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敦煌莫高窟第297窟甬道南壁有两行西夏文题记,为西夏福圣年间某人礼佛时所刻写,具有发愿性质。此文在前人译释基础上对该题记进行了重新译释,同时结合该题记对西夏统治敦煌的时间进行了探讨,认为西夏最早于1053年取代沙州回鹘政权,开始了对瓜、沙二州的统治,至1227年蒙古军攻占敦煌为止,西夏共统治敦煌达174年。  相似文献   

2.
曹氏归义军时期,敦煌政权的势力范围仅限于瓜、沙二州。归义军节度使府衙位于沙州,沙州又被称作"上州"。瓜州刺史慕容归盈、曹延恭先后在瓜州长期执政。由于地理、姻亲、政治等因素,导致归义军政权内部形成了瓜州派系。沙州府衙试图限制瓜州派系势力,曹元忠在瓜州增设会稽、新乡二镇就是相应的举措。以曹延恭为代表的瓜州派系获得了瓜州慕容家族等的支持。最终,瓜州、沙州之间的矛盾难以调和,曹宗寿利用瓜州军队发动了政变,推翻了归义军节度使曹延禄的统治。"瓜、沙之争"是曹氏归义军衰亡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3.
元代在敦煌地区设立沙州路总管府,并以瓜州为其属州;同时派诸王进行出镇,建立起统治敦煌的军政管理体系。豳王出伯、豳王南忽里及喃答失太子曾出镇包括沙州、瓜州在内的河西西部地区,此后属于外王系的阿剌忒纳失里也曾短暂出镇沙州。由于出伯家族出现支系化趋势,豳王又衍生出一等王肃王封号和二等王西宁王封号。由此,出伯家族由原来以豳王王号出镇肃州、瓜州、沙州、哈密等地,变成以不同王号分镇不同区域:豳王出镇肃州,肃王以及威武西宁王先后出镇哈密,西宁王出镇沙州。自天历二年(1329)起到元末明初,西宁王系诸王忽答里迷失、速来蛮、牙罕沙、速丹沙以及阿鲁哥失里先后袭西宁王位,出镇沙州地区。  相似文献   

4.
吐蕃沙州节儿及其统治新探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沙州节儿是吐蕃统治敦煌时期在该地区设置的最高长官,由瓜州节度使衙任命,吐蕃中央大尚论和宫廷会议可以对它及其工作进行干预。沙州节儿拥有本地区的军政、司法、财政大权,并参预本地区的宗教活动。节儿在吐蕃对沙州进行有效统治中起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刘玉权 《丝绸之路》2011,(18):77-82
公元1036年,西夏攻陷瓜(今甘肃瓜州县)、沙(今甘肃敦煌县)二州,瓜、沙二州开始隶属西夏统治。瓜、沙二州在西夏统治的191年期间,经济社会发展境况如何,历史文献鲜有记载。本文尝试从敦煌莫高窟和瓜州榆林窟西夏佛事活动的一些痕迹,同时结合史料来探讨瓜、沙二州在西夏统治时期的情况,以补文献之不足。  相似文献   

6.
敦煌文书S.1438背《书仪》残卷的作者是吐蕃占领敦煌初期的沙州都督索允,索氏为吐蕃和归义军时期的敦煌大族。吐蕃在敦煌等地设置的都督源自突厥和唐朝职官,吐蕃沙州都督在793年之后开始设置,由当地汉人(包括当地粟特后裔)担任,为敦煌汉人担任的最高职务,主管民政,有正、副(大、小)二职,位居吐蕃人担任的敦煌乞利本(节儿论)、节儿监军之下。而英藏敦煌吐蕃文Fr.80号文书的作者则是S.1438背《书仪》残卷中记载的,在795年或796年沙州玉关驿户起义被镇压后由瓜州节度留后使派来的新节儿。  相似文献   

