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朗读是我国语文课教学的优良传统.它可以培养学生学语文的兴趣、是完成语文教学任务的重要方法、能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为了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一定要巩固朗读时问、训练朗读技巧、采取适当的朗读方式.  相似文献   

2.
佘云辉 《神州》2014,(3):93-93
<正>文章不是无情物,学生皆是有情人。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我认为高中语文教学,必须高度重视情感教育。新一轮课程改革在各门课程的设计中,始终注重培养学生健康的情感、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品质.语文课蕴含着丰富的思想感情,而使学生感受、体验、升华这些感情是实现语文教学目的、提高学生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能力的必由之路。由此可见,语文课  相似文献   

3.
在小学高年段语文阅读教学中指导学生、自读自悟、合作探究。培养学生阅读的自主性和独立性;品味精读佳句佳段,引导学生走入文章情境,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提高阅读能力是新《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也是今后语文课改的指南。  相似文献   

4.
孟令文 《神州》2011,(8):37
根据21世纪工科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理论及人才培养需要,《大学语文》课既是对大学生进行人文素质教育的基础课程,也要培养大学生的阅读欣赏、写作能力和运用汉语口语交际表情达意的能力,这是一名合格的大学生应该具备的必要技能和基本素质。工科院校大学语文课的作用是既要提高学生人文素质也要加强实际应用能力培养,这也是未来为社会培养复合型人才的需要。  相似文献   

5.
孟令文 《神州》2011,(5):37-37
根据21世纪工科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理论及人才培养需要,《大学语文》课既是对大学生进行人文素质教育的基础课程,也要培养大学生的阅读欣赏、写作能力和运用汉语口语交际表情达意的能力,这是一名合格的大学生应该具备的必要技能和基本素质。工科院校大学语文课的作用是既要提高学生人文素质也要加强实际应用能力培养,这也是未来为社会培养复合型人才的需要。  相似文献   

6.
戴红彦 《神州》2013,(7):96-96
学生的灵性是从教师的教学中发挥出来的,所以要想培养学生的灵性我们从事语文教学的教师们就应该让我们的语文课充满浓浓的"语文味"。众所周之,语文课是学习者接近、理解文字,感受文字的魅力,学习文字整合的诀窍,并较为成功地外化为各种"言语作品"逐步形成能够独立听说读写的"言语能力"的一门课。说"白"一点,语文课是学习怎样把"话"说"美",把文章写"美"的一门课。我们知道:语文学科具有丰富的科学性和人文性。这就注定语文教学应当指涉人的灵魂.应当具有情感关怀的使命。我们的语文课堂就体现出它的语文味。让我们孩子们在如坐春风的课堂中提高语文素养,在如沐春雨中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  相似文献   

7.
王之路 《神州》2013,(36):140-140
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点、难点。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所以,阅读教学更应该遵循语文的本质,阅读课应以读为主。北京市丰台区特级教师刘毅认为:一节好的语文课,应当是书生朗朗,以发展学生语言:议论纷纷,以发展学生的思维;情趣融融,以丰富学生的情感。所以许多教育专家指出语文课应该以读为主,书声朗朗应该成为一节好语文课的主要标准。  相似文献   

8.
牛琨 《神州》2013,(15):97-97
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陶冶学生美好的情操,促进学生能力和智力的全面发展。我们的语文课教学中教师要善于用各种方式,利用各种契机使学生认识美、体验美、培养美,引导他们热爱自然、感悟生命、感受崇高,并使他们最终确立正确的审美观。  相似文献   

9.
李明 《神州》2012,(4):51-51
语文新教材、新课标要求教师在教学中树立新理念,采用新教法。在各种新教法中,我感觉到在使用语文新教材开展教学时,重视培养学生的语文自学能力是有益于语文课教学开展的,是十分重要的,也是十分必要的。那么,在语文课教学活动中,怎样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呢?  相似文献   

10.
周立群 《神州》2013,(27):140
《中职语文课标》中指出:"中等职业学校语文课程应注重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切实提高学生的语文应用能力和一定的审美能力、探究能力,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为学生学习专业课程打好基础,并为学生未来的工作和学习开拓发展空间"。然而,语文课在中职学校往往遭到学生忽视或拒绝,语文课可听可不听,学生上课走神、发呆已成普遍现象,再加上有  相似文献   

