光谱同实验建立的矿物颜料标准光谱库进行拟合,识别出铜车马上彩绘所采用的颜料种类(雄黄1、石青5、石绿1、黄丹、铅白等),从而获得色彩信息。实验结果显示该方法可以得到较为完整的铜车马彩绘纹样的数字复原图像,并为今后对于铜车马更深入的研究和应用提供有利支撑。  相似文献   

15.
秦陵铜车马有关几个器名的考释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秦陵铜车马有关几个器名的考释●袁仲一关于秦始皇陵铜车马有关部件的名称,我在《秦陵二号铜车马》(见1983年《考古与文物》丛刊第一号)一文中,曾作过一些考释,但有的问题尚未涉及。现根据自己学习的一点心得,并参考学术界一些先生的意见,再谈一点粗浅的认识。...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出土汉晋时期铜马材料的收集和分析,发现汉晋时期出土铜马的地区集中在甘肃和西南地区,一般是一匹铜马或一匹铜马拉车,但这些地区的铸造工艺差别较大。以铜车马随葬的习俗源于战国王室和秦朝廷;在墓葬中随葬车马明器是汉代的普遍习俗。至于铜车马集中在甘肃和西南地区出现,可能与当地出产铜和马在社会经济生活中地位重要等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17.
1980年12月,在秦始皇陵封土西侧发掘出土了两乘大型彩绘铜车马。因青铜质地上施彩的文物非常少见,对其彩绘实施有效保护的研究显然还进行得很少,并未见诸极道。近年,结合对铜车马彩绘的保护工作,我们对常用的及新合成的几种保护剂进行了实验比较,并从理论上对它们的性能作了分析,从中选出了一种代号为870l型的保护剂料,用这种保护剂对铜车马彩绘实施保护,效果比较理想,兹陈述于后。  相似文献   

18.
甘肃武威出土的东汉铜奔马和铜车马仪仗队是我国古代青铜艺术品中罕见的杰作,是中国众多文物中的代表和古老中华文明的一种象征。甘肃省博物馆通过现代科学仪器检测及综合分析发现:铜奔马和铜车马仪仗队都是陶范铸造法铸造而成,而不是失蜡法铸造的;铜奔马铸造时在铜质马腿内夹铸了卯榫状铁芯骨,以增强马腿的强度和支撑力;铜车马仪仗队中甲型马和刻有铭文的乙型马,是铸造工艺不同的两批制品。这些发现对进一步研究铜奔马及墓主人提供了新的材料。  相似文献   

19.
《中国文化遗产》2004,(3):33-33
1980年,从秦始皇陵封土西侧发掘出土了一组两乘大型彩绘铜车马,为了妥善保护,将其整体迁移至室内清理和修复。通过全面细致的考古学和工艺技术等方面的调查研究,分析了一号铜车马的结构、主要部件的成分、各部件的形态及其相互关系,制定了综合利用粘结、焊接、机械连接及适当使用加强件补强的总体修复方案。在修复材料及工艺方面,经过大  相似文献   

20.
2010年3月,新乡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在新乡市西环路河南全顺线材有限公司新建厂区工地上发掘一座大型砖室墓,经现场清理后,共出土遗物45件,有陶壶、罐、猪圈、铜车马饰件、半两钱、五铢钱、剪轮五铢等.根据墓葬形制和出土器物的特征分析,该墓的时代应为东汉晚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