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97年4月中旬,国际科学院院士、原商务印书馆总经理兼总编辑陈原已是80高龄,北京的亲朋好友谁也没有料想到,刚在协和医院做手术出院不久的他,竟然千里迢迢奔赴鄂南,专程寻访干校旧址,实现了有生之年重返向阳湖的宿愿!他在咸宁触景生情,挥毫题词:“六千人的汗水、泪水、苦恼和忧虑,还有一点希望,汇成向阳湖。”  相似文献   

2.
自1995年春以来,咸宁地委、行署利用自身特殊优势,开始组织开发向阳湖文化资源,以积极的姿态铭记这段特殊的历史。地委书记万维东为此提出了“五个一”计划,即做好一组系列文章、编一本文化人写咸宁的书、拍一部专题电视片、开一个文化人座谈会、建一座向阳湖碑林。行署专员李明贵把向阳湖喻为“文化金矿”,要求加紧开采。与此同时,咸宁市成立了领导小组和工作专班,地市多次召开专题研讨会,并组织人员进京采访;一些有识之士积极策划组建“中国向阳湖文化村及其企业集团”,呼吁通过招商引资对向阳湖进行综合开发。《咸宁日报))(…  相似文献   

3.
<正>向阳湖位于湖北省咸宁市西北郊,原是一处荒凉的湖泊。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文化部创办咸宁五七干校,数千文化界人士下放于此经历劳动锻炼。在当时特定的时代背景下,留下了一部刻骨铭心的历史。2013年,向阳湖文化名人旧址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这是全国2000多所五七干校中的唯一,也是最年轻的“国保”。共和国一段不可忘却的历史1968年5月7日,为纪念毛泽东“五七指示”发表两周年,  相似文献   

4.
2003年2月中旬,国际互联网上最具权威和影响力的新闻综合性站点之一——“人民网”在“湖北视窗”栏目中,隆重推出了“湖北有个向阳湖”专题。你只要打开网页,眼前便会频繁出现特约主持人“李城外”的名字;如果你再细读那一篇篇化名人的回忆录和访谈,脑海  相似文献   

5.
故宫,这昔日的紫禁城,不仅拥有现存规模最巨大、保存最完好的古建筑群,拥有最丰富的历史艺术杰作和宫廷珍品,而且拥有一批堪称“国宝”的大师级物专家,要不是发生“史无前例”的化大革命,谁会想到,“国宝”们的命运会和向阳湖联系在一起呢?——1970年春,当单士元先生随故宫“大部队”下放咸宁时,已经六十有三,早已过了眼下的退休年龄。  相似文献   

6.
70年代初,我由宜昌调至咸宁双溪卫生院工作,当时政治活动频繁,会多、公差多,因此,偌大一个卫生院,仅剩一个医生一个护土。我当时既看门诊,又管病房,经常是内、外、妇、儿科都看,白天黑夜连续工作。当时,文化部“五七”干校的大本营在咸宁向阳湖,双溪大屋周住有一个连队,那里原有个煤窑,干校的同志一面搞“斗、批、改”,一面挖煤,以供向阳湖干校使用。连队没有医务室,因此,连里的同志们凡有病痛都得来卫生院,接触多了,许多人便成了朋友。大厦周离双溪镇虽仅三四里之遥,我却从未去过,~是由于工作太忙,走不脱;再者,也…  相似文献   

7.
是鄂南人就能感觉到,一股“城外旋风”正在身边劲吹。其实这旋风早已从咸宁刮到了武汉,从省城刮到了京城。并非夸张其辞。“李城外”这名字已与“向阳湖”连成一体,高频率地在各种新闻宣传媒体上亮出,直晃我们的眼睛,直撞我们的耳膜。当我们为“向阳湖文化资源”的开发拍手叫好时,当咸宁因重提‘“文化部五七干校”而知名度不断提升时,也就首肯了“城外旋风”的客观存在。自打李城外三年前对咸宁市郊的向阳湖投去深情一瞥,就与这块土地结下了不解之缘。这是一块曾经躁动不安而今沉静冷寂之地,这是一块曾经风雨云烟而今斜阳牧草之地…  相似文献   

8.
一别湖北咸宁向阳湖(古称云梦泽)近三十年了。不是故乡胜似故乡,向阳湖是我梦京魂绕的地方。“文革”期间,我刚走出大学校门,便分配到被钦定为“帝王将相部、才子佳人部、外国死人部”的原文化部。“文革”中期,文化部系统的六千多文化人及其家属、勤杂人员等被扫地出门,赶到了咸宁文化部“五七”干校,每天从事体力难以胜任的惩罚性劳动,如围湖造田、开荒种植;今时今日则又提出要“退田还湖”了,真是此一时彼一时,正确与荒谬,如同完头上的虱子—一明摆着。1966年5月7日毛泽东给林彪一封信,提出党政干部要学工学农,便将干部集…  相似文献   

