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杂谈寿山石     
人类有意识地接触寿山石,也就是人类利用寿山石的活动,构成了寿山石文化。这个历史应该推前到5000多年前的新石器时期。1958年《考古学报》第二期发表福建省文管会曾凡的《福州浮村遗址的发掘》称:在浮村新石器时代遗址出土有25种石器。经福建省地质局鉴定,有燧石、寿山石(又名叶蜡石)、页岩、矽质页岩、砂岩、石英岩、金云母砂岩、玛瑙、滑石等9种。以寿山石为最多。其中寿山石质的石器由石镞磨制而成,两面有脊,柳叶状,横断面作扁菱形,残长4.4厘米、宽1.5厘米、厚0.5厘米。此外还有石凿2件、残石器9件。石凿的形状如石卉,顶刃同宽,面微凸而底平,磨制得相当精巧。从现有的材料看,这便是寿山石文化的初期.即寿山石磨制文化阶段。  相似文献   

2.
1989年4至5月,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和绵阳博物馆一道,首次发掘了绵阳市中区边堆山新石器时代遗址。出土陶器、石器、骨器和房屋基址红烧土等标本数千件。陶器有罐、钵、纺轮等类,以平底器为主,复杂的口沿装饰多种花边。纹饰非常丰富,有绳纹,网格纹,附加堆纹,戳印纹、弦纹等20余种。陶器有夹砂红、灰陶,泥质红、灰陶、磨光黑陶等类。石器有石斧、石(石奔)、石凿、石刀。石箭头和盘状器。制作工艺有打制和磨制,以磨制为主。还出土1件较为罕见的细石器石核。该遗址发现有不同个体的人齿、兽齿和磨制骨器。这里出土大  相似文献   

3.
蔡坡遗址     
蔡坡遗址,位于永济县首阳乡长旺村东北约2公里处,距县城25公里。 蔡坡形成一条沟壑地带。东临中条山,西靠黄河。1973年,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的专家到这里考察,在断层处发现有薄厚不等的灰层17处,大底小口灰窝状7处。同时,还发现有磨制石器刀、斧、锛之类。日用陶器有细泥红陶和夹砂红褐陶。这些陶器上往往有显明彩绘几何图案。  相似文献   

4.
关于磨制石斧石锛的研究,国内外均取得了丰硕成果。民族调查表明磨制石斧石锛不仅是生产工具和社会用具,而且还被当做炫耀、祭祀和彩礼用具;微痕研究结果显示石斧石锛不仅用于伐木而且被用于屠宰、揉皮;形态分析结果显示部分石斧石锛破损后被改制成小型石斧石锛或石锄等继续使用;实验考古揭示石斧的功效是铁斧的四分之一,石斧石锛使用寿命短的只有一年半而长的达到十七年。显微镜观察法和实验对比法是研究石斧石锛功能的主要手段。  相似文献   

5.
剑川县位于云南省的西北部,距昆明403公里。这里山路环绕,地势幽僻。在剑川的石钟山地区,深藏着一批珍贵的石窟。  相似文献   

6.
信昌遗址     
信昌遗址,属新石器时代遗址。 1957年5月6日,山西省人民委员会,省文中字第140号通知公布的《山西省文物古迹保护名单》中就有永济县信昌遗址。 信昌遗址,位于永济县城东北方向12公里。面积有400余亩。20世纪50年代初期,信昌村农民在村南沟地区一带修渠、凿井,常常发现这里有磨制石刀、石斧、骨镞、卜骨、骨笄、陶棺、陶环等遗物。  相似文献   

7.
<正>虎林市"迎南古遗址"位于虎林市迎春镇南,七虎林河东侧左岸一台地上,紧挨七虎林河大桥,东西长112米,南北长109米,计达一万余平方米。此遗址距离迎春镇4公里。189年,我县水利施队在此处推土筑坝时,发现六件比较完整的磨制石斧,及残缺的三件石,两件纹饰的陶片,一件陶制的鱼坠。此后,虎林县文管所与上级文物考古队多  相似文献   

