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西曼在两次国共合作中的革命文化活动张小曼一在回顾两次国共合作的历史中,张西曼教授(1895—1949)是国民党著名的左派,他不仅是孙中山先生“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的积极建议者,而且是三大政策忠实的执行者和勇敢的捍卫者,他在两次国共合作中都...  相似文献   

2.
宋庆龄两次筹款赈豫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宋庆龄两次筹款赈豫灾贾天运原国家名誉主席宋庆龄,在抗日战争时期,两次多方筹款赈济豫灾的动人事迹,给河南人民留下了深刻的记忆。1942年河南大旱,旱灾几乎袭击了河南全省。大麦、小麦、油菜籽等夏季作物颗粒不收。麦季绝收,人们把希望寄托在秋季、岂料秋季依然...  相似文献   

3.
朱鸿召 《世纪》2022,(6):4-9
<正>在近现代中国风雨飘摇,风云跌宕的历史进程中,宋庆龄情许中华民族,情系人民大众,情寄国家未来,情归上海故土,走过一条风雨兼程,彩虹映天的心路历程。她22岁选择与孙中山结婚,34岁选择与中国共产党同向同行,56岁选择参加新中国建设事业,88岁选择回到父母身边。四次艰苦卓绝的重大人生选择,充满着危机艰险与苦难煎熬,无不表现出大智大勇,大仁大爱,从而成就了她作为20世纪中国最伟大女性的光辉形象。  相似文献   

4.
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与国民党实行了第二次国共合作。合作中存在着矛盾、斗争,但在国共两党共同的努力下,尤其是共产党在遭遇到国民党的两次反共高潮中执行了正确的方针,进行了适当的让步,最终共同坚持了战斗并赢得了胜利。总结这次国共合作让步的历史启示,对于国共两党今后的共同发展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百年潮》2015,(6)
<正>宋庆龄是"20世纪的伟大女性",中华民族的"国之瑰宝"。抗日战争时期,她两度来到中国抗战首都重庆,第一次为短期考察;第二次是迁居长住,她总共在渝地生活了四年,直至抗战胜利三个月后才离开。逆流中的团结之旅——初赴渝都1940年春,宋庆龄第一次到重庆。这次她是应小妹宋美龄之邀,与大姐宋霭龄自香港飞抵山城重庆的。重庆因她出人预料  相似文献   

6.
华侨是中华民族的一部分。华侨不仅有支持和参加祖国的革命和建设的光辉历史,而且有支持民族团结统一,反对民族分裂的光荣传统。在中国的近代史上,国共两党的两次合作,取得了北伐战争和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进步。在两次国共合作中,华侨是重要的促进力量,是反帝反封建的民族革命统一战线的重要组成部分。两次国共合作,华侨都做了大量的工作,起了积极的作用,作出了宝贵的贡献。  相似文献   

7.
在上个世纪20年代,由国共两党结成的革命联合阵线与帝国主义及其走卒北洋军阀的矛盾是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由于两党携手合作,由孙中山一手建立起来的南方革命根据地不断得到巩固和发展,这对于北洋军阀是一个严重的威胁。盘踞在中国中部、北部的各路军阀为了维护自己的统治,暂时停止了彼此  相似文献   

8.
彭芊芊 《黑龙江史志》2009,(4):20-20,32
1924年1月,在共产国际和中国共产党的帮助下,孙中山在广州主持召开了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这次大会制定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重新解释了三民主义,承认共产党员和共青团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把国民党改组为工人、农民、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的民主革命联盟。这次大会标志着第一次国共合作正式开始。随后,全国大部分地区都以国民党左派和共产党员为骨干改组或建立了各级国民党党部,共同领导当地的革命运动,支持北伐战争。  相似文献   

9.
在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浪潮中,江苏省也卷入其中。1923年7月9日,领导江苏、浙江、上海等地党的工作的中共上海区委(由上海地委兼,全称为中共上海地方兼区执行委员会),开会讨论国民运动问题,作出了两项决议:一、要求本区共产党员“在最短期内全体加入国民党”;二、在区委内“设立国民运动委员会”。此后,上海区委即开始与江苏一些地区的进步青年知识分子建立联系,帮助他们加入国民党。  相似文献   

