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杀虎口     
正杀虎口,位于朔州市右玉县晋蒙两省交界处。这里自古便是兵家必争之地,千百年来这里战火绵延不断。历史上"走西口"的故事就发生在这里。杀虎堡位于杀虎口关东南,由杀虎堡、中关、平集堡三部分组成。杀虎堡建于明嘉靖二十三年(1544年);平集堡建于明万历四十三年(1615年)。后来在南北两堡中间筑东西二墙,将两堡连接起来,称为中关。  相似文献   

2.
在广东省蕉岭县北礤镇石寨村,有两座建筑形制独特的客家民居——土楼,好似两座雕堡雄踞村中。土楼为方形建筑。旧土楼称“方楼”,为郭姓五世祖建于明嘉靖年间,距今400余年;新土楼称“树德楼”,为郭姓十世祖建于清康熙年间,距今约300年。  相似文献   

3.
常熟虞山风光秀丽,苍翠锦峰之巅,秀美拂水岩上,此乃景色极佳之处,天开画境,美不胜收,黛山碧水,游人如织。然其名声之大,不止在风景之胜,还在于佛寺道院香火鼎盛,声名远播,既有建于明洪武年间的藏海寺,又有与之毗邻相连的建于明嘉靖年间的报国院。  相似文献   

4.
晋商传奇     
《神州》2011,(7):26-29
走西口,有着说不尽的艰辛与酸楚,绝大多数人籍籍无名,甚至魂断西口路。但在庞大的从杀虎口"走西口"队伍中,始终活跃着一批商贩的身影,他们中的成功者一步步走入傲视海内的一代财雄之列,这便是曾经名闻天下的晋商。最富传奇色彩的是,杀虎口走出一个名闻天下的"大盛魁"。问堡内年纪大些的人,喜欢说古的会娓娓道来:康熙皇帝西征噶尔丹时,杀虎口驻军是费扬古部队  相似文献   

5.
黄土坝行宫,位于黄土坝甸子村北,建于康熙五十六年(1717),1926年拆毁。中关行宫,位于后中关大街西北侧,建于康熙五十一