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之洞是近代洋务运动的代表人物之一。他在任湖广总督期间,大力推行新政,开近代机械工业之先河。《张之洞在湖北的新政》一文对他的政绩作了详细介绍。  相似文献   

2.
湖北官钱局,由湖广总督张之洞于光绪二十二年(1986)秋季开始试办。1897年1月12日正式设立。民国十五年(1926)宣告歇业清理。先后经历了31度春秋。它是我国历史最长、办得较好、经营规模大的省级官钱局,也是湖北省办得最早的省级地方金融机构。一、湖北官钱局的兴衰沿革湖北官钱局从设立到衰亡,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1896—1901年),即湖北官钱局创办阶段。1896年4月,张之洞督鄂期间,主张创办湖北官钱局,活跃金融。他在1897年1月12日上奏朝廷并得到批准,正式成立了湖北省官钱局。湖北善后局(清末凡有战事的省份设立的专管牙厘分配,政府财务的调度机  相似文献   

3.
张之洞与湖北报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之洞与湖北报刊刘望龄张之洞一生的政治抱负,集中概括于他在1898年写的《劝学篇》上,在“中体西用”论的指导下,以其所管辖的湖北为试验场,在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教育以至新闻事业等等方面,进行了全面的变革,其成败得失,深深地影响着湖北地区乃至清末政局...  相似文献   

4.
本文描述张之洞的情报网络在戊戌政变前後的表现。张之洞在京的政治情报网络,除了前文提及的杨锐外,还有在京的至亲至朋,因故入京的湖北官员也充当了他的临时探员。此外,张之洞派其亲信赵凤昌坐镇上海,另在上海、天津雇佣了专门的情报员。从张之洞与他们之间的密电往来,可以看清当时的许多政情奥舆情。  相似文献   

5.
何炜 《湖南文史》2013,(7):22-23
张之洞(1837—1909),洋务派代表人物之一,与曾国藩、李鸿章和左宗棠并称晚清“四大名臣”,一度是清流派健将。1903年,他回到湖广,重新担任总督。在风风火火筹办新军的同时,张之洞开始了一系列订造军舰的活动,意图发展出属于自己权力之下的“湖北舰队”。由于张之洞在湖广任职多年,主管财政、人事的大员多数是他的幕僚,所以在这一系列的购舰活动中,张之洞打起了借机贪污的算盘。精明的张之洞并不知道,这次贪财,却成了夺取他性命的催命符。因为对于张之洞这种另起炉灶的建军做法,清政府表面上不动声色,实际上却在筹备着统一海军事权事宜。  相似文献   

6.
张之洞就任湖广总督之后,设立湖北官钱局并发行官票,以推动货币改革。但由于国内印刷技术落后,伪造官票情况严重,张之洞遂向日本印刷局请求印刷钞票,首次订印成功后又多次续订,并取得了较好的成效。辛亥之后湖北地方财政拮据,官钱局大量发行官票导致通货膨胀。吴佩孚主政湖北时再次向日商订印钞票,但其计划曝光之后,遭到中央政府和地方民众的强烈反对,日本政府为了缓和中日关系,限制吴佩孚发展,也要求中止印刷契约,最后湖北政府不得不取消钞票印刷契约。钞票印刷事件的日趋政治化,反映出了不同历史环境下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政府与民众,中国与日本之间关系的发展变化。  相似文献   

7.
张之洞督鄂期间办了一些关系国计民生的好事,如办工厂、修铁路、建桥梁、筑江堤等.除此之外,他还十分重视兴办教育.清同治七年(公元1866年)张之洞督湖北学政,在武昌曾创立经心书院.光绪十五年(公元1889年)张之洞由两广总督调任  相似文献   

8.
张之洞督鄂期间的幕府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张之洞督鄂时期是其幕府的鼎盛时期。他在湖北创设学堂、厂矿等各种实业、文化机构,通过延聘、札委、奏调的方式,网罗中外各类人才人幕,可谓兼容并包。张之洞对幕府制度实行了改革,总趋势是由幕宾向幕僚转化。他与幕府人员之间建立起了比较和谐的互动关系,幕府人员对张之洞的决策、成就功业作出了重要贡献;同样,张之洞也为幕府人员提供了施展才干的舞台,并为他们的发展升迁开辟道路。  相似文献   

9.
1903年,署理两江总督张之洞调集湖北、江苏陆军及南、北洋海军在江阴炮台举行了一次跨区域、跨军种的军事演习,这既是其军事改革理念使然,也是为了树立湖北新军威望、推广湖北练兵模式。在筹划阶段,张之洞选定江阴炮台为演习地点,致电各方商定参演部队、演习方案,并聘请在华的德国军官和日本军官提供协助。日本为刺探中国军事情报,积极派遣海军军官担任演习审判官。2月14日至15日,在江阴集结的陆海军按照预定方案分编为东、西两军,开展了为期两天的水陆攻防演习。江阴陆海军联合演习对张之洞本人、江鄂两省军事局面及地方督抚的练兵决策均有直接影响,推动了清末新政初期的军事改革进程。  相似文献   

