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革”中期,文化部创办咸宁“五七”干校。六千余名文化界高级领导干部、著名作家、艺术家、翻译家、出版家和其他文化工作者及其家属下放鄂南向阳湖,经历了为期三年左右的劳动锻炼生活。我当时任黄冈军分区副政委,调来担任咸宁“五七”干校的负责人之一,对当时的情况了解一些,现就记忆所及,略述如下。于校的背景和组织情况1966年5月7日,毛泽东同志给林彪写信.即著名的“五七指示”。1968年5月7日,为纪念毛泽东“五七指示”发表两周年,黑龙江庆安县柳河率先出现一座被命名为“五七”干校的农场。500名来自黑龙江省的干部在这里…  相似文献   

2.
中共中央原顾问委员会委员,原文化部副部长、中共湖北省委原书记赵辛初同志,“文化大革命”期间在文化部咸宁向阳湖“五七”干校劳动,与咸宁农民结下了深情厚谊。笔者采访了当地农民吴世兴、刘克富等人,现将情况整理出来,以飨读者。赵部长虚心请教吴队长1969年春,原文化部部分机关干部下放到咸宁“五七”干校劳动,成立了机关连,番号为一连。全连共九十余人,连长姚屈。由于他们是第一批到的,没有房子,就住在原咸宁县汀洒区甘棠公社星火大队第七生产队上庄吴,即现在的咸宁市甘棠村七组。星火七队由安家湾、上任吴、八甲李三个自然…  相似文献   

3.
一别湖北咸宁向阳湖(古称云梦泽)近三十年了。不是故乡胜似故乡,向阳湖是我梦京魂绕的地方。“文革”期间,我刚走出大学校门,便分配到被钦定为“帝王将相部、才子佳人部、外国死人部”的原文化部。“文革”中期,文化部系统的六千多文化人及其家属、勤杂人员等被扫地出门,赶到了咸宁文化部“五七”干校,每天从事体力难以胜任的惩罚性劳动,如围湖造田、开荒种植;今时今日则又提出要“退田还湖”了,真是此一时彼一时,正确与荒谬,如同完头上的虱子—一明摆着。1966年5月7日毛泽东给林彪一封信,提出党政干部要学工学农,便将干部集…  相似文献   

4.
“文革“期间,我在湖北省军区担任干部调配组长,同时还兼任过一段时间的湖北省委常委、省革委会副主任、省军区党委书记张洪的秘书。因工作关系,经常去当时由省军区代管的设在咸宁向阳湖的文化部“五七“干校,对干校的情况有一定了解, 同在那里的诸多文化名人也有过接触和交往。现摘要回忆如下。  相似文献   

5.
70年代初,我由宜昌调至咸宁双溪卫生院工作,当时政治活动频繁,会多、公差多,因此,偌大一个卫生院,仅剩一个医生一个护土。我当时既看门诊,又管病房,经常是内、外、妇、儿科都看,白天黑夜连续工作。当时,文化部“五七”干校的大本营在咸宁向阳湖,双溪大屋周住有一个连队,那里原有个煤窑,干校的同志一面搞“斗、批、改”,一面挖煤,以供向阳湖干校使用。连队没有医务室,因此,连里的同志们凡有病痛都得来卫生院,接触多了,许多人便成了朋友。大厦周离双溪镇虽仅三四里之遥,我却从未去过,~是由于工作太忙,走不脱;再者,也…  相似文献   

6.
“文革”期间出版工作散忆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文革”期间我因病未能去文化部在湖北咸宁的“五七”干校劳动。后来国务院出版口需要编辑干部时,我被人民出版社的工军宣队派去工作,因之对那一时期的出版工作情况有所了解,现作为史料写出,供读者和有关同志参考。出版“大字本”大字本,顾名思义,主要特征是字大、...  相似文献   

7.
向阳湖位于湖北省咸宁市。上世纪60年代末至70年代初,原文化部在这里创办“五七”干校,6000余名文化界高级领导干部和著名作家、艺术家、出版家、翻译家及家属来到这块弹丸之地,开始了为期3年左右的“劳动锻炼”。 随着岁月的流逝,向阳湖已成为历史。它成了昔日文学大师、艺术巨匠们一段抹不掉的记忆,成了中国当代文化史上一节笔墨凝重的篇章。  相似文献   

8.
1969年9月,人民出版社除了少数人留在北京继续出版毛主席著作和“两报一刊”社论等小册子外,大多数干部和群众,包括全体所谓的“牛鬼蛇神”以及所有家属,都被遣送到湖北咸宁文化部“五七”干校,接受劳动改造。由军宣队带队,干校一律按部队编制,人民出版社编为一个连,排列为十三连。文化部的大队部设在向阳湖畔的“四五二高地”。十三连被分派在离著名的北伐圣地订汹桥不远的一片荒山上。那里有一座名为凤凰山的石山。我们的任务是开荒炸山取石烧石灰。全连共分四个排(另有一批原农村读物出版社的同志分配到双溪镇附近挖煤,属十三…  相似文献   

