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被压抑的灵魂的诉说——试析芥川龙之介的《戏作三昧》韩小龙《戏说三昧》或许难称芥川龙之介的重要作品,但至少也是他的非常值得关注的作品之一。同时,《戏作三昧》又是芥川一系列报刊连载小说的第一部,在芥川文学中的位置自不待言。读解这部作品,可以透视出芥川龙之...  相似文献   

2.
有这样一种说法:疯子和天才之间只有一张纸那样的差距。本文从芥川龙之介的出生,遗传因素,文学成就等方面说明了他为什么被称之为"鬼才"。因调查了发表《》时的时代背景、文学倾向以及芥川个人当时的情况深刻理解芥川的历史小说。同时也陈述了《》是历史小说的原因。通过龙之介对小说主人公的心理变化的细腻表现,描写了对待善与恶不坚定的人类姿态,暴露了为了自己的生,每个人都具有的"利己主义"。把握龙之介的作品,从他的作品中了解他的人生观。  相似文献   

3.
再论芥川龙之介与《聊斋志异》——关于《酒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芥川龙之介于大正5年6月在第四次《新思潮》第一年第四号上发表的小说《酒虫》,取材于中国清代初期怪异小说《聊斋志异》的同名作品。芥川龙之介的《酒虫》,正如他本人在《新思潮》的《校正后》一文中所注明的那样:“酒虫取材于聊斋志异,与原作几乎无大变化。”  相似文献   

4.
芥川龙之介与《聊斋志异》——关于《落头之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落头之谈》是芥川龙之介从中国古典小说《聊斋志异》中的《诸城某甲》中取材而创作的短篇小说。芥川龙之介是一位“没有谈话的题材就不写作”的作家,而且他认为“重要的不是发现题材而是找出题材的意义”。因此,本文通过两篇作品的比较研究,阐述芥川龙之介的创作手法和创作技巧,分析他借用题材所要表达的主要内容和目的。  相似文献   

5.
芥川龙之介于大正5年6月在第四次《新思潮》第一年第四号上发表的小说《酒虫》,取材于中国清代初期怪异小说《聊斋志异》的同名作品。  相似文献   

6.
在芥川龙之介1921年旅行中国期间所拍摄的影集中,有两枚摄于西湖楼外楼菜馆的珍贵照片。现今这两张照片作为楼外楼最早的历史旧影被迎回拍摄原地,日本作家与西湖百年名号的“再发现”,为近代中日文化交流增添了一段佳话。本文将对两枚照片的史料价值进行考证,并结合芥川龙之介的《中国游记》,从一个侧面再现作家当年的西湖之行,同时也对消隐在这段历史背后的人与事进行钩沉。  相似文献   

7.
赵政民同志的长篇游记《飞离美国》,《文史月刊》从2001年第4期至今年第1期刊载以来,因其构思新颖、笔法灵活、资料丰富、见解独到,而受到全国读者的关注和喜爱。这部游记全面记述了作者随中国地方人大政协代表团访美期间的全部活动,记述了代表团所有成员的形象、表现及趣事,更把所访美国各地各城的重要历史、人物、事件及作者的感受、联想等作了生动形象的描述,还用很大篇幅介绍了美国中国城及其华人、华侨的生活,介绍了美国与中国的历史交往。因而,全书生动活泼,情趣横生,不仅成年人一期不落地阅读,连不少中学生也接连把…  相似文献   

8.
19世纪初至20世纪初叶众多来华的西方作家留下了很多与中国有关的文字,我们从中选取了一些作品,结集而成这套《西方人看中国》文化游记丛书。他们之中有西方报刊派驻中国的记者,有著名的汉学家,还有在中国生活多年的外交官,或清廷所雇用的外国官员、教习和到中国经商的商人。他们以比较客观的笔触,对近代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  相似文献   

9.
<正>去年初夏,我的一篇旅游博文获得"当代徐霞客游记"大赛一等奖,主办方让我去宁海领奖。说起宁海,很多人都没听说过,但如果提起《徐霞客游记》,几乎是家喻户晓。宁海,就是《徐霞客游记》的开篇之地,也是中国旅游日"5·19"的发祥地。宁海这个让徐霞客出发的日子成为今天中国旅游日的城市,一下就让我兴致高涨起来。  相似文献   

