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刘师培(1884-1919),字申叔,别号左庵,又名光汉、无畏等,江苏扬州仪征人。他既是中国近代文化史上一位重要的思想家、经学家与语言文字学家、“扬州学派”的殿军,又是清末民初政坛上的一位风云人物。他一生虽只活了36岁,却写下了大量的政论文章和学术论著,参与了许多重大政治活动,在当时与以后部有重大的影响。尤其是他  相似文献   

2.
刘师培是中国近代史上一个重要的思想家、经学家和文字学家。他一生写下了大量的政论文章和学术论著,在当时和以后都有重大的影响。但其生平史事有许多记载不实,错处不少。现就笔者所知,考订如下: (一)刘师培1903年参加清廷会试的地点。蔡元培《刘君申叔事略》记:“二十,赴京会试。”《民国人物传》第一卷第382页“刘师培”条下记;“1903年他赶到北京参加会试,未中。”按:此说将刘师培1903年参加清廷会试的地点搞错了。查清廷北京贡院在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时被焚毁,1903年会试改在河南开封举行。曾参加这次会试的广东商衍鎏先生回忆说:“直至光绪二十  相似文献   

3.
清朝末年,中国人种、文明自西而来的说法颇为流行,博得章太炎、刘师培、梁启超等知名学者与思想家的推崇。作为国粹派的主将,刘师培能够接受法国汉学家拉克伯里的影响,承认以华夏族为代表的中国人种、文明自西方巴比伦而来,显然基于多方面因素。政治上,此说有助于作为激进民族主义者的刘师培以及国粹派中人实现他们排满复汉的奋斗目标。学术上,此说与他们“借西学证明中学”,从而使国粹获得一种相对普遍的价值的主张相吻合。究其实,这反映出他们的一种两全心态——保持民族特性的同时获得国际认同。不过,两全心态同时也带来了两难困境。因为在民族主义与国际认同之间,存在着显而易见的紧张关系,不易两全。刘师培等人1907年后放弃此说,就在于他们无力从这种困境中解脱出来。  相似文献   

4.
从学术思想、学术理路和学术实践来看 ,章学诚不仅与当时学术界占统治地位的乾嘉汉学大异其趣 ,而且对乾嘉学派所反对的“宋学”表示了某种程度的认同 ,具有一定程度的“宋学”倾向。章学诚虽然对“汉学”与“宋学”的流弊都有所批评 ,但他对“汉学”与“宋学”并非采取不偏不倚的态度 ,而是在二者之间有所轩轾 ,其思想取向基本上是崇“宋学”而薄“汉学”。  相似文献   

5.
在中国学术文化的发展脉络和历史演进中,钱穆先生最为认同、推重"宋学",并在自己的众多著述与讲演中论涉了宋学问题,对宋代学术文化作了广博而精微的研究.探求和考察钱穆之所以推重、认同宋学的原因及其对宋学的现代诠释,不仅可以进一步深入钱穆的思想世界,且对中国学术文化传统的更新与重建之思考具有重要的启迪意义.综合钱穆的论说与诠释,他所念兹在兹的宋学,其意涵可以概括为五大要点,即:融释归儒的宋学血脉,开创近代的宋学地位,明体达用的宋学精神,综汇贯通的宋学气象,天人合一的宋学境界.  相似文献   

6.
近代思想家和学问家刘师培,早年参加光复会、同盟会,时人把他和章太炎并称为“二叔”(章字枚叔,刘字申叔),后来则背叛了同盟会。我在对刘师培进行初步研究过程中发觉关于他的生卒年竟说法不一,并涉及三部辞书,因此有必要考订一下。肖一山说,刘师培生于清光绪十三年(1887年),卒于民国八年(1919年),年33。(见《清代学者生卒及其著述表》,《北平文史政治学院讲稿》本,第281页。)中华书局版《中华民国史》第一编第200页,说刘师培生于1885年,卒于1919年。新版《辞海》第1541页,《简明社会科学词典》第405页,《中国近代史词典》第263页,都说刘师培生于1884年,卒于1920年。  相似文献   

7.
黄侃拜师     
史飞翔 《文史月刊》2013,(10):23-23
黄侃一生虽然狂放不羁、目无余子,但却"能服善"、"能下人",恪守师道尊严。他曾说:"中国学问如仰山铸铜,煮海为盐,终无止境。"出于对中国学问的尊崇,黄侃先后拜章太炎、刘师培为师。不仅如此,黄侃还特别重视这种拜师请来的学问,他甚至对人说,自己的学问是磕头得来的。  相似文献   

8.
清中叶以降,汉学渐兴,考证学风弥漫学界,由经学而扩展至子、史、文辞之学,也吸引了一些宋学家兼采或转治汉学。但宋学的影响却如静水深流,这在家学脉络中较为明显:一些汉学家族的科举成就得益于理学陶冶,今文经学家多汲取、调和宋学,理学传统也潜移默化地导致了汉学世家调融汉、宋的取向。在家学脉络中,清代汉、宋关系呈现出较为复杂的情形,彰显了理学传承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阮元调和汉宋学思想析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阮元生当乾嘉汉学风靡之时 ,深受汉学皖派由训诂以明义理之学风的影响 ,为学扬汉抑宋 ,主张“实事求是” ,学以致用。然而作为当时学术界“山斗” ,以科举正途入仕的阮元又不满于汉学家的门户之见 ,主张调和汉宋之争。这是因为 ,一方面 ,清廷奉程朱理学为官方正统哲学 ;另一方面 ,汉学末流日益脱离现实而不能解决任何实际问题。他主张兼采汉宋学的思想 ,对晚清学术界特别是以林伯桐、陈澧等为代表的岭南学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刘师培与地方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师培作为一代国学大师 ,其地方志学术思想是不为人熟悉的一个方面。本文回顾了他与地方志有关的一些活动 ,并对其论述地方志的主要著作《编辑乡土志序例》一文作简要介绍和分析。  相似文献   

