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19世纪,在恰克图贸易的商号中,美玉公记、美玉德记、兴玉中记、兴玉和记、大兴玉记等为山西常氏的商号。至太平天国时,福建茶没落,美玉公记和美玉德记经营显著衰落,而大兴玉记等贩卖湖南青茶,依旧生意兴隆。俄国学者的研究认为中国商人运输茶叶到恰克图,利润增加四倍,山西商人在恰克图茶叶贸易极为出色。但是,在1860年各地方政府征收厘金,让商人无利可图,再加上俄商的竞争,遂使恰克图贸易没落。  相似文献   

2.
王阿丽 《沧桑》2010,(6):104-105
清代,以晋商为代表的中国商人和俄国商人在恰克图展开长达一个半世纪的茶叶贸易,在历史上具有重要意义。山西不产茶,因而在整个茶叶贸易过程中就需要晋商南下购茶,北上贩茶,同时也就伴随着与之相关的人员流动。本文以清代恰克图贸易为视角,通过分析恰克图贸易的规模、路线与形式的变化,探讨在此期间晋商人员流动的特点。  相似文献   

3.
《沧桑》1994,(1)
山西商人著称于明清两代,有许多显赫的行业。盐商在明代开中制度中大显身手。茶商长期垄断着中俄恰克图国际贸易。金融商人后来居上又操中国金融之牛耳。山西因经商者多、资本雄厚、涉足中华大地而一度成为神州一个富省。而在这个富省中,金融商人尤为突出。  相似文献   

4.
清雍正五年(1727年)中俄两国签订了《中俄恰克图条约》。这是两国平等互惠的通商条约,中国商人可以到恰克图和西伯利亚一带经商,而俄国商人则在我国东北和华北地区贸易。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俄国商人逐渐地将贸易的触角伸向了长江流域的武汉和九江地区,甚至沿海的福建省,  相似文献   

5.
清代晋商茶叶贸易定量分析——以嘉庆朝为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到底是何等规模的利润,驱使着清代前期的山西商人在与家乡相隔万里的福建、恰克图之间跋山涉水从事长途贩运?有关清代晋商茶叶贸易的利润和经营绩效问题,引起了国内国际经济史学界的广泛关注,其中尤以刘建生、吴丽敏的《晋商茶叶贸易绩效分析》为代表,对这一问题进行了剖析,但遗憾的是,由于史料阙如,这些论述多以定性分析为主,究竟清代晋商茶帮的利润率是多少,目前尚没有定量研究成果问世。本文力图在一个相对纯的环境内,选择嘉庆年作为时代背景,通过对茶路长度的考证、山西茶商每天运程的平均里数、当时人均每日的消耗、船、马、驼的平均运力及消耗,得出运输成本。以武夷山各类茶叶的均价和恰克图茶叶的平均售价进行比较,得出茶商的平均收益,进而推算出清代晋商茶叶贸易的利润率。  相似文献   

6.
《沧桑》1996,(5)
晋中外贸,历史悠久。根据灵石出土的罗马古币推断,晋中商人的对外贸易,可以追溯到1900年之前。当时,灵石踞于古商路之要冲,因此不排斥有对外贸易活动的可能。而晋中这块地域外贸最活跃的时期,则是在明清之季。数百年间,太谷曹家、榆次常家、介休范家、祁县渠家、乔家,祁太旅蒙商大盛魁等商家大号,远达日本、俄国、高丽以及南洋诸国,不畏艰险,开创市场,成为实力雄厚遐迩闻名的晋商外贸大家。据史料记载,从雍正五年(1727)中俄签定《恰克图界约》起,中俄两国通过恰克图的贸易,完全由晋中商人垄断达两个世纪之久,在中国外贸史上写下了辉煌的一页。  相似文献   

7.
明代的边镇与山西商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山西商人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地方商人,与徽州商人并驾齐驱,被誉为明清时代天下两雄.山西商人的发展,有它自身的发展规律,是由山西盐、铁、丝绸等商品经济发展所决定的.丝织业的发展,一方面所产潞绸需要商人去推销,另一方面当地蚕丝不足又需要商人去湖广、四川贩运供织造.商品生产是商人发展的前提,而商人的发展反过来又推动着商品生产.在社会再生产中,商人具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恰克图贸易在中美贸易中具有重要地位,恰克图贸易商品量和贸易结构的变换体现了恰克图贸易的兴衰起落本文试图从恰克图边境贸易中的商品量和贸易结构的变化分析恰克图贸易的发展历程。  相似文献   

9.
范金民 《安徽史学》2008,(1):26-29,38
山西酒(來夕曲)制造特别是汾酒的酿造和经营在清代更为兴盛,汾酒在国内外的名气也更大.而在华北和江淮等地投资酒(來夕曲)踩造并从事酒(來夕曲)贩运的,就是山西商人,兴盛的北京酒业也基本上是由山西商人垄断的,体现出山西商人是从事酒(來夕曲)经营活动的重要力量.  相似文献   

10.
洞庭商人的经营方式与经营手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洞庭商人的经营方式与经营手段范金民大约自明中期起,著名的地域商帮如安徽商人、山西商人、陕西商人、广东商人、福建商人、江西商人和龙游商人等在商品经济的舞台上开始活跃起来。在苏州西南太湖中的洞庭西山和东山,也崛起了一个四出经营、颂之人口的洞庭商帮。就兴起...  相似文献   

