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错金银"的定名,学界素有争议,令人对错金银的认识更加疑惑,因此有必要对"错金银"再作探讨。为此,本研究从跨学科的多元视角,结合中国境内和中亚草原出土的"错金银"文物和相关文献,对战国秦汉时期"鎏金"、"嵌错"和"贴金"等工艺的技术特征和工艺内涵进行探讨。对一些出土文物的检测结果表明,这一时期传统的贴金工艺出现"敷金"、"汞贴金"等新的应用。此外,通过与中亚草原同类器物比较,发现甘肃张家川马家塬墓地发现的饰金铁器采用了集嵌错和贴金为一体的综合技术,为草原文化影响下的本土创新。这类出土文物将是今后研究的重点。在欧亚大陆物质文化交流的大背景下,这一时期的金属工艺既有传统技术的革新,同时也有新技术的输入。  相似文献   

2.
“错金银”质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我国文物宝库中,有一种用金银装饰在铜器表面的工艺,利用金银和青铜的不同光泽映衬出色彩辉煌的图案与铭文,现通称“金银错”或“错金银”。据资料所见,此种工艺的出现约始于春秋中期,盛行于战国中晚期至西汉。但此种“金错”制作工艺并不见于文献记载。一般认为其工艺程序如下:即铸造器物时先在青铜器表面预铸出浅凹的纹饰或字形(精细的纹饰是先铸器物再在器表面錾刻呈“△”形的槽),底面需制成凹凸不平状,然后在呈梯形的槽内嵌入金丝或金片,最后用厝石磨锉平滑。  相似文献   

3.
<正>海客谈瀛洲,烟波微茫信难求,秦始皇帝所追寻的仙山,缥缈难寻,而紧随其后的汉魏时人却丝毫未减神往,除了问道求仙、日服丹药外,日常生活的多个角落都流露着人们追求长生、渴望成仙的心理,当时的鎏金铜镜便是这一时代思想最集中的物质载体之一。鎏金工艺是我国古代器物装饰的一种特种工艺,是将金和水银合成金汞剂,涂在铜器表面,然后加热使水银蒸发,而金则附着于器表不脱落。安徽寿县博物馆的一件汉代鎏金铜舟上有铭文"……黄白涂  相似文献   

4.
仿制前代旧物的做法自古有之,尤其到了清代金石学复兴后更加明显,一些古玩店和加工作坊大量仿制古代器物以牟取暴利,而一些不懂古器物的工匠仿制的器物与真正的古物又有着明显的差别。山西博物院收藏着一件纪年为"章和元年"的错金银弩机就是清代仿制的,虽然做工非常精细,仿制程度很高,但与汉代的青铜弩机相比较还是有着细微的差别,所以拟从器物的合金成份、铭文内容和装饰风格方面进行研究分析,证实这件错金银弩机为清代仿制品。  相似文献   

5.
古代文献中关于黄金的淘采、冶炼和制作工艺的记载相对较晚。本文通过对秦出土金银器的研究,并结合相关文献资料,对照后世黄金加工制作工艺,分析了秦金银器的捶揲、铸造、錾刻、镶嵌、错金、鎏金等制作工艺。此外,还从秦陵出土的青铜马车对秦帝国建立后的金银器制作工艺进行探析。  相似文献   

6.
我国古代的金错工艺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我们今天所见到的古代青铜器中,有一种金错铜器。所谓金错,或称错金,就是在铸造的铜器上用金丝或金片镶嵌成各种华丽秀美的纹饰或文字,然后用错石(应作厝石)在器表磨错光平。这是春秋战国时期青铜工艺方面出现的新技术,其艺术特征是用隐嵌的技法形成金线图案或文字,改变以前铜器模铸纹饰的呆板和拘束,突破传统的图形表象对称格式,出现了许多故事题材的片断描写,具有比较丰富、活泼的内容。这种  相似文献   

