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保文 《百年潮》2009,(11):76-79
20世纪下半叶,山西省平顺县的西沟和长治县的南呈都是晋东南地区的农业生产先进单位。西沟村被毛泽东主席誉为“勤俭办社,建设山区”的典范,南呈村荣获周恩来总理亲笔签名的奖状。西沟的带头人是李顺达、申纪兰,南呈的村干部是李秉壁、司中枢。由于经常在一块学习、开会,他们认识了;又由于禀性相投,他们建立了革命的友谊。透过这些带头人特别是司中枢与李顺达的交往,可以看出李顺达的为人和处事的态度。  相似文献   

2.
潘玲 《华夏考古》2004,(2):68-74
通过对两汉时期的玉、玉璜、玉璧、玉舞人的形制变化的分析 ,可见西沟畔汉代墓地四号墓随葬的几种仿照玉器的石佩饰具有西汉晚期至东汉晚期汉墓出土的玉器的特点 ,总体上更接近东汉中晚期的。该墓的包金镂空玉佩、青铜马具有明显的匈奴文化特征。西沟畔四号墓是南匈奴的高级贵族墓葬。  相似文献   

3.
20世纪50年代初,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地图上,有一个惟一被标名的行政村———山西省平顺县西沟村。西沟村,位于太行山南部腰脊,境内崇山峻岭,土地瘠薄,自然条件十分恶劣,是一个不具备人类生存、生活条件的穷地方。从1943年李顺达创办全国第一个农业生产组织———李顺达互助组始,西沟人民在李顺达、申纪兰的带领下,始终走在时代前列,成为“中国农民走社会主义道路的先行者”、“艰苦奋斗、建设山区的典范”、“劳动人民的杰出代表”,从而改变了西沟贫穷落后的面貌,铸就了不朽的“金星”精神。60多年来,西沟一直被全国人民所注目。地以人名,人…  相似文献   

4.
正在共和国史上,西沟是一个家喻户晓的村名,不仅因为它是新中国社会主义农村建设的典型,更在于一个自然条件极为恶劣、民众生活苦难的穷山沟先后产生了李顺达、申纪兰两位著名的全国劳动模范。从此,历来被当地人称之为"山连山,沟套沟,山是石头山,沟是乱石沟,冬天雪花卷风沙,夏天洪水如猛兽"的不毛之地——西沟村,开始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由革命年代一路走来,西沟村经历了李顺达互助组、西沟农  相似文献   

5.
<正>1974年,被“双开”回家的母亲得到彻底平反,回到县里工作,我的政治压力得以减轻,更敢放开手脚干了。这时公社书记孙希锦提拔上调,省委党校毕业、曾当过县委理论教员的雷秀堂出任千庄公社书记。公社党委和学区决定,让我这位民办教师担任黄西沟学校校长,自此,黄西沟成为四人校(四名教师)。1972年底,安守效支书因下山为黄西沟通电买变压器,发生车祸殉职,老党员李华明出任支书。  相似文献   

6.
<正>在平遥城东南方向60多里的南山深处,有一个美丽的小山村,名叫黄西沟。“黄”是村的色彩,“西”是村的方位,“沟”是村的地形。孟山是平遥最高的山,从孟山发源的惠济河是平遥的母亲河。孟山北麓泻出的水把山冲刷出几条大沟,沟下即是大河。黄西沟就在西边一条深沟大河的东岸,村高出沟底几十米,  相似文献   

7.
本文是以上四位作者对内蒙古鄂尔多斯青铜器博物馆所收藏的北方青铜文化时期的金银饰牌,以及伴随出土文物进行调查的研究成果.调查分两次进行,分别为2012年8月2日-6日和2013年8月5日-6日.本次共调查了175件文物,其中青铜器99件、金器49件、银器23件.包含了西沟畔墓地、碾房渠、石灰沟、宝亥社的出土遗物.这里选择西沟畔2号墓、碾房渠和石灰沟出土的61件金银器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8.
《文物》2016,(5)
正2012年8月,受国家文物局委托,西北大学文化遗产学院会同哈密地区文物局、巴里坤县文物局,抢救性发掘了新疆巴里坤西沟遗址1号墓[1],在清理墓室过程中发现玻璃珠18颗。本文通过对这批玻璃珠的显微观察和化学成分分析,尝试探讨西沟遗址玻璃珠的制作工艺及其与周邻地区可能存在的交流问题。一样品描述西沟遗址1号墓出土的18颗玻璃珠样品中,8颗保存较为完整,3颗风化较为严重,难以  相似文献   

9.
2009年6月,陕西省考古研究院与西藏自治区文物保护研究所联合对西藏自治区昌都地区芒康县查果西沟摩崖造像进行了全面而详细的考古调查,现存的7尊造像可以分为三组:第一组包括大日如来与二菩萨、一供养人在内的4尊造像具有明显的吐蕃造像特征,时代为公元9世纪初期;第二组的1尊高浮雕造像与第三组的2尊线刻造像时代可能为公元12世纪甚至更晚,显示了查果西沟及周边地区佛教的发展及延续性。  相似文献   

