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明清时期太湖地区蚕丝业是由中心区不断向外扩展的。明末天启年间 ,本地区蚕丝业出现第一次影响较大、持续时间较长的扩展 ,清代晚期 ,其蚕丝业的扩展又表现出新的特征。本文分三个阶段考察了本区域明清两代蚕丝业的分布状况 ,展现了这一扩展变迁的轨迹。同时从自然条件、经营蚕丝业的经济收益、蚕丝业发展的历史等方面探讨了其分布与变迁的原因和影响  相似文献   

2.
贵州地处高原,山多地少,文化落后,向称贫瘠之地。清初以来,一些较有胆识的地方官吏开始从贵州的实际出发,因地制宜,采取一些发展生产的措施,使偏僻落后的贵州经济文化出现了新的局面,蚕丝业的兴起即其一例。今日的贵州,已成为全国四大柞蚕生产省之一,溯其渊源还应归功于当时卓识之士的倡导。现在来探讨这段史实,对于我们当前如何发挥贵州的优势无疑是一个很好的借鉴。  相似文献   

3.
赵鸿基教授曾于本世纪40年代致力新疆蚕桑、丝绸事业多年,是使新疆蚕桑丝绸业进入现代科学养织的创始人,为新疆的蚕丝事业写下了不朽的一页。 赵鸿基,江苏省高邮县人,清光绪三十一年八月二十九日生,1929年毕业于南京中央大学农学院蚕桑系,后留学日本,入东京帝国  相似文献   

4.
苇席业是白洋淀地区的一种支柱产业,该地区优越的自然环境是其发展的基础条件,农家维持生计的需要、销售市场的拉动以及政府减免税收等是促其发展的社会因素。多种因素促进苇席业兴盛发展,其产量可观、销售率高、销售范围广。作为一种支柱产业,苇席业与民众生活紧密相关。它关乎席民生活,与之密切相关的人口规模较大;苇席用途广泛,是普通民众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生活材料,渗透于人们生活的多个方面;苇席业带动了民船运输业、席栈、席店等行业的兴起,有助于地方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5.
试论近代俄国铁路网的发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9世纪中叶以前的俄国,是一个由沙皇统治的十分落后的封建农奴制国家。1861年改革,沙皇亚历山大二世废除农奴制度。这次改革尽管有很大的局限性,但是,改革极大地促进了俄国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正如列宁所指出的:“1861年以后,俄国资本主义发展是这样的迅速,只用数十年的工夫就完成了欧洲某些旧国家整整几个世纪才能完成的转变。”而近  相似文献   

6.
史学在近代的发展按取向而言,大致有二:一为求是,一为致用。二者随着社会时局的变化交替凸现,在这一过程中二者互有影响,近代史学在以螺旋式的方式逐步向前发展。  相似文献   

7.
铁路与近代郑州棉业的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郑州地处平汉、陇海铁路的结点,交通区位优势得以彰显,铁路遂成为其近代棉业发展的容媒和助力器.近代铁路的筑成,促进了沿线地区棉花生产的区域化与商品化.交通网络和贸易网络的互动,使得近代郑州的棉花贸易体系初步形成,棉花转运、堆栈、打包诸业迅速兴起,郑州亦发展成为近代中国三大原棉转运市场之一.在影响近代郑州棉业发展的诸多因素中,铁路的作用最为显著,这也是铁路交通功能型城市近代工商业发展的普遍特征.  相似文献   

8.
近代中国博览业的先驱陈琪及其著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代史研究》1998年第1期和1999年第4期分别刊载了梁碧莹教授的《民初我国实业界赴美的一次经济活动——中国与巴拿马太平洋万国博览会》和马敏教授的《有关中国与巴拿马太平洋万国博览会的几点补充》两篇章。章依据国内报刊资料和国外英档案资料,对中国参与此次盛会的情况作了较细致的评述,但对中国赴美赛会监督兼筹备巴拿马赛会事务局局长陈琪其人以及陈琪与中国近代博览业的关系着墨不多,对陈琪所撰的《中国参与巴拿马太平洋博览会记实》一书也未曾提及。笔拟在此作一补充介绍,以期说明陈琪在中国近代博览会史上的地位,以及陈琪述的史料价值。  相似文献   

9.
近代四川农村“耕织结合”的分离过程及其局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耕织结合”的分离是自然经济解体的一个重要标志。中国近代经济史论著中多有论述,但研究仍不够深入。因近代中国社会经济发展极不平衡,各地区的情况极不一致。本文就近代农业  相似文献   