9.
李城外 《湖北文史》2004,(1):193-196
1995年9月15日,我在北京采访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黄河大合唱》的词作张光年先生,请张老回忆“革”期间下放咸宁向阳湖“五七”干校的生活。82岁高龄的老人温尔雅,和蔼可亲。访谈临近结束,我补充:“张老,黄河已与您的笔名“光未然”紧密联系在一起。而向阳湖,也是您永远忘不了的!”他欣然点头,笑道:  相似文献   

10.
1969年底,一代学大师沈从下放到咸宁干校时,已经67岁。几个月前,夫人张兆和随《人民学》编辑部的同行先行一步,住在向阳湖。沈老在“四五二高地”的一干校指挥部临时安置了一些时候,因患心脏病,又有高血压,受不了高强度劳动,校部便把他转到离向阳湖50里地的双溪。  相似文献   

11.
12集大型电视文献纪录片《周恩来》在中央台首播后,我收到该片总顾问、曾担任过总理办公室副主任的李清同志的一封短简,告知我寄赠的《向阳清结一文化名人与咸宁》和《向阳湖文化人采风》两书的上册(人民文学出版社1997年12月第1版)已收阅,专致谢意——80岁高龄的李老礼贤下土,给我带来意外的欣喜。因为早在1996年5月初,我已采访过这位知名的“向阳湖人”,他当时认真地提出“君子协定”,约好此次访谈只能算“忘年朋友间的闲聊”,不可付诸文字。出于对老人的敬重,我信守诺言,不敢违约。到了年底,慈祥的李老为表示对我热心挖掘“…  相似文献   

12.
“文革”风起,斗、斗、斗,斗到最后斗、批、走。我于1969年9月下放向阳湖“五七干校”,1970年初又斗成反革命分子,在干校一呆就是6年。  相似文献   

13.
“五七”干校,是“文革”中产生的一种特殊形式的“干部学校”。顾名思义,它应该是培养干部,供干部学习的场所。那么事实究竟是怎样的呢?在这里,我想结合我的亲身经历谈谈情况。“五七”干校,是以劳动为主体,以改造思想为目的而设立的“干部学校”。文化部有两个干校,一个在天津静海,一个就设在湖北咸宁向阳湖。我们是1969年下干校的,从到干校的第一天起,就投入到各种各样的紧张劳动之中。本来,有十几个部打算在向阳湖办干校的,但他们看到这儿的情况以后,大部分改变了主意,到别的地方选点去了。只有文化部“五七”干校仍决定…  相似文献   

14.
“情结”,是人的一种圣洁的情感。生活的体验告诉我们,一个人的内心只要渗透了某种“情结”,就一定会感到充实、愉快。以我为例,自从有了“向阳湖情结”,仿佛一下子找准了自己的“定位”,明确了主攻的方向。在朝着目标行进的过程中,既体会了耕耘的艰辛,又品尝了收获的喜悦。  相似文献   

15.
金戈 《湖北文史》2003,(1):211-219
2003年2月中旬,国际互联网上最具权威和影响力的新闻综合性站点之一——“人民网”在“湖北视窗”栏目中,隆重推出了“湖北有个向阳湖”专题。你只要打开网页,眼前便会频繁出现特约主  相似文献   

16.
中国出版工作者协会副主席、商务印书馆总经理杨德炎曾任我国驻西德大使馆一秘、驻瑞士大使馆文化专员,后任新闻出版署外事司司长。1970年春,他下放向阳湖时,才满25岁,是咸宁干校年龄最小的“五七”战士之一。  相似文献   

17.
在中国历史上,从明初便开始了一场规模浩大的人口大迁移,到明末清初更达到高潮。这场人口大迁移是由两句话概括而成, 即:湖广填四川、江西填湖广。四川诸多县都曾做过关于“湖广填四川”的数据统计,湖北却没有“江西填湖广”的记录。江西填湖广,都填到哪儿去了呢? 武汉历史文化的渊源常可以在作为地方历史大事记的地名里探寻得到。那些被正史遗忘且尘封多年的民族迁移史竟然也从地名中一个接一个地冒了出来。  相似文献   

18.
上世纪70年代第一个秋天,在化部咸宁“五七”干校,一个偶然的机会,67岁的冯雪峰和36岁的陈早春成了忘年交。  相似文献   

19.
施亮 《炎黄春秋》2012,(6):85-86
1969年冬,我才上初中一年级,随父母去了湖北咸宁向阳湖文化部五七干校。当时,那里的子弟斗殴之风正盛。这是时代风气使然,文化大革命中社会秩序混乱,暴力成为时尚,小流氓也成了明星,好勇斗狠也成"战斗精神"的标志。斗殴成为那个时代的时髦。  相似文献   

20.
<正>在老省城武昌的诸多方物中,历史上有四样时令菜蔬,承载了一方水土的乡愁情结。笔者记忆中的老辈人,常津津乐道:“司湖汗菜沙湖藕,洪山菜苔南湖蒿;四样方物有缘品,不枉武昌走一遭。”司湖汗菜“司湖”这个名字,对于今天的年青人来说,已经非常陌生。司湖遗址,就在今天的武昌廉政公园至中华路小学一带,东起解放路,西到都府堤。1950年代司湖改造成公园后,司湖水面随即消失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