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石磨     
<正>粮食加工工具。有旱磨、水磨两种,旱磨磨粉,水磨磨浆。无论是旱磨还是水磨,都由石磨、石磨盘和磨床三部分组成。石磨两扇,以磨脐为中心,上下磨合。上下磨扇凿有密集的条形浅槽,便于磨碎颗粒状的粮食。上磨扇面左右开俩磨孔,有利于粮食漏到两扇磨之间。磨身左右侧面凿一浅孔,装上木橛,套系上绳索,用以固定磨棍,以利推动。磨盘垫在石磨下,有平面的,也有带圈带槽的,磨床则如同没有凳面的方凳,承托着磨盘、磨身。长期使用的石磨,磨床往往是砖石垒成的台座,承接磨盘时更加结实稳妥。  相似文献   

2.
鄯善噹噹磨     
鄯善县境内凡水流落差较大处(落差在4米以上)大都有磨。据鄯善粮食部门统计,1955年鄯善3个区共有150盘磨。最早的土水磨在磨面时会发出的声音,这是调节原粮摄入量的双叉细木棍的一个叉头与石磨碰撞发出的。随着水磨机械化程度的提高。磨面时的声已消失,但磨的名称却保留了下来。鄯善县的磨数量多、种类全、功效好。在全疆都有名气。民国34年(1945年)在鄯善辟展乡二官修建的半自动化水磨是当时全疆性能最好的水磨。1961年投产使用的部善辟展公社二宫全自动化水磨被自治区粮食厅誉为“土法加工机械全疆第一”,该磨的设计师兼施工员是…  相似文献   

3.
正2009年5月,黑龙江省双城市文物管理所在全国第三次文物普查时,在团结满族乡连丰村老房身遗址中采集到一副石磨。石磨为圆形,外缘直径均为38厘米;花岗岩材质,分上下两扇,上扇厚12.3、下扇厚12.5厘米,中央有磨脐孔;上扇底面和下扇上面围绕磨脐孔呈辐射状均匀雕刻着6组斜线形磨齿。石磨上扇中央的磨脐孔直径3厘米,进料孔(即俗称的磨眼)距其2厘米,料孔直径2.5厘米;料斗深4.5厘米,直径是25厘米;上扇有呈半  相似文献   

4.
锯镰辨析     
云翔 《文物》1984,(10)
在出土文物中,我们常常会见到锯和镰。锯,是手工业生产工具,用于材料的切割;镰,或称镰刀,用作收割稻麦柴草之类,为农业生产工具之属。两者用途不同。但是,我们在文物中见到的往往是锯片和镰刀头部分,而镰刀中又有一种带齿刃的,所以对于新石器时代以及殷周时期的一些石、骨、蚌和青铜齿刃工具,往往不容易辨别是齿刃镰还是锯。有时把锯误作齿刃镰,有些称作锯的也并非锯,一物二名者亦有之。当然,早期的锯和齿刃镰的使用可能不象后  相似文献   

5.
1990年8月,江西赣州市博物馆从来自信丰一位退休工人手中,收藏了一件银铤。经赣州地区人民银行鉴定,成色在95%以上。银铤保存完整,银色光亮温润,造形为砝码形,背部略收缩,遍布蜂窝状气孔(两端少而束腰部较多),四周边部也布满气孔。表面略凹,全长8.8,两端最宽5.7,束腰宽3.5,厚1.3厘米,背部全长8.3,两端最宽5.2,束腰宽3厘米,  相似文献   

6.
阜阳出土一组宋代银铤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阜阳博物馆收藏一组宋代银铤,均扁平束腰,两端呈弧形,正面有戳印铭文,背部密布蜂窝状铸孔。这组银铤均为出土于阜阳境内的窖藏品,依其铭文不同可分七式,现介绍如下。Ⅰ式:长161、腰宽64、两端各宽85、厚17mm,重1950克。铭文“聂□□”,字迹漫漶不清。体表粗糙呈暗灰色(插四图1)。Ⅱ式:长123、腰宽43、两端各宽67、厚15mm,重980克。右侧上部铭文“朱雀门外马安铺”,右下部铭文“真花□银”,第三字左边金字旁,右边模糊难识,疑为“钱”字。该铤左边上部铭文“马安铺”,左下部铭文“出门税”。体表灰白色、正面光滑细腻,周缘有水波纹边栏(插四图…  相似文献   

