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文物》1979,(2)
狼山在长江下游北岸的南通市郊区,是临江的一座小山,其旁还有剑山、军山、马鞍山、黄泥山,合称五山。狼山居中,和隔  相似文献   

2.
《燕歌行》是高适边塞诗名篇,历来诠释此诗者甚多,但仍有含糊和不够圆融之处。如“校尉羽书飞翰海,单于猎火照狼山”二句中的“瀚海”,或作贝加尔湖解,或作沙漠解;“狼山”,或作“狼居胥山”解,或作河北狼山解。高适边塞诗深受南朝以来有关边塞的诗的影响,而从这些诗歌的用例看,当以贝加尔湖、狼居胥山解为宜。《燕歌行》是关于东北边塞的一首诗,但取道辽西碣石与东北奚、契丹的战争,何以会牵扯到数千里外的瀚海、狼山?联系唐开元年问北方和东北边防的形势,唐朝北方边境突厥部与东北奚、契丹部联合进攻唐朝的战略威胁一直存在,这为高适所深忧,因此高适主张把东北的战争与北方的事态通盘考虑。所以“校尉羽书飞翰海,单于猎火照狼山”二句,可理解为东北的契丹、奚等向西边的突厥求助,突厥首领发兵。也正因为高适如此深谋远虑,使他能成为“有唐已来,诗人之达者”。  相似文献   

3.
诗僧芥舟     
赵鹏 《东南文化》2001,(7):87-89
清末诗僧芥舟的诗、散花诗社及《散花社诗稿》为通州名胜狼山增添了一段不可多得的佳话。  相似文献   

4.
内蒙阴山山脉狼山地区岩画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阴山山脉横亘在内蒙古中部,群山起伏,连绵千里。狼山在山脉的西段,乌拉山在中段,大青山在东段。狼山地区,山势巍巍,峡谷深邃,南麓靠近河套,山外平川广野,沃地万顷。根据史书记载,我国古代北方民族,诸如匈奴、突厥、回鹘、党项、蒙古等,都在这里有过较长时间的活动。他们中间的匠师和画家,在游猎放牧所到之处,祭祀祈祷聚会之地,高及山巅,低近沟畔,在一些平整的崖壁或石块上面,深深浅浅,大大小小,凿刻了许多颇为生动的岩画(图版贰),岩画最密集的地段,满山遍谷,比比皆是,使人眼花缭乱,宛若进入一座画库。这些粗拙简朴的画面,真实地记录了当时人  相似文献   

5.
“狼山战捷复羊山,炮火雷鸣烟雾间。千万居民齐拍手,欣看子弟夺城关”,刘伯承司令员的诗句,既是对羊山集战斗我军大捷的祝贺,又是对此战指挥员陈再道将军及其所部的褒扬。  相似文献   

6.
苏静 《福建史志》2009,(2):48-49
《心史》是宋末元初著名诗人、连江人郑思肖的力作.全书六万余言。反映南宋爱国将士抗元事迹和作者对故国河山的怀念之情。《心史》的发现与传播颇有戏剧性。明崇祯十一年(1638年),苏州地区大旱,史载:“吴中久旱,城居买水而食。争汲者相摔于道。”时值寒冬,苏州承天寺狼山中房浚疏枯井,僧人达始(字君慧)从井底挖得一物。冲洗干净才发现是一个铁函(即铁箱),  相似文献   

7.
正"狼山战捷复羊山,炮火雷鸣烟雾间。千万居民齐拍手,欣看子弟夺城关。"这是刘伯承元帅写在解放战争期间的一首著名诗篇。元帅在诗中提到的"羊山",指的是著名的羊山战役。此役是刘邓大军从鲁西南千里跃进大别山前的最后一场恶战,虽然此战"是我们打得最苦的一仗!阵亡的战士最多!"(刘邓大军二纵司令员陈再道语)但最终还是取得了完胜,全歼国民党军整编六十六师2.3万人,俘虏了该师中将师长宋瑞珂。此战结束后,刘  相似文献   

8.
由南通市市区通往狼山风景名胜旅游区的公路旁,有一座傍河而立的土墩,称为倭子坟。倭子坟高约25米,南北各延伸长约39米。倭子坟原为明代防范倭寇时作联络用的烟墩,相传因埋葬部分倭寇的尸体而被称为倭子坟。  相似文献   

9.
陈永志 《收藏家》2008,(7):25-32
在中国的正北方,东西横亘着一条茫茫的青色屏障,它就是中国史书中经常提到的“阴山”,也就是现在的大青山。它东起晋北,西与河套地区的狼山衔接,成为中国北方草原与中原农耕地带的自然分界线。历史上北方游牧民族与中原农耕民族在这里碰撞、对接、融合,留下了一幕幕千古传唱、可歌可泣、鲜活而又生动的历史故事。  相似文献   

10.
对联情结     
对联是我国特有的一种文学形式。许多妙联佳对,构思精巧,用词精湛,落笔巧遣妙运。用典巧取妙引,既有对仗工整的“对称美”,又有音韵和谐之“韵律美”。记得我在初中时便喜爱上了收集对联,那是源于秀美山川的熏陶…… 家乡南通有座狼山,庙门上悬有一副气势雄伟的对联:“举目四顾,海阔天空;长啸一声,山鸣谷应”。咏罢,只觉得文笔洒脱,舒卷自如,很有气魄,于是就找张小纸抄录下  相似文献   

