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荆州古城,有如一部摊在荆襄大地的三国历史。乱世英豪在这里粉墨登场,演绎了借荆州、还荆州、守荆州、失荆州、回荆州等脍炙人口的典故,挺起了荆楚风骨。  相似文献   

2.
正父亲又被称为"爹",在古代,"爹"字最早见于记录南北朝时期南朝历史的《南史》。据《南史》记载,南朝梁的始兴王萧憺出任荆州刺史后回京城时,因为萧憺在荆州为老百姓做了不少好事,老百姓就唱了一首歌为他送行,这首歌是:"始兴王,人之爹,赴人急,如水火,何时来,哺乳我。"意思是说,始兴王萧憺  相似文献   

3.
明朝洪武年间,朱元璋第十二子朱柏被封为湘王,就藩荆州,并在荆州城修建了一座颇具规模的王府——湘城。上世纪末,考古工作者在荆州古城城外西北角发现一处古城遗址——鸡窝山古城遗址,并认定这一古城遗址即是明代湘城遗址。本文通过对文献记载的研究,证实湘城的位置不在荆州城外,而在荆州城内,是荆州城的"城中城"。文章还对湘城兴废的过程、湘城的面积、被拆毁的时间以及被拆除的原因等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4.
东汉末年诸侯间的裂上战争,经过十数年的角逐、离散、聚合、兼并,在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逐渐形成曹操、孙权、刘备三股大的力量。曹操略定北方后,战争由北向南发展,战火在长江流域熊熊燃起。三家也都不约而同地把视线投向地处东、西、南、北交通要道的荆州,于是这个地区一时成了三家矛盾汇集的焦点地区。三家三分荆州,拉开了三国鼎立的序幕。其后三国在荆州又进行了长时期、错综复杂的冲突和斗争,特别是吴、蜀之间由于在荆州问题的长期纠葛,导致了双方十余年的周旋和火并。结果是曹操依北方占有北荆州,孙吴托江东据有南荆州,而一开…  相似文献   

5.
汪禹  陈力 《满族研究》2016,(4):64-72
八旗研究一直是清史研究中的热点问题,本文重点以近代荆州驻防为中心,以地方史文献资料为依托,对荆州驻防旗人社会的变迁以及清朝灭亡后的荆州旗人社会发展与瓦解的过程进行探究,对荆州驻防八旗在近代冲击下旗人社会变迁进行梳理,主要从教育、军事等方面入手,对荆州驻防近代教育发展,选派留学生、人才培养与学校建设上进行梳理,在军事方面,对新军的建设与军队组成进行探讨,力求对晚清八旗军队的转型进行研究,同时文章还涉及到辛亥革命时期荆州驻防八旗的种种反应,以研究驻防八旗对清政府维护地方统治的意义进行探讨,并且文章重点论述了清朝崩溃以后荆州旗人的生计问题,对民国政府的努力与旗人社会自我救助进行复原,对荆州驻防的善后进行重点论述.  相似文献   

6.
张瑜 《旅游纵览》2010,(11):40-47
<正>质朴的古玉,冷俊的青铜,精美绝伦的丝织品,绝版的峡江风情,宏伟的三峡工程,荆楚人民的热情淳朴……令置身其中的女摄影家们频频按动手中的快门。2010年9月14日至20日,在湖北荆州、宜昌,100多位女摄影家、100多部"长枪短炮"的阵容,构成了一道独特的风景线。相约古城荆州9月14日,来自全国各地的百名女摄影家相聚在古城荆州,参加由中国女摄影家协会、中共荆州市委宣传部、宜昌市人民  相似文献   

7.
荣欣 《满族研究》2022,(1):43-49
康熙二十二年,荆州驻防设立,逐渐形成荆州旗城。有清一代,旗人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不论在政治上还是经济上始终享受着特权,旗人靠领响生活,不用去自谋生计。这种“恩养”政策,助长了荆州旗人的懒惰,使得其有了寄生性。在清前中期,旗人一直过着优渥的生活,但好景不长,18世纪以后旗人的生计问题凸显。而辛亥革命的一声炮响,打碎了旗人的“美梦”,清政府的倒台使得这些“铁杆庄稼”没有了依靠,八旗制度的逐渐瓦解,使得荆州旗人愈发贫困,如何解决荆州旗人的生计问题,是当时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本文依托报刊资料来探讨一下民国初年荆州驻防的生计问题。  相似文献   

8.
王腾 《神州》2012,(24):20-20
东汉末年,刘表统治下的荆州不仅政治稳定,经济繁荣,也使荆州成为这一时期的学术文化中心。荆州文化的形成、发展、衰落深受着刘表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王腾 《神州》2013,(1):31-31
东汉末年,刘表统治下的荆州不仅政治稳定,经济繁荣,也使荆州成为这一时期的学术文化中心。荆州文化的形成、发辟?衰落琴受着刘表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正>一荆州城北5公里的纪南城遗址为战国时期楚国的都城[1],这一时期正是楚国国力比较强盛的时期,在这段时期里楚人在荆州创造了极为辉煌和灿烂的文化,给我们留下了极为丰富的文化遗存。在这些文化遗存中丧葬遗存又是其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荆州境内楚墓林立,这些墓葬主要分布在八岭山、川店、马山、纪山、雨台山等地。  相似文献   

