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新中国成立初期,为了尽早消灭天花,中国共产党和人民政府领导卫生防疫部门,充分团结发动广大的医药卫生从业人员,通过开展卫生宣教、大量培训种痘人员、实行种痘责任制、解决重点地区的防疫问题等措施,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一场规模宏大的种痘运动。经过3年多的努力,完成了5亿余人的牛痘接种任务,迅速、有效地降低了天花的发病率和死亡率。种痘运动的开展不仅革除了群众中长久以来根深蒂固的不卫生种痘观念和一些陋俗,而且使党和政府赢得了广大民众的普遍赞许,大大提高了民众对新政府的政治认同。  相似文献   

2.
旧中国传染病肆虐,瘟疫流行,人民身体健康受到严重威胁,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城市环境卫生的"脏乱差".到新中国成立初期,全国大城市卫生条件极差,如北京的龙须沟、武汉的熊家台、天津的万德庄、南京的五老村等,秋夏之间蚊蝇成群,各种传染病因而流行.新生的人民政府为了防止瘟疫流行和疾病传播,保护人民的身体健康,发动群众开展了广泛...  相似文献   

3.
1951年底至1952年6月,全国开展了轰轰烈烈的"三反"运动。除惩贪"打虎"外,"三反"运动还着眼于从制度层面解决如何杜绝贪污、浪费及官僚主义的问题。在"三反"运动中,从中央到地方,各单位、各部门都十分重视制度建设。这场运动不但惩治了贪污、浪费、官僚主义等现象,而且推动了党内民主制度的进一步健全与发展、国家监察制度的初步建立、国家货币管理制度的贯彻执行、公有工矿企业管理制度的革新,从而促进了党和国家的各项制度建设。"三反"运动结束后,党和国家的一些重要制度得以建立和完善,这也是"三反"运动的深层影响和意义。  相似文献   

4.
许善斌 《百年潮》2006,(7):74-76
左面的这张毕业证可以说走在时代的前列,它虽然诞生于1950年2月1日,在突出政治方面却如此前卫,又是领袖像又是主席语录,名副其实的喧宾夺主.  相似文献   

5.
新中国成立初期,第一届全国卫生工作会议制定了团结中西医的卫生工作方针。但是在执行中,却出现了歧视限制中医的错误倾向。毛泽东和中共中央及时发现和纠正了这一错误倾向,使团结中西医的卫生工作方针得到了全面落实。毛泽东和中共中央的相关论述及措施对中医药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正>1953年和1954年,上海市在五金、纺织等主要行业的规模较大的私营企业中开展了"反对经济主义"的工作。这一工作表面上似乎是1951年底全国总工会对李立三"经济主义"错误批判的余波,实质上是对"一五"计划开始前后资本家破坏国家加工订货工作、企图操纵劳资关系所作出的反应。经过"五反"运动,资方虽然在企业中的权威有所降低,但在私营企业被逐步纳入国家计划轨道的过程中仍利用一切机会谋取利益。在加工订货工  相似文献   

7.
8.
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共产党将维护党纪、政纪作为政治建设的重点,相继建立了党内监察制度、国家行政监察制度和人民监察通讯员制度,构建了党、政、群相结合的"三位一体"监督体系。这套监督体系的主要特点是自上而下的监督和自下而上的监督相结合,高度重视制度建设和群众有序参与在政权建设中的作用,对于新中国成立初期政治的清正廉洁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同时亦应看到,这套监督体系存在制度性缺陷,影响了监督效果。  相似文献   

9.
新中国成立初期,党和政府关注劳动保护问题,根据当时的实际情况有步骤地制定合理的工时制度,在公私企业中逐步推行8小时工作制,并严格限制公私企业的加班加点,保障了职工的休息权,对改善职工的劳动条件、提高生活质量等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在社会生产率短期内难以得到迅速提升的情况下,要想从根本上禁绝企业的加班加点现象是非常困难的。切实保护职工的休息权利,是一项长期而复杂的任务。  相似文献   

10.
袁坤 《百年潮》2020,(1):42-46
新中国成立后,党和国家对治理开发黄河极为重视,把它作为国家的一件大事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引黄灌溉济卫工程是黄河下游第一个大型自流灌溉引水工程,体现了中国共产党治理黄河兴利除害的信心和决心。引黄灌溉济卫工程兼顾灌溉、航运双重作用,产生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加深了灌区群众对新生政权的信任与认同。作为新中国成立后治理黄河的一次尝试,引黄灌溉济卫工程带有深刻的时代印记,是新中国水利建设的一个缩影。  相似文献   

