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飞天者的神话杨利伟、聂海胜、费俊龙,作为现在中国人中飞得最高、走得最远的人,毫无疑问,已经以民族英雄的形象,刻在中国宇航史上。在完成“神五”的飞行任务后,中国航天第一人杨利伟曾表示,希望还能伴随“神六”继续上天。但在“神六”的宇航员选拔中,  相似文献   

2.
2003年10月12日,由杨利伟、翟志刚和聂海胜组成的首飞航天员梯队在北京航天城告别了亲人和航天员大队,乘专机来到发射场。国庆节期间,他们三人回家度过了难忘的三天国庆假日,之后就在航天员训练中心进行封闭式训练,一直到当天早上。他们将在发射场度过三天的时间,做  相似文献   

3.
《神州》2005,(11)
2005年10月12日,就在这天,神舟六号开始了太空之旅、费俊龙、聂海胜超越杨利伟成为了中国日行最远的人。邀游太空的神舟六号是物质的,也是精神的,她承载着国人的梦想,寄托着民族的希望。驾驭神舟六号的中国航天员费俊龙、聂海胜,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他们的这次多天航天飞行,不仅标志着中国首次开展了真正意义上有人参与的空间实验活动,更意味着中国人的太空探索之旅站在了新的起点上,人类探索太空的队伍中稳步走来了一支富于创造性的力量。  相似文献   

4.
2005年10月15日,"神州五号"载人航天飞行圆满成功,杨利伟成为中国成人航天弟一人。2005年10月17日,"神州六号"载人飞船返航,宇航员费俊龙和聂海胜安全返回地面,中国第二次载人航天取得成功。中国的航天事业经过几十载的漫漫征途,再次实现了突破性的进步。中国再度成为世界瞩目的焦点。  相似文献   

5.
中国民众——当然首先是富人,几年之内就可遨游太空,只需20万美元,已有商业公司开始动作神舟五号和神舟六号飞行的成功,杨利伟、费俊龙和聂海胜不仅成为了亿万中国人心中的航天英雄,同时也提高了人们对太空和科学的探索兴趣。与此同时、国外不断有非航天员的普通游客成功进行了太空施行,中国人自然也会有兴趣问一问,咱老百姓啥时也可以登天?  相似文献   

6.
《神州》2005,(11)
费俊龙聂海胜上榜理由10月13日9时,距神舟六号发射升空整整24小时。神舟六号航天员费俊龙、聂海胜在太空中已经飞行约68万公里,成为日行最远的中国人。费俊龙和聂海胜在首个24小时的飞行过程中,十分轻松。从北京航天飞控中心大屏幕上人们看到,两人在太空中一边飞行一边交谈,经常把手中的飞行手册、相机、手表等抛在面前,欣赏它们在失重状态下飘浮。第一天最引人注目的是,两人首次打开返回舱与轨道舱之间的舱门,脱掉舱内航天  相似文献   

7.
《神州》2006,(2)
2005年10月12日早晨。平沙万里,中国航天第一港——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天空晴朗,中国载人航天发射场天蓝色的发射塔架在大漠中冉冉升起的朝阳照耀下如一颗晶莹剔透的珍珠,熠熠生辉。云淡风清,一切都显得是那样的安祥与宁静。上午9点整。“点火!”指挥员一声令下。戈壁深处惊雷滚,一道电光裂长空。发射场腾起浓浓烟雾,乳白色的船箭组合拔地而起,火箭托举着“神舟”六号飞船,以排山倒海之势直刺苍穹,飞向太空。继“中国太空第一人”杨利伟后,费俊龙和聂海胜再次背负着十几亿中国人的期待,开始了他们的又一次伟大的太空之旅。  相似文献   

8.
学习语文离不开“听、说、读、写”,“说”是语文学习中的重要组成部份,要学好语文就必须在“说”字上下苦功。中央电视台“东方时空”曾做了一个“杨利伟怎样成为我国进入太空第一人”的节目,被采访的航天局领导说了三个原因:一是杨利伟在五年多的集训期间,训练成绩一直名列前茅;二是杨利伟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特别强,在担任强击机飞行员时,多次化解飞行险情;三是他的心理素质好,口头表达能力强,说话有条理、有分寸。有以上三个优势,杨利伟最终通过了1600人——300人——14人——3人的淘汰考验。航天局领导还透露了这样一个细节:在最终确定…  相似文献   

9.
<正>北宋元祐四年(1089),客省副使李誴被皇帝从京城开封调到保州(今河北省保定市)任职,临行前,李誴的同僚及亲朋好友为其设席送行,并给他写了一些送行诗。李誴到保州之后,将这些送行诗镌刻于一石。原石已断为数段,现在嵌于古莲池北碑廊壁上的蔡  相似文献   

