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铜锣山窑址位于江西省景德镇市昌江区竟成镇银坑村铜锣山的山坡上, 2006年2~4月,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与景德镇民窑博物馆联合对其进行了发掘。在该窑址发现了一处作坊遗迹和一个练泥池,出土了大量青釉、黑釉、青白釉瓷器和窑具。铜锣山窑址的上限或可早到五代晚期,下限当在北宋晚期,为景德镇乃至江西地区的陶瓷史研究提供了新资料,对于探索青白瓷的起源、生产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我国唐代至宋元时期花口瓶发展源流的梳理,确认青白釉花口瓶是由景德镇窑在北宋中后期开始烧制,并逐渐传播到南方各省区烧制青白瓷的窑口,其中包括潮州笔架山窑和福建德化窑。通过与景德镇湖田窑和福建德化窑考古发掘报告中青白釉花口瓶对比分析,初步推断广东潮州笔架山窑址新出土的青白釉花口瓶产地是潮州笔架山窑址的可能性最大,其时代初步判断为北宋晚期或南宋早期。  相似文献   

3.
2013年11月—2014年1月,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繁昌县文物局联合对安徽省繁昌窑窑址、窑包分布情况进行了专项调查,调查覆盖范围约30平方公里,全面摸清了繁昌县境内五代—北宋时期青白瓷窑址分布情况,确定了繁昌窑规模最大的窑场——柯冲窑的窑包数量。调查摸索了一套适合南方地区规模性龙窑窑址、窑址群调查登记的有效方法,初步建立起繁昌窑系列窑场分布与发展的时空框架。  相似文献   

4.
《中原文物》2020,(2):20-32,F0003
烈山窑址位于安徽省淮北市烈山区烈山镇烈山村,2018年开始发掘,面积700平方米,分为三个区域:Ⅰ区金元窑址区域、Ⅱ区唐代末期至北宋窑址区域、Ⅲ区汉代窑址区。清理各类遗迹70余处,包括6座窑炉、52个灰坑、1条道路、14条灰沟,以及大量遗物,其中以白瓷、青釉瓷、三彩器为主,产品主要包括碗、盘、盏、罐、素烧建筑构件、黄釉印花砖等。烈山窑址很可能就是文献中记载的宿州窑,其主要受定窑、磁州窑和巩县窑的技术影响,时代划分为东汉、唐代末期至元代晚期。  相似文献   

5.
贡昌 《文物》1984,(12)
北方钧窑是宋代五大名窑之一,驰名中外。其独特之处在于烧出的釉色青中带红,有如蓝天中的彩霞,是一种乳光釉。北宋晚期是其鼎盛时期。几年前金华地区已经发现金华铁店村有类钧瓷的窑址,由于窑包杂木丛生,地表采  相似文献   

6.
吉州窑是吉州地区在宋元期间的名窑场,窑址分布在赣江东西两侧,始烧于唐代晚期,发展于五代、北宋,极盛于南宋至元代初中期。永和窑是吉州窑系中最具代表性的窑场,因此,历来人们习惯地把永和窑径称为吉州窑。  相似文献   

7.
2015年11月至2016年10月,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与浦江县文物保护管理所联合对前王山窑址进行了抢救性考古发掘。本次发掘揭露出龙窑窑炉1条、房址1处、匣钵挡墙9道及灰坑2处,并出土大量瓷器和窑具标本。发掘资料显示,该窑址生产时代为北宋中期。该窑址的发掘为探讨北宋中期越窑瓷业技术传播等相关问题提供了丰富资料。  相似文献   

8.
伍家岭遗址位于长沙古城之北。2017年2月—9月,为配合"天健·芙蓉盛世花园项目三期"工程建设,长沙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对其进行了第三次抢救性发掘。此次发掘的建筑基址、古井、方形坑,时代为晚唐至北宋初年,可能属于五代马楚政权时期马殷父子在长沙城北扩建的宫苑建筑的一部分,窑址为北宋晚期至南宋时期,为研究晚唐至南宋时期长沙古城的变迁提供了重要的考古资料。  相似文献   

9.
定窑的历史以及与邢窑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定窑在唐代后期受邢窑的影响烧制白瓷,制瓷生产经过五代、北宋的发展,定窑遂成为北方最著名的瓷窑。在邢窑窑址未发现以前,对邢瓷的研究主要是依据文献记载,因此往往把一些出土的定窑产品误定为邢窑产品。在邢窑窑址发现以后,又因为还未能对邢窑窑址进行科学的发掘,而对定窑尽管进行了多次调查,但在认识上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尤其是对它的早期产品及其特征缺乏应有的了解。因此,在这种情况下,对  相似文献   

10.
<正>景德镇是中国古代制瓷业后期阶段的生产中心,被称为中国的瓷都,在世界上享有盛誉。古代文献中关于中唐到北宋时期景德镇的瓷器生产有多条记载,表明景德镇的制瓷历史可以上溯到中晚唐时期。然而,以往的考古发现却将景德镇窑业的创始时间定为五代时期1,并未发现中晚唐时期的窑业遗存。近年来通过考古调查和发掘得知,景德镇浮梁县湘湖镇南河流域一带分布有60处以上的晚唐、五代至北宋初期(9~10世纪)的早期窑址,部分窑址的时代可早到  相似文献   

11.
宝丰清凉寺汝窑址的调查与试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清凉寺窑址位于河南省宝丰县大营镇清凉寺村南的河旁台地上(图一)。根据调查、钻探与试掘获得的大量实物标本,可以判断这里是为北宋宫廷烧制御用汝瓷,同时兼烧民用瓷器的窑场遗址。现将调查、钻探与试掘的主要收获,简报如下。  相似文献   