7.
1955年4月,西安北郊新华窑厂工人在掘土时发现带菱形镂孔的铁板一面,两边并鑲有带铆石框,我会闻讯后,即派人前去作了清理。从清理出的情况看,是一处重要的地下水道,最初发现的镂孔铁板和石框,是水道最北端的一个水闸门(图1)。铁板高70、宽57、厚4厘米,露出地表的石框高78厘米,宽与厚均为16厘米。框的上端留有残铆痕迹,证明原有石板复盖。由水闸向南寻找结果,在厚约10厘米的扰土下面发现西壁砖墙,墙宽约30厘米,最高处约90厘米,长约470厘米。墙的上部稍向外凸出,东壁砖墙大部分巳残缺,仅南端有长约100、高约70厘米的一段。水道中间铺地砖被挖掉很多,残存部分也极零乱。墙的南端紧接有石洞,洞顶有约30厘米夯土层,洞长235、宽60、高约70厘米,两壁各竖立石板三块,上面复盖五块厚10余厘米的石板,值得注意的是,石洞内两端缩进约10  相似文献   

8.
1969年,洛阳博物馆在配合东郊建设工工程中,发掘出一件三彩瓷枕,高14、长25、宽14厘米。长方细腰,好似银锭,枕心中空。枕顶正方形,上饰黄地、绿叶、白色五瓣花朵,中央各有一气孔。枕身四面两端满饰黄地、白叶、绿色花蕾纹带,中部束腰处为绿地,四面各有暗褐色行书北曲小令一首: 一、“寒山(拾)得那两个,风风磨磨。拍着手, 当街上笑呵呵,倒大来快活。词(调)寄  相似文献   

9.
廖威 《广东史志》2003,(2):75-76
2002年1月,我在粤北农村调查时,发现清代民居建筑中的祠堂大门口,有些摆设有石雕艺术作品抱鼓石。现选择一对比较典型的抱鼓石进行初步的研究。这对抱鼓石座落在一间建于清代后期的宗族祠堂大门口左右两端,由石门枕和石鼓组合而成,红色砂岩凿刻的。这种石材质地不够坚硬,容易风化。雕刻技术主要是用阴雕和浮雕两种方法。大小形式相同,花纹有同有异。石鼓安装在石门枕之上形成一个整体,民间统称抱鼓石。(见下图)  相似文献   

10.
拉则、吉郭与雍仲———藏族的图案与标志之六□杰当·西绕江措文群太山脚下的拉则。“拉则”是藏区山口、山坡、主峰、边界等处用石、土石所堆砌的石堆,其上插有长竹竿、长箭、长木棍、长矛,还拴有经幡。这种拉则在藏族、蒙古族、裕固族、摩梭人和部分纳西族地区都十分...  相似文献   

11.
饶州铜镜     
王宁 《收藏家》2004,(3):38-41
宋代铜镜工艺衰退,远不及前代盛期铜镜精美,工艺简化,价格低廉,使用普及,但铸镜业仍呈发展之势,店多匠众,铸量未减。任昉《述异记》载,饶州有轩辕磨镜石,俗传轩辕氏铸镜于湖边,故有轩辕磨镜石,石上常洁,不生草木。据实物可知饶州在宋、元时期铸镜,成为铜镜的主要产地之一,产品颇受欢迎。  相似文献   