7.
敦煌藏经洞为什么要封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物》1979,(9)
读《文物》1978年12期马世长同志《关于敦煌藏经洞的几个问题》一文,深受启发。文中认为封闭藏经洞的原因"或许与西夏对瓜州等州的控制进一步加强有关",但西夏崇信佛教,何以敦煌的和尚又要封藏经  相似文献   

8.
颜延亮 《丝绸之路》2011,(18):95-98
瓜州榆林窟现存题记较多,其中部分为汉字书写,部分为西夏文、回鹘文书写。这些题记中大多语言诙谐生动,通俗与典雅并重,是研究古代瓜州文学乃至敦煌文学的重要资料。  相似文献   

9.
锁阳城探源     
刘兴义 《丝绸之路》2011,(18):10-11
锁阳城汉魏属敦煌郡,西晋十六国属晋昌郡,延至隋唐,又分属沙州敦煌郡和瓜州晋昌郡。对于它的创建年代、建筑类型、地理特征等,史学家们各抒己见,众说纷纭。本文主要结合前人研究成果,尝试对上述问题作一简略探讨。  相似文献   

10.
明初攻取敦煌,后以归附的蒙古王子为指挥使设置了沙州卫,使沙州成了明代的一个羁縻卫所。其后为经营西域,明朝设置关外七卫,敦煌成为明代西陲防御体系的重要一环。由于瓦剌和吐鲁番等部族的侵扰等诸多原因,明朝弃置了整个敦煌地区。本文欲对这一历史过程进行梳理,力图对明朝弃置敦煌之原因作出分析,并探讨这一过程所产生的历史影响。  相似文献   

11.
公元11世纪,丝绸之路曾刮起一股强劲的党项旋风。这个倏忽往来、若电击云飞的马背民族,凭借硬弓大马,从东到西,打遍当时的北宋、契丹、吐蕃、甘州回鹘和敦煌曹氏等各族政权,难逢对手。硬是打出了一个西夏政权,建立了东尽黄河、西界玉门关的丝绸之路王国,创造了独具一格的西夏文化。到了13世纪初,蒙古铁骑横扫亚欧,所向披靡,只有勇敢的西夏民族不信邪,蒙古军几次入境都遇上了激烈的抵抗,西夏君臣甚至还讥讽一代天骄成吉思汗说:要与我厮杀时,你到贺兰山  相似文献   

12.
唐宣宗大中二年(848),张议潮在沙州起事,随即遣使入唐。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敦煌文献P.2748号文书做了进一步考订,认为虽然文中提及灵州等地理名词,但由于灵州的出现与沙州使者入朝无关,且没有证据显示文中"定远"即为"定远军",所以学者此前所得出的大中二年沙州使者由天德军经定远军,再南下灵州并最终入京的推论恐难成定论。  相似文献   

13.
本文对敦煌莫高窟北区出土编号B163:46蒙古文残文书进行了系统的考察,并认为该文书很可能是1324年出镇沙州的诸王阿剌忒纳失里颁发给吐蕃地区某个招讨司的令旨。文书书于阿剌忒纳失里驻镇沙州期间。基本内容为对招讨司有关军事事务的请示的答复。  相似文献   

14.
敦煌(沙州)地处嘉峪关西边,西接新疆之哈密,南连青海之柴达木,具有极其重要的战略地位,清朝为加强嘉峪关外地区的控制,从雍正初年开始经营敦煌等地.从雍正初年到乾隆中期,清朝在敦煌先后设置了沙州所、沙州卫、敦煌县,并从甘肃各地招募了贫民前来屯垦.  相似文献   

