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王锡堂 《文史精华》2007,(11):24-31
西藏解放之初,身经百战的张经武将军经毛泽东主席亲自授命,任中央人民政府驻西藏代表,至1965年在西藏工作15年。他与西藏上层人士广交朋友,尊重当地的宗教信仰,关心翻身农奴的生产生活,不避艰险平息叛乱,进行民主改革,发展教育培养藏族干部,为祖国统一、藏汉团结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内请详见《新中国首任"驻藏大臣"张经武》一文。  相似文献   

2.
西藏民间节日中的体育娱乐活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西藏藏民族节日的形成,可以追溯到遥远的古代。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藏族的思想意念和审美意蕴造就了自己独特而丰富多彩的节日文化体系。西藏的节日,是藏族民间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表现内容和形式多样,包括岁时、宗教祭祀、农事、纪念、庆贺、社交与文化娱乐等。体育娱乐活动也是西藏节日的重要内容。藏历新年西藏最大的传统节日。期间,各地都要举办一系列的传统体育娱乐活动。以新年正月初四开始的传召大法会,闭幕式上要举行赛马、马术、赛跑、抱石头等体育比赛。据清朝官员记载,在十八世纪中叶郡王颇罗鼐时期,正月二十三日,…  相似文献   

3.
《西藏文艺》当代藏族文学发展的记录伦珠朗杰(白拉译)1980年《西藏文艺》诞生了.由西藏文联主办。这在藏族文学史是一个创举。创刊之初只有大丹增等三位编辑人员。当时用藏文创作的人极少,编辑人员到处约稿、求稿。然而创刊号只组织到7首创作作和两篇翻译小说。...  相似文献   

4.
赵君在《西藏大学学报》2005年第四期上发表了有关藏族传统法律制度的论文。藏民族的传统法律制度是中华法律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通过对西藏历史上几部重要法典的分析,如吐蕃时期的《十善法》,藏巴汉时期制定的《十六法》,清初藏区制定的《法律十三条》等,总结了西藏传统法律制度的几个显著特点:一、藏族传统法律规范与习惯法并存:二、传统法律规范  相似文献   

5.
川疆发表在《西藏体育》1999年第三期11的文章,讨论了西藏民族传统体育的各种功能。第一是教育功能。体育最早的源泉是萌芽期的身体教育,人们基于生活和生产的需要,要把生存技能传授给下一代,只能通过身体活动能力方面的教育。在原始社会传授生存与劳动技能的体育是原始教育的主体。当人们进行持猎和采集食物时,奔跑、跳跃、攀登、投掷等就成为藏族先民必须掌握的技能,这是早期西藏体育教育的根源。到吐春时期,跑马射箭、武术、摔胶等一直是军队教育的重要手段。在《西藏志兵武})中记载了习武的内容就是依据之一。17世纪中叶,五世…  相似文献   

6.
西藏人说的"高原红",是指因紫外线光照强烈,在年轻姑娘脸颊上留驻的"胭脂",在西藏生活久了,不管是藏族汉族,脸蛋上都容易有一些难以去除的"红颜"。但是,近年来,西藏的"高原红"却悄然变少了。曾经,一提到西藏,人们就会想到当地人红扑扑的脸蛋。慢慢地,高原红开始承载越来越多的寓意,成了藏家姑娘纯洁无暇、美丽动人的符号。除了高原红葡萄酒、高原红歌手组合,有"九寨歌王"之称的藏族歌手容中尔甲专门唱了一首激情如火的《高原红》,令人如痴如醉的歌声也把高原红的藏族印记传遍了海内外。  相似文献   

7.
西藏壁画已有几千年的历史了,藏史资料中记载着藏画最初形成于岩画。西藏阿里地区日土县和其它藏区都先后发现了以各种动物、人物、日月星辰为原形的岩画,这些岩画就是西藏最早期的壁画艺术作品。曲贡遗址里发现的用泥塑成的猴头,可以证明史前时期西藏的工艺美术艺法就不同凡响,有着很高的艺术造诣O下面我们着重来探讨一下藏族壁画艺术和藏族宗教文化相辅相成共同发展的情况。在西藏历史中最长、最具传统特色的壁画就是古代藏族画家用360个方格组成的总画面,每个方格代表一天,这个方格中画着不同的星辰和十二属相等,它们代表不同的…  相似文献   