12.
1989年5月,巴中县清江区棉麻公司搞基建时发现了一面东汉时期的青铜镜。该镜镜面呈弧形,弧距3.5毫米,镜面直径10.9厘米,背面直径9.9厘米,磨损处露出黄色铜质。背面中部有大园纽,纽上有椭园孔,纽径2.2厘米,高1.2厘米。此镜背面纹饰复杂,外缘宽3.5毫米,外区从外向内是锯齿纹、凸弦纹、三角纹  相似文献   

13.
青海的河湟地区,人口稠密,农业发达,传承着包括岁时民俗在内的众多民俗文化。自古以来人们就有观测天气变化,根据寒暑冷暖安排各自的生产和生活的习俗。过去农村有“立杆测时,燃香记时”的做法,如在平地上立一根木棍,当木棍和其阴影对齐时,就到吃中午饭的时间;在村与村轮流浇水时,根据各村地亩数的多少确定燃香株数,由水利委员或公众推举的公平人燃香守候,将预定的香株燃完时,发令更改水口(位)。岁时民俗中的记时一般以农历为准。  相似文献   

14.
一九六四年九月,济南市文化局在历城县柳埠神通寺遗址西北隅,古代小塔群的东北处,清理塔基淤土时,离现在地表1.40米(最深处计算)发现了这座古代石作雕磨建筑基台(图一、二、一七),  相似文献   

15.
《文物》1990,(7)
1977年秋,承德县下板城镇东窑村村民在东山上筑梯田时,距地表约1.5米深处,发现商代墓葬数座。墓内出土的文物中有石牌饰两件。石牌饰均为滑石质,黑色,保存基本完好。一件石牌两端刻直线纹,上部两平行横线之间刻一兽面纹,两眼圆睁,宽嘴,二尖长獠牙,直鼻,鼻下有二锯齿纹。兽面纹周围及牌饰中部刻排列有序的三角形纹,牌饰中部刻一钝角"V"形纹。石牌长  相似文献   

16.
湖北省枝江出土元代银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84年12月下旬,湖北省枝江县马店镇白家岗村第八村民小组农民赵元薪、赵风琴在史家坡修筑渠道时,先后挖出银铤,共计五笏,并立即献交县文物管理所(图一)银铤质地洁白,呈束腰状、两端弧形。正面周缘凸起,有水波纹。正面中心凹平,均有阴文楷书戳记。银铤正面略宽于底部,皆翻铸而成,底部及四侧有密集的铸造蜂窝孔。赵元  相似文献   

17.
显胜门景区是雁荡山美丽的后花园,她位于雁荡山的北部。东起砩头村,西至锯板岭头,南起湖南潭,北至百将岩,总面积44平方公里。其中有10峰、11岩、2嶂、5洞、6潭、2石、2门、1溪等51处景区。  相似文献   

18.
1977年刚上班时,我被分配到新华农场木材厂。在木材场,我什么活都干过,进料、检尺、抬肩、归楞、打钩、二号锯、三号锯、修锯、木匠、瓦匠,什么都能干,什么都会干,被大家称作“万金油”。  相似文献   

19.
杂技俑     
正北魏。高20-26厘米。2000年大同市曹夫楼村出土。这组彩绘陶俑正中一人正在做一种叫缘橦的表演。深目高鼻的胡人,伫立仰首,额正中有圆孔插入木棍,两个小孩子在木棍上做惊险表演。其余6人环绕着表演者,或聚精会神地观赏,或鼓掌喝彩。中国杂技源远流长,至迟在春秋时已有多种表演项目。西汉开始兴盛,并大量吸收外来表演形式,节目更丰富,技巧更高  相似文献   

20.
《收藏家》2021,(8)
正砚,或曰研,是我国传统的书写工具之一,可用于调色、研墨、舔笔等。它的发展史与其所需研磨之物紧密联系。目前考古发现的最早实物是距今5000多年前的陕西临潼姜寨遗址出土的一块石砚,同时出土的还有石盖、石质磨棒、黑色颜料和水盂等。由此可以看出早期的砚和磨棒(或称研石)一起使用,这主要因为所磨的颜料形状不规则,多为零散的片状或颗粒状,需要研石协助研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