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2018年9月21日~11月20日,由成都金沙遗址博物馆、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联合国内1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40家文博单位共同举办了"金色记忆—中国14世纪前出土金器特展",该展览首次集中展示了目前中国出土的具有代表性的8件黄金面具,反映出不同地域、不同时代的独特面具文化。面具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在世界不同地区、不同时代都曾出现过,通常都与礼仪、祭祀、丧葬等密切相关。其中,以黄金制成的面具十分罕见,在世界范围内发现较少,因  相似文献   

2.
民俗传承在一定程度上也受到科技创新的影响,这种动态模式不仅可以为民俗的社会适应提供技术支持,有时也会导致特定民俗事象的衰亡。普遍流行于淮海地区的立春"戴春鸡"习俗就是其中一例。虽然这项以婴幼儿为主体、针对天花的预防手段明显具有民间信仰的象征性,却也反映了区域民众对某些特殊疾病的认知方式。作为一种跨区域习俗,立春"戴春鸡"虽未为人类非遗"二十四节气"所强调,但其所蕴含的防疫理念依然值得追索和传承,甚至可以借此构建地方性"传染病预防日",从而维系其存续力。  相似文献   

3.
在研究蒙古高原诸游牧民族的历史时,我们发现有一种被称作“剺面”的奇特风俗,在这里延续了很久,从公元前3~1世纪的匈奴人到13世纪的蒙古人都程度不同地保留了这些习俗。事实上,这种习俗产生于古代西亚的原始宗教,在斯基泰社会变为葬礼仪式,并大为盛行,随着畜牧业生产方式的传播,这种习俗和其他一些斯基泰文化成份一道为蒙古高原诸民  相似文献   

4.
覆面葬俗是指古人死后在面部遮盖麻布或铜面具的一种丧葬习俗。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这种习俗带着浓厚的民族特色被沿袭下来。因此,在东北民族史的研究中,丧葬习俗是不容忽视的重要问题之一。(一) 东胡族覆面葬俗于先秦文献无征。在考古发现的实物资料中,以东胡后裔——辽代契丹人的铜面具为多。近年于内蒙古敖汉旗周家地墓地发现用缀铜泡、绿松石的麻布和  相似文献   

5.
正现代黄金最常见的形状是长方形,俗称"金条",古代流行的形状则多种多样。先秦时,人们喜欢把黄金做成饼形和方块形,前者称为"饼金",有圆形和不规则形;后者叫"金版",每一版上加盖十几个到二十几个印记,故又称"印子金",使用时就割下一块。到汉代,黄金被铸成麟趾形和马蹄形,每枚重约一斤,称"麟趾金"和"马蹄金",这种金子后代仍时有发现,据《梦溪笔谈》,北宋就有人挖出过。  相似文献   

6.
“曹盖”(或叫“跳曹盖”,一说“咒乌”)和“十二相”(或叫“跳十二相”,一说“咒偶”,也有按白马语直译为“挫喔”),都是我省境内白马藏族一种民俗祭祀舞蹈,也是一种非常有民族特色的木制面具艺术。虽然、曹盖与十二相都是白马藏族的民族习俗,是在春节及春耕、秋收后的祭祀舞蹈,有着浓厚的原始宗教、自然崇拜的色彩,(?)象特征,跳演时不同的习俗与身式,它们不是一种舞蹈和面具艺术,而是属于不同的两种民俗舞蹈和民俗活动。  相似文献   

7.
吕馨 《南方文物》2012,(1):95-99
在众多辽代墓葬中发现的随葬金属面具与网络极大地激起了人们研究的兴趣。目前学界关于契丹族金属面具与网络的随葬这种葬俗的起源还没有统一的定论,主要有以下六种学说,它们分别是萨满教说,下嫁到萧氏皇家女子专用说,佛教说,金缕玉衣说,树葬说以及东胡说。同时,笔者认为唐代西域胡人覆面缠裹的习俗对契丹葬俗形成是起了很大作用的。综上所述,辽代的金属面具与网络正是这些因素共同碰撞的产物。  相似文献   

8.
金沙遗址出土的金面具,与三星堆黄金面罩形态相近,但尺寸相差悬殊,本对此作了探析,认为这可能与祭祀活动的级别以及祭祀的身份均有一定的关系。它们都是古蜀明繁荣时期的灿烂遗存,对了解古代蜀人的信仰、习俗、观念,以及古蜀王朝之间的兴衰更替,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9.
王梅 《中原文物》2007,(3):75-79
特殊的历史背景使得旅顺博物馆所藏人俑极具特色。这些人俑以不同的时代风格和地域特色,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我国古代的丧葬制度和礼仪,对研究古代的舆服制度、生活习俗都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10.
面具是化装的一种形式,自石器时代以来就一直流行于世界各地。面具款式繁多,变化万千,可用来制作的材料极为丰富。一般来说,面具所代表的是超自然的神、人类的祖先以及虚构的人物,也可以是某个历史人物的肖像。因此,面具经常是作为和各种神灵对话的手段,以祈求他们事事保佑,借以抵御难以预料的灾祸。从事面具制作的几乎都是专业工匠或著名雕刻师,有些面具制作者本人即是巫师。面具在宗教仪式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因而面具艺人通常被认为具有创造某种精神力量形象的灵感。人们认为世界上所有的有机物和无机物都渗透着某种精神  相似文献   