8.
西藏岩画     
正西藏古代岩画的发生及发展主要在新石器晚期至吐蕃王朝时期之间,在西藏考古年代上大致属于早期金属时代。该时期考古遗存中目前发现最多者为西藏古代岩画。大量的岩画点几乎遍及西藏各地及青海、四川、云南等省的藏族居住区域,其中大部分集中在西藏的西北部、北部以及雅鲁藏布江中上游等海拔多在4500米左右的高原地区,不少岩画点在今日的"无人区"内。  相似文献   

9.
中国民俗学经历了10年的恢复和发展,目前正步入一个全新的历史发展时期。在这种大好形势下,从青藏高原,喜马拉雅山麓传来了《西藏民俗》创刊的消息。这信息是大家久已盼望的。因为它是帮助国内外读者了解西藏乃至整个藏族地区民族历史和文化的窗口,是收集、采录和保存藏族民俗文化的一块新的阵地。 藏族民俗文化,是藏族历史和智慧的结晶;是形成藏族心  相似文献   

10.
发表在《中国藏学》1998年第三期上孙林和张月芬的文章,是他们正在进行的藏族史学史研究的一个专题。史学史体系一般包括分类体系和写作体系。藏族传统史学的分类体系可以概括为三大类:1、教法史,2、王统史、3、个人传记。藏族史学的这种分类原则应当说在吐蕃时期就已出现,到公元14世纪时候则已成为所有史学家遵循的标准。14世纪是藏族史学成熟的时期这一阶段,史学著作已具有较完整的系统性并有着共同遵循的写作规范;史学家的观念也有了一定的"人文"倾向,这个时期产生了不少有影响的著作,如《布敦教法史》、《红史》、《…  相似文献   

11.
正所谓"本教",是指在藏区未兴盛佛教之前出现的一种本土宗教,是本教信徒自己对自己的命名。佛教未兴盛之前,西藏本土就出现了天文历算学、医药学、宇宙形成学、人类形成学等各种学科,这些来自于本教的记载,说明其与藏族古代文明,有着极为紧密的关系。  相似文献   

12.
试论我国古代棺椁制度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随着近年来考古工作的发展,一些重要的墓葬相继被发掘,为研究古代的棺椁制度提供了实物证据。大量的墓葬考古材料表明,文献中记载的棺椁制度并不是西周初年就有的,而是在战国末期出现,西汉时期才形成的一种墓葬制度。一、周代棺椁制度与古籍记载的差异《礼记》中的《檀弓上》和《丧大记》两篇记载,天子之棺四重,棺外有“柏椁以端长六尺。”即一椁四棺。国君用一椁三棺;大夫用一椁二棺。大夫又分上大夫、下大夫,都用一椁二倌。但椁、棺的厚度不同。士用一椁一棺。  相似文献   

13.
关于新疆史地方面的古文献史料 ,主要围绕新疆每个历史发展时期加以分述。一、古代西域时期据史籍载 ,战国时代的《竹书纪年》、《山海经》、《穆天子传》等古代文献 ,对于秦以前新疆的历史传说和地理物产等方面的情况都有不少记载。约公元前二世纪左右 ,汉朝在与匈奴的交往中 ,已开始有西域三十六国的出现 ,并互通往来 ,建立了正式关系 ,还保存了较详的有关史料记载。通过官方和私人的贸易以及经营西域的大量活动 ,表现了这一时代的特点。这就是以贸易为维持东西方交通的惟一手段的时代。中国史籍关于这方面文献记载主要是基础史料的官修正…  相似文献   

14.
正福建在汉魏以前未有史志,只是《尚书·禹贡》记九州中的"扬州"有所涉及;《山海经·海内南经》有"闽在海中"的记载;《逸周书·王会》也有"东越海蛤……其人玄贝"、"东越朝问于周"的记载。这些都是零星、片断的记述,难以窥见福建地区上古时期的历史面貌。此后在《史记》"越王勾践世家"、"东越列传",《汉书》"地理志"、"闽粤王列传"中,对福建古代地理与人文情况开始有了较为翔实、系统的记载。  相似文献   

