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民国时期华洋义赈会淮河流域灾害救治述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民国时期,淮河流域各种灾害频频发生,呈现出无年不灾、多灾并发,灾害种类多、以水旱蝗灾为主,大灾发生频率越来越高及灾害群发期现象突出等特点。面对灾害,华洋义赈会开展了施放赈款、赈粮赈衣、举办粥厂、建收容所、农贷和工赈等多种不同形式的灾害救治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有些效果还较为显著。此外,作为建设救灾理念的直接体现,华洋义赈会还于1922年成立导淮委员会,不遗余力地促进“导淮”工程,为民国时期的“导淮”做了大量工作。从华洋义赈会的灾害救治活动中,我们可以获取一些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2.
在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农村经济凋敝、农村金融枯竭的情形下出现的农村合作社,在其发展上遵循了由民间兴起到国民党官方推行的发展轨迹。尤其进入三十年代后,农村合作社无论在数量或地域的分布上都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其中信用合作社始终占有合作社发展的主流地位。 相似文献
3.
民国时期,灾荒与战争在贵州大地交相发生,由此给生活在黔中大地的人们带来了严重灾祸。在这一背景之下,根据国民政府的统一部署,贵州成立了省赈务会。赈务会的中心任务就是救济因灾或战争而产生的难民,它属于贵州救济难民的一个官方机构。正因其特殊的官方背景,因此,自其成立之后,既要接受国民政府相关救济机构的指导,同样亦应纳入贵州省政府的直接领导之下。由此,随着岁月的变迁与国民政府政治的调整与变化,贵州省赈务会成立之后,亦经历了一个不断演变直至终结的历史过程。通过对贵州省赈务会演变的历史分析,让我们从赈务的层面认识与了解到民国时期贵州官方赈务组织机构变化发展的基本概况。 相似文献
4.
国民政府推行农村合作运动的原因与理论阐释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1931年的江淮大水灾促成了国民政府对华洋义赈会卓有成效的合作救灾工作的重视,并在很短的时期内将华洋义赈会的一整套做法推广到长江流域,如果说这是国民政府发起农村合作运动的直接原因的话,那么在内外重压下的乡村社会经济破产就是其根本原因。 (一) 南京国民政府建立后,被日益严重的农村问题所困扰。近代以来,外国资本主义对华的经济冲击日甚一日。中国不仅成为它们的商品市场,而且还变成它们的原料基地。1918~1927年,外国商品输入总值以关平银计算,由55489万两上升为 101293万两①。这些洋货主要是… 相似文献
5.
广东在三年(1933-1935)施政计划时期,自上而下推行的农村合作运动是当时的全国典范.全省各地在合作委员会的指导下,先后组建了一系列合作社组织,如信用合作社、运销合作社、消费合作社、生产合作社、购买合作社等,其中组建运销合作社为施政重点,但实际以信用合作社数量最多,混合式合作社也为数不少.其自上而下求发展和把政... 相似文献
6.
蒋介石的农村合作经济思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主要依据档案资料研究蒋介石的农村合作化思想。全共分五个部分。分析蒋介石开展农村合作化运动的原因、主要内容、合作社的基本形式及其特点,以及中体西用式的合作教育,从中揭示其开展的农村合作化运动的实质就是加强专制统治,调和阶级矛盾,抵制共产党的土地革命政策。 相似文献
7.
南京国民政府在大陆时期曾开展了轰轰烈烈的农村合作运动,本文就学术界对其研究情况作以综述,以期为这方面的进一步深入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大通农村的青苗会渊源无史料可考。据传,自清初就有星星点点的青苗会,至清朝中叶,开始微增,从晚清到民国时期,由先前单纯的"求雨保平安"逐渐演化成"保青苗"的民间传统文化活动和物资交流活动。最初,大通地区只有清水沟(今清平乡)、长宁堡(今长宁镇)、衙门庄(今东峡镇)3处青苗会。都是在每年农历3月中旬至5月中旬进行,一般3至5日。 相似文献
9.
关于民国乡村建设运动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兴起的乡村建设运动是一场社会改良运动,即在维护现存社会制度和秩序的前提下,采用和平的方法,通过兴办教育、改良农业、流通金融、提倡合作、公共卫生和移风易俗等措施,以复兴日趋衰落的农村经济,实现所谓“民族再造”或“民族自救”。这种改良性质并不意味着乡村建设运动就无意义可言,首先,乡村建设运动的兴办教育、改良农业、流通金融、提倡合作、公共卫生和移风易俗等内容,对于解决农民尤其是自耕农的生产生活困难、推动社会进步起过一定的积极作用;其次,一些实验区在兴办教育、改良农业、流通金融、提倡合作、公共卫生和移风易俗的过程中所创造出的一些经验和方法,对于今天相关的农村工作有其借鉴的意义;第三、当时有成百上千的知识分子抛弃城市的优厚待遇和舒适的生活环境,“深入民间”,把他们所学到的知识文化和科学技术传授给农民,帮助他们扫除文盲和脱贫致富。对此,应予充分肯定。 相似文献
10.
20世纪30年代,随着中国农村复兴运动的高涨,农村合作实践中出现大量商资归农现象,并由此推动中国农村合作运动进入“极盛时期”或“农业合作社数量猛进和性质有所变更时期”。这一现象不仅为中国合作运动史上之新鲜事物。亦为“中国独有之现象”,故在社会各界特别是知识界引发了一场关于“商资流入农村问题”或商资归农利弊关系的讨论。而当时重要的新闻媒体天津《大公报》或发表社论及报道或刊发有关人士对这一问题的评论文章,积极参与了这一理论与实践问题的探讨。其讨论的目的在于为中国农村合作事业寻找一条可行之路,并以此复兴农村、振兴民族。不过,由于这场讨论本身是“社会失序时期”理论界的一种反映,所以有时人曾讥讽其为“合作者不合作”。 相似文献
11.