11.
刘安荣 《沧桑》2011,(3):75-78
明末的山西天主教徒,一部分是官员、绅士,属于上层社会,并在当地有一定的影响力;清初的山西天主教徒,一些是较为富裕的商人,大多是普通的山西民众;自1724年禁教后直到新中国成立前,山西天主教徒基本上是乡村农民、商人,其中贫穷者居多,富裕或有文化的属少数,但地痞无赖或罪犯为数极少。  相似文献   

12.
山西古代私家园林概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山西古园的历史及现状山西很早就是经济发达的地区,盛产煤、铁、盐,自古就有经商和贸易的传统。自先秦起,山西商人的足迹遍天下,到汉代,山西已与古罗马有贸易往来,由唐至明清,长城内外的商业大都由山西商人经营。明代晋商与徽商成为中国最大的两个商帮,至清更大盛,山西的票  相似文献   

13.
李鸿章与漠河金矿贾熟村漠河地区一向被人们称为金穴,金矿甚富,与俄国仅一江之隔。俄国人在海参巅、恰克图等地雇觅山东、河北籍赴漠河谋生者①六七千人,偷挖金抄至四五年之久②。光绪十一年,将军文绪派兵驱逐,布置卡伦,而“孽芽未净”。后来,俄国商人萨比汤又向中...  相似文献   

14.
明清以来,作为舞台演出活动的戏曲艺术,一直是山西商人十分重视的社交活动手段之一。在他们经商活动的主要城镇和地区,都建有会馆和关帝庙。到后来,山西商人和陕西商人合作,共建山陕会馆,并把会馆和关帝庙合建,被称作山陕会馆,或称之为山陕庙、大关帝庙,并不时地唱大戏、唱堂会  相似文献   

15.
正拦车村,位于山西省晋城市泽州县晋庙铺镇,距晋城市区26公里,四周峰峦叠嶂,沟壑纵横,由多处险隘、要塞组成,是山西通向中原的南大门,更是南起福建、北至恰克图万里茶路上"山西第一站",向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称。古村聚落保存完整,历史格局清晰,真实再现了明清社会的生产与生活图景,是同类型村镇聚落的典型。  相似文献   

16.
山西人经商历史悠久,自春秋以至宋辽金元史书屡有记载,到明清时代,山西商人‘简称“晋商)已发展成为国内三大商帮(晋帮、徽帮、潮帮)之首。世界经济史学界把山西商人与意大利商人相提并论,经予很高的评价。 山西商路达数万里,款项可“汇通天下”,从蒙古草原的骆驼商队到扬州起锚出海的商船,从呼伦贝尔草原的醋坊到贵州茅台的酒厂,都有山西人在酿造、出售,在南起香港、加尔各答,北到伊尔库茨克、西伯利亚、莫斯科、彼得堡,东到大阪、神户、横滨、仁川,西达塔尔马哈台、什噶尔、阿拉伯国家,都留下山西  相似文献   

17.
晋帮商人是明清时期崛起的一大商人集团,雄霸国内商界长达5个多世纪,尤其是首创中国历史上票号的山西票号商人,有“汇通天下”之美称,曾在中国历史上显赫一时,现在还有“山西人善于经商、善于理财”的佳话。大量详尽的史料告诉我们,明清以来,中国最富有的省份就是山西,这里是全国堂而皇之的金融贸易中心。在清代的全国商业领域中,人数最多、资本最雄厚、散布最广的也是来自山西的商人。如此闻名国内外的著名商帮,在清末又是如何衰落的呢?晋商的衰落主要是在清末。造成晋商衰落的因素有很多,首先是清政府的腐败和压榨。对于晋商可以说是成也…  相似文献   

18.
明清以来流行山西的杂字涉及诸多经商内容,使得山西杂字不仅是识字课本,还成为底层民众从事商业活动的知识经验总结和职业教育素材。山西杂字体现的基础商业书写包括数字和汉字,还有写信的称呼、信仪、地址、内容等;杂字中还有大量商业记账常识,涉及记账单位、内容及注意事项;山西杂字中的商业立约规范是山西商人合伙制的表现形式,更是契约精神和信守承诺的一种体现。山西杂字中有关山西商人的经营理念至今仍是从事商业活动应该遵循的基本准则。  相似文献   

19.
明清时代,晋商称雄商界数百年,使山西成为全国首富之区,为中国商业史谱写了壮丽的篇章。这是山西商人的骄傲,也是山西商业史上的一段非常值得称道的辉煌历程。山西商人之所以能取得巨大成功,从客观上分析,有独特的地理环境和物质因素。比如,土地贫瘠,生计困难,不得不远走他乡,谋取什一之利;地处塞边,位居北方游牧民族地区与平原汉民族农业地区之间,成为南北物资交流的要津;地下资源丰富,手工业较发达,铁器、铁货受到消费者欢迎;再加上明代政府实行“开中法”,这一政策开始实施时山西人便捷足先登,从事贩运粮盐的贸易等等。然而,山西商人发展…  相似文献   

20.
浅析山西明清民居砖雕艺术与保护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山西古民居非常多,明清时期,山西商人凭其聪明才智和艰苦努力,在商场院上叱咤风云,乘势崛起,其经商足迹遍及全国直至海外,成为当时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