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晋义熙七年(411)盐渎始筑土城,西狭东阔,状如葫瓢——瓢城。距今5000年前,盐城地理环境趋于稳定,大批先民陆续来此"熬波"煮盐。西汉元狩四年(前119),设立盐渎县。公元411年以前,盐渎尽管有县治,但是有治无城,盐渎县更名为盐城县。北宋时盐城每年产盐达到100万担,运盐船日夜穿梭,盐商云集,声势浩大。明清两朝,两淮盐业更达到极盛,清朝嘉庆年间《两淮盐法志》记载  相似文献   

2.
<正>明朝建立之后,为了加强对民间思想钳制,巩固皇权,实施拆毁淫祠行动。所谓“淫祠”,即“天下神祠不应祀典者”,不在朝廷祀典之内的都应当予以取缔。两淮盐场社会在明中叶以前崇佛尚道的信仰十分盛行,如安丰盐场“里俗家庙多祀神佛像”,王艮在服膺儒学后才于正德十二年(1517)“撤神佛像,祀祖先”,〔弘治〕《两淮运司志》中鲜有宣扬儒家思想的祠庙,地方文献中也多以“事佛尚鬼”“信巫尚鬼”等文字概括两淮盐场的主要风俗。加强民间信仰整顿成为明清时期两淮盐场社会管理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3.
忆项南     
1947年下半年,随着解放战争的胜利发展,中共中央决定开辟淮南、淮北新解放区,并电令华中工委和苏北区党委抽调干部进入两淮新区,史称“重返两淮”。1948年5月中共江淮区党委组成,曹荻秋任书记,带领干部西渡运河、洪泽湖,进入“两淮”。我从盐城县委调到江淮区,和区党委的干部一起,到沿海重镇——合德集中。在这里我与项南同志初次相见。  相似文献   

4.
《江苏地方志》2011,(4):18-18
近日,由省志办、淮安市志办合作组织人员点校整理的嘉靖《两淮盐法志》点校本由方志出版社出版发行。该志刊成于明嘉靖三十年(1551),由两淮巡盐御史杨选、两淮都转运盐使陈暹修,举人史起蛰、张榘撰。全书分12卷,约30万字,资料丰赡,体例严整,全面翔实地记载了明嘉靖以前两淮盐务情况。  相似文献   

5.
<正>我国海盐生产历史悠久,其中北起苏鲁交界的绣针河口,南至长江口,这一斜形狭长黄海沿岸、淮河故道入海口南北的两淮地区是中国历史上海盐生产最发达地区之一。淮河以北的为淮北盐场,淮河以南的为淮南盐场,所产海盐称为淮盐,以“色白、粒大、干”著称,销售范围遍及今江苏、安徽、江西、湖南、湖北的大部以及河南部分地区等。从“东楚有海盐之饶”到“两淮盐、天下咸”,千百年来两淮盐业在中国盐业发展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对地区乃至国家的经济社会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6.
徐韬 《神州》2020,(4):26-28
南宋两淮地区位于宋金交界之处,饱受战乱和盗贼的困扰,两淮招抚使应时而生。自建炎初年置招抚使至南宋灭亡,两淮地区一共任命了十三位招抚使、副,这些招抚使在两淮地区负责招抚敌将、扩充军队、清剿盗贼,为恢复失地作战前准备。宋金隆兴议和是南宋招抚使兴废的一个转折点,随着和议的达成,招抚使随之被废,至宋蒙战事兴起,两淮地区的招抚使被重新重视,并在南宋后期呈现出一定程度的家族化倾向。南宋两淮招抚使是南宋国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虽然在后期存在腐化的迹象,但在南北政权对峙的整个过程中,曾起到重要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7.
清代的盐业帑本是皇帝有偿“赏借”给盐商的信用资金。康熙至嘉庆朝,皇帝借给两淮盐商的帑本总额约计银874.2万两。皇帑对财政和盐业经济的影响,取决于盐商借本付息的方式。康熙年间,两淮盐商采取等额本息还款法,内务府收取本利,以两淮运库亏空为代价。乾隆以后,收贮运库的帑本由运司辘轳收放,盐商得此无息贷款,获得充裕的现金流。嘉庆朝廷开支浩繁,两淮盐政遂以帑本抵凑饷需,总商则以办公为名侵蚀库银,直至帑本全空、库银耗尽,盐业经济最终在严重的财政危机中走向衰颓。清廷发帑没有明确借贷双方的权责关系,且放款机构缺乏分账核算的技术手段,是财政资金信用化失败的根源。  相似文献   

8.
清代扬州是两淮盐运要地,盐商麋集,经济繁荣。"富甲天下"的两淮盐商对扬州的文化教育事业的大力支持,促进了扬州的文化繁荣。  相似文献   

9.
担任30年苏州织造的李煦,以其贵近身份,又五次八年兼任两淮巡盐御史,与两淮盐业关系不浅。他在任期间,禁缉私盐,以保畅销;恤商恤灶,以保税课;甚至不惜为商人争取经济利益和商人子弟科考机会。李煦悉心筹划,多方措置,为禁戢私盐确保淮盐销售顺畅、盐课如额征缴,也为两淮灶户生计尤其是盐商实力的发展发挥了作用,在清初两淮盐业史上居有较为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10.
南宋铁钱背文探索陈鸿志南宋铁钱,大体可分两个体系,一为两淮铁钱,一为四川路铁钱。两者各具特色。两淮*铁钱以折二为主,小平为次。它承袭北宋遗风、制作工整、钱文秀丽。钱文有篆、隶、真,*并有“对钱”。形制上有顺读、旋读。有阔缘、狭缘。有广穿、狭穿,有通宝...  相似文献   