9.
1995年春 ,一个偶然的机会 ,我在新版《咸宁市志》“大事记”上读到原文化部创办向阳湖“五七”干校的记录 :“著名作家、艺术家和文化界高级领导干部及家属 6 0 0 0余人到该校劳动锻炼。”一种高度的敏感 ,使我立即萌生了抢救这笔文化资源、挖掘这座“文化金矿”的念头……从此 ,每逢出差进京 ,我在紧张的公务之余 ,有计划地拜望了一大批昔日下放咸宁的文化名流 ,经常是白天抽空预约 ,夜间促膝长谈。如果遇上双休日 ,甚至一天连续采访五六家 ,工作始终在快节秦、高效率地运转。返程后 ,我有空便泡图书馆和档案馆 ,查阅了“文革”期间大量的…  相似文献   

10.
李城外 《湖北文史》2004,(1):193-196
1995年9月15日,我在北京采访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黄河大合唱》的词作张光年先生,请张老回忆“革”期间下放咸宁向阳湖“五七”干校的生活。82岁高龄的老人温尔雅,和蔼可亲。访谈临近结束,我补充:“张老,黄河已与您的笔名“光未然”紧密联系在一起。而向阳湖,也是您永远忘不了的!”他欣然点头,笑道:  相似文献   

11.
1970年初,我是中共武汉市委机关的一名干部,同数以近万计的市直机关、事业单位干部一起,带着行李和户口迁移证,下放到远在市外鄂南山区的武汉市“五七”干校,整整生活了两年零三个月,这是我一生中最具有历史意义的、难以忘怀的一段经历。今借《武汉文史资料》的一角,回忆记述“五七”干校的真实生活.为读者了解这一文化大革命中的历史一页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1969年底,一代学大师沈从下放到咸宁干校时,已经67岁。几个月前,夫人张兆和随《人民学》编辑部的同行先行一步,住在向阳湖。沈老在“四五二高地”的一干校指挥部临时安置了一些时候,因患心脏病,又有高血压,受不了高强度劳动,校部便把他转到离向阳湖50里地的双溪。  相似文献   

13.
中国出版工作者协会副主席、商务印书馆总经理杨德炎曾任我国驻西德大使馆一秘、驻瑞士大使馆文化专员,后任新闻出版署外事司司长。1970年春,他下放向阳湖时,才满25岁,是咸宁干校年龄最小的“五七”战士之一。  相似文献   

14.
<正>我于1971年8月离开位于沙洋七里湖的省"五七干校"已整整37个春秋了。但对干校同吃同住同学习同劳动的情景记忆犹新。对昔日宣传队队员之间团结友爱的精神,情同手足的深情难以忘怀。初到干校1969年夏,按照毛泽东提出的"各行各业都要办成亦工亦农、亦文亦武的革命化大学校"的《五七指示》精神和"广大干部下放劳动,这对干部是一  相似文献   

15.
“五七”干校是“文革”时“改造”干部的场所。那么,“五七”干校到底是怎么来的呢?  相似文献   

16.
“五七”干校是“文革”时“改造”干部的场所。那么,“五七”干校到底是怎么来的呢?  相似文献   

17.
冯雪峰同志离开我们已经整整20年了。他在冷落与冤屈中溢然长逝后,我不断地读到怀念并描述他的文章,从而使我对人民文学出版社这位德高望重的首任社长更加深了理解和尊敬。50年代我在他手下工作过,“文革”期间又在“牛棚”中共过三年患难。那以后还在咸宁干校一道劳动了两年。其间,尤其令我难忘的是,在向阳湖我还同这位半生坎坷、备受折磨的老人同台讲用过一次。人民文学出版社是1951年3月成立的。由三联书店抽掉一批干部,在文化部旧楼借几间屋子办公。冯雪峰只身从上海来京,住在该楼的一间小屋里,筹划创社事宜,入秋后,简陋的三…  相似文献   

18.
20世纪60年代末至70年代末,发生了一起当代中国历史上的重要事件:全国各地举办了1600余所“五七”干校,用来安置下放劳动的几百万干部与知识分子。近年来,关于“五七”干校国内已出版了不少当事人的回忆录和一些研究性的论著,其中涉及柳河干校、咸宁干校、沙洋干校的文章最多;  相似文献   

19.
“五七”干校,顾名思义,成员应该都是成年的干部。不,这里上自80岁的老人,下至吃奶的娃娃,十足一个肝胆俱全的小社会。孩子,都是“五七”战士的子女,年龄从几个月到二十来岁不等。如果把全干校的孩子排成一行,准构成一副齐整的楼梯。他们或在下放之初随双亲举家南迁,或在一个月后响应副统师的战略疏散号令,下来投奔父母。他们的到来,给“五七”战士的生活既带来了欢愉,也增添了负累。十三连就有这样一批孩子,最小的才8个月,最大的19岁。有两个上幼儿园,几个上小学,人数最多的是初中生,约有十来个。这些祖国的花朵,小小年…  相似文献   

20.
“五七”干校全称“五七”干部学校。1966年5月7日,毛泽东看了总后勤部《关于进一步搞好部队农副业生产的报告》后,给林彪写了一封信。在这封后来被称为《五七指示》的信中,毛泽东要求全国各行业都要办成“一个大学校”,这个大学校“学政治、学军事、学文化,又能从事农副业生产,又能办一些中小工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