11.
杨长军 《神州》2012,(13):351-351
语文是鲜活的文化符号,是灵动的生命载体,而语文课则是传承文化、高扬生命风帆的舞台。在新课程改革不断深入的今天,在外来文化与本土文化不断交融的今天,我们只有让学生喜欢语文课,培养和激发他们学习语文的兴趣和热情,才能使他们树立起自觉学习语丈的信心,从而不断发扬光大我们祖国源远流长的文化。听语文课没劲儿”这是学生们的反映。之所以有这样的反映,尽管不能单方面去责怪老师,但与老师讲课的”乏味”是密切相连的。那么,怎样才能让学生喜欢上语文课呢?  相似文献   

12.
张晓云 《神州》2013,(6):114-114
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语文教学不仅是一门科学,同时也是一门艺术。使语文课堂教学效率明显,魅力四射,这是众多语文教师一直潜心探索、孜孜以求的课题。如何上好一堂语文课了,怎样才能成为一个合格的教师,是要好好学习和探索的。本文就自己多年的工作经验谈谈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3.
高智勇 《神州》2013,(6):71-71
中学语文阅读教学是语文课的基础,也是其他学科学习的基础之一,他是一个人综合素质能力的体现。对于开拓个人的视野,发展健康的个性,培养健全的人格都有重要的作用。实际上,近些年关于阅读教学方法的讨论从未停止过,本人根据这些年的教学经验,从四个方面对于这些内容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4.
李洁 《神州》2012,(15):278-279
《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明确指出:“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要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语文的感情,培养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也就是说,语文教师应当特别重视对学生的审美能力的培养。著名心理学家马斯洛的“需要理论”中也认为,审美需要是人生的高层需求。当前,在素质教育的大背景下,“五育并重”的观点,已经在教育界中达成广泛的共诅。在小学的各科教学中,语文课是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最好学科之一,是最具有美育特征的人文课和思想性很强的基础学科,选编内容大多是古今中外的名篇,其中蕴含着丰富多彩的自然美、社会生活美和艺术美的内容。  相似文献   

15.
卢晓华 《神州》2013,(11):107
职中的学生是基础比较差的,就算是对好学点的语文课的学习都没有兴趣。很大一部分学生认为自己就是来学技术的,根本没必要学语文。学生没有学习的动力,教师教起来也觉得索然无味。因此,培养职中生的语文学习兴趣,让语文课变得更加生动有趣,成为语文教学的首要问题。  相似文献   

16.
李晓莹 《神州》2013,(5):134-134
小学语文教学的目的,是指导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使学生具有初步的听说读写的能力,在听说读写的训练中,进行思想品德的教育,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可见培养语文能力应当在听说读写四个方面下工夫。但是在我们的教学中,还存在着偏重写的训练,忽视其他方面的训练的现象。其中朗读的训练是最容易被忽略的。须知,语文课的第一任务是让学生学习语言。而读是学习语言的重要途径之一。通过熟读、背诵,使书面语言内化为学生自己  相似文献   

17.
刘艳雪 《神州》2012,(1):126-126
语文教学要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改变传统的教学程序,就要进行创新教学。创新教学的关键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在教学中让学生主动参与,自我成长,让语文课成为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天地。  相似文献   

18.
付品贞 《神州》2014,(6):75-75
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高中语文课要贴近学生生活,教师教学要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运用理论指导实践的能力,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习,在学习中体会生活的真谛,从而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本文从高中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出发,研究了如何提高高中语文生活化实践教学的策略。  相似文献   

19.
史丽梅 《神州》2011,(1X):70-70
学语文教学的目的,是指导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使学生具有初步的听说读写的能力,在听说读写的训练中,进行思想品德的教育,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可见培养语文能力应当在听说读写四个方面下工夫。但是在我们的教学中,还存在着偏重写的训练,忽视其他方面的训练的现象。其中朗读的训练是最容易被忽略的。须知,语文课的第一任务是让学生学习语言。而读是学习语言的重要途径之一。通过熟读、背诵,使书面语言内化为学生自己的语言,才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理解、运用语言的能力。因而教学必须重视朗读的训练,加强对朗读的指导与训练。  相似文献   

20.
潘小军 《神州》2011,(1X):167-168
语文教师是语文课堂的主导者,语文教师如何把一堂课导演得生意盎然,别具情味,使学生在学到语文知识,培养起语文能力的同时,能在课堂上如沐春风,重习渐染,不经意中在一堂堂语文课上提升了自己的语文素养。其中特别重要的一环是语文教师必须高度重视语文课教学的语言艺术。精准、诗意的教学语言带给学生以愉悦的审美心理,流畅而简洁的教学语言带给学生以明确的知识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