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53 毫秒
1.
习近平所提出的文化自信来源于中华民族深厚的历史积淀和当前国内外现实环境,它是实现中国梦的精神支撑,为治国理政提供重要资源,也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在要求。文化自信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自信的基础,需要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增强文化自信的正能量,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去除人们内心的文化自卑感,展现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同时弘扬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要遵循历史文化发展的一般规律,使之服务于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相似文献   

2.
李胜 《神州》2013,(20):19-20
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明确提出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实际上是为全面促成小康社会提供精神方面的支持。文化是软实力,“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物质生活达到一定程度,精神文化生活必须随之提高。一个人的文明程度、对民族文化的接受程度,与一个国家对本民族文化的建设强度息息相关。只有大力宣传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社会主义民族文化,人们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才能全面提高,才能为全面促成小康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3.
刘曦蔓 《神州》2013,(8):30-30
经济的发展促使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在物质条件满足的基础上,人们开始追求精神生活的享受,积极地参与到广场活动中去。随着我国社会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广场文化作为社会主义文化中的一部分,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精神动力和支持。本文主要就广场文化的特点以及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意义作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4.
吴学锋 《丝绸之路》2011,(24):59-60
乡镇文体站是政府在基层设置的文化事业机构,是农村文化的前沿阵地,是国家政府的公益性事业单位,也是农村精神文化建设的前沿窗口。文体站通过组织开展各种健康有益、昂扬向上的文化活动启迪人们的思想、陶冶人们的情操,并且传授知识、鼓舞人心,不断丰富群众文化生活,推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相似文献   

5.
何璨 《神州》2013,(8):20-20
随着人们生活品质的提高,群众文化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如今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人们在满足了自己的物质需求的同时,开始更高层次地追求精神文化,群众文化就显得越来越重要。而"人文关怀"作为群众文化的核心部分,传播的是一种以人为本的思想,更贴近群众的生活,为群众营造了一种浓厚的人文主义氛围,推进了群众文化更广泛的传播。  相似文献   

6.
石河子文化是在继承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在屯垦戍边的社会实践中凝练和发展起来的各种文化形式的总和,它真实地反映和展示了兵团文化,具有厚重的历史积淀和丰富的思想内涵。艰苦创业、开拓奋进、团结奉献、争创一流的石河子精神是石河子文化的精髓和核心所在,是石河子人在长期屯垦戍边的社会实践中用血汗凝成的宝贵财富。在今后的社会主义建设和发展中,石河子精神将成为激励人们和教育后人创建和谐社会的永恒精神动力。  相似文献   

7.
张霖鑫  张亮 《神州》2013,(11):19
推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要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文化是经济运行的一个保证条件,在大量的经济行为中它可以发挥导向的功效,应当充分发挥先进文化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先进文化成为社会发展进步的灵魂,应当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以不断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增强人们的精神力量。同时,要认识资产阶级腐朽文化的特征,在国际文化交流中抵制和批判腐朽的文化思潮。  相似文献   

8.
发展民族文化与构建和谐社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民族问题始终是事关革命和建设全局的重大问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需要人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培养良好的精神风貌,妥善处理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各种复杂关系,而弘扬民族文化,培育民族精神,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完成党的十七大赋予的历史任务,将提供重要的精神动力,起着不可替代的精神支撑作用.  相似文献   

9.
改革开放,标志中国进入社会主义建设时期,随着全球经济迅猛发展,给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带来了机遇、同时也伴也随着挑战。由于世界各国文化的相互激荡,诸多非社会主义因素思想冲击着人们对我国主流意识形态、文化价值观念的判断。面对这种情况,党高度重视思想文化建设,赋予爱国主义新的内涵,确立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做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一项主要方面,爱国主义成为中国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凝聚人心,汇聚力量,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思想保障。  相似文献   

