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石拴马桩     
《文博》1998,(3)
(明、清时期富平县博物馆藏?4、桩顶石狮人桩顶石人3吧桩顶石人骑兽耳、桩顶石猴石拴马桩  相似文献   

2.
任慧君 《文博》2003,(3):59-60
拴马桩是我国北方独有的民间雕刻艺术品,主要分布在陕西渭北高原一带的农村。其中澄城县的分布尤为密集,其数量、品种和工艺在全国遐迩闻名。1985年澄城拴马桩在北京“民族文化宫”展出时,以其奇特的造型、精湛的艺术受到了中外许多考古专家、美术工作者的一致好评和啧啧称赞。他们认为拴马桩的石雕艺术填补了我国民间石雕艺术的空白,堪称民间石雕艺术中的奇葩,渭北高原上的“兵马俑”。  相似文献   

3.
拴马桩是明清时期农家院门口用来拴牲口的石质构件。陕西关中地区现存数量最多、艺术价值最高,是拴马桩最主要的赋存区域。调查发现关中地区拴马桩石材材质主要为石灰岩,少量为砂岩极个别为花岗岩;主要病害为表面层风化、裂隙、缺失以及生物因素等。通过对典型样品的岩相、XRD、SEM、IC检测,明确了石材材质、风化产物、可溶盐成分、保存环境等相关信息。结合石质文物风化机理,基本明确了拴马桩石刻病害的成因,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初步的保护建议,为后续保护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4.
王长启 《丝绸之路》2013,(23):66-69
◆骑狮带鹰拴马桩 通高210.5厘米,桩截面25×25厘米。骑狮桩首,骑狮人头戴圆顶帽,后留长辫,留八字胡须,嘴带微笑,身着圆领宽袖长袍,身前倾,左肩落一鹰,双手紧抓狮耳,欲赶狮子起立奔跑。似看到了前方有新的猎物,放鹰捕捉。狮子粗眉凸起,大眼睁开,如意形高鼻,呲牙咧嘴,  相似文献   

5.
王长启 《丝绸之路》2013,(21):69-76
顾名思义拴马桩是拴牲口的柱子,它的出现与人们饲养牲口有关,早在汉代画像石中,就生动雕刻有马拴在拴马桩的图像,例如,1911年4月,四川永川西北乡冰糟村崖墓出土石棺上刻有一马栓在柱上;1994年,四川新津邓双乡石广湾岩墓出土石棺上刻一马拴在柱上,柱顶还刻一猴。唐代韩干画《照夜白图》绘一桩拴一马,  相似文献   

6.
拴马桩是明清时期农家院门口用来拴牲口的石质构件。陕西关中地区现存数量最多、艺术价值最高,是拴马桩最主要的赋存区域。调查发现关中地区拴马桩石材材质主要为石灰岩,少量为砂岩极个别为花岗岩;主要病害为表面层风化、裂隙、缺失以及生物因素等。通过对典型样品的岩相、XRD、SEM、IC检测,明确了石材材质、风化产物、可溶盐成分、保存环境等相关信息。结合石质文物风化机理,基本明确了拴马桩石刻病害的成因,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初步的保护建议,为后续保护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7.
谢炎午 《世界遗产》2014,(10):96-101
合阳提线木偶是我国木偶戏中历史最长的剧种之一,起源于陕西,随后传播到全国各地。合阳人把提线木偶戏爱称为“线猴”,也叫“线胡”、“线戏”,其产生的历史早于戏剧,被称为“中国表演艺术的活化石”、“中国戏剧的鼻祖”。  相似文献   

8.
毛锜 《丝绸之路》2013,(17):35-39
民博大院风景殊,拴马石桩集成林。远观疑似化石木,近看乃是雕像群。昔日散落夕照里,而今迎来艳阳春。承蒙抢救及时雨,不教珍宝久蒙尘。闲话拴马桩拴马桩,在古代习称系马桩,因多用石料雕琢,亦称系马石。其出现恐怕是与马之被人类驯化之日就"应运而生"了吧,也就是说从"黄帝治天下,飞黄服皂"和"周穆王驭八龙之骏"那个时期就有这类设施了。至于赵武灵王的"胡服  相似文献   

9.
渭北三原、长武等地考古调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渭北三原、长武等地考古调查王世和,钱耀鹏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陕西关中西部地区识别出一种以扶风县案板遗址第三期等为代表的、早于客省庄二期文化的龙山时代早期遗存。其文化面貌与分布在晋豫陕相邻地区的庙底沟二期文化、陇东一带的常山下层文化等既有联系,同时...  相似文献   

10.
遣唐使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遣唐使初探刘淑梅中日两国是一衣带水的邻邦。自古以来,两国人民就有着友好的密切往来。在长达两千年的文化交流中,其佼佼者,当首推遣唐使。本文围绕遣唐使的派遣次数、路线及不同阶段目的的变化等问题试作探讨。一关于日本遣唐使的派遣次数,国内史学界意见不一。吕思...  相似文献   