11.
近几年来,内蒙古的文物考古工作者在阴山山脉狼山地区发现的成千上万幅石岩画,为我们深入探索我国古代北方游牧人的古代文明,尤其是远古的猎手和牧民的艺术成就提供了丰富的,真实、形象的资料。阴山岩画是我国具有优秀传统的珍贵艺术遗产之一,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一直流行在我国北方猎手和牧民中间。它是一种古代游牧人独特的、闪烁着古代牧人无穷智慧的艺术形式。岩画这种艺术创作,为以前我国任何绘画史所未曾提及,但它比起人们熟知的绘画、壁画来,却毫不逊色,应在我国绘画史上占有光辉的一页。岩画笔力遒劲,形象表达生动真实,有些优秀作品,可以同任何技艺综博、工巧超  相似文献   

12.
易县,古时称幽州、易州,位于北京西南100公里。易县两岸,风光秀丽,有自古就名扬四方的"易州八景",如狼山竞秀、易水秋声、侯台清晓、洪崖积雪等。文物古迹众多,有清西陵、燕下都等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4个,省级7个、县级30多个。义士荆轲一曲"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的慷慨悲歌更使易水闻名遇迩,难怪历代游人纷至沓来并在此吟诗作赋,其中包括李白、骆宾王、陈子昂等"自游人"。我们于2004年春夏三次赴易县游览,仍然意犹未尽。  相似文献   

13.
正2020年7月,南通市崇川区与港闸区合并成立新的崇川区。崇川区的西北水乡除圩塘之外,还有几处以姓氏为名的独特居民族,群谓之老园。如家族集居的刘家垈、孟家垈、褚家垈、顾家垈和园基族群的凌家老园、陆家老园,其中最具历史文化底蕴的要数在南宋末年就已形成,距通扬运河畔约1.5公里的天生港街道五星村境内的钱家老园。南宋末年,宋金两军对峙,通州相对还比较安全,原籍江南姑苏钱仲鼎(生约1225年,1321年尚健在)的祖上,举家迁至狼山北麓定居。  相似文献   

14.
柏龙驹 《江淮文史》2016,(4):163-168
正在戏曲艺术领域内,如何继承传统,又如何发扬传统,可以说是一个永恒的课题。从理论到实践,过去是、现在是、将来也可能是争论的焦点。这是事关戏曲艺术发展的大事,因此受到有关方面,特别是广大从业人员和观众的高度关注。这些争论是全方位的,从戏剧理论到舞台实践,从剧种特色到借鉴吸收,从语言、音乐、表演、舞美到  相似文献   

15.
李朝阳  华智 《人文地理》2011,26(1):105-108
优先发展公共交通是破解我国城市交通困境的唯一方法,是建立"两型"社会的科学要求,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从香港公共交通系统发展历程、规划设计和运营管理等视角,归纳总结了其成功经验和发展趋势,即从中心区走向市域、从道路走向轨道、从线网拓展走向服务提升、从行政干预走向法制保障、从环境污染走向环境友好。并针对我国城市公交发展现状,从社会人文、城市规划、科技体制等方面提出了:以人为本、公交城市、持续发展、系统协调、科技引领、体制建设的发展策略,以期为我国城市交通的新一轮跨越式发展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6.
曾令芬 《广西地方志》2007,(3):57-57,24
从档案材料中、从文献资料中、从深入调查中、从实物考证中收集和积累资料,从众多资料筛选和取舍资料,是编修好志书的保证。  相似文献   

17.
张宝通 《神州》2012,(6):66-67
任何理论都是一种抽象,而科学的抽象都科学地反映了客观事物。马克思在编写《资本论》的时候,研究的方法是从实际出发,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这个思维行程就是从现象到本质、从具体到抽象、从复杂到简单。叙述的方法则是根据研究的结果,把它所反映的客观事物从理论上表述过来,因而与上述思维行程正好相反,它是从本质到现象、从抽象到具体、从简单到复杂……  相似文献   

18.
人民币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本位币,是唯一在市场上合法流通的货币,它是独立、统一的货币,它经历了从小到大,从分散到统一,从农村到城市,从战争到和平,从简单到健全的不平凡的道路。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韩江苏 《中原文物》2020,(1):131-139
甲骨文■、■、■三种形体不同之字,前辈学者考释其为卣字的繁简之异。然三字所从文字偏旁有异,在甲骨卜辞中的语境和用法完全不同,说明这是三个有相互关联、而字义完全不同之字。把三字所从■偏旁与自然界实物对比后发现,■尽管形态有异,但它是匏(匏、葫芦)的象形文字。从瓠从皿的■字,是葫芦瓢漂在盛水器皿中之形,它是瓢的会意字。从瓠从倒立庐形的■字,殷商时期其材质由木质转变为青铜,盛放专用鬯酒,是为卣字。对瓠、瓢、卣三字的考订,证实了文字形体的细微差异与甲骨文字义关系密切的观点。  相似文献   

20.
正从试题中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是新课标《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在考核目标中的明确要求,考生只有能快速、全面、准确地从试题中提取出有效信息,才能对信息进行解读,才能正确做对该道试题,因此,从试题中提取有效信息是做对试题的关键。在高考特定的环境和限定的时间里,考生如何能快速、全面、准确地从试题中提取有效地理信息,应该是我们教师教学的重点。从试题中提取有效信息的途径是多样的,笔者仅以等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