11.
清代两淮盐务在其财政收入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两淮盐务改革剔除积弊,振兴盐业,为历代改革家所推崇。清代两淮地区的盐政体制经历了从清初的纲盐制到道光年间的票盐制,继而发展成循环转运制的历程。本文通过探究法论述清道光、咸丰年间的两次盐法改革的过程与关系,以期廓清清代票盐法的形成过程。  相似文献   

12.
"扬州繁华以盐盛",清代中期,在盐业经济的推动下,扬州繁华达到鼎盛。经济社会的繁荣,带动了文化事业的兴旺发达。当时驻扬州的两淮盐官有两淮都转盐运司使(简称盐运使)及两淮巡盐御史(简称盐政使)。他们大多富有才学,利用自身雄厚的财力,大力提倡文化事业,对扬州地方及东南一带的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围棋是中国传统的文化艺术活动之一,扬州又是清代重要的围棋中心之一。两淮盐官与清代扬州围棋活动关系密切,很值得一说。  相似文献   

13.
我国铸行铁钱,以宋代最盛。铁钱主要分西北铸及两淮铸,西北铸始于川陕;两淮铸泛于长江南北。北宋铁钱大部分出于西北铸。自宋徽宗以后,南铸铁钱大兴,及至乾道年间,为两淮铸行铁钱极盛时期,端平铁钱最后出,元兵入江淮,铁钱绝迹。唯西北铸铁钱持续至咸淳年间。铁钱的铸造,与铜钱同,以沙作型。在流通的大量铁钱中,有兄弟钱之别。  相似文献   

14.
清代盐课“关系国赋,最为紧要”。本介绍的是,康熙年间,曹寅和李煦二人主动请缨,接管两淮盐政,不自觉中竞走上了不归之路的情况。  相似文献   

15.
盐务道员是明清政府为管理食盐产销设立的重要职官。万历末年,明廷为催征盐课以供辽饷,先后创设整饬、疏理两淮盐法道。天启以后,党争剧烈,道臣清理盐法成效不彰,崇祯朝致力恢复运司专管盐法的旧制。清代重新调整盐官制度,合并运使、盐道为“管盐法道运使”,又新设监管场产的“分巡盐务道”和职司岸销的“通省盐法道”。盐务道员由朝廷差遣官变为地方盐务机构,与专管盐课钱粮的运司衙门共同成为包衣盐差的直属办事机构。皇帝为独揽两淮利权,又令两江总督兼总理盐法,与包衣盐差相互制约。道光年间,盐差因整顿不力奉裁,盐政改归总督管理。咸同军兴以后,运司、盐道的职权被招商、督销等局侵夺,两淮利权遂归总督,成为晚清督臣专权的财政基础。  相似文献   

16.
1974年5月,江苏省丹徒县高资公社团结大队十队的农田水利工程工地出土了一把南宋铁刀(图一)。铁刀全长83.3、刀身宽4—4.6、脊厚0.5—0.8、茎19.5厘米。环首呈椭圆形,心形格,刀脊近茎处錾刻"两淮制置印侍郎任内咸淳六年造"十四字,字迹清晰。这把铁刀是印侍郎任两淮制置使时制作的。两淮的范围,据《宋史·地理志四》  相似文献   

17.
倪玉平 《安徽史学》2012,(1):25-29,45
曾国藩是对晚清两淮盐政改革产生重大影响的关键性人物。在两江总督任上,他对两淮盐政开展全方位的改革:一是力图收复川盐济楚失地,二是在淮南推行保价整轮,三是在淮北实施改票轮售。曾国藩的改革,承前启后,是晚清盐政史上的重要环节,也成为梳理两淮盐政改革脉络的基石。虽然曾国藩的改革取得了税收上的成功,但也彻底颠覆了原有票法的精髓,并充分显示出他对市场经济的怀疑。  相似文献   

18.
正为了扫除阅读障碍,我们先认识一个字:鹾,读cuó。古时候称经管食盐的事务为鹾政,称从事食盐经销者为鹾商,干盐业相关工作称为业鹾。为了扫除阅读障碍,我们再一起认识一个名词:淮盐。产于今江苏省北部沿海一带的食盐的称谓。以淮河为界,淮河以北为淮北盐场,淮河以南为淮南盐场,是中国古代四大海盐产区之一。《两淮盐法志》所谓两淮地域,涵盖于此。本书两淮的概念,与今安徽省淮南、淮北两市无关。  相似文献   

19.
淮安市位于京杭大运河的中部、大运河与古淮河的交汇处。这里作为京杭大运河最早的人工河段——邗沟入淮处,以及中运河的前身——古泗水入淮处,城市是完全因水运而产生、因运河而兴起的。而其“运河之都”地位的形成,则不仅是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决定的,而且得益于明清朝廷政治上的权衡决策及中央重要管理机构的驻节。淮安市的衰变嬗替亦与运河息息相关。以淮阴故城为中心,淮安城市的三点式肇兴今天的淮安市区,即是历史上通常说的“两淮”。历史上的“两淮”,大致有3种含义:一是泛指淮河南北的广大地区;二是指淮阴(元明清时期称清河县)、淮安(…  相似文献   

20.
<正>晚清时期,由于太平天国运动的爆发、两淮盐务自身的管理漏洞以及南京—镇江河段的河道变迁,从而导致仪征淮盐总栈重新选址和内部整顿。时任两江总督曾国藩在综合此前数任官员的两淮盐务治理经验,重新整合盐法、设立盐务章程、改建淮盐总栈,最终淮盐总栈移到仪征东南的十二圩普新洲,改“瓜洲淮盐总栈”为“仪征淮盐总栈”。本文将晚清时期淮盐总栈的选址问题和南京—镇江河段的河道变迁相联系,希冀通过对研究区域进行历史脉络的梳理,探求晚清时期区域环境变化的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