新时期农村合作医疗改革述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新时期农村合作医疗经历了曲折的发展历程。随着家庭承包经营的推行,农村合作医疗迅速瓦解,覆盖率由20世纪70年代末的90%下降到1985年的5%。90年代初开始,党和政府努力恢复合作医疗,但重建工作一再受挫。农民自费医疗的境况带来了严重的社会问题。2003年初,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出台,这是又一项富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制度创新。几年来的试点和推广实践证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符合我国的实际,对保障农民身体健康、维护社会和谐和促进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建立完善的农村医疗保障制度需要各方力量的整合,任重而道远。 相似文献
12.
救灾工作社会化是在以政府为主导的救灾体制下,拓宽救灾门路的有效方法,它能够最大限度的弥补政府救灾遗留的问题,优化救灾效果。1949年来,中国救灾工作的社会化走过了一条曲折的发展道路,逐步形成了以政府为主导、个人和民间组织积极参与的救灾格局,但民间组织参与救灾的机制尚不完善,发挥作用的渠道比较单一,仅以动员社会捐赠为主,仍存在发掘的空间。 相似文献
13.
近50余年中国近代乡村手工业史研究述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建国以来的50余年,中国经济史学界对近代乡村手工业史的研究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但是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及其薄弱环节还很多,在一些主要问题上仍存在着分歧。今后的近代中国乡村手工业经济史研究必须秉持客观与理性的精神,将整体研究与区域研究、行业研究结合起来,同时加强量化分析,使中国近代经济史、近代乡村史的研究更加趋于精细和完整。 相似文献
14.
国外乡村旅游研究综述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本文总结了国外乡村旅游研究的进展,指出国外研究的成果主要集中在乡村旅游供给、乡村旅游需求、乡村旅游影响等方面.基于上述研究状况和乡村旅游发展现状,笔者认为今后国外乡村旅游研究的重点将可能为:对乡村旅游跨学科、多角度进行的实证和理论研究,乡村旅游有关术语、作用和基础理论的国际共识研究,国际合作跨地区、跨文化的乡村旅游共时比较研究及对乡村旅游发展演进不同阶段的历时归纳研究. 相似文献
15.
工业化前中英乡村借贷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工业化前中国与英国乡村经济中普遍存在着经常性的借贷活动 ,乡村借贷成为农村经济中不可或缺的要素。然而 ,它们历史背景、表现方式、发展状况、功能流向多有不同 ,2 0世纪上半叶中国农村为生存而借贷的传统高利贷市场 ,与工业革命前英国乡村为投资生产而借贷的现代信贷市场形成了鲜明对照。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工业化前中英乡村社会转型的实况 相似文献
16.
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农村经济调查与研究评述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农村始终是中国现代化建设最广阔、最深厚的基础,因此关于农村调查及发展研究倾注了几代中国人的心血。20世纪上半叶尤其二三十年代的中国农村调查与研究主要有:晏阳初、梁漱溟的乡村建设试验区以及社会学家李景汉的定县调查;陈翰笙领导的保定、无锡农村重点调查和全国性抽查;国民政府首次以国家机关名义进行的农村经济普查与定期统计。此外,还有南京金陵大学美国人卜凯组织的大规模的农村调查和日本人“满铁”的华北农村调查。这些农村调查的目的不一。深浅有别。但客观卜都为日后的中国农村经济研究留下了颇有价值的资料。 相似文献
17.
城乡一体化战略思想的形成和确立,是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推进理论创新取得的重大成果。这一战略思想的形成和确立,既有理论渊源,又有实践基础,是伴随着十六欠以来科学发展的推进,通过对城乡关系认识的不断深化而实现的,其形成和确立具有重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8.
集体化时期的合作医疗制度始终坚持缓解农村医疗困境的大方向,通过发挥集体经济的优势、进行医务人员"在地化"培训以及坚持"预防为主"等方式,让有史以来人数最多的农民有了制度化的健康保障,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并赢得国际社会的广泛赞誉。取得如此成就的原因,国家领导人的高度重视、国家的政策倾向,以及"文化大革命"的推动缺一不可。而这些因素发挥作用,又必须以集体经济为依托。虽然合作医疗制度在具体操作中也存在基层干部及赤脚医生玩忽职守、营私舞弊等问题,但其在国家一穷二白的条件下所取得的成就依然是共和国医疗卫生史上的制高点。 相似文献
19.
2003年底在浙江湖州召开的“中国江南市镇国际学术研讨会”上,学们提交的论涉及市镇研究的多个层面,有宏观研究,也有中观、微观研究,有关注经济的,还有关注社会的,展示了近一时期我国江南市镇研究的最新成果。但目前市镇研究有很多空白点,大有章可做,有待学们作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20.
在首届“梁启超与近代中国社会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上,学者们发表了各自有关梁启超的最新研究成果,涉及梁启超的国民和性别观、思想和文化观、哲学和科学观、政法、经济和社会观、民族和宗教观、史学和文学观、新闻、舆论和教育观以及梁启超和同时代重要人物、事件的关系等诸多领域。选题广泛而细微,视角独特而开阔,或对传统看法进行了再审视,或提出了一些新观点,多采用了新的研究方法,发现和运用了新的史料,充分体现了学术创新精神。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