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潮汕传统民居是潮汕文化的主要载体,体现潮汕文化的特质。潮汕民居不仅显示中国古典传统建筑的中轴线特征,具有与中原民居相类似的文化内涵。并且无论是在布局上,还是在伦理功能的调控上。潮汕民居更显示一种以“中心”为基点的“向心围合”特征,蕴含潮汕人民“北极崇拜”的天人合一文化思想,曲折展示潮人崇宗敬祖,追求和谐的民系心理。  相似文献   

2.
对人生的终极关怀始终是中国传统文化思想的主流.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中心问题是人的问题,其特点是从"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出发,从中确立自己的价值理想和生活意义,为人生文化提供种种价值理想和实现此等价值理想的途径与方法.这是中国传统文化区别于西方传统思想文化的重要标志."天人合一"思想是其中突出的表现.  相似文献   

3.
和谐精神是中国传统道德文化的精髓。中国传统道德文化不仅十分注重人与人及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协调,也十分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崇尚所谓“天时、地利、人和”,其中心思想就是“天人合一”。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批判地继承这种和谐精神有着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相似文献   

4.
"文化是旅游的灵魂"。佛教文化现在已成为重要的旅游资源吸引着众多中外游客,佛教建筑是佛教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寺庙的建筑之美在于殿落、亭廊与群山、柏松、水流、白云的相互呼应之间,含蓄温蕴,展示出文化与自然所赋予的和谐统一、天人合一的宁静与韵味。"文化是旅游的灵魂"。中国传统文化是儒释道三家鼎足而立、互融互补的文化,宗教文化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形成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是旅游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佛教文化  相似文献   

5.
吴筱 《文史月刊》2013,(4):72-73
在中国的传统思想中,儒家倡导的和谐思想一直占据着极其重要的地位。从方法论上看,儒家试图通过调和的方式,最终达到一种和谐。从价值取向上看,儒家的全部道德理论,都是为了追求最终的和谐。儒家"和"文化讲究"和心","和心"在处理人自身、人与人的关系方面表现出了我们至今仍需学习并加以倡导的各种素质;讲究"和而不同",体现了强大的包容性,展示出中华民族文化的容纳力;讲究"天人合一",集中说明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关系。  相似文献   

6.
中国古代农业长盏不衰,以生态保护型的农业生产方法,铸就了中国农业文明。“天人合一”思想在中国独特的“土壤”里产生、发展,并由此引导了中国传统农业思想及其农业实践,成为中国传统农业思想的精髓。一个“农”字所蕴含的道理,绵延几千年。沧海桑田,庄稼还是照旧地绿着;阡陌无声,却奥秘无穷。  相似文献   

7.
文章主要以避暑山庄为例论述了我国传统园林建筑思想.文章主要就承德避暑山庄的园林建筑的建造、方式、方法、格局等结合中传统造园思想,阐述了承德避暑山庄的独特造园思想,以及“天人合一”的思想,总结了避暑山庄把“天人合一”思想在中国传统园林建筑中的淋漓尽致表现.  相似文献   

8.
以星宿代指地域或以星宿命名地名,是中国传统文化所特有的一种文化现象,这是中国古代"天人合一"思想在地理学上的一个具体体现.本文列举了东北地区的几处以天文星宿命名的古代地名,对其中所反映出的"天人合一"思想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9.
樊焕尧 《神州》2014,(12):150-151
“天人合一”是中国传统哲学中一个古老的哲学命题,它具有比较广泛的意义,而且是中国传统哲学的一个独特观点。其传统的意义是主体与客体的相互融合,也就是主体与自然环境是一体不二的关系。这是中国传统哲学追求的最高境界。现在,在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上提出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决定,其中就包括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发展两个重要方面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曹继康  谢静桂 《东方收藏》2023,(12):104-106
文章探讨了中国古典美学思想在当代艺术中的应用与启示,阐述中国古典美学思想中的“中和”“适度”“气韵生动”“天人合一”等理念在当代艺术中的具体应用。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推动当代艺术发展的具体措施,包括借鉴古典美学的审美观念、以传统文化为主题进行当代艺术创作、引导当代艺术家注重作品的形式美,以及建立与传统文化相关的艺术教育课程,旨在为当代艺术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推动其走向更加多元化、创新化的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11.
王本祥 《岭南文史》2013,(2):I0001-I0001
<正>建筑是一个民族凝固的历史,以文化纪念碑的形式,将民族的思想和每个历史阶段的独特象征,都刻录下来,是一部反映特定时空范围内不同民族、不同地域文化演变历程的百科全书。岭南建筑在中国传统建筑中独树一帜,充分体现出岭南人民的民族风情和人文景观。只有充分了解岭南建筑所凝固的丰富思想文化内涵,才能真正读懂岭南建筑艺术。岭南建筑文化特点鲜明,为适应炎热多雨的气候特征,布局疏朗开阔,  相似文献   

