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旅游》2004,(6)
支持和参与,奉献与责任。为纪念邓小平同志“爱我中华、修我长城”题词20周年,居庸关长城景区于2004年4月3日正式启动“我与长城同在”纪念墙纪念砖签名活动。 巍巍长城,风骨铮铮,长城作为中华民族的骄傲,世界的奇观和全人类的文化遗产,在历史长河中历经风雨,长城更以其磅礴的气势和雄伟的英姿,广受世人瞩目。万里长城久负盛名的居庸关长城是十三陵特区  相似文献   

2.
跑完了从嘉峪关到山海关的整座长城,他表示要永远留在中国,一生保护长城:“我不能让长城变成世界上最长的垃圾箱”  相似文献   

3.
河北省金代长城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金代长城,又称“界壕”、“壕堑”。是金王朝为防御北方各部反抗、进攻而修筑的军事防线。河北省境内的金代长城分布在康保、沽源、丰宁三县境内,俗称“三道边”,有的地图上标有“成吉思汗长城”,也有认为是秦汉长城的。 1978年和1982年,有关地、县文物工作者曾对金代长城进行过实地调查,基本上查清了河北省境内金代长城的分布、走向、构筑特点,并采集、征集了许多文物标本,为研究金代长城的军事防御工程提供了实物资料。  相似文献   

4.
潘越  张永龄 《旅游》2004,(3):73-75
一提长城,人们会立刻想到象征中国、闻名于世的万里长城。没想到,山清水秀的浙江临海竟然也有长城,而且连文物专家、中国长城学会会长罗哲文也誊之为“江南八达岭”。趁十月末至冬月初举行中国江南长城节之际,我飞赴临海,一睹了“江南长城”的风采!  相似文献   

5.
崔薇 《旅游》2003,(9):16-17
上下千年横贯万里的长城曾经那么安静地蜿蜒在崇山峻岭之间,也与长城脚下人们的田地和房屋为伴,同他们的生活有着某种无法分割的联系。近年来,在长城保护声音下,也有不和谐的“音调”从长城沿线上传未。一项“长城守望者”们近期的调查显示,仅北京郊区的长城沿线上,收取门票,招揽生意的“长城景点”竟选三四十处之多,那些生活在长城沿线上与长城相伴的人们又在扮演着什么样的角色呢?利益驱动下,非科学、非理性,甚至是非法的短视开发的直接后果可能是长城的短命。“现在中国已经没有万里长城了”的说法并非危言耸听,一个不争的事实是:所有朝代的墙体和道址加起来也不够一万华里。当中国人正在为我们新入选的世界文化遗产报出欣喜的时候,又对长城,这项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中最亮的一点关注了多少呢?  相似文献   

6.
长城的保护与管理张殿仁气势雄伟、宛如巨龙般蜿蜒起伏的长城是我国古代最伟大的建筑工程,也是世界的奇迹,凝聚着无数劳动人民的血汗和智慧。研究长城、保护长城是每一个炎黄子孙的责任和义务。近些年来,在“保护为主、抢救第一”的文物工作方针指引下,长城的保护与管...  相似文献   

7.
北魏泰常八年长城寻踪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拓跋鲜卑族建立北魏政权以后,曾两次在北方修筑长城,第一次是泰常八年(公元423年),“正月丙辰……蠕蠕犯塞。二月戊辰,筑长城于长川之南,起自赤城,西至五原,延袤二千余里,备置戍卫”①。还有一次是太和八年(公元484年),中书监高闾建议:“於六镇之北筑长城,以御北虏,虽有暂劳之勤,乃有永逸之益,如其一成,惠及百世”②。这两条长城与阴山山脉呈相同的东西走向,太和八年长城修筑在阴山以北,李逸友先生在《中国北方长城考述》③一文中,已证实了这条长城的存在。对泰常八年长城的争议主要有两点,一是对长城经过的“长川”及西至之“五原”存在分…  相似文献   

8.
脆弱的长城     
2005年7月23日,金山岭长城上一年一度的“锐舞派对”如期举行,1300余名中外游客狂欢后留下满地的垃圾,媒体公布的图片触目惊心……该事件使长城的保护和管理问题再次浮出水面。如今各地的长城已成为世界最大旅游热线和支柱性的旅游资源,而旅游开发现状却相当混乱:有法不依,有禁不止,有令不行,执法不力……长城的旅游开发热亟需监督整顿与规范管理!  相似文献   

9.
《华夏人文地理》2013,(2):34-37
虚拟长城展头十件文物的选择,是为了从较宽的视野介绍长城“两面”的故事。现在作者将按照年代的大致顺序来讲述长城的历史故事。首先他研究的是两个文字遗存:一部史书和一封私信。  相似文献   

10.
长城三题     
长城三题文/周西华栏目主持人:潘忠印我登上了长城60年前,一位伟人在一首著名的词中说了一句"不到长城非好汉"的话,于是,很多中国人和稍有些中国知识的外国人都有了"长城情结"。如果有可能,我希望能到长城看看。多年以来,我一直这样想。我的这一愿望在去年实...  相似文献   

11.
阿坚  陆岗 《旅游》2002,(5):14-15
“野”长城是相对于已正式开发为旅游景点的长城——如慕田峪、八达岭而言的处于自然状态的长城遗迹,因为未经修缮而保存岁月峥嵘的原貌,野性而沧桑、惊险而刺激,成为不少游人富有个性的选择。春天来了,万木华发,假日登一登“野” 长城很过瘾!  相似文献   