10.
张作平 《神州》2012,(27):45-45
改革开放以来,不论是城镇还是农村的经济建设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伴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也在日增。满足人民基本文化需求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基本任务,而"农家书屋"工程是一项由政府统一规划和组织实施的利国惠民工程,是农村文化建设的基础性工程,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实施"农家书屋"工程,  相似文献   

11.
张岩 《沧桑》2008,(6):163-164
"和"的思想贯穿整个传统文化发展的全过程,是传统文化的精神和精髓。"和"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精神基础,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着积极的价值,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了深厚的文化基础,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基。  相似文献   

12.
孙永红 《神州》2012,(27):40-40
改革开放以来,不论是城镇还是农村的经济建设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伴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也在日增。满足人民基本文化需求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基本任务,而"农家书屋"工程是一项由政府统一规划和组织实施的利国惠民工程,是农村文化建设的基础性工程,  相似文献   

13.
刘宁 《神州》2012,(33):30-30
和谐文化是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相适应的和谐理念与和谐精神,具有继承性、借鉴性、适应性等基本特征,具有凝聚导向、保障保护、规范教育等基本功能。在文化建设过程中,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为根本,建设和谐文化,促进和谐社会建设进程。  相似文献   

14.
经济的迅速发展极大地提高了人民的生活质量和生活水平的同时,也使得人民对精神文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保证最广大人民的基本文化需求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发展,营造良好的人文关怀社会环境的必然要求,这就要求相关政府部分应当大力促进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的建设和发展。本文拟通过对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的社会职责及其作用进行具体研究分析,为切实推动优秀文化的传播和普及提供有益指导。  相似文献   

15.
王瑾 《丝绸之路》2011,(22):76-77
互联网技术与社会文化生活的结合催生出全新的文化形态——网络文化,已对我国政治、经济、社会以及国际交往、国家安全产生了极为深刻而重要的影响。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要"加强网络文化建设和管理,营造良好的网络环境";十七届六中全会更是将文化建设上升到了一个全新的高度。为此,我们必须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网络文化建设,以积极的态度、创新的精神,大力发展和传播健康向上的网络文化,切实把互联网建设好、利用好、管理好。  相似文献   

16.
陈茜茜 《神州》2013,(17):38-38
随着现代社会中人们生活水准的不断提高,在精神文化方面的追求也在逐渐地提升。当前,党中央对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尤为的关注,而新农村的建设离不开群众文化这一重点内容,因此,基层农村群众文化工作的开展就值得我们去重视。  相似文献   

17.
随着现代社会中人们生活水准的不断提高,在精神文化方面的追求也在逐渐地提升。当前,党中央对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尤为的关注,而新农村的建设离不开群众文化这一重点内容,因此,基层农村群众文化工作的开展就值得我们去重视。  相似文献   

18.
黄洪剑 《神州》2014,(2):26+28
加强农村文化建设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内在要求,是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满足广大农民群众多层次、多方面精神需要的有效途径。而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设,则是新农村文化建设的基础工程和主体工程,更是新农村文化建设的前提和保障,其状况如何直接决定着农村文化建设的成效,并最终对满足农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提高农民素质、维护农村社会稳定、促进农村和谐发展产生至关重要的影响,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9.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背景下,人们在满足物质需求的同时,还需要满足文化需求,文化需求主要以精神文化为主,通过世界文化领域对精神文化内涵进行深入的研究,通过加快文化产业发展,建立更加完善的文化产业结构,为人们提供良好的精神文化服务。我国在文化产业发展过程中,围绕博物馆建立具有创新发展特点的文化产业结构,将社会主义建设、强国历史使命等融入其中,有助于促进博物馆文化产业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20.
蒋冀骋 《沧桑》2009,(1):69-70
主张和谐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突出特点和价值取向,“和谐”思想贯穿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整个发展过程,渗透于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社会主义和谐文化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要求,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发展提供思想保证、精神支撑和文化条件。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文化,以倡导和谐理念为前提,以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核心价值观,以坚持“以人为本”为根本要求,以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为标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