11.
12.
新中国成立初期的第一次普选运动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民主下乡的集中实践。针对乡村民众对普选的认知,政府在普选的每一个环节都进行了相应的宣传和动员。普选动员在贯彻国家意志中培养了民众的民主意识,在新旧政权的对比中引发了民众的民主参与热情,在彰显人民民主的意图中加深了民众对民主意涵的理解,在男女平等的宣传中激活了妇女对民主权利的主张。普选的政治动员推动了民主下乡的进程,成为后来农村基层民主勃兴的历史因子。  相似文献   

13.
新中国成立初期,广大农村中文盲半文盲普遍存在的现实难以适应国家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因此开展大规模的农村文化教育势在必行。在中央人民政府的领导下,山西省政府对农村扫盲工作高度重视,通过积极的宣传动员、有效的组织管理以及灵活多样的学习形式,提高了广大农民的文化素质和思想觉悟,形成了良好的社会风尚,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了优秀人才。由于农村扫盲受到时代与环境的限制,亦存在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倾向、学习形式僵化等局限性。  相似文献   

14.
新中国成立初期,由于现代工业不发达,手工业在中国工业乃至整个国民经济中具有重要地位。就当时手工业的发展情况来看,它具有生产分散、资金短绌、生产经营的季节性明显、依附性强等特点。同时,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变化,一部分手工行业趋于发展,一部分手工行业趋于衰落。  相似文献   

15.
新中国成立初期的上海里弄整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中国成立初期,作为基层社会管理体制支撑的居民委员会出现了三大危机:组织衰败、劣化、蜕化问题。为此,中国共产党在基层里弄中发动了一场规模宏大的清理整顿工作。在这次整顿工作中,政府通过赋予街居组织以体制支撑,造就了街居组织对非单位人的有效控制;通过对干部、群众的双重清理,传统基层统治权威代表较为彻底地从基层社会权力空间中退出,居民的认同也转向新的街居组织。至此,居委会的效能获得全面提升,政府与居民之间的政治沟通不畅问题迎刃而解,而居委会也因此焕发了生机。  相似文献   

16.
曹光章  林楠 《江淮文史》2021,(4):137-146
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新时期以来,随着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的深入发展,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呈现出积极向上、健康发展的良好态势,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不断迈出新的步伐.新世纪以来,党和国家采取扎实有效的措施推动公民道德建设,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风尚,巩固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道...  相似文献   

17.
正小学教育即初等教育,或称基础教育。笔者1951年秋在湖南常德城区私立山陕小学就读第一学期,其后随学校并入高山街完小,于1958年在该校完成小学学业,见证了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小学教育。新中国成立后,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1951年颁布了《关于改革学制的决定》,第一次对小学的学制实行改革,废除了民国时期的初等小学教育和高等小学教育之分。  相似文献   

18.
19.
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南区婚姻制度的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中国成立前后,中南区由于长期受封建婚姻制度的束缚,各种陋俗在许多地方普遍存在,广大妇女的社会地位极其低下。195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颁布施行后,中南区在全区范围内大张旗鼓地开展了一场宣传和贯彻《婚姻法》的群众运动,经过调查试验、宣传发动和总结表彰,彻底地摧毁了封建婚姻制度,建立起了新民主主义的新型婚姻制度,形成了男女平等、民主和睦的社会新风尚,从而促进了中南区整体性的社会文明与进步。  相似文献   

20.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成为领导全国政权的执政党。这种变化使党的马克思主义宣传教育工作面临许多新的问题,同时也提出了许多新的要求。为此,党采取了健全马克思主义宣传教育机构、提高各级党委和党员干部对马克思主义宣传教育工作重要性的认识、系统翻译和出版经典著作、培养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员和宣传员、注重马克思主义通俗化和大众化等一系列措施,为马克思主义宣传教育工作提供了有力的组织保证,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使马克思主义理论在广大人民中得到普及,使中国共产党与广大民众有了共同语言,为当前马克思主义的宣传教育工作提供了有益的历史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