12.
复议宋官窑青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献记载宋代有汴京、修内司、郊坛下三处官窑,由于北宋晚期有诏令汝州造青窑器之记且宫内大量使用汝瓷,遂有汝官窑之说。近年来在考古工作中已发现了汝窑、修内司官窑、郊坛下官窑三处窑址,极大地丰富了研究两宋官窑的材料。且有人把新发现的汝州张公巷青瓷窑址和北宋官窑联系起来。本文不仅是作者对考古所发现新材料的思考,也是对近年有关两宋官窑研究的综述。  相似文献   

13.
易立  王瑾 《文物》2021,(8):31-57+1
2018年5月,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对琉璃厂古窑址开展了调查和发掘工作,清理出大面积的窑炉、房屋基址、水井、水池、道路、沟渠、挡墙、灰坑、墓葬等遗迹,出土了丰富的瓷器、陶器、窑具、钱币等遗物。通过初步整理,这批遗存可分为四期:第一期为五代至北宋早期,第二期为北宋中、晚期至南宋中期,第三期主要在元代,第四期为明代。此次工作进一步揭示了成都琉璃厂窑的历史沿革、产品面貌、制作工艺、生产性质等文化内涵,为今后促进和加强对该窑口的考古学、美术学、陶瓷工艺学等方面的研究,并开展相应的文物保护等工作,提供了科学资料。  相似文献   

14.
青神坛罐窑是一处大型的古代窑址,烧制黑釉、酱釉、白釉、乳白釉、青釉等瓷器。坛罐窑的年代,上限可到北宋,下限可到元初,而以南宋器物为主。该窑址的发现,为四川古陶瓷研究提供了新的重要材料。  相似文献   

15.
冯小琦 《收藏家》2005,(12):47-54
五陕西省陕西省的古窑址发现数量不多,故宫博物院自50年代以来多次派人调查铜川耀州窑遗址,发现由宋到清代6座有关烧瓷的窑神庙碑记及唐代青瓷碎片。1959年陕西省考古研究所对铜川黄堡镇窑进行了重点发掘,发掘面积1200多平方米,出土瓷片8.5万多片,发掘出作坊和窑炉遗迹,发现了唐、宋、金、元不同时期文化层。铜川耀州窑的发掘对北宋耀州窑瓷器的分期和宋、金两代耀州窑瓷器的划分找到了依据。40.陕西省耀州窑窑址位于铜川市黄堡镇、陈炉镇一带。发现于1954年,后经过多次调查与重点发掘,共发现多处窑址,以黄堡镇为中心。耀州窑创烧于唐,终烧…  相似文献   

16.
从铜锣山等几处窑址的发掘看宋代景德镇窑业状况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2006年江西省文物部门对景德镇环城高速公路南环段的铜锣山窑址、道塘里窑址和凤凰山窑址进行了抢救性考古发掘,共揭示北宋龙窑遗迹2座、制瓷作坊遗迹3处,出土了一批青釉、酱黑釉、青白釉瓷器和窑具标本,对研究宋代景德镇地区制瓷业的作坊形态、技术特征和产品种类等均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7.
孟家务遗址位于河北省廊坊市文安县孟家务村西,在配合廊沧高速公路建设工程进行的文物调查中发现。2009年4月至5月,河北省文物研究所(今河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廊坊市文物管理处、文安县文物保护管理所联合对其进行了抢救性考古发掘,共出土窑址6座、墓葬1座,基本明确了窑址和墓葬的形制、结构和规模,确定其年代为北宋中晚期。此次发掘为研究廊坊地区宋金时期的物质文化、生产生活等提供了新的资料。  相似文献   

18.
河北省磁县观台磁州窑遗址发掘简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磁州窑系是宋元时期在我国北方活跃着的一个巨大的民窑体系,它分布广泛,特征鲜明,影响深远,为世人瞩目。河北省磁县观台窑址是磁州窑系的一处中心窑场遗址,早在50年代初期,著名古陶瓷学家陈万里先生已经发现了这座窑址。1958年,观台镇兴修引漳灌溉工程,河北省文物工作队配合工程对窑址进行了小规模发掘,发表了简报。这次发掘根据地层堆积情况和各地层中出土的铜钱,将观台窑的遗存分为四期,时代分别为元代、金代、宋末金初和北宋元丰以后,从而也说明观台窑创烧于北宋神宗元丰以后,终于元代。可惜发掘面积较小,简报过于简单。1960~1961年,河北省文物工作队为配合岳城水库工程,再次对观台窑址进  相似文献   

19.
彭善国  张凯 《文物》2022,(9):46-51
<正>豫西宜阳,北宋时为河南府寿安县,东临西京洛阳,洛水穿境东流,锦屏山上多木,煤炭资源丰富,发展制瓷手工业的内外条件皆备。宋人文集及明清方志对宜阳瓷业均有所记载,惜未引起足够重视。20世纪七八十年代,宜阳窑址虽经数次调查与发掘,但研究甚为薄弱。本文通过梳理文献并结合考古材料,拟对北宋宜阳窑相关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20.
本文首先明确钧瓷与早期钧瓷概念的内涵。通过对窑址考古与调查材料的收集,首先对早期钧瓷窑场的区域性进行分析。其次从具体年代信息的墓葬、窖藏、生活遗址与窑址以及仿钧器四个角度对早期钧瓷的年代问题进行探讨,推断出其流行时代为金晚期,即大定晚期到三峰山之战这40余年的时间。并认为可能存在的"过渡型钧瓷"或许与清凉寺窑"类汝"产品关联不大。蒙古时期钧瓷整体特征较元代有别,与早期钧瓷更加接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