8.
大寺遗址屈家岭和石家河文化时期的石器岩性以沉积岩为主,多选择砂岩类,如细砂岩、粉砂岩及泥质粉砂岩等,其他变质岩和火成岩的岩性较少选用。石器类型方面以砍伐工具为主,如磨制石斧和石锛等,其他类型的石器较少。这说明大寺遗址新石器时代的人们的生产活动以砍伐为主,其他农耕、渔猎活动较少。无论是石斧、石锛,它们的可测柄部与刃部弧长、弦长之比多在1:2或略微大于1:2,磨制石斧、石锛的刃角以在50°~79°为多,其他角度的不多。  相似文献   

9.
郭家院遗址属于屈家岭文化时期,时代大致在5500B.C~4200B.C之间。郭家院遗址屈家岭文化时期的古人们在选择石器时偏好沉积岩中的砂岩、细砂岩和粉砂岩等,其它火成岩和变质岩的岩性很少选择。石器类型方面以砍伐工具为主,如磨制石斧和石锛等,其它类型的石器较少。这说明郭家院遗址新石器时代的人们的生产活动以砍伐为主,其它农耕、渔猎活动较少。屈家岭文化时期的磨制双面刃石斧的柄部和刃部弦长的比例大于1:2的为多,可测刃角集中在60°~79°之间。磨制石锛的柄部和刃部弧长的比例大于1:2,可测刃角集中在50°~69°之间。  相似文献   

10.
2000年9月,江西省樟树市博物馆接到山前乡原副乡长晏运文的报告后,在山前乡吴城水库旁发现庵山里遗址,并采集了一批石器和陶器标本。一、遗址概况庵山里遗址位于樟树市山前乡吴城水库西北面,古萧江岸边,距吴城遗址约2公里。遗址北高南低,面积约12000平方米,东南面毗邻吴城水库,西北面为丘陵山地(图一)。二、遗物主要为石器和陶器。1.石器,均为磨制,有石斧、石锛、石镞、石铲等。石斧,1件,庵采:01,体浑圆,平面梯形,侧斜直,刃部残。残长9、宽7.2-8.5、厚3.8-4.6厘米(图二,1)。石锛,1…  相似文献   

11.
洛阳新获石辟邪的造型艺术与汉代石辟邪的分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洛阳新获石辟邪的造型艺术与汉代石辟邪的分期苏健1992年12月,在洛阳以北孟津县老城乡油坊街村西约500米,西北去汉光武帝原陵(俗称刘秀坟)约1公里处,发现了一件巨大的石辟邪。当时该村在这里修筑黄河渠至下河图南北走向的暗渠,挖至距地表约5米许,蓦见堆...  相似文献   

12.
<正>在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56公里处,有一著名4A级景区——贺兰口岩画景区。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到分布着大大小小风格迥异、内容不同的岩画,乍一看倒没看出来有什么奇特之处,细细品味使我不由得赞叹原始先民的聪明和智慧,也不得不让我对先民产生由衷的敬仰。游人可别小看了这些岩画,因为大部分岩画是在文字产生之前原始先民为了某种需要,潜心磨制而成。这些岩画留存了大量的文化信息,是研究原始畜牧业、原始农业、原始手工  相似文献   

13.
司伟伟 《文物》2021,(11):90-96+69
<正>2018年,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单位在辽宁省锦州北镇市富屯街道新立村小河北村民组北侧的山坡上发掘了一处辽代墓地,其中M3[1]内出土了一合石质墓志。出土时志盖、志石均被移动,其中志盖略残,志石保存完整。志盖平面近方形,盝顶式,边长90、厚20厘米。顶部中间阴刻楷书"左千牛卫大将军耶律公墓志"三列12字,周边磨制光滑(图一)。志石平面近方形,边棱和四个侧面磨制光滑,长90、厚10厘米。正面竖列阴刻楷书30列,满行33字,共866字,刻字较工整(图二)。志文如下:  相似文献   