7.
樽奁考辨     
文献中,樽与奁这两种器物常常被混淆。"奁"是主要用来存放与梳妆相关的器物,战国时为单层,汉代的时候出现双层奁同时流行多子奁。奁以圆形为主,带盖,常集彩绘、嵌扣、贴金银箔等多种工艺为一体。"樽"则为战国时期出现的日常实用酒器,分盆形和筒形两大类,胎骨多为铜胎或木胎,分为有盖和无盖,底下常有三足。  相似文献   

8.
2018年山东省邹城市邾国故城西岗墓地一号战国墓出土了一件锈蚀严重的带钩,为了全面了解其材质特征和保存状况,对其进行了X光探伤、X射线荧光光谱分析(XRF)、X射线衍射分析(XRD)和扫描电镜—能谱仪分析(SEM-EDS)。结果显示这是一件较为罕见的错金嵌绿松石青铜带钩。为了揭示其艺术价值和科学价值,在科技检测基础上开展了保护工作。在保护过程中,通过对带钩和金丝形貌特征的显微观察可知,金丝的横截面形态既有倒三角形也有倒梯形,而且较宽的金丝是由单根细金丝折弯盘绕而成。这些独特的错金技术特征在以往公开发表的资料中尚未见报道,说明古代错金技术存在多种具体实现方式,这为错金银工艺研究提供了新的珍贵资料。  相似文献   

9.
徐正考博士《汉代铜器铭文研究》一书已于1999年12月由吉林教育出版社出版发行。此书是作者的博士论文。它的出版,填补了我国学术界对汉代铜器铭文综合研究方面的空白。书共九章,附录二,洋洋二十万字。举凡铭文中所涉及的“物勒工名制度”、“纪年方式与断代问题”、“器类、器名与制作地”、“制作机构”、“器物制作数量与器物编号”、“度量衡问题”、“文字问题”等等都作出了精深的考证研究。如关于物勒工名制度,作者以翔实的铭文资料为基础,探讨了汉代铜器铸造过程中在器物上实行“物勒工名”制度的类型,各类铭文表现的工…  相似文献   

10.
汉代中原系刻纹铜器纹饰均以云气纹为主,或辅以三角锯齿纹,器表鎏金。其始现于西汉中期,在西汉晚期至东汉早期达到顶峰,之后衰亡。其使用对象为王侯一级。纹饰的高度一致,反映了其制作地的唯一性。据铭文可知,蜀郡西工制作此类器物,因此,推断此类刻纹铜器是蜀郡西工的产品,而其源头可以追溯到滇系刻纹铜器。  相似文献   

11.
1966年,陕西省博物馆在西安收集到一件一千六百多年以前前凉时的文物。这件器物系铜铸,呈竹筒状,下有三马蹄形短足,外饰金错龙虎纹,中有三小圆耳。通高11.7厘米(足高2.1厘米),口径7.9厘米。盖已佚(图版叁:1)。器底有金错铭文四十七字:  相似文献   

12.
安徽霍山县出土吴蔡兵器和车马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霍山县文物组最近入藏两件错金铭文铜兵器,一为"攻敔工差"戟,一为"蔡侯(?)"戈。这两件铜兵器于1980年3月出土于南岳公社上元街大队十八塔生产队的一个小山头上,伴出器物还有铜殳、车(车口)和马衔等。经勘察,得知这批文物系出自一座春秋晚期的  相似文献   

13.
东周及汉代青铜器的制作技术中,常用鑞焊和铸接技术连接主体与附件。使用特定的连接技术,便会在制成的青铜器上呈现相应的工艺现象。本文所述器物的附件通常被认为是通过焊接或铸接与主体连接的,本文对这些案例进行了观察分析,认为其使用了嵌范整铸技术。  相似文献   

14.
2005年8月,在涿州市上念头村发现一座古墓,涿州市文物保管所派专业人员赴现场调查,并对该墓进行了抢救性发掘,出土随葬品有鎏金彩绘青铜器及彩绘陶器、错金铁镜、五铢钱币等。根据墓葬形制、出土器物分析,这是一座东汉时期的贵族或高官墓葬。  相似文献   