10.
李洪没有去为A上将送行。一连几天,他把自己关在陆军总部的健身房内,把一个个沙包揍得“鼻青脸肿”,心中的闷气方告舒缓。由于连续两次的扣蒋行动均告铩羽,以至李代总统几成敌方的阶下之囚,A上将更被迫流亡香港,自己的密友又被关在狱中生死未卜,这接连受挫使李洪愤恨异常。他不愿以失败者的脸孔去为A上将送行,而决意不惜代价地立即着手对敌方作出报复行动。他要力挽狂澜。但是广州的局势已开始逆转了。C将军与儿子作了一次长谈,他说A上将在临  相似文献   

11.
《神州》2006,(2)
中国人来了,杨利伟来了! 2003年10月15日9时整,随着38 岁的中校航天员杨利伟乘坐中国自行设计制造的载人飞船飞向太空, 中华民族几千年的飞天梦终于成真,中国成为继俄美之后第三个将航天员送上太空的航天大国。全世界都记住了一个中国人的名字——杨利伟。  相似文献   

12.
自从1961年前苏联宇航员加加林载人航天以来,各国已有22名宇航员为航天事业献出了生命,航天员的风险之大可想而知。从这个意义上讲,费俊龙、聂海胜是当之无愧的“航天英雄”。尽管美国、前苏联早在我们之前很早就实现了飞船  相似文献   

13.
胡安 《南方人物周刊》2011,(36):111-111
和小伊在广场上等朋友。我只见过小伊一面,没有深交,今天是为那个共同的朋友送行,他迟到了。  相似文献   

14.
一飞惊世界     
这是一篇平实却不平淡的“报导”,也是一篇专注然而并非褊狭的“特写”。作者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总装备部的副政委、中将、作家朱增泉。将军与航天有着血肉般的联系,对中国太空飞行第一人的杨利伟可谓了如指掌,同时将军还是一位诗人。以这样的三重“身份”来聚焦、“报导”我们的航天英雄,相信读者不仅能看到杨利伟的本真面貌、成长历程;也能看到我国航天事业的不凡侧影;也能看到作者充溢全篇的诗情画意。也许,在诸多颂赞的篇章中,它属于“低吟浅唱”;但它更能印入我们的心灵,更能启迪我们深思。  相似文献   

15.
年轻时叱咤风云,年老时四面楚歌。勉强唱完全场,被人抬出舞台。前台,仍有礼貌性的掌声为他送行;后台,早就乱成一团  相似文献   

16.
正又到一年开学季。邓曾恭卡用中指蘸了三次青稞酒,三次弹向空中。他微微低下头,母亲给他脖子挂上哈达,这是藏族传统的送行仪式。此时无声胜有声,亲人的祝福饱含在醇香的青稞酒里和洁白的哈达中。26岁的邓曾恭卡要回湖北恩施工作了,2月26日,父母、姐姐、姐夫在拉萨家里为他举行了简单的送行仪式。2016年,邓曾恭卡参加了湖北省就业援藏考试,报考了恩施职业技  相似文献   

17.
神州博览     
我国首位航天员杨利伟乘坐的“神舟”五号载人飞船,于北京时间10月15日9时,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升空。按照预定计划,飞船绕地球飞行14圈后,于16日清晨返回。  相似文献   

18.
史树青 《收藏家》2000,(9):63-64
读5月18日《北京晚报》所载郑恩波《为戈宝老送行》,得悉戈宝权先生于5月15日在南京病故。这个不幸的消息,使人对这位著名的作家、翻译家的逝世,感到十分悲痛。  相似文献   

19.
曾经伴随杨青同志工作数年的我.在他离世远行之际,我正患疾住在医院,未能前往最后见这位为大家所尊敬的老领导一面并为他作别送行,至今在内心里仍旧深感不安。  相似文献   

20.
情系神山     
在我心中时时牵动着的是那一方秀美景观中显现的神山——桑多班日。这座神山座落在离波密县城四十五公里的松宗乡右侧。到了这儿,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高耸入云的神山。神山很特别,有岸有林。那些从山间流淌——飞泻而下的瀑布宛如少女如云的秀发,如丝的飘带,线条柔美。使人如置仙境。更加引人的是那一幅相互送别又依依不舍的自然图案。可以清晰地看到跨着骏马的骑士,和在他身旁为旭送行的少女。这天然画像,据传是格萨尔临行前珠姆为自己心爱的人送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