10.
周炫宇 《神州》2013,(6):32-33
在中国饮食史的发展上,十九世纪中叶至二十世纪三十年代被称为西方饮食文化时期。位于长江中下游的江浙沪地区最先受到西方餐饮文化的冲击,其在传统饮食文化上的变化也最为明显和迅速。中西饮食在中国本土的激烈碰撞对中国饮食文化生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试论近代海关监督及其维权斗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修福 《民国档案》2005,71(4):113-120
关税是国家税收的重要组成部分,负责关税征收和保管的海关监督历来是个肥缺,炙手可热。中国近代海关大权自操于外国人之手以后,原拥有主管海关大权的海关监督,其地位越来越低,职权也逐渐被剥夺,甚至变成徒有虚名的傀儡;而外籍税务司不断与监督争夺管理海关权力,反仆为主,俨然成了中国海关的主人,形成一种世所罕见的畸形关系。海关监督为了维护国家主权,围绕监督的地位和权力进行坚持不懈的斗争。随着中国关税自主进程的改变,海关华员的地位不断提高,特别是抗战胜利后,许多海关的负责人已是华人,海关监督的监督职能已失去作用,最终走向消亡。  相似文献   

12.
19世纪中叶以后,我国边疆地区危机四伏。在这种危机和内地人口压力的刺激下,清政府和以后的民国政府推行移民实边政策。西北移民是移民实边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推行于新疆地区,它的出现具有深刻的历史背景,并对近代社会产生了积极的历史作用。  相似文献   

13.
20世纪初,哈尔滨一度发展成为东北亚地区重要的国际商贸中心,而同时海参崴也发展成为东北亚地区重要的国际贸易大港.二者的崛起有着一种内在的联系,即内陆商贸中心城市与沿海港口城市之间存在着一种互相依存、互动发展的关系.哈尔滨的经济发展和繁荣,为海参崴的港口贸易提供了广阔的腹地空间;而海参崴的港口运输发展,则为哈尔滨的商贸活动提供了便捷的出海口.吸取历史经验,加强内陆城市与沿海港口的互动发展,对于当今哈尔滨建设国际经贸城,推动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黄鸿山 《史学月刊》2008,19(2):48-59
清代的栖流所是以收容流民为职能的慈善组织,但其中又可分为不同类型,在职能方面存在相当大的差异,不能一概视之.江浙地区在嘉庆、道光年间出现的栖流所,主要是作为地方社会应对胥吏滋扰的手段而出现的,其救助对象和救助手段均非常有限.但随着近代以后社会形势的急剧变化和西潮的冲击,栖流所救助对象的范围有所扩大,救助手段也颇显积极,已开始近代转型的历史进程.  相似文献   

15.
Qiliu hospice in the Qing Dynasty were a sort of charitable organizations established for housing vagrants. According to the distinct functions they served, Qiliu hospice can be divided into different types. Those appeared in Jiangsu and Zhejiang provinces during the periods of Jiaqing and Daoguang were just a countermeasure to prevent the extortion of petty officials, which had very limited relief targets and measures. But in the modern times, with the quick development of society and great impact from the West, not only the sphere of Qiliu hospice’s relief targets expanded but also relief measures they adopted became more active, which show that Qiliu hospice have already started their course of modern transformation. Translated by Zhou Weiwei from Shixue Yuekan 史学月刊 (Journal of Historical Science), 2008, (2): 48–59  相似文献   

16.
古往今来,丝绸生产一直与江南地区的社会生活息息相关。19世纪中叶以后,江南丝绸行业率先开始了由传统手工业向近代机器工业的蜕变,在促进经济发展、文化转型和社会进步的过程中发挥着积极的作用,为江南社会的变迁注入了源源的活力。在  相似文献   

17.
何荣 《新疆地方志》2007,1(1):46-50
近代哈萨克跨境民族形成后,由于地域管辖权的不同,哈萨克民族教育受到中俄两个迥然不同的东西方文化环境的影响,呈现出华夏化和俄罗斯化的发展方向,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民族教育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18.
沈丽华 《南方文物》2022,(4):127-138
窑业生产是都城考古和手工业考古的重要组成部分,历年来在汉唐时期主要都城遗址的考古发掘中积累了不少相关材料。本文试以通览的方式对以窑炉为主的遗迹进行考古学分析,尝试勾勒出这一时期窑业生产的发展轨迹及与都城规划建设之间的关系。研究显示:汉唐时期都城地区的窑址以陶窑为主,主要包括陶俑窑、砖瓦窑、冶铸用烘范窑三大类。窑炉以半地穴式为主,少见土洞式,平面形制从长方形、长椭圆形等多种形状向马蹄形靠拢。窑炉多集中分布、规整有序,具有“官窑”性质。窑场在都城中位置分布与城市规划建设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19.
商代晚期开始,商王朝开始开发渤海湾沿岸海盐资源,形成大规模的盐业产区。商代渤海湾盐业生产可以古济水为界,分为南、北两个小区。为加强对盐业生产的控制,商王朝在两个小区建立了许多军事据点,形成由军事控制中心、盐工生活及盔形器生产区、盐业生产遗址相配合的大规模的盐业生产区。商王朝派驻"亚醜"等族进入渤海湾地区,同时利用归附的"戎"、"纪"等当地土著,牢牢控制了黄河三角洲地区的盐业开发权。  相似文献   

20.
博物馆是一个集中展示人类文明进程的场所,它扮演着征集、保护和展现代表人类生存与社会演进各种物证的重要文化传播角色。与高校不同,博物馆不是高端知识分子才可以进入的场所,因而具有鲜明的公众教育功能,也是城市文化空间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古代便有类似于博物馆的场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