11.
贾谊是汉初一位杰出的政治家、文学家,对后代很有影响.但遗憾的是,他的作品因为流传久远,讹误增窜之处太多,至今没有一个理想的定本.卢文弨、俞樾、刘师培、陶鸿庆等前代学者曾对贾谊《新书》做了许多校订工作,但阙疑或说错了的地方也还不少.前几年与师友同读《新书》,间有所得.今不揣浅陋,就前人校勘数事略陈己见,以求正于方家.  相似文献   

12.
钱穆是20世纪中国研究清代学术史的大家,《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是他研究清代学术史的名作。钱穆主要是从宋学的角度来研究清代学术,提出了清代汉学渊源于宋学,“不知宋学,则无以评汉宋之是非”的名论断。由于钱穆治清代学术史主要以昂扬宋学精神为主旨,所以他在评价和判识清代学人学术思想的高下深浅时,就贯穿了一条是否有志经世、是否心系天下安危的宋学精神为其评判标准。  相似文献   

13.
李黼平是清朝时期岭南五大诗人之一,也是当时颇有名气的汉学学者。出生于书香世家的他,饱学多才,不但以济世安民、古之大家自期,而且总汲汲为之,可一生却是坎坷波折,一直寂寂无名,鲜为人知。这与时世风尚不无关系。当时诗坛正为乾嘉风气所弥漫,加之岭南诗坛向来崇尚雄丽、次之则求清雅一脉,学术则以专注于时文的宋学为导向。而李黼平的诗表现出来的更多的是沉郁,  相似文献   

14.
胡适是中国现代学术界最重视学术方法论的史家,一生致力于科学方法论的建设和传播,提出了以"大胆的假设、小心的求证"为核心的学术方法论。他的学术方法论既是以实用主义为指导形成的,同时对中国传统的宋学和清学中的方法作了继承发展。他认为科学方法无古今中外之分,中国学术史就是科学方法的演进史,程朱理学的科学方法开启中国近代学术之先河,清代朴学的治学更具科学精神。中国现代学术的发展应当继承宋代和清代学者治学的科学精神和方法。胡适对宋学和清学方法的批判性继承极大推动了中国现代学术的科学化进程;然而,又是唯科学主义的,只讲工具理性,不讲价值理性,未能揭示中国传统学术人文道德理性的精神,其学术得失对当代中国学术方法论建设具有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15.
刘师培叛变革命后有无愧疚心理,学界没有提及。陈奇先生对刘师培(秋怀)诗中“况我失路人”的理解很笼统,且望文生义。考察此一时期刘师培的诗歌、思想,发现“失路人”并非刘对叛变革命的反省、愧疚,更可能是对之前革命行为的悔悟。刘师培此一时期的目标乃是功名与学术,抛弃革命理想,投入个人的研究圈子,励志绍继祖业。端方幕府的生活改变了刘师培,幕主端方及幕僚中的传统士大夫影响刘师培回归到传统治学之中。  相似文献   

16.
刘师培在中国近代学术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他在经学、文字学、训诂学等方面有许多独到的见解。著名学者黄侃曾说:“余于经学,得之刘先生者为多。”《左庵集》是刘师培早期学术思想的荟萃,其内容涉及经学、文字学、以及训诂、校勘、地理、天文历法等方面。本文试图对《左庵集》在经学、语言文字学等方面的学术成就作一论述,以期对刘师培早期的学术思想有一较全面的认识。  相似文献   

17.
从1905年年底留学日本到1908年,钱玄同受到鶭利彦、大杉荣、吴稚晖、刘师培、章太炎等中日学者无政府主义的交错影响。同时,他对章太炎、刘师培等人提倡的国粹思想也多有吸收。最后,钱玄同由无政府主义转向国粹思想,影响其思想变化最深的是章太炎。章太炎齐物哲学与无政府主义、国粹思想的相通性,对钱玄同的思想转变起到了基础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来信     
孤独伴随他一生?一个处在巅峰状态的歌王,却无法享受因此得来的一切,人们忘记了他也是人,也需要喜怒哀乐。但他在作为某个时代标志和图腾之后,却成了利益驱动的工具、  相似文献   

19.
从清代汉宋关系看今文经学的兴起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乾嘉汉学鼎盛之时,汉宋对峙更加凸显,但因寻求义理的内在需要:其中又滋长着调融宋学的潜流。汉、宋之学陷入困境,士人乃日益从今文经发掘“微言大义”,从而落实由考据以求义理的主旨。今文经学因之兴起。并在晚清经世致用及汉学义理化趋向中发展起来。  相似文献   

20.
牛润珍 《史学史研究》2013,(2):40-47,63
由新史学发展为新民族主义史学,这是民国史学主流在抗战时期受宋学尤其是南宋浙东史学的影响而发生的变化。民初史学家通过中国史学史研究发现了宋学与浙东史学的价值。"九一八"事变后,民族危机,史学家发扬宋学、浙东史学精神,注重事功,经世致用,投身学术抗战,构建新民族主义史学,取得了一系列的学术成果,其代表作为陈垣撰著的《通鉴胡注表微》。新史学发展有两条线:一是以梁启超、何炳松、蒙文通为代表,由中国史学史研究发现了宋学;一是以王国维、陈垣、陈寅恪为代表,由历史考证通义理,进而转向宋学。两条线于抗战时期合一,形成了新民族主义史学。抗战胜利后,新民族主义史学融入马克思主义史学。由新史学而新民族主义史学,又由新民族主义史学而马克思主义史学,这是民国史学主流发展变化的路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