11.
山字镜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战国时期是我国铜镜纹饰图案急剧变化的重要时期,它一改春秋以前呆板、古朴的装饰风格,使纹饰图案更加丰富多彩。其大致可分为素镜、纯地纹镜、花叶镜、山字镜、菱纹镜、禽兽纹镜、蟠螭纹镜、羽鳞纹镜、连弧纹镜、彩绘纹镜、透雕镜、金银错纹镜、多钮镜等十多类’。对于这些纹饰图案的来龙去脉及其深刻寓意.中外学者已多有论述,唯独对“山”字纹铜镜的纹饰图案却很少有人论及或论之不详。笔者不揣冒昧.拟作考述.不妥之处请指正。  相似文献   

12.
耀州窑初探     
一、耀州窑概况耀州窑中心窑场位于铜川南10公里的黄堡镇附近,是集唐、五代、宋、金、元等各个历史时代的瓷窑于一处的连续性古陶瓷窖场.  相似文献   

13.
一如何对付游牧部族的骚扰,是春秋以来的老问题。北方的游牧部族,在草原的逐水草而迁徙,在内地的则“分散居溪谷”。每个男子都是从小练成的骑兵,“儿能骑羊,引弓射鼠鸟”,“士力能弯弓,尽为甲骑。”由于骑术特有的熟练,装备十分简单,不用马镫马鞍可以跃上马背拉弓射箭,而且非常自如。胡人的奴隶主贵族很富于掠夺性,经常利用骑兵掠夺农业地区的财物和人口,边胡地区累受胡马践踏之苦。华夏人的战法是车战,只适于平地会战,胡骑一钻进山谷,车战就无法施展。正如顾炎武说:“戎翟之杂居中夏者,大抵皆在山谷之间,  相似文献   

14.
古玺初探     
“(钅木)(亦作■·■是秦始皇统一中国前先秦时期印章的名称,也就是后来的“玺”字。(图1—15) 钵印何时开始出现,我认为是值得探讨的问题。汉代方士编的《春秋运斗枢》中说:黄帝时发现有黄龙负图,中有玺章,文曰“天王符玺’。在《春秋合诚图》中说:尧时,有凤凰负图授尧,图以赤玉为匣,长  相似文献   

15.
席纹初探     
席纹分布于环渤海地带的北部 ,源于兴隆洼文化并以西拉木伦河流域为中心向东作扇形推进。肇始于燕山南麓的赵宝沟文化不断北渐导致席纹的这种发展方式。另外 ,山东半岛对其也有深入的影响。变体席纹是席纹的晚期形制 ,它的继续发展是小珠山中层文化的旗帜状纹 ,综合陶器等方面的联系推测后洼下层文化是小珠山中层文化的前身。  相似文献   

16.
汤裕平 《神州》2012,(16):331-331
学前教育和人的整个一生相比,只占较小部分,但这段时期却是人生发展极其重要的阶段。良好的学前教育将为幼儿今后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笔者从事幼教多年,在学前教育领域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和方法,对幼儿教育进行了初步的探索和总结,现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阐述说明。  相似文献   

17.
贾充初探     
客观的评价历史人物,必然离不开其生存的社会环境。贾充作为西晋的开国功臣,是晋初政治中的关键人物,位高权重,不可否认他的功勋卓著。对于这样的历史人物,《晋书》的编纂者和后代传统史学家,一改正史中对于开国元勋褒多于贬的惯常笔法,对贾充的评价很低,认为贾充"无方公之操,不能正身率下,专以谄媚取容。"对此,我们不禁想要探究在魏晋南北朝时期,贾充的实干与在玄学影响下造就的追求自我解放的社会官场风气的不相吻合,是否影响着时人对贾充的评价,造成了历史对贾充的误读。  相似文献   

18.
木座初探     
靳彦乔 《收藏家》2002,(12):39-42
当我们欣赏玉器、瓷器、竹木牙角器、珐琅、金银器等艺术品时,往往忽视为它们配制的座、几、台、架。这些木制的小器物,作用是托起它物,因而在口语中人们习惯称其为“木托儿、木座儿”。一、木座的产生与发展木座的产生源于生活。人类的生活总是在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发展的同时  相似文献   

19.
雍正钱初探     
雍正皇帝是清初二大名君之一,史称“雍正改元,政治一新”。然而在雍正当朝时,货币问题是困扰他的一大问题。  相似文献   

20.
初探都市报     
身处大变革时代洪流中的大众传媒在社会生活当中扮演的角色越来越重,竞争的压力,更为传媒市场注入了新鲜的、充满活力的血液与生命。在全球传媒产业蓬勃发展的大趋势里,中国传媒业从内容到形式,从结构到规模,从观念到实践,从质量到效果,都发生了有目共睹的可喜变化,对改革开放、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其中尤以报纸为甚。作为中国报业生力军的都市报纸,正因其初升朝阳般的活力,而成为这支革新大军中一面抢眼的旗帜,因而,我们有必要对这支崛起于90年代中期,正处于强势发展中的报业生力军军作出系统的研究。一、都市报纸的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