10.
“你们为什么要在这个时候写申纪兰?”3月15日上午,在山西平顺县西沟村的西沟展览馆办公室内,郭雪岗陡然发问。  相似文献   

11.
红月照西沟     
西沟,地处太行山腹地的山西省平顺县。山连山、沟套沟,在总面积30平方公里的境内,就有330个大大小小的山头,230多条深深浅浅的山沟,将方寸之地的西沟挤兑得连几块大些的田地都放不下。曾有这么一个真实的牛卧地的故事:从前一位老农牵着老牛去犁地,可犁完后发现23块小地中少了一块,再怎么数,再怎么找,总是少一块,等到牵上牛走时,猛然发现,在老牛的身下卧着的地方,还藏着一小块田地。  相似文献   

12.
《沧桑》1995,(5)
在抗日战争进入全面战略反攻阶段,盘踞在长子县境内的日伪势力进行垂死挣扎,制造了灭绝人性的段西沟“二·二六”惨案。段重德、段正德、段保富三名共产党员惨死在敌人的屠刀之下。  相似文献   

13.
怪兽形象装饰于战国晚期突然出现在我国北方草原地区,引起学术界高度重视,本文所论,指出土于内蒙古伊克昭盟准格尔旗西沟畔M2、伊克昭盟杭锦旗阿鲁柴登战国墓以及陕西省神木县纳林高兔战国墓的怪兽装饰部件。  相似文献   

14.
金星英雄传     
《金星英雄传》是山药蛋派老作家韩文洲于1965年秋为全国著名劳动模范李顺达写的传记旧稿。当时,作者曾住在西沟,与李顺达长谈数日,并对有关人和事进行了深入细致的采访和调查。传记从李顺达出生写起,一直写到他获得全国金星奖章为止。较详尽地叙述了李顺达大半生传奇式的经历。传记写成后,由于各种原因,未能见诸报刊。如今再读此稿,依然有一股浓浓的乡土气息,使人感到真实、亲切,有一定的文学品位,也有一定的史料价值,故连载于此,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5.
《金星英雄传》是山药蛋派老作家韩文洲于1965年秋为全国著名劳动模范李顺达写的传记旧稿。当时,作者曾住在西沟,与李顺达长谈数日,并对有关人和事进行了深入细致的采访和调查。传记从李顺达出生写起,一直写到他获得全国金星奖章为止。较详尽地叙述了李顺达大半生传奇式的经历。传记写成后,由于各种原因,未能见诸报刊。如今再读此稿,依然有一股浓浓的乡土气息,使人感到真实、亲切,有一定的文学品位,也有一定的史料价值,故连载于此,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6.
一李龙太是河南省林县西诸翟村人,1938年,年仅11岁的李龙太来到了山西省长治县林移村(这村人全是从林县逃荒来的)。那时,上党地区到处都传唱着“太行山高,漳河水长,李顺达美名天下扬”。李龙太很快就学会了这首歌,并得知李顺达也是林县人。1955年,在晋东南地区召开的一个农村干部座谈会上,他终于认识了李顺达。从此,二人开始了长达几十年的交往。那年秋后,李龙太去西沟参观,李顺达领上他满村转。在老西沟三岔口,李龙太见这条老沟又向外叉出两支,李顺达原来住过的那孔窑洞就在这三沟交汇处,便说这里的风水好。李顺达说“:要不是解放,风水再好…  相似文献   

17.
曲沃县是文化部文物局与山西省文化局合组的文物普查试验工作队调查地区之一。里村西沟是曲沃县高显乡的一个自然村(注)。四月十九日我从侯马出发到高显镇,当走进第一组的工作站时,就发现地下放着四件惹人注目的打制石器。过了一回,同志们从野外回来了,谈起  相似文献   

18.
内蒙古和林格尔西沟子村北魏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内蒙古和林格尔县胜利营乡南约5公里、西沟子村西的山梁上有一处古代墓地,在墓地南面沟谷的断崖处暴露出2座墓葬,1986年9月被当地老乡发现并破坏,同年10月乌盟文物工作站会同和林格尔县文物管理所对其进行了抢救性清理,现简报如下。  相似文献   

19.
正江南的花事已接近尾声,新疆伊犁霍城大西沟、新源吐尔根杏花沟的春天,却宛如一场大戏,刚刚拉开帷幕。连绵起伏的山谷里,野杏林疏疏密密地遍布,山谷的青翠与杏花的恣意相映成画。记忆里的春天,杏花暖香袭人,是浅红之上施了一层薄薄的胭脂,宛如姑娘的笑靥。新疆杏花沟位于新疆伊犁新源县吐尔根乡,  相似文献   

20.
淮阳于庄汉墓发掘简报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于庄位于淮阳县城东南三公里,属大连公社堌堆李大队。墓葬发现在县城至冯塘公路的西沟内,紧靠于庄。一九八一年十一月六日上午,于庄生产队社员在沟内取土时发现了一座陶庄园。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