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新石器时代我国辽河流域、黄河流域与长江流域三个地区的玉器,在材质、造型和纹饰方面表现出强烈的区域性特征:辽河流域的玉器多采用岫岩玉为原料,长江流域的玉器则多用透闪石一阳起石制成,而黄河流域多见绿松石制成的器物;辽河流域的玉器纹饰简单风格朴实,长江流域的玉器器形和纹饰都很特别,黄河流域则多生产工具且光素无纹.此外,玉器反映了新石器时代中晚期辽河流域内渔猎经济和宗教在社会中居于主导地位,长江流域中下游地区则可能进入了王权、军权和神权一体化的方国阶段,而世俗权力的独大在黄河流域普遍存在.世俗权力在这一地区社会政治生活中占据了主导地位. 相似文献
2.
一直以来,古玉深受人们的喜爱,尤其是新石器时代玉器,自八千年前的兴隆洼文化时期延至红山文化时期,这段时期的玉器工艺时代特征非常显著,民族风格也很鲜明,诸如玉、鸟形、碧玉龙、黄玉龙等等,玉器雕工之精细,选料之讲究,造型之奇特,内涵之深邃,蕴含了远古人类对自然人文现象神秘之怀想,奠定了数千年来中华民族牢固的尚玉礼玉神玉痴玉之根基。 相似文献
3.
作为一个考古学文化区域,本文所指的甘青地区,其范围大致东起泾水、南抵西汉水流域,东北接河套地区,西越湟水流域,西北基本包括河西走廊的全部。这里地处黄河中上游,属黄土高原的西端,西南和西北分别与青藏高原和蒙古高原相接,六盘山、秦岭、岷山、日月山、祁连山、 相似文献
4.
The book Research on the Origin of Jades:A Study and Album of XinglongwaCulture Jades jointly compiled and published by the Institute of Archaeology,CASS,and the Center forChinese Archaeology and Art,the Chines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describes all the jades round 8000BP unearthed from the Xinglongwa site and expounds comprehensively the results of their studies.Itmakes a multi-angle discussion on related problems,such as the origin and diffusion,the use and usingmanner and the making technology of jad... 相似文献
5.
人类社会的发展史,大致是按照石器时代、铜器时代、铁器时代、电器(气)时代……的顺序构成的,这一理论最先由丹麦的汤姆逊提出,经过他的学生沃尔赛完善后,成为了西方文化学的“经典理论”,然而,这一“经典理论”却并非放之四海而皆准。随着我国考古工作的不断深入,使得诸多专家们不得不面临一个事实:在中国的原始社会,有着无比灿烂的玉雕艺术和玉器文明,它们以北方的红山文化、南方的良渚文化和中原的龙山文化为代表,构成了一个环东南沿海的月牙带。大量的物质遗存足以证明玉器在当时已成为时代的主流,不但渗透到当时的各个领域而且存世 相似文献
6.
中国雕琢和使用玉器的历史可以追溯至距今8000年左右的西辽河流域内蒙古兴隆洼遗址。据考古发掘资料显示,我国最早的环形玉器出现在内蒙古兴隆洼遗址,同时也正是以环形玉器的制作,揭开了我国各地区玉器制作和使用的序幕。以红山文化和良渚文化玉器的发现为代表,西辽河流域和长江下游地区环太湖流域成为新石器时代两大雕琢和使用玉器的中心。与此同时, 相似文献
7.
8.
青墩遗址已出上的化遗物,以陶器、石器、骨器为主,出土的玉器数量虽不多,但在江淮地区的新石器时代化遗址中,尤其是滨海遗址中,无论是玉器出土的数量,还是材料的选择,或是雕琢工艺,以及玉器反映出的精神化层面,都是首屈一指的。 相似文献
9.