11.
刘作忠 《湖北文史》2004,(2):208-220
湖北荆州,向为我国化渊薮之一,古往今来,许多荆州学子倾毕生精力读书、藏书,以保存、弘扬中华化。笔生于荆州、长于荆州,近20年从事地方史志工作之余,较留意搜集乡贤们读书、藏书的事迹,下面扼要介绍五位佼佼。  相似文献   

12.
郑雷 《文博》2023,(5):25-35+113
为配合荆州高新区中国供销冷链物流园项目建设,荆州博物馆在土地台子墓地、松林岗墓地发掘古墓葬112座,墓葬时代有战国、南朝、宋代、明代,尤以南朝墓和明代墓数量最多,其墓葬形制及出土器物组合的时代特征最为明显。这批墓葬材料为研究历史上荆州地区居民丧葬文化、社会信仰等提供了丰富的实物资料。  相似文献   

13.
荆州砖瓦厂位于江陵县荆州城西门外4公里许,东北距楚故都纪南城约10公里。由于砖瓦厂施工取土使大部分墓葬都暴露出来了。2号墓分布在砖瓦厂东北角的高地上,距1号墓约100米。荆州地区博物馆于1982年1月7日对该墓进行了发掘。  相似文献   

14.
明清刻本纸张是承载古代文化信息的重要载体,本实验使用了纤维测量仪、扫描电子显微镜、能谱仪等对荆州博物馆馆藏明清刻本进行了造纸原料及纸张制作工艺分析。分析结果表明,这批刻本纸张原料均为竹浆,在制作工艺上四套刻本均经过加填处理,填料主要成分为白垩或滑石粉,这四套刻本纸张均经过涂布处理,涂布矿物含高岭土。自古以来,荆州的造纸印刷业就较为发达,五代十国时期已有繁荣的印刷业,明清时期成为全国的主要造纸槽坊之一,产有荆川纸。结合这批刻本在原料和工艺上存在的一致性,推测这四套刻本有可能产自荆州。本研究为荆州地区明清造纸情况、刻本纸张研究提供了参考,同时可为当地古籍文物的修复用纸选择提供科学支撑。  相似文献   

15.
正历史爱好者心目中的荆州这一地理概念,应该从汉朝说起。东汉将天下分为十三州,荆州是其中之一。当时的荆州地域广大,包括了今天湖北、湖南大部,以及河南、贵州、广东、广西的一部分。从水系上看,这是一片位于长江中游的大地,多河流、湖泊和肥沃的平原。而今天所谓的荆州是湖北省中南部的一座城市,回溯到三国时期,这里叫做江陵。是古代的一处重要  相似文献   

16.
为配合318国道荆州段改扩建工程建设,荆州博物馆在施工范围内的三处文物点发掘六朝、宋、明时期古墓葬29座,对了解当时的埋葬制度、随葬品组合特点及与周边同期墓葬的对比研究提供了不可多得的实物资料。  相似文献   

17.
明王妃墓位于江陵县城(荆州城)西南10公里的八宝茶场周家湾村。一九八六年九月底,当地农民在山坡上耕地时发现墓室的券顶,立即报知荆州地区博物馆。随即,荆州地区博物馆和江陵县文物局组织文物考古人员联合对该墓进行了抢救性发掘和清理。现将清理情况作简要的叙述。  相似文献   

18.
本在对多年来搜集的26l例散见于荆州现存古城墙上的勒名砖整理、分类的基础上,对其中有代表性的勒名砖进行考证说明,并附有列表及典型砖例的实物拓片,还根据实物材料对荆州有砖城以来的筑城史及城砖的“物勒工名”制度的发展轨迹进行了初步探讨以期有助于加深对荆州古城的认识。  相似文献   

19.
1988年秋冬,湖北省博物馆、荆州地区博物馆、天门市博物馆联合对石河镇砖瓦厂(肖家屋基)进行了考古发掘,发现了新石器时代的房基和一批墓葬。两座瓮棺葬中出土了一批刻镂精工的玉器是这次发掘的重要收获。10月17日上午,荆州博物馆肖亦军在他  相似文献   

20.
为了配合84、86年荆州古城两季排渍工程,我局先后派人在工程地段调查和清理了一处古文化遗址和三座古墓葬。现简报如下: 一马眼桥遗址位于荆州城小北门外护城河西600米处的北岸;南距荆州城北墙约250米;即玄妙观后面;北距川汉公路约500米(图一)。1 范围与地层堆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