14.
肖宇  钱耀鹏 《南方文物》2015,(2):113-120
石锛是具有普遍性意义的磨制石器,分布广泛,形态多样,特征显著。关于中国史前石锛的研究,已积累了一批研究成果,并初步构建起一套学术话语体系,但也存在某些尚待审视的研究缺陷。文章全面回顾中国史前石锛的认知历程,结合学术背景分析石锛研究的阶段性特征,从形态研究、概念运用和功能分析三方面对已有的认知结果进行反思,并在此基础上对史前石锛研究提出新思路。  相似文献   

15.
岩香寺石窟位于太原市清徐县城西南的屠谷山山腰间,距著名的晋祠风景区14公里(图一)。这里灌木丛生,岩石属灰色砂岩。石窟规模不大,仅5个洞窟,分上下两层,但方向不同。其中下层在东西长约12米的崖面上,有坐北朝南的两窟,本文称1窟、2窟。窟前正东有石蹬,沿石蹬上行,崖岩之上是一片  相似文献   

16.
<正>1997年8月,山西省柳林县文物部门工作人员在柳林看守所施工工地,清理出7件画像石。该处位于杨家坪村北,南距三川河约0.3公里,东距1997年发现的离石石盘汉墓[1]约24公里,距1990年代发现的离石马茂庄汉墓群[2]约27公里(图一)。这些画像石为同一墓葬的部分构件,分别是墓门的门楣石、右门扉石、左右门框石,墓室东壁的左右竖框石、横额石。该处未找见  相似文献   

17.
河南南阳英庄汉画像石墓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英庄,位于河南省南阳县新店镇南1.5公里。这里地势平坦,上地肥沃,过去常有汉画像石墓出土。1965年11月,英庄社员在村北300米处掘土时发现了此画像石墓,南阳博物馆派人进行了清理。墓为砖、石混作结构,编号为M4。  相似文献   

18.
正从距今三万年到距今三千五百年,西藏的早期制石工艺走过了一条漫长的发展道路。在磨制技术出现之前,打制技术持续使用了两万多年;打制石器能够快速提供大量锋利的工具用于处理动物肉类、骨骼。随着古人开始农耕定居生活,于是有了足够的时间去制作更加精细的磨制石器,终于有一天,在石器中发现了美,成就了特殊人群,看到了文明的曙光。  相似文献   

19.
资讯·国际     
《大众考古》2023,(7):8-9
<正>英国:5000年前磨制石器英格兰西部Stones Valley自然保护区发现了一件新石器时代磨制石器,这块平滑、有光泽的石头上的凹陷表明其是经过多次使用的磨制石器。新石器时代居民可能在这里花费了数百、数千小时进行磨制。英国:罗马时期墓葬南威尔士发现了一具3—4世纪面朝下的年轻男子遗骸,这座岩石墓中还发现了一根银制别针、一把铁剑、铁钉靴的痕迹以及一枚十字弩式胸针。这些武器和胸针表明这名男子可能是罗马军队的精英成员,但颈部、背部和脚附近发现的大钉子表明他在死亡时可能被限制住,可能是俯卧着被斩首。  相似文献   

20.
2019年,广西文物保护与考古研究所等单位对崇左市江州区那隆镇岜王村逐汪屯群众在逐汪山采石时捡到的一批文物进行了现场调查和鉴定,确认这些文物是商代中晚期岩洞葬的典型器物。器物类型主要为玉石器,另见少量陶器和陶片。玉石器以磨制为主,且大都磨制精美;器类以锛为主,另有凿、凹刃凿、穿孔石片、圆饼形石芯、圆形石饼、镯等;其中凹刃石凿是左江流域岩洞葬中首次发现。陶器完整器只有纺轮;陶片极少,均为色彩斑驳的夹细砂碎陶片。逐汪山岩洞葬是桂南早期岩洞葬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研究左江流域早期历史和广西岩洞葬等方面具有极高的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