12.
崔俊 《神州》2012,(29):23-23
中国古代建筑的空间设计多体现为一种平面布局设计。这种体系建立在方位观念之上,所以说传统建筑空间被理解为一种具有方位感的结构空间。“五方”是中国最基本的方位观念,这种方位空间融合了传统的宇宙观、伦理观,并将建筑作为协调天、地、人宇宙万物和谐统一的工具。  相似文献   

13.
“天人合一论”作为中国文化与精神的重要内核,结合朱熹的“天之三义”说,可以认定,“天人合一”存在三个不同的向度,即:自然之天与人的合一向度,主宰之天与人的合一向度,天理与人的合一向度.  相似文献   

14.
中国传统农村聚落营造思想浅析   总被引:21,自引:4,他引:17  
金涛  张小林  金飚 《人文地理》2002,17(5):45-48
本文通过对中国传统农村聚落营造思想的探索,旨在引发对现代村镇建设活动的思索。文章首先从以下四个方面考察了传统农村聚落建造的相关特征表现:顺应自然的村落用地选址;注重整体架构以传达传统文化意蕴的古村落空间组织;富于变化而形式多样的街巷广场;因地制宜而各具特色的传统民居。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揭示传统农耕社会"天人合一"的环境观的内涵,及其体现在农村聚落规划设计中的基本思想,即与自然环境相和谐的生态观、与传统社会环境相适应的形态观、寄托民众关怀生命之情感的情态观、和表达中国传统文化追求的意态观。  相似文献   

15.
翟媛 《沧桑》2013,(2):81-84
能源文化在中国不是一个已有而成熟的概念,文化偏重于精神层面的意识,而能源偏重于物质层面的基础,将两者结合起来的能源文化,应该就是建立一种意识:实现能源在推进国家发展中的可持续性;在能源使用过程中,怎样实现能源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可持续转型;树立文化的意识形态,让能源在推进国家、区域、城市中的作用持续而凸显出来。现代化理论指出在现代化的后期,文化和生态的因素就会上升,而传统文化一直就有人与自然和谐的"天人合一"发展观,那么能源文化战略发展的实质应该就是从这两个角度出发遵循现代化发展的规律,重视文化和生态在未来发展中的作用,实现人与自然和谐、融合、可持续地发展。  相似文献   

16.
汲春锋 《神州》2014,(17):166-166
近年来,中国出现了“传统文化热”的社会现象。社会的发展离不开历史,离不开传统,传统是不能割断的。毛泽东曾经指出:“今天的中国是历史的中国的一个发展;我们是马克思主义的历史主义者,我们不应割断历史。”思想政治工作的发展同样也不应与传统割断,我们可以从传统文化中挖掘出有利于现代思想政治工作的因素。江泽民在2001年建党80周年讲话中明确指出:“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党和人民从五四运动以来形成的革命文化传统,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  相似文献   

17.
可持续发展思想史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二勋  秦耀辰 《史学月刊》2003,(11):109-116
可持续发展是人类与自然关系认知史上的一次重大转折和飞跃,是人类痛定思痛后的明智抉择。人类对于人与自然关系的认知,经历了人和自然的原始统一、农业文明时代朴素的“天人合一”、工业文明时代人与自然的冲突和生态文明时代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等几个主要阶段。可持续发展是人类的理想与追求,也是人类生存、延续和发展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8.
刘希敏 《神州》2013,(10):213-214
"天人合一"的思想概念最早是由庄子阐述,后被汉代思想家、阴阳家董仲舒发展为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体系,并由此构建了中华传统文化的主体。天人合一思想在中国文艺术史中一直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发展至今依然在医药,道教,艺术等领域被广泛提倡。"天人合一"的境界是许多艺术家毕生追求的艺术表达的至高情境。  相似文献   

19.
中国传统文化与环境保护关系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玫 《人文地理》1995,10(2):62-66
加强环境保护是世界各国面临的一项迫切任务。中国传统文化中"天人合一"的观点促进了环境的保护,但"多子多福"、"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等观念又强烈统治着人们的思想,人口的膨胀导致人们不得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来满足生活的基本需求。因此,正确认识和评价传统文化对环境保护正反两方面的影响,吸收古文化的精髓,剔除糟粕,对我国环境保护的改善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民族的文化传统是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源泉,一个民族的现代化,最终要落脚到民族思想和民族文化的现代化。中国的“百家争鸣”时代是中华民族主体思想的形成时代,百家传统不论是在形式上还是在内容上都对后世影响甚大。研究百家传统与西方文化传统的不同,进而思考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文化协同,对中国的现代化是有帮助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