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高梁 《炎黄春秋》2001,(5):12-18
1956年11月,周恩来总理应尼赫鲁总理的邀请,率代表团赴印度访问,新华社总社派我随团采访,然后留在印度分社工作。  相似文献   

2.
穆家军 《纵横》2014,(9):39-41
太行分社的一夜 1945年我在新华社太行分社做编辑。当时分社只有两个编辑,和太行《新华日报》编辑部在一起。  相似文献   

3.
1957年3月上旬的一天下午,新华社四川分社社长邵挺军推门进来,要我夜里到省政府外事办公室去参加一个会。到了那里才知道,由威廉·西罗基总理率领的捷克斯洛伐克党政代表团即将访华,并将到成都访问。他们之所以要到成都访问,是因为全国人大常委会朱德委员长正在成都。去年,朱老总曾去捷克斯洛伐克访问,给他们留下很美好很深刻的印象。此次访华,捷方要求会见朱德元帅。我国外交部说:“朱委员长到四川去了,我们请他回北京来见你们。捷方西罗基总理说:朱德元帅是中国也是亚洲的大英雄,怎能劳动他?我们去成都见他吧,也看看他的家…  相似文献   

4.
江山  胡俊峰 《百年潮》2010,(6):30-37
钱嗣杰,新华社高级记者,自1954年起任新华社摄影部中央记者组记者,从事中央政治新闻和外事新闻报道工作,多次报道中央领导同志出国访问。1959年至1964年先后任新华社驻开罗、阿尔及利亚、刚果等分社摄影记者。1964年至1969年在中南海任毛泽东主席专职摄影记者。  相似文献   

5.
1947年的一天,一个像大学教授摸样的中年男子,来到我们新华社晋察冀前线野战分社,我以为他走错了地方,可他不慌不忙,一面掏介绍信,一面自我介绍说:“我叫杨朔,将和你们一起进行军事报道。”不久,杨朔作为新华社特派记者随军行动。他见到我们这些年轻记者,总是先笑笑,讲起话来慢条斯理,很有分量。他对自己要求极严格,即使在战斗紧张的时刻,也抽空给新华社晋察冀总分社社长邓拓、副社长胡开明写信,汇报自己的思想和工作。当时,新华社晋察冀前线分社有四个支社,记者全是年轻人,每次战役都要随团、营行动。领导上考虑到杨朔年…  相似文献   

6.
朱承修 《百年潮》2010,(9):46-53
我是1949年6月到新华社华东总分社工作的。1951年6月下旬,总社从各总分社抽调一批同志去支援志愿军总分社,并且指定华东总分社要调4名干部。那时,全国爱国主义热情高涨,能亲自去前方参加轰轰烈烈的抗美援朝运动,是极大的光荣。华东总分社有不少同志提出申请,最后周沙尘、刘有铎、丁德润和我的申请得到批准。  相似文献   

7.
万京华 《百年潮》2012,(5):63-69
正新华社第一批海外分社始建于全国解放战争时期,至新中国成立前,已先后在香港、伦敦、布拉格和平壤建立起四个海外分社,参加创建工作的同志主要包括乔冠华、萧贤法、黄作梅、吴文焘、丁雪松、刘桂梁等。这是一项  相似文献   

8.
盛世良 《百年潮》2008,(2):30-32
我曾先后三次在新华社莫斯科分社当记者,经历了中苏关系恶化、关系正常化和中俄建立面向21世纪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三个时期。但最使我难忘的是1991年报道“八一九”事件的日日夜夜。  相似文献   

9.
1972年9月中日两国恢复邦交,这是战后中日关系的一件大事。当时,我正在新华社东京分社工作,有幸对这一重大历史事件进行了跟踪报道。  相似文献   

10.
赤子新华缘     
我是在炮火连天、哀鸿遍地的抗日战争年代,投身祖国怀抱参加革命的。1943年在胶东敌后抗日根据地,从“抗大”第一分校调到《胶东大众报》和新华社胶东分社当特派记者,从此和党的新闻事业结下了不解之缘,和新华社荣辱与共,血肉相连。  相似文献   

11.
华人移居荷兰,在荷兰形成少数民族群体是近百年的事。但是远在400年前已经有华人抵足并逗留荷兰,直至20世纪初才出现华人移民荷兰潮。200多年的漫长历史中,华人移居荷兰情况怎样?20世纪初为什么出现移民潮?早期华人来荷与后来的移民在方式与性质上有何不同,等等。本文试述早期华人移民荷兰的情况,以就教于海内外侨史研究者。一19世纪前来到荷兰的华人谁是最早来荷兰的华人,是一个难予考证的问题。包乐史先生(L·Blusse)著《中荷交往史》记述了一位叫恩浦(Impo)的华商大约于1600年搭商船抵达荷兰,并在荷兰接受基督教洗礼。①…  相似文献   