15.
日本学者池田温的《中国古代籍帐研究》一书辑录的唐代敦煌户籍,有59户是非绝户户籍。其中包括唐[七世纪后期]沙州敦煌县龙勒乡籍1户,周大足元年(701)沙州敦煌县效谷乡籍5户,唐先天二年(713)沙州敦煌县平康乡籍2户,唐开元四年(716)沙州敦煌县慈惠乡籍(抄录)6户,唐开元一○年(722)沙州敦煌县悬泉乡籍7户,同一年敦煌县莫高乡籍(草案)2户,唐[开元年代]沙州敦煌县籍(草案)1户,唐天宝三载(744)敦煌郡敦煌县神沙乡弘(?)远(?)里籍1户,唐天宝六载(747)敦煌郡敦煌县效谷乡□□里籍1户,唐天宝六载(747)敦煌郡敦煌县龙勒乡都乡里籍17户,唐大历四年(769)沙州敦煌县悬泉乡宜禾里手实16户。我国出版  相似文献   

16.
西夏文《择要常传同名杂字》是西夏时期流传于民间的一部常用佛经诵读童蒙性质的杂字类字书。借助该书正文第6页的内容,可以补全西夏字书《同义》缺失的篇目代表字。比对甘肃省瓜州县博物馆藏编号为00027的残片,证明了《择要常传同名杂字》至少曾在西夏时期的瓜州地区流传,这一现象应该与杂字字书在唐五代敦煌地区流行的传统一脉相承。  相似文献   

17.
回归西北     
《旅游》1999,(9)
沙漠绿洲敦煌行敦煌是古代丝绸之路上的一个重镇,也是沟通东西文化交流的“咽喉”之地。来往于丝绸之路上的商旅出入玉门关、阳关,往往都到莫高窟烧香看佛。敦煌古来就有许多别称,因为这里年降水量小,而蒸发里却很大,这种特殊的候条件使敦煌盛产西瓜、甜瓜、葡萄、杏等水果,所以敦煌有“瓜州”之称。而敦煌还有另一个古称叫作沙州,因为沙构成了这里特有的自然景观。鸣沙山和月牙泉鸣沙山和月牙泉是大自然的杰作。在敦煌城南5公里处由积沙形成了一条小小的山脉──鸣沙山。登上山巅,金黄色的沙村如波涛翻腾而不时,会听到阵阵轰鸣,…  相似文献   

18.
屈直敏 《中国地方志》2015,(4):41-52,64
南朝刘宋段国撰《沙州记》,大约在隋唐之际散佚,有的学者误将其视作敦煌沙州之地志。在辑得段国《沙州记》佚文18则的基础上,对《沙州记》之沙州地望进行考辨,结论更具说服力。研究表明,段国《沙州记》之沙州并非今甘肃敦煌之沙州,而是今青海贵南之沙州,两晋南北朝之际属吐谷浑疆域。  相似文献   

19.
清朝在开拓西域的过程中,鉴于敦煌重要的中转站作用,对敦煌进行了积极经营。通过建城、移民、屯田,敦煌的人口数量迅速增加,社会经济逐渐恢复。与此同时,雍正三年(1725)在敦煌设立沙州所,雍正四年(1726)改设沙州卫。随着西域地区的统一,敦煌已由边地变为内地,卫所建置已不合时宜。乾隆二十五年(1760),正式设立敦煌县。清朝设立行政建置的举措,对敦煌社会历史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党项是我国古代西北民族羌族的一支 ,习性尚武而勇猛。公元1038年 ,党项首领元昊称帝建国 ,辖境包括今宁夏、甘肃和内蒙古西部。史称“西夏” ,蒙古人称之为“唐古特”。成吉思汗一生横扫欧亚无敌手 ,但他却六次攻伐西夏而未灭之 ,最终于1227年病逝于西夏境内的六盘山下 ,由此可知西夏军队战斗力之强。西夏军队总兵力为四十万人左右 ,主力号称“擒生军” ,人数约十万 ,其中最精锐的部队又称“铁骑军” ,骑士们都是从党项贵族子弟中精选出的。他们精骑善射 ,人与马联成一体 ,皆披铠甲 ,总兵力约三千人。据元朝蒙古人托托所编著的《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