15.
为研究战国铜编钟饰金工艺,利用光学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和X射线无损检测系统等分析仪器,对四川博物院藏战国铜编钟表面饰金纹饰的形态结构、成分和工艺特征等进行科学分析。形态特征显示:编钟表面有开槽,金丝填充于凹槽内,金丝表面存在明显间隙,部分金丝可见涂抹痕迹和边缘流挂痕迹,纹饰附近的基体上有金色颗粒残留。金丝表面未发现捶打或剪裁等加工痕迹,表明编钟装饰的金丝与传统错金工艺使用的金丝存在明显差异。金丝的成分分析结果显示:Au含量大于91.6%,Ag含量为1.0%~4.0%,Hg含量为0.5%~6.0%,且剖面可见大量孔隙结构。从金丝的形态特征和成分推测编钟采用了凹槽鎏金工艺进行装饰,开槽的目的是为了提高鎏金的附着力。此项工作不仅可为开展巴蜀地区青铜装饰工艺研究提供珍贵的数据支撑,也可为我国古代青铜装饰技法研究提供重要的实物资料。  相似文献   

16.
1991年秋,原南阳市文物工作队在南阳市东郊汉代宛城遗址东约1公里的市第二化工厂发掘了一批汉代墓葬。这些墓葬多被盗扰,其中一座编号为M10的单室砖墓中出土了1件具有鎏错金纹饰的铁镜。 M10为东西向,平面呈甲字形,墓室东西长3.05、南北宽3.1、墓道残长3.1、宽1.6米。随葬品除1件铁镜外,还有5枚五铢铜钱和少量陶器残片。现将铁镜介绍如下。这件铁镜出土时红色砂质锈层粘结较厚,经清理,发现镜背有用鎏、错金两种工艺装饰而成的纹饰。此镜直径16.4、厚0.2厘米,大扁圆形纽,纽径5厘米。纽外纹饰分主纹和地纹。主纹为粗线条凹面阴纹,采用鎏金工艺,纽外饰变形四叶纹,近缘处饰不规则连  相似文献   

17.
1989年郑州市博物馆收藏了一件汉代"河一"铁官铭画像灰陶灶。本文根据灶类明器的演变,画像风格以及铭文考察,将这件器物的年代定在东汉早中期。  相似文献   

18.
中国古代铜器表面装饰,摘其要者,大致有铸纹、焚失法附饰、失蜡铸造纹饰、刻纹、镶嵌宝石、鎏金、错金银、错红铜、镶红铜、表面膏剂富锡、表面擦渗富锡、表面液态富锡、嵌螺钿、金银平脱、包金银、贴金、彩绘、糙面天然花纹、表面着色、掐丝珐琅、斑铜、乌铜走银等。从新石器时代的齐家文化起至明清,时代跨越逾四千年,创造出丰富多彩的装饰技艺、繁花似锦的铜艺术品。  相似文献   

19.
杨洁 《文物世界》2014,(6):72-74
错金银四龙四凤铜方案是上世纪70年代在河北省平山县i汲乡战国时期中山王磐墓出土的众多精美文物中一件极为罕见的艺术瑰宝,是占中山文化的杰出代表。铜方案通高36.2厘米,案框边长47.5厘米,环座径31.8厘米,重18.65千克,器物周身满饰错金银花纹,造型别致,工艺精湛。  相似文献   

20.
2007年,在"南海I号"整体打捞作业期间,自海底泥沙中打捞出了一对金环,由于金环表面部分区域被金属锈渍沾染并有泥沙等凝结物附着,经过简单辨认被定名为"铜鎏金虬龙环"。2014年,文物修复人员对金环表面的凝结物进行清理,在清洗处理时发现表面的"鎏金"层与基底的铜底结合十分紧密,"鎏金"层也十分致密完整,没有任何剥离锈蚀的迹象,且金层表面较粗糙。结合鎏金工艺特点和宋代远洋贸易的发展水平,可以判定该对金环应为实金打造而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