12.
我和汉晖同志相识相交近60年了。 新中国诞生前夕,1949年9月,以李锐为社长、朱九思为副社长的新湖南报和新华社湖南分社主办了一期新闻干部训练班,让地下党同志推荐,从具备高中以上(含高中)学历的上千考生中遴选145名学员进行了卓有成效的培训。那时我刚从长沙清华中学毕业,汉晖自湖南第一师范学校毕业后已在小学任教两年。之前我们并不认识,到新干班后,她任一分队分队长,我任二分队分队长,在学习和工作中,我们开始接近了。  相似文献   

13.
庄重 《炎黄春秋》2010,(7):43-50
<正>引言抗日战争中,我在敌后抗日根据地办报。日本投降后,在江苏淮阴任《新华日报》(华中版)通讯部主任,同时任新华社华中总分社通讯部主任。1946年9月6日,接替范长江任社长的恽逸群通知,我与陈笑雨被任命为新华社特派记者。不久,我与陈笑雨又被分别任命为新华社华东总  相似文献   

14.
吴复民 《纵横》2020,(2):16-19
我是第九届上海市政协委员,第九、十届上海市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其间担任新华社上海分社经济采访室主任。作为全国首批高级记者之一的资深媒体人,与政协的结缘大大拓展了我的视野、扩大了我的朋友圈,使我最后十年的新华社记者生涯变得丰富多彩,新闻报道领域从经济延伸到政治文化、社会民生各个层次、方方面面。我感恩与政协的情缘!  相似文献   

15.
一、如何评价建国以来的运动式反腐?问:建国初开展“三反”运动,河北省抓到了“大老虎”刘青山、张子善。您曾在新华社华北总分社、河北分社工作过,您当时对刘张的案件、对中共搞运动式反腐的办法怎么看呢?  相似文献   

16.
<正>这是一次十分难忘的采访。1993年1月9日,星期六,小雨。我接到湖北省委办公厅和新华分社领导通知,清晨出发,随同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央党建领导工作小组组长胡锦涛在武汉调研。在东湖宾馆南山甲所登上"考斯特"面包车后,湖北省委副书记兼武汉市委书记钱运录就向胡锦涛介绍:"这是新华社的记者方政军同志!"胡锦涛高兴地和我紧紧握手。  相似文献   

17.
乍读新编《库车县志》(简称《库志》),我倏然想起邵力子先生著《西疆杂述诗抄》中的一首诗歌:苇桥西去壮图开,城据危坡地阜财。当日龟兹震西域,却教宛马尽东来。这首诗,是1970年我在新华社新疆分社工作时,从新疆图书馆查阅抄录的。我之所以把它珍藏1/4个世纪,与其说热爱这首诗篇,莫如说我热爱新疆,热爱库车。当时,我去南疆、西藏采访,多次路过库车,“走马观花”;也曾在库车驻留采访十天,“下马观花”。今天,阅读《库志》,回忆当时印象,觉得我对库车所知的,《库志》上记了;我对库车所不知的,《库志》上载了,所以,我…  相似文献   

18.
清代台湾的人口增长与土地开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清代台湾的人口增长与土地开垦马波张瑞清一荷据时代(1624—1661)的人口与垦辟荷据时代台湾的人口由荷兰人、高山族人和汉族移民构成。荷兰人数最少,1660年前后,军民共计2600多人。荷兰文献《被忽视的福摩萨》①一书,收有1654年3月10日台湾长...  相似文献   

19.
《文献》2017,(6)
本文整理刊布丁文江任中央研究院总干事期间,于1935年致院长蔡元培、文书处主任王显廷、外交部政务次长徐谟函札七通。这些函札均与庚款留学荷兰有关,涉及留荷生王元恺申请中荷庚款文化基金补助,留荷考生严恺体检、成绩通知等。文中引证相关档案等史料,考释函札写作的背景和内容,彰显了丁文江认真负责、严谨、务实、灵活的办事风格和出色的行政才能。  相似文献   

20.
大炼钢铁的奇迹与悲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58年“大跃进”时期的“小土群”运动。虽然只有短短的两三个月,却在建国后的发展史上铭刻下沉重的一笔。当时,我是新华社天津分社和《人民日报》天津记者站工业记者,亲身经历了那个年代。今天旧事重提,是想为历史留下一点痕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