10.
清末重臣张之洞是洋务派人士,位高权重,才华横溢,因而待人接物也就傲慢异常,尤其是对那些头角未展的后生晚辈。 一次,正帮助光绪皇帝变法的梁启超经过湖北江夏(今湖北武汉),顺路去拜访当时的湖广总督张之洞。一见对方乳腥未干,张之洞的傲慢劲儿又如江水上涨自然漫出,他缓缓道:“听说先生才华横溢文采出众,老夫倒想见识  相似文献   

11.
晚清重臣张之洞1889年调补湖广总督.1907年9月晋京人参军机.这18年间.除1894年、1902年两度暂署两江总督外。他一直驻节武昌。这一时期正是我国封建社会进入末期,民族矛盾日益加剧,资产阶级革命风起云涌之际。张之洞目睹清政府的日益衰落,为了“补天”.提出了著名的“中体西用”,并在湖北实现新政。但他万万没有料到,他的新政却向着另一个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2.
张之洞和他的父亲张锳,作为中国近代史和贵州近代史上的著名人物,他们出生、成长、从政乃至安葬的地方,自然也就成为后人关注和凭吊的场所。张之洞出生于贵阳,在安龙他父亲的官邸中度过童年和少年  相似文献   

13.
高金辰 《神州》2020,(6):200-200
张之洞(1837-1909),字孝达,号香涛,时人尊呼“张香帅”。直隶南皮人。晚清名臣、洋务派代表人物。工业方面,他创办了汉阳铁厂、湖北织布局等近代民用企业;政治方面,他主张“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教育方面,他创办了自强学堂(今武汉大学的前身)、三江师范学堂(今南京大学前身)等一批新式学堂。张之洞与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并称“晚清中兴四大名臣”。  相似文献   

14.
改革开放的历史误区──晚清湖北新政运动失败探析宋亚平19世纪90年代,湖北地方政府在张之洞等督抚大臣的领导下,继承早期“洋务”精神,围绕“自强”、“求富”目标,组织发动了一场以新式工商业经济为主要内容,同时涉及政治、军事、文化教育等领域改革开放的新政...  相似文献   

15.
张之洞以湖北武汉为经邦济世、推行“洋务新政”的舞台。为武汉的早期现代化作出了较大的贡献。归纳起来,张之洞在武汉地区的现代化(也有学者称近代化)建设业绩主要有如下诸端:  相似文献   

16.
文坛新秀 誉称"神童"吴祖光(1917-2003),江苏常州人,出身世代书香家庭。祖父吴稚英曾任职清朝著名洋务派领袖张之洞幕府。父亲吴景洲毕业于张之洞创办的湖北方言学堂英文专业,有精湛的国学基础和深厚的西画及传统画功底,可谓学贯中西;他也是一个古玩收藏家,曾将倾其一生财物收藏起来的  相似文献   

17.
张之洞与晚清军事教育近代化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李细珠 《安徽史学》2001,(4):32-36,27
军事教育体制改革是清末新政时期军事改革的重要内容,在此过程中张之洞充当了一个重要的角色。他极力主张废除传统的武科举制度,努力创办近代军事学堂教育体系,并积极派遣军事留学生和出国军事考察人员,以建立一套较为完整的近代军事人才培养体制。这些举措为张之洞在湖北的新军建设提供了大量急需的近代军事人才,并因此而开启了晚清中国的军事近代化进程。  相似文献   

18.
晚清重臣洋务先锋山西巡抚胡聘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鸦片战争的爆发,标志着中国进入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面临外国的入侵,清王朝的部分官员为稳定封建统治地位,开始兴办所谓“洋务”。他们采用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技术,建立新式海军,创办近代机器工业,顺应了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刺激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商业的产生。其代表人物主要有奕訢、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等。在洋务运动鼎盛时期踏入仕途的湖北天门人胡聘之,虽然在“帝党”和“后党”的矛盾漩涡中左右逢源,但他总的政治倾向是支持和执行光绪皇帝变法图强的思想的。他借助洋务自强之势,为推进地方工业振兴,革新政治文化教育,扶持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做了许多开拓性的事业,可以称得上是近代洋务运动的先锋之一。  相似文献   

19.
晚清政治腐败,历遭外邦侵凌。在全国舆论指责下,清廷图变法以自强.首在革新陆军。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湖北开始建立新军。时张之洞总督湖广,即以原绿营改为新军,一时形成有新军而无新军官的现象。好在张之洞提倡新学已有数年,有少数留日士官生可以充当骨干,北洋新军(小站所练之兵)亦可调少数军士来湖北。因此最感缺乏的是下级军官(连排长)。于是.张之洞在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开始筹办湖北武昌的“武普通中学堂”,同时成立的还有“文普通中学堂”。  相似文献   

20.
清末,湖广总督张之洞于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在武昌三道街经心书院旧址创设湖北存古学堂,为全国此类学堂之首创,举国瞩目,深得朝廷尝识。后,各省拟相效行,旋因辛亥革命爆发,清廷覆亡,未及普遍实施。虽此,湖北存古学堂以其“保存国粹”的特色,在近代教育史上仍占有一定位置。这里仅就张之洞与湖北存古学堂的有关问题,作一简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