在中国东北地区史前玉器发展进程中 ,黑龙江史前玉器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据现有资料统计 ,黑龙江省境内出土史前玉器的地点共有 2 6处 ,出土史前玉器总数为 1 73件 ,主要器类有斧、铲、锛、凿、匕形器、、管、珠、璜、双钮、带齿环形器、带钮椭圆形器、双联、三联璧等。通过类型学和年代学的比较研究 ,可以将黑龙江史前玉器分成三个发展阶段。第一阶段 :以饶河小南山、庆安莲花泡、延寿火烧嘴子山、依安乌裕尔河大桥、尚志亚布力等遗址出土的玉器为代表 ,其年代为距今 75 0 0 - 70 0 0年左右。第二阶段 :以鸡西刀背山、杜蒙李家岗、泰来东翁根山等遗址出土的玉器为代表 ,其年代为距今 6 0 0 0 - 5 0 0 0年左右。第三阶段 :以依兰倭肯哈达洞穴墓葬内出土的玉器为代表 ,距今 40 0 0年左右。黑龙江史前玉器独具特色 ,自成体系 ,具有鲜明的地域风格 ,玉璧的雕琢和使用非常发达 ,历经三个阶段而不衰 ,红山文化晚期玉璧及三联璧的出现 ,应是受黑龙江史前同类玉器影响的结果。同时 ,玉器雕琢和使用均进入鼎盛阶段的红山文化对黑龙江同期及以后的玉器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我国长江下游地区,平原沃饶,山青水秀,气候温和。四季分明,非常适宜古人类活动。早在30万年前,我们在的祖先就在这里生息。特别是新石器时代,先民们以自己的劳动和智慧创造了先进发达的原始化。这里是中国古代化的发祥地之一。对中华民族古代明作出了很多杰出贡献。如水稻栽培、干栏建筑、制陶琢玉、陶漆绘、 相似文献
11.
12.
13.
14.
15.
北阴阳营、凌家滩属江淮地区,时间一先一后。通过对玉器质料、器形、工艺的对比分析,说明凌家滩继承并发展了北阴阳营的玉文化,已进入产生宗教信仰的新阶段。江淮地区与东北、黄河下游、太湖流域共同创造了中国史前的玉文化。 相似文献
16.
相对于史前时代而言,郑州商城出土的商代玉器总体水平并不是很高,种类和数量也不是很丰富,但却代表了我国玉器发展史上一个承前启后的重要发展时期.商城玉器仍然以礼器为主,某些武器仪仗类玉器比较发达,装饰品比商代以前明显增加,尤其是柄形玉器运用非常普遍,这都体现了商代前期玉器的鲜明特征.洛达庙三期及南关外期时,商城玉器不但很少,而且残小.到二里岗下层一二期时,玉器种类数量逐渐增加,至二里岗上层一期时达到了最顶峰,在二里岗上层二期又迅速减少.商代人民公园一期时商城玉器出现了第二个高峰,人民公园二期又一次衰落.郑州商城各期玉器数量、种类的变化同时也反映了商城文化的兴衰以及商人在郑州地区统治范围的变动. 相似文献
17.
18.
胶县三里河大汶口文化玉器有璇玑形玉环(玉圆孔边刃三牙器)、玉镞(包括方、圆两种锥形器和四式玉镞)、钏、耳坠、管、环以及鞍形饰、马蹄形饰共35件。玉圆孔边刃三牙器应为女巫事神的玉神器,玉镞中的12件用作尸主口中之唅(琀),体现了鬼神食玉的原始巫教理念。由于三里河大汶口文化遗址和墓葬的地理位置靠山面海,不可避免带有海洋性文化的特点,玉圆孔边刃三牙器就是海洋性玉文化的的象征和例证。距今4500年前后,女巫以玉圆孔边刃三牙器事神,标志着其原始宗教仍处于女巫事神的早期阶段,远远落后于东北夷、东夷两大玉文化男巫为教主的阶段。大汶口文化始于公元前4300年,到公元前2500年前后发展为山东龙山文化。该文化处于北夷、南越两大玉文化板块之间,昊夷玉文化板块之东,故厘定为莱夷玉文化板块。三里河大汶口文化玉器中的玉圆孔边刃器的出现,是莱夷玉文化板块即胶东半岛玉文化板块的标志和结晶,而胶县三里河一带也就是两个玉文化板块的碰撞带和撞击点。 相似文献
19.
关于海岱地区新石器时代的玉器,此前已有学者从不同角度作过研究.但对于玉料来源及琢玉工艺从未做过专题分析.本文根据考古学以及矿物学的最新研究进展,从考古学文化的分区、文化因素分析、制作工艺等角度进行了尝试分析.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