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895年清政府被迫"割台"后,国民政府对复台有心无力,直至抗战爆发才开始筹划。抗战胜利后,国民政府任命陈仪为台湾省主官,会同军队接管台湾。原本骄横的在台日军和日本移民,瞬间变为日本侨俘。台湾相继成立日俘管理处、日侨管理处,命令日本侨俘向指定地区集中,等待遣返。1946年1月至4月,台湾遣返近17万日俘和29万余名日侨。被征用和残留之日侨,也在台胞强烈反对下,从1946年8月至1948年12月分四批遣送回国。台湾光复后的日本侨俘遣返,既是战后中国遣返日本侨俘的组成部分,也反映了战后初期台湾面临复杂的岛内形势与国际环境,特别是台胞对日本侨俘和殖民统治的切身感受与认识,至今仍值得海峡两岸人民深思。  相似文献   

2.
徐炳三  吴娜 《民国档案》2020,(3):107-115
抗日战争时期,日本官方针对在华外国宗教展开调查,其中日本领事馆扮演了重要角色。领事馆除了在调研机构和外务省之间传递情报外,还通过下属警察体系直接开展调查活动。在华日侨和在华西人宗教均被其视为外国宗教,其中日侨也涵盖了朝鲜侨民。日侨宗教调查反映出日本对日侨宗教团体的管控和利用,是日本国内宗教政策和政教关系的海外移植。西人宗教调查则反映出日本对西方政治势力与排日运动相结合的隐忧,日本在防范和打压西人宗教的同时,也试图对其加以怀柔和笼络,最终利用日本宗教人士彻底控制了西方宗教。  相似文献   

3.
我在日军占领上海期间,曾在日侨的大小公司、商行任翻译等职,并和日侨一起生活、居住过。日本投降后,曾任国民党第三方面军日侨管理处日文编译,和日侨也有往来。兹将所知当时上海日侨以及上海日侨组织“日本人居留民团”的种种情况写下来。  相似文献   

4.
抗战胜利后,华北地区滞留有39万日侨等待遣返回国。在战后中国政治形势尚不稳定,经济条件仍很困难的情况下,中国各级政府以人道主义为原则,倾注大量人员、物资,将华北地区大批日侨遣送回国。中国政府的做法体现了中国人民爱好和平、宽容博大的民族精神。  相似文献   

5.
1946年5月,在中国政府的遣送下,约有105万日本侨俘从东北各地集中到辽宁葫芦岛港,从这里登船启程迈出了他们归国还乡的第一步。由于葫芦岛见证了百万日侨遣返的全部过程,因而这一举世瞩目的事件被称为“葫芦岛大遣返”。  相似文献   

6.
1946年5-11月,在辽宁省葫芦岛市约有105万日本侨俘,在中国政府的遣送下,从东北各地集中到葫芦岛,在这里登船启程迈出了他们归国还乡的第一步.由于葫芦岛见证了百万日侨遣返的全部过程,因而这一个举世瞩目的事件被称为“葫芦岛大遣返“.……  相似文献   

7.
抗战胜利后天津市成立了韩侨集中管理所,将滞留在天津及华北地区的大量韩国侨民迅速集中起来,为他们提供了优于一般中国民众的生活保障,对他们进行了简单的政治宣教工作,并在短时间内将占全国总量44%以上的韩侨分批从塘沽港遣送回国。战后天津市政府为韩侨所做的许多工作是值得肯定的,它表明了中国继续支持和帮助韩国的立场,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当时两国的友好关系,成为中国外交史上成功解决外侨问题的典型事例。  相似文献   

8.
孟家务遗址位于河北省廊坊市文安县孟家务村西,在配合廊沧高速公路建设工程进行的文物调查中发现。2009年4月至5月,河北省文物研究所(今河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廊坊市文物管理处、文安县文物保护管理所联合对其进行了抢救性考古发掘,共出土窑址6座、墓葬1座,基本明确了窑址和墓葬的形制、结构和规模,确定其年代为北宋中晚期。此次发掘为研究廊坊地区宋金时期的物质文化、生产生活等提供了新的资料。  相似文献   

9.
本文依据大量档案和国内外文献资料,认真梳理了1946年沈阳地区日侨俘遣返的基本史实,概述了沈阳地区日侨俘遣返的安排、部署和实绩,总结了沈阳地区日侨俘遣返工作的四点启示。  相似文献   

10.
论文在梳理了1941—1942年紧急救侨工作概况的基础上,通过对时任广东侨务处处长张天爵的一份调查报告的解读,从政策学的角度分析了抗战期间(特别是太平洋战争爆发后)国民政府的救侨政策中存在的问题。如信息发布滞后或不达;各地侨务局执行能力不足;国民政府机构权力交叉,责权不清,执行不力;国民政府侨务工作态度暧昧等。抗战爆发后,海外华侨的热情及其对祖国的支援,促使国民党对海外华侨给予重视,救侨政策在此背景下取得了较大的成效。但在政策学上,公共政策不仅是一个决定,更是政府为了达到某一目标而采取的一系列活动,研究中需要对其进行全面并且连续的考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