15.
《收藏家》2016,(1)
正"物勒工名"原本是我国古代一项针对手工业者制造产品的质量管理制度。"勒"即刻。所谓"物勒工名",就是在器物上镌刻制作工匠的姓名。早在春秋战国时期生产的部分器物中,就已经出现了"物勒工名"的现象。但据《吕氏春秋》记载,首先提出针对产品质量实行跟踪、监督、追究的"物勒工名"制度,似乎是战国时期的秦相吕  相似文献   

16.
许亭 《神州》2014,(18):199-199
丝绸之路从何而来?在漫长的岁月里,这只是一个属于中国人的秘密。虽然早在公元前6-5世纪的时候,古代游牧民族的驼队已闯过亚欧内陆的沙漠、戈壁和荒原,将中国的丝绸售到西方,但对西方人而言,产丝之国"赛里斯"仍是一个神秘的国度。关于中原的桑丝技术如何传播到西域,《大唐西域记》中记载了"传丝公主"的美丽传说。从出土实物看,中原的丝绸技术首先通过丝绸之路向西传到新疆及中亚一带。在魏晋南北朝时期,新疆地区已出现养蚕和丝织生产,并在不断地文化交流中产生了大量融汇中西艺术风格的丝绸制品。  相似文献   

17.
80年代,随着祖国的改革开放,西藏的神密面纱逐渐被揭去,世人对西藏的了解逐步加深。进入90年代,在国内外都出现了"西藏文化热"、《西藏历史文化辞典》(王尧、陈庆英主编)正是在"西藏文化热"和世人渴望了解与认识西藏和藏族文化的背景下应运而生。它的出版,将有益于人们更加全面、客观、准确地了解、认识西藏和藏族历史文化,吸引人们更加关注西藏和藏族的历史与现实。展读该书,人们或许可以从中找到"西藏文化热"的答案。全书共70万字,16开本,1998年6月由西藏人民出版社和浙江人民出版社联合出版。该辞典被列为国家"…  相似文献   

18.
正灵蛇山,这座古志书记载的闽西"第一山",是今人研究古代闽越族蛇图腾必提的名山,千百年来蒙着神秘面纱。它究竟在何方?近日,笔者结合文献记载、田野探寻和族谱记载,试着破解这个难题。现知最早记载灵蛇山的文献,为北宋初地理总志乐史撰《太平寰宇记》卷一百二"长汀县",其载"灵蛇山,在州南三百八十里"。~((1))北宋中叶《元丰九域志》卷九"长汀县",载县之山水唯此"有灵蛇山、鄞江溪"~((2))一句,略后欧阳忞《舆地广记》"长汀县"所载与此  相似文献   

19.
《青史》是藏族文化史上的一部名著,作者是藏传佛教噶举派名僧廓·宣奴贝。《青史》主要记叙了西藏后宏期佛教的复兴、教派的形成及传承关系、各派名僧、寺院、经典等内容,是一部九世纪中叶至十五世纪后半期的西藏佛教史。由于后宏期是藏传佛教的复兴时期,也是喇嘛教这一藏传佛教体系正式确立的时代。以教派林立为特点,形成大  相似文献   

20.
《诗经》所产生的时代、大约上起西周初年,下至春秋中叶的500多年中。这个时期,是我国古代农业发展的第一个黄金时期。据史书记载,周人是夏人的后裔。早在原始社会末期,他们就已从事农业生产。传说中的同人始祖“弃”就是一个著名的农艺师。周人为了夸耀他对农业生产的贡献,把谷子的名称“稷”赐给了他,所以,后人把“弃”叫做“后调”。事今陕西武功县还有后稷台.后稷词,以示纪念。大量的考古发掘资料证明,我国的农业生产有着悠久的历史。在陕西宝鸡的斗鸡台和西安半坡村新石器时代遗址中.就发现有谷千粒(稷),这说明黄河流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