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杨兴斌  刘克利 《神州》2011,(4):18-18
在我国民族传统乐器当中,弹拔乐器古筝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喜爱。历史的发展也使得古筝分支了很多流派,浙江筝派和河南筝派在众多的筝派当中是很有代表性的两大派别,它们的历史发展和特点也是各具特色。  相似文献   

2.
王茜 《神州》2013,(7):229-229
一个流派的创立是艰辛的,发展壮大更是艰难的。浙江筝派在发展过程中沐浴了阳光,也经历了风雨,在汉筝的五大流派中可谓后起之秀。由于形成时间短,曲目相对较少,浙江浙派总是以相对低调的较沉默姿态行走在筝乐长河中。本文通过对浙江筝派认知的简要阐述,提出个人见解,希望能挖其根源,究其本质,唤起众人为浙江筝派的兴旺发达出份薄力,使其能在今后的发展中开枝散叶,越走越好。  相似文献   

3.
郑宜 《福建史志》2012,(1):38-39
筝,是一种极具中华民族特色、音色优美的乐器。自秦、汉以来,古筝从我国西北地区逐渐流传到全国各地,并与当地戏曲、说唱和民间音乐相融.形成了各种具有浓郁地方风格的流派。现今古筝的流派主要有山东筝派、河南筝派、陕西筝派、浙江筝派、潮州筝派、客家筝派、福建筝派、内蒙筝派和朝鲜筝派。本文拟对福建筝派的成因、演奏技法、代表曲目、传承人等作一阐述。  相似文献   

4.
王玥 《神州》2013,(18):235-235
纵观古筝界,茫茫九大流派,都有比较鲜明的音乐风格特点,分别矗立于我国的不同省份地区,具有很强的区域性,一种流派一般流行于一个地区。唯独广东省,容纳了两大流派一潮州筝派与客家筝派。这两派同处一地,却各具风格,自成一派,所以要准确的弹奏出两个流派筝曲的风格韵味,分清两流派之间的异同是十分必要的。本文将对并存与广东省的这两派在形成历史、演奏形式、调式特点、记谱法、演奏风格技法方面尝试着作一些比较。  相似文献   

5.
柳和勇 《古今谈》2006,(4):12-15
浙江是海洋大省,涉海活动历来是浙江人重要的生产、生活内容,也是浙江经济、文化的重要构成部分。从文化发展学的角度看,区域海洋文化都有一个漫长的发展演进历程,并在其独特的发展轨迹中逐渐形成特点。我们从海洋文化主要构成的造船、航海、筑塘及海洋审美文艺创造等方面着手,大致把握浙江海洋文化的发展轨迹,无疑将有助于从历史坐标角度清晰认识其发展历程及特点。  相似文献   

6.
曾仁俊 《沧桑》2014,(5):26-31
国家主义是上个世纪曾在中国思想界有着很大影响的一种理论与社会思潮。国家主义派对当时中国社会现实所提出的主张与解决办法,体现了他们对现代国家道路探索的一种新的积极思考与追求。作为20世纪中国社会思潮中一个有重要影响的流派,它曾在很长时期内,一直都被视为一种反动思潮的代表。而在与马克主义的论战中,它又再一次遭受严重的批判和打击。在中国近代的历史进程中,它到底是什么性质、具有着怎样重要的历史作用与历史启示,需要我们重新的审视与评析。  相似文献   

7.
著述直接以大事记作书名,大约数南宋婺州吕祖谦编撰的《大事记》最早。《浙江历史大事记》颇得大事记编撰的真谛,其优点更是显而易见,如追溯时间最远,涉及内容全面,资料搜集广泛,资料注释规范,纪事本末体和纪传体相融合。这些优点的存在,使《浙江历史大事记》自出版以来受到各界的广泛关注。  相似文献   

8.
李珂 《民国档案》2004,(4):78-81
1928年至1930年,由汪派政治班底发起的国民党改组运动,声势浩大,席卷全国。本从理论宣传、干部、组织、军事斗争诸方面对改组派的原委始末稍作梳理,并对改组派“轰轰烈烈”却“来去匆匆”这一历史现象作出分析。  相似文献   

9.
关于河南历史文化资源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河南是中华文明的摇篮,悠久的历史积淀了丰厚的历史文化资源.这些资源可以鉴史、育人、兴业,在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和对外文化交流中,其现实意义都非常重大.如何开发、利用和保护这些文化资源,本文谈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10.
钱文艳 《安徽史学》2005,(6):126-128
中国农村在1940年代至1990年代处于剧烈变革中,主要表现形式是新旧制度的更迭.从土改到高级社的建立为第一次社会变革;从高级社到人民公社化为第二次社会变革;1980年代后,开始第三次社会变革.三次社会变革对民众的婚姻产生深远影响.本文截取浙江农村1950年代至1990年代有关农民婚姻状况的某些片断,试图描述并解释这一过程.  相似文献   

