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李宁 《纵横》2009,(3):42-47
整整一个世纪前,哈尔滨火车站曾经发生过一件震惊世界的事件:1909年10月26日,日本枢密院议长伊藤博文(1841年~1909年)来啥尔滨会见俄国财政大臣戈果甫佐夫,在车站月台上被朝鲜志士安重根击毙。  相似文献   

2.
1909年10月26日上午,哈尔滨火车站的一声枪响,成就了一代义士安重根的赫赫威名。安重根的名字从此享誉朝鲜半岛南北。从小立志,抵抗侵略安重根(1879—1910),是朝鲜半岛近代史上著名的独立运动家。1879年9月2日生于朝鲜李氏王朝黄海道海州(今朝鲜黄海南道首府),祖父安仁寿是朝鲜李氏王朝镇海县监,父亲安泰勋是一名进士,这是一个典型的两班贵族家庭。"两班"含"文武"两班之意,是朝鲜官职的总称,处于社会等级制度的顶端,主体为士族与官僚。两班子弟通过科举和荫袭取得官位,通过婚姻  相似文献   

3.
1909年12月26日,一个大快人心的消息传遍了中国和朝鲜,同时也震动了整个世界:朝鲜爱国志士安重根在中国哈尔滨击毙了日本战争元凶——伊藤博文!安重根是何许人?他为何要刺杀伊藤博文呢?  相似文献   

4.
20世纪初,俄、日等帝国主义列强在东北亚地区展开了激烈的角逐.甲午战争后日本成为朝鲜的"保护国";日俄战争后首任统监伊藤博文成为朝鲜的太上皇.在此山河破碎之际,朝鲜义士安重根在哈尔滨枪杀日本枢密院议长伊藤博文,义举震惊东北亚.日本为实施对外侵略扩张而制定"大陆政策",其第一脚即踢向东北亚国家和地区.安重根刺杀伊藤博文的目的,就是要阻止日本通过甲午战争和日俄战争,把侵略战火逐步扩大到东北亚地区的"大陆政策"的实施.在日本对外侵略扩张中,东北亚既成为日本的物资供应基地,又是军事侵略的跳板,起到重要的战略作用.东北亚地区无论是历史上,还是现在和将来,在世界上都具有重要战略地位.  相似文献   

5.
《黑龙江史志》2014,(8):F0002-F0002,F0003
2014年1月19下午2点安重根义士纪念馆在哈尔滨火车站举行开馆仪式。安重根义士纪念馆包括安重根义士事迹陈列室、安重根击毙伊藤博文地点标识等,由哈尔滨市政府和铁路部门出资建立,哈尔滨市有关部门和哈尔滨铁路局负责管理。  相似文献   

6.
辛亥革命前后,安重根刺杀伊藤博文的故事在中国多次被改编,搬上戏剧舞台,所涉及体裁形式多样.传奇杂剧、民间说唱文学、地方剧、早期话剧均借用了这一题材,通过不同形式的加工演绎,配合推动了反清革命运动.“二十一条”交涉时期,上海主要新剧团体都编演了取材于朝鲜亡国历史和安重根抗日壮举的政治性剧目,体现出对国家命运与前途的关注.五四前夜,新剧家郑正秋也编写了相关时事剧,然而演出现场反应平淡,根本原因在于社会中民族情绪的暂时回潮.不同时期安重根题材戏剧的叙事重点,经历了从赞扬英雄义举到关注亡国过程、谴责卖国行为的变化,反映出时人对于安重根刺杀行为和朝鲜亡国原因的认知逐渐理性深入.安重根题材戏剧编演活动的兴衰,与社会中民族情绪的强弱相一致.每逢中日民族矛盾激化、对日民族情绪高涨之期,也即安重根题材戏剧编演活跃之时.辛亥前后安重根题材戏剧内容及社会反响之变迁,不仅反映戏剧自身发展阶段特点,也是窥视世风与人心所向的重要窗口.  相似文献   

7.
马菲 《环球人物》2013,(23):54-55
100多年前,朝鲜民族英雄安重根在这里刺杀了挑起中日甲午战争和吞并朝鲜半岛计划的主要策划者伊藤博文,青史留名。8月17日下午,导游在哈尔滨火车站前对游客作介绍时讲了这番话。雨后天晴,哈尔滨的空气分外清新,人们的思绪随着导游的清脆话语奔向远方……  相似文献   

8.
肖舟 《文史春秋》2003,(10):4-9
出入豪门,穿行陋巷。他们潜伏敌营,卧薪尝胆。一道电波就是一把利刃,一份情报能抵十万雄兵!他们是九死一生的红色特工!为了鲜艳的五星红旗。他们洒下多少热血!遗憾的是。长期以来。从影视、书刊上看到的是大量描写戴笠、毛人凤等国民党特务的作品,而对我党秘密战线上一大批红色特工却很少宣传,以至人们“只知戴雨农(戴笠)。不知李克农”。我们追述华克之这位秘密战线的传奇人物,讲述他惊心动魄的传奇故事。歌颂他那生死无悔的牺牲精神。我们的立意是:让历史永远记住!让英名永远流传!  相似文献   