10.
凡涉及第二次国共合作的论著,无不认定这次合作的特点之一是:“没有共同纲领。”我们认为这并不符合历史事实,亦与中国共产党的统一战线理论相悖。在此贡献一点不同意见以求商榷,并冀得史家匡正。一有大量的历史事实得以表明:国共合作抗日,是两党先后认识到民族危机的日益严重,由此出发,两党以共同抗日救国为基础,主动或被动、或多或少地在对内政策上实行转变并相互作出某些让步的结果。第二次国共合作的形成,经历了一个曲折复杂的过程,并随着中日民族矛盾日益尖锐和国内阶级矛盾的不断变化而实现。  相似文献   

11.
张继是中国近现代史上一位极其复杂与富于传奇色彩的历史人物。他是清末中国最早的留日学生,又是中国最早的无政府主义者。更为重要的是,他是最早投身辛亥革命的民主战士与同盟会的发起人,是中国国民党著名的元老,因而曾被毛泽东誉为“中国革命的老辈”~①。就是这样一个人,在1922-1927年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与破裂的过程中,曾起过非常重要又非常复杂、极富典型意义的作用。他先是积极倡导,奔走联络,鼓吹不遗余力;但曾几何时,他又带头发难,肆行破坏,锋芒毕露,变化迅速,前后判若两人。可以说,再没有一个人象张继那样…  相似文献   

12.
<正>1924年1月,在共产国际和中国共产党的帮助下,孙中山在广州主持召开了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这次大会制定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重新解释了三民主  相似文献   

13.
第二次国共合作研究概况中共中央党校何仲山中国史学界自80年代以来,对国共两党关系史的研究日益深入,硕果累累。其中对第二次国共合作的研究成绩尤为显著,可以说已经把有关第二次国共合作的问题基本上搞清楚了。在以下一些关键性的问题上取得共识:(一)肯定了共产...  相似文献   

14.
张继与第一次国共合作经盛鸿在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与破裂过程中,再没有一个人像张继那样富于传奇色彩了。他先是奔走联络,积极倡导,继而带头发难,肆行破坏,前后判若两人。本文试对张继在第一次国共合作中的表现与功过以及影响其思想言行的社会历史动因作一剖析。(一...  相似文献   

15.
现代中国的历史经验证明: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国民党,有原则有条件地建立民族统一战线,实行“国共合作”,是非常重要的。毛泽东同志说:“如果我们党不知道在一定时期同中国资产阶级联合,党就不能前进,革命就不能发展。”没有第一次“国共合作”,就没有北伐战争的胜利:没有第二次“国共合作”,  相似文献   

16.
第二次国共合作形成的历史过程,是近年来日益引起人们重视的一个研究课题,这一课题的开掘深度,直接关系到对第二次国共合作全部历史的研究和评价。本文拟对这个历史过程作一初步考察。  相似文献   

17.
第二次国共合作特点新论张伟,酆张翼第二次国共合作是在日本帝国主义大举进攻中国,全民抗战发动的历史条件下形成的。相对于第一次国共合作具有新的历史特点。本文就其中两个问题展开我们的观点。第二次国共合作在形式方面。双方进行了多次谈判.但终因距离太大没有达成...  相似文献   

18.
1924年中国共产党与国民党实现了第一次国共合作。在这次国共合作实现的过程中,远东共产国际起到了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它不仅帮助中国共产党制定了正确的路线政策同时也促使孙中山领导的国民党确立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政策,从某种程度上来看共产国际的决策直接指引着国共双方顺利走向合作的道路。  相似文献   

19.
在第一次国共合作期间,国共两党合作领域比较广泛,包括政治合作、组织合作、军事合作、宣传合作等。其中,在宣传领域,时任中国共产党中央局成员兼秘书的毛泽东同志担任了中国国民党中央宣传部代理部长,主编《政治周报》。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