11.
使用石范随葬的习俗贯穿西南地区整个青铜时代,而尤以滇文化最为突出。墓主人身份可能为铸造工匠,随葬的石范具有明身份和别认同的功能。另外,该习俗在岭南、东南亚地区的青铜文化中也有发现,其文化传统可能源于欧亚草原青铜文化的"铸匠墓"习俗。  相似文献   

12.
自古代开始西域地区的人文环境和地理环境的独特性就使这个地区成为我国乃至世界上的一个重要的文化单元区。新疆地区的很多古代民族都信奉过萨满教,现存的很多民族也曾经信仰过萨满教,它长期流行并且与这些民族后来信奉的宗教相融合,还有萨满教的很多习俗逐渐沉淀为新疆民族文化的一部分,直到今天仍然存在着。  相似文献   

13.
黄金面具、铜丝网络与祖州石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汇总了辽代墓葬中出土的金属面具、金属网络的实物材料,分析目前学术界有关契丹人金属面具及金属网络的几种学术观点,认为金属面具与金属网络的根源是契丹人固有的“死不墓”丧葬习俗与汉文化中“停尸、守灵、重孝”习俗相结合的产物。其功能是保留死者的尸体,美化粉饰死者,其性质是契丹人“祖灵崇拜”的反映。并由此论及现位于巴林左旗辽祖州城址之内的神秘石室,根据目前在辽墓中发现其它石室的原形,结合契丹皇族“权殡”、“厝葬”的习俗,认定祖州石室是“权殡”辽太祖耶律阿保机的场所,即《辽史·礼志》中所记的“ 涂殿”。其功能应与金属面具与金属网络相类似,为临时保存尸体之用。  相似文献   

14.
在应县木塔秘藏中,发现有辽代蒙书多种,如《蒙求》、卜筮书和杂抄等,既有刻本,也有抄本,在杂抄中又引用有《千字文》和《太公家教》等。通过与敦煌遗书中的蒙书相比较,可以获知这些古代蒙书的不同版本和流传情况,对于研究当时的社会风俗和教育情况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5.
金属面具和网络是辽代契丹族葬俗中最具特色的部分,是研究契丹人习俗、宗教的宝贵资料。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一直是学术界争论的热点。本文拟以现有的研究成果为基础,从金属面具与网络的来源和功能出发,提出几点粗浅的认识。一面具是世界范围内一种普遍的文化现象。契丹面具的出现不是偶然的,是源于其游猎民族习俗而产生的原始宗教-萨满教信仰的产物。狩猎生产和巫术是面具起源最重要的因素,面具是原始伪装狩猎的工具。在内蒙古巴林右旗的新石器时代岩画中,有一头戴兽冠,张弓搭剑的猎人,其冠做兽头形、竖耳、长嘴张开,为典型兽冠面具①。另…  相似文献   

16.
"旅游神"即与交通、道路、出行相关的神祇。在中国,有"行神""道神""路神""道路之神"等叫法。为了表述方便,统一称"旅游神"。在人类文明进化史上,中国以及其它地区均产生过旅游之神,并且形成了祭祀这些神祇的仪式、制度、风俗和文化。比较而言,中国古代旅游神崇拜及其衍生出的祖饯习俗在完整性、普遍性、等级制、规范性和延续性等方面均具有独特性。  相似文献   

17.
元青花纹饰中人物题材装饰特别引人注目,故事题材多取自秦汉隋唐的著名历史人物,这些题材在元代的流行并非受元杂剧、版画的影响,主要是与元朝统治者"尚武崇文"的治国思想、"忠臣义士"的祭祀制度和蒙古色目贵族好酒习俗有紧密的联系。  相似文献   

18.
只要是对西藏人文风土比较了解的人,都可以随口说出西藏最为常见、最具特,正的丧葬习俗——天葬,哪怕是从未见过天葬的人。当然也有人知道古代西藏曾流行过土葬,那是因为人们去看过或听说过山南琼结的藏王墓、朗县  相似文献   

19.
正说过年,"腊八粥"原来是农民腾仓清理出来的各种陈杂粮合起来煮成的稀饭;现在流行的公司年会,在以前叫"倒牙";各家有各家的年夜饭菜单,但是一定要有一碗不切断的青菜和一盘金银丝,或者一碗寓意着"金银、清白、勤快、久长……"的安乐菜;到了正月十五,还有年味更加浓郁、更加讲究的的"请春客"……听陈蓉俊老人摆的这些龙门阵,跨越的年代久远,才发现有很多习俗早已消失不见,而保留下来的那部分也有些背道而驰,失去了原有的文化意义。这种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的断裂,趋势堪忧。良好的文明发展进程应该是齐驱并进的:新时代的新生事物衍生不断,传统里的文化精髓也长盛不衰。  相似文献   

20.
面具即是我国多民族优秀文化遗产,又是中国少数民族文明史、美术史、工艺史等,而且还是我们今天研究民族学科的重要资料之一。那些凝聚着"狞厉美"的面具造型,已成为有意味的符号,充分体现了尚神兽图腾的观念和遗风。将危害人们的妖魔精灵驱逐出去以求一年的平安和吉祥。丘北县普者黑仙人洞村的彝族(撒尼人)有多神崇拜的习俗,他们对多神的崇拜又大多通过面具作为载体,并在各种祭祀活动中(如招魂、捉鬼、祭天、祭地、打猎、捕鱼、种植、养植等)得以体现。撒尼人不管选用什么面具,挂在什么地方,都是为祈求家里平安,祈求人蓄兴旺、风调雨顺、五谷丰登而制作出的避邪物。它是集文明史、美术史、工艺史一身的的复合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