12.
先秦燕文化是构成早期长城文化带的重要范畴。燕国作为北方农耕文化中心,与周边草原游牧民族文化长期对峙和交融,形成兼容并蓄的文化格局。从西周至战国,先秦燕文化从滥觞、成熟逐渐发展至鼎盛,并强势扩张,造长城以拒内外之敌,其在北部边界抵御东胡等游牧民族的“燕北长城”及在易水流域防御齐、赵等国的“燕南长城”,是长城文化带初期成型的标志性建筑物。通过对“先秦燕文化发展谱系”“战国时代的燕长城”“燕文化在长城沿线的传播与影响”三方面的探究,建立起对先秦燕文化和早期长城文化带动态而立体的观照。  相似文献   

13.
我与几位朋友对长城情有独钟,一个个早就成了“好汉。”假日的野外活动多是去爬长城,北京周围的八达岭,慕田峪,古北口……都有我们的足迹。爬长城既增长了历史知识,开阔了眼界,又达到了健体强身的目的。这次的目标对准了喜峰口长城,从资料上着喜峰口在河北迁西县境内西北50多公里处,是万里长城上一座雄关险镇。历史上多次在这里发生大战,尤其到了明代,战争逐年升级,厮杀史为惨烈,频繁。到了抗日战争时,中国军队曾在喜峰口人败日军……有了这些传奇故事的古战场,更是不能不去看看。钻进朋友开来的面包车,走通县,穿大厂,过…  相似文献   

14.
廊坊市战国燕南长城调查报告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最早记载廊坊境内战国燕南长城遗迹的史籍是胡三省的《资治通鉴音注》卷二百八十五:“八月,李贞言:‘与契丹千余骑遇于长城北。’”胡三省注:“此战国时燕所筑长城也,在涿州固安县南。”战国时期,今廊坊的安、大城两县地处燕、齐两国边境,《大清一统志》及安、大城的清代、民国史志虽有长城的记载,也是寥寥数语。1989年廊坊的考古工作首先在大城县杨堤村等处发现俗称“长城堤”的战国长城遗存,并做了小范围调查。  相似文献   

15.
南国有长城     
窦贤 《丝绸之路》2008,(2):14-18
被誉为“世界八大奇迹”之一的万里长城在中国。而所有的人都知道,中国长城就是蜿蜒在中国北方从山海关到嘉峪关的万里长城。 然而历史学家多次在历史文献中看到关于中国南方长城的记载。近年来,在中国南方湘、黔两省相邻的凤凰铜仁一带,文物工作者的田野调查和专家考证发现在不断地印证着历史文献的记载:蜿蜒于湘、黔交界的千里“苗疆边墙”,被专家确认为“中国南方长城”。  相似文献   

16.
忻州长城小考李隽忻州地区文管处长城主体是城墙,均依山势地形而筑,其次是关城,它是长城线上的重要防守据点,多建在高山峻岭之上,或深山峡谷之中,使其“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还有众多城堡,屯兵驻守于此。次之为烽燧,它设在长城以外很远的地方,连接长城以内相邻...  相似文献   

17.
沿河西走廊西行,一路上,最壮观的景色是逶迤的长城。长城,从遥远的山海关走来,从险峻的八达岭走来,进入大西北后,沿河西走廊奔向西陲大漠。长城万里,气势非凡,带着秦时明月,带着汉时烽烟,穿越2000年历史空间,饱经风霜的容颜上刻满了沧桑。我沿着长城的足迹西行。长城巍巍,大漠茫茫。长城线上,我看见西域商旅的驼队在艰辛跋涉;我看见霍去病的骑兵在呐喊冲杀;我看见林则徐谪戍新疆远去的背影;我也看见塞外一行行新绿的左公柳……一只苍鹰在长城线上展翅翱翔,在长空写下挑战大自然风云的诗行。一片梧桐为荒野撑起一片绿,在戈壁滩上伴着长城至少已有数百年之久。在今天,伴随着长城的,当然已有长驱万里的铁路线,有312国道上川流不息的汽车长龙,还有远远近近耸起的城市和散落的村庄。戈壁深处泛起绿色的田畴,长城脚下游动着洁白的羊群。今日长城不再寂寞。我背负着行囊,沿着长城向西走,走在西部大开发的行列中。我双手触摸着长城千年不朽的黄土,思绪在心头翻涌。这就是举世闻名的长城啊!汇聚着中华民族不尽的智慧和创造,承载着上下五千年辉煌的历史诗篇!长城,你是中华民族永远的骄傲!长城很古老很古老了,但它依然坚韧执著,大步向西,始终不渝地坚守着万里边塞。长城坚...  相似文献   

18.
长城两边是故乡长城两边是老乡李荣葆在甘肃省华池县元城乡林沟村、南梁村和陕西省吴旗县林沟梁村分界处,有一条高约2—3米、顺山脊沿沟若隐若现、时断时续、蜿蜒伸展的土垒,酷似倒塌的土墙,当地群众叫它“边墙”,实际上它是战国时期的秦长城。长城沿分水岭而筑。现...  相似文献   

19.
“长城”号货轮,是我国船舶工业史上第一次按照国际规范和标准设计建造的万吨级大型出口船舶,它实现了邓小平提出的中国船舶要打进国际市场的战略目标,开创了我国船舶工业发展的新纪元。这一永载史册的伟大工程,曾令无数国人骄傲和激动。作为“长城”号工程的当事人,回顾20多年前亲身参与的这段经历时,我仍然处于激动的情绪中。  相似文献   

20.
2011年6月22日晚7时刚过,在武汉大学法学院攻读博士的好友刘文戈发来短信:“马克昌先生驾鹤西去,珞珈山痛失镇山之宝,中国法学界痛失大家泰斗。”我看着这两行字良久,回复:“纪念他,是纪念法的精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