9.
陆安 《文史天地》2007,(3):20-23
刺杀宋教仁的马前卒洪述祖,出自名门却不务正业。“宋案”后惶惶如丧家之犬东躲西藏,最终仍难逃一死。而其死之惨状,也是罪有应得吧。[编者按]  相似文献   

10.
2004年2月25日至3月5日,我率武汉市政协化教育考察团一行10人在宝岛台湾进行了参观考察活动。‘在台北,考察团专程拜访了中华化名人胡秋原先生。返汉后,我写了《访台散记》,正待刊用时,惊闻胡秋原先生于5月24日在台不幸病逝,深感意外,甚为悲恸。没想到2月29日,我与秋公在台北新  相似文献   

11.
在八年抗日战争中,全国军民同仇敌忾,不怕流血牺牲,表现出誓与日寇血战到底的钢铁意志,涌现无数可歌可泣的事迹和英雄人物。其中陆军中将周元战死蒙城,与蒙城共存亡的壮举,被誉为赤胆忠心的抗日名将。  相似文献   

12.
王定仪,又名定一,1898年生于瓮安县草塘一个乡人推重的礼教之家。十二岁时随家兄离家进省城,入贵阳达德学校读书。时值教育家黄齐生先生主持校务,深受爱国思想、自由激进思想的熏陶。1912年以优异成绩考入南明中学。正当心智豁然,准备深造之时,恰逢袁氏窃国,外辱凭陵,国事日非,生灵涂炭。凡为热血青年,无不义愤填膺,纷纷疾走共赴国难。定仪毅然下定决心,投笔从戎,考入贵州讲武学堂。自讲武学堂毕业,即被编入黔军四十三军,参与了护国讨袁之战。因其机智、勇敢善战屡有战绩,从排长逐次擢升为上校团长。  相似文献   

13.
1926年初春,一艘从广州开往上海的客轮航行在茫茫的大海上。途经福州时,因大雾原因,客轮在马尾港停泊了三天。船上一位特殊的客人借机游历了马尾和闽江口的粤山,并到市区南台等地观光。就这样,这位客人第一次在福州留下了足迹。  相似文献   

14.
罗隆基先生,是我国名的爱国领袖。抗日战争时期,为挽救民族危亡,他挺身而出,赤心救国;在国共和谈,反对内战的关键时刻,他旗帜鲜明,立场坚定,始终站在共产党一边。虽然两次遭到逮捕,两次坐牢,多次被暗杀,他也毫不畏惧,更不退缩,为坚持团结进步  相似文献   

15.
1931年7月23日6点钟光景,啃杂的上海火车北站,忽然出现大批身着黑色制服的警察,一阵警哨声后,警察将滞留在站前广场上的旅客驱赶到广场四周。不一会,由警车开道,浩浩荡荡开来一溜车队。  相似文献   

16.
俞飞 《湖南文史》2012,(2):14-15
1891年5月11日,在日本滋贺县大津街头,万头攒动,彩旗飘飘,鲜花招展,人们正在迎接23岁的俄国皇太子尼古拉访问日本。  相似文献   

17.
1940年.正当日军凭借优势装备在中国大地上猖狂攻城略地、对华北各抗日根据地进行疯狂大“扫荡”之时,在其统治的“王道乐土”古城开封,突然爆出让日寇心惊胆战的特大事件:日本侵华特务机关的重要人物、“华北五省特务机关长”吉川贞佐少将和数名日军头目于5月17日被人刺杀于该特务机关驻处的山陕甘会馆。  相似文献   

18.
刘一曙,字杭生,祖籍黄陂,1919年6月18日出生于汉口汉正街大水巷一个中产家庭。10岁时,母亲不幸病逝。刘老生平虽是历经曲折,带有传奇色彩,然而却始终贯穿着热爱中华的主线,并以他自己报国之志的实际行动为主旋律,谱写了一曲曲青春永驻的人生诗篇。  相似文献   

19.
田斌 《文史月刊》2004,(5):52-55
40年前2月的一个黄昏,一位老人躺在台湾省台北市青田街一所普通宅院的木板房中。他身穿一件土布长袍,发际苍白,长须齐胸,脸上泛出不少老年斑,而其心里却不时想起秦地关中的美景和住在那里的发妻、爱女、爱婿,不由得发出声声长叹。  相似文献   

20.
2002年秋天。金秋送爽,收获的季节,果实累累。对于忙碌了大半年的航天人来说,更是喜事临门的季节。对于刚刚发射完神舟三号飞船,又准备发射神舟四号飞船的航天人,尤其是对于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环境工程部动力学环境实验工程技术人员来说,更是贵客迎门,他们又迎来了当今世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