11.
中国图书分类历史悠久,本文将中国的图书分类从古至今做了简单的梳理,并对图书分类的发展趋势做了阐述。西汉的刘歆编制的《七略》,创立了六分法,第一次展示了我国古代的图书分类方法。三国两晋时郑默编著《魏中经簿》,西晋荀勖编著《中经新簿》,创立了四分法,清朝乾隆时纪昀等编著的《四库全书总目》将四分法加以完善。现代的《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经过多次修订,日益完善与科学,已被广泛普遍的运用在中国的很多图书馆中。  相似文献   

12.
本文陈述了历史文化名城的相关法律法规,解释了历史文化名城的概念;对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内容进行了归纳总结,指出了长期以来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与发展之间的矛盾。以实例为证提出了解决矛盾的方法,即如何使历史文化名城更好地做到保护与发展的双赢。首先是制定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它是名城持续发展的基础;其次是采取点、线、面的保护方式合理发展利用,它是根本;第三是全面保护古城风貌,开拓新区合理发展,它是行之有效的措施。  相似文献   

13.
朱珏 《浙江方志》2002,(6):35-39
浙江,有着悠久的历史化传统和独特的人精神。在我国的经济发展中,浙江历来占有重要地位。1978年,当中国的历史翻开崭新一页的时候,当“解放思想”、“改革开放”的口号响彻中华大地的时候,浙江人民更是凭借着其丰厚的历史化积淀和勤劳勇敢、勇于拼搏的人精神积极投身于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哈尔滨市武术的历史背景进行了较全面的调查与了解,找出武术逐渐由"热"到"冷"的原因,以及解决策略和建议,以推动哈尔滨市武术运动的进步与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从1950年代到1970年代,浙江农村义务教育经历了由萌芽、发展到兴盛的过程。与此同时,浙江农村民办小学则伴随着浙江农村合作化及人民公社化运动经历了由萌芽、发展到逐渐消亡的过程。一兴一衰,成为共和国历史的最好注脚。当前,中国农村义务教育仍未能摆脱其弱势地位。对建国后30年浙江农村义务教育的历史考察,有助于我们建立一种更公正、合理的教育机制,以提升"境况最差的成员"的生命质量。  相似文献   

16.
新西兰的华文教育虽然起步相对较晚,但近一二十年,该国的华文教育倍受当地华人华侨以及新西兰政府的关心和帮助,推广力度不断加大.近些年来汉语教学与当地正规教育的接轨,为新西兰华文教育的发展迎来了新的契机.华文教育之所以能够引起了当地政府的关注,并在新西兰开花结果,原因是多方面的.通过对新西兰华文教育方面资料的梳理,总结出不同历史时期新西兰华文教育的起因、发展、和特点.  相似文献   

17.
韩国沿革地理学研究的历史源远流长,但其并非该国现代历史地理学的前身。日据时期的学者虽然继续进行沿革地理学的研究,但并未主动引入现代历史地理学,未能推动该学科的近代化转变。1945年后,在卢道阳、李灿等为代表的韩国第一代地理学者积极倡导下,美国伯克利学派的历史文化地理学理论与方法被引入韩国,韩国历史地理学由此发展成型。伴随着历史地理学在韩国地理学科体系内的茁壮成长,沿革地理学的地位日益弱化,直至被摒弃出历史地理学的研究范围。这一现象的出现,同韩国历史地理学者所接受的地理学教育及历史知识、考证能力的缺位等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8.
瑶族文化是凝聚瑶族人民的重要力量。它渊源于瑶族数千年的文明史,又根植于瑶族现实经济社会生活的实践;它反映了瑶族经济社会的基本特征,又对瑶族经济社会的发展起着巨大的促进作用。瑶族文化是一种特殊的社会历史现象,它与具体国家的历史条件相联系,因而有其自身的特点。  相似文献   

19.
曾谦 《丝绸之路》2011,(10):37-40
丝绸之路是一条横通亚欧大陆的交通线路,丝绸之路河南段的发展历经兴衰。在东汉建都洛阳之后,丝绸之路河南段首次出现繁荣;魏晋南北朝时期,丝绸之路河南段继续保持着繁荣的态势;隋唐时期,丝绸之路河南段再次走向繁荣。  相似文献   

20.
本篇文章主要论述了韩国语言的起源与历史发展。本文首先强调韩国语是经历过变化发展而来的。接着分析了韩国语的系统,明确了韩国语属于阿尔泰语族。然后本文简单的介绍了韩语的发展史,分为四个时期。一是古代三国的语言,二是韩国语的统一,三是中世纪韩国语的成立,四是近代韩国语,并强调了近代韩国语是现代韩国语体系的基础。最后本文得出结论:今天有比较的统一和安定的韩语语言和文字生活,这一点绝非偶然。由于19世纪30年代确立了韩语的标准语和拼写法,使韩国语越来越科学化,系统化,但是我们不能满足于此,今后要把创制能够传达思想,表达感情的包含科学性和艺术性的精确的韩国语作为韩国语言学者甚至韩民族的理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