10.
李腾 《世界历史》2020,(2):126-139,I0006,I0007
《皇帝编年史》作为12世纪中后期巴伐利亚地区以中古德语撰写的首部方言编年史,具有重要的史学史和文学史价值,也是德意志地区12世纪文艺复兴时期的代表作品。12世纪中期兴盛起来的帝国理念贯穿了《皇帝编年史》的始终,形成了特殊的基督教道德与帝国意识形态教化的结合。《皇帝编年史》通过对教宗—皇帝之间合作的理想化描绘和对重大冲突的选择性忽略,以历史书写的方式建构出一种典范和谐的政教关系。这一调和论倾向既反映了该作品的具体历史语境,也体现了异于拉丁文历史作品的书写动机和书写意图。这部12世纪历史书写中的另类作品体现了强烈世俗化倾向,成为考察中世纪史学在12世纪文艺复兴时期演变的重要切入点。  相似文献   

11.
芥川文学的一大特色是通过对古典文学中特殊场景、特殊事件进行再加工与再创造,从而展现作家对今人的关注以及对社会问题的思考。本文从《俊宽》与其原素材的承接关系出发,在归纳古典文学中俊宽故事流变的基础上,力求探明芥川文学对古典文学的汲取与超越,思考芥川文学中取材古典的独到创作手法。  相似文献   

12.
在伟大的“五四”运动影响下,以鲁迅为代表的一大批爱国志士,为拯救中华,振兴国势,借助名家芥川龙之介的笔端,在日本文学翻译阵地上,发出了反抗者的呼声。改革开放后,芥川作品以其精湛的艺术特色又深得国人之心。纵观芥川在华的八十年,其两次被认同的高峰恰值中国历史与文化之转变时刻,前者激同胞猛醒,后者堪可提高国人的审美层次。  相似文献   

13.
藤井省三《村上春树心底的中国》构建了从鲁迅到村上春树再到王家卫的影响链条,详尽分析概括了村上春树作品在中国的一些规律性阅读现象。如此宽阔的视野与实精神证,对认识当代人阅读文学的缘由、心态和意义极具启发性。文学所关注的乃是人之心灵,所呼唤的是人的自省,正如村上春树的作品虽然常常被消费社会所利用,但其精神实质却依然是生活在消费社会中的人们强大的反思力量。  相似文献   

14.
芥川龙之介一生共创作了148个短篇作品,涉猎女性形象的作品共76篇,其中女性形象色彩浓重38篇,涵盖知识女性、劳动女性、农妇甚至妓女等多个层面。这些形形色色的女性形象不仅如实地反映了作者的审美指向及其女性观,也浓缩了当时女性所处的社会地位和境遇。本文将其女性形象分为古典、现代与中国题材三大类,在分析芥川对女性所持态度的同时,考察作为大正时期知识分子的精英,其笔下诸多女性形象的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15.
妻子对丈夫不忠,并要求奸夫杀死亲夫,奸夫激于义愤,却将情妇杀死,此类故事自唐中期产生以后,即成为古代文学作品中的一个重要母题。到了明代,又异变为奸夫看见亲夫疼爱妻子,即因痛恨情妇背叛亲夫而将其杀死。日本小说家芥川龙之介的著名小说《竹林中》更描写了强奸者因为看到被强奸者对丈夫不忠,而要将其杀死的情节。如果说前者作品中的奸夫形象尚有正义一面的话,后两者则纯属邪恶。此类作品的产生和传统文化中男尊女卑、红颜祸水的思想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6.
金源词人元好问对苏词有多方面接受.他借鉴苏词语汇,化用苏词词韵、语典,在语言形式、抒情精神等方面借鉴、学习苏词,从而将自己所经历的宦海沉浮乃至国破家亡的痛苦形诸于词.元好问对苏词的接受,客观上反映了金元时期南北文化融合的大势.  相似文献   

17.
芥川小说<杜子春>的时间设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芥川龙之介的小说《杜子春》取材于中国唐代的同名故事。芥川在小说创作中以近代知识人的思考对原典中的素材作了取舍和改动。摒弃了原典中否定爱心的求仙主题,运用原典以及同类故事中以“幻相”的相对时间来完成人生教训的手法,提出了人对自身以及生存意义认识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北海道不仅以风光旖旎名重扶桑,其作家的数量和创作成就亦位居前茅。从明治初年登上北海道土地的国木田独步至30年代名扬世界的日本左翼代表作家小林多喜二,乃至今日誉满全球的渡边淳一等,均在这片丰饶的土地上留下了无数精美的篇章。  相似文献   

19.
论文从移民工人维权和劳动争议处理这一新视角,较为系统地分析中国海外劳务移民的历史发展与管理体制,深入剖析中国劳务移民管理的法律政策框架及维权和争议处理机制,比较借鉴劳务移民典型国家的经验做法,并对实现中国劳务移民有效管理的对策与措施,提出了四点建议:一是完善相关国内立法,构建多边合作协议框架;二是确立劳动行政部门主管,建立多部门政策协调机制;三是强化政府公共服务职能,加强海外劳务移民监管;四是加大工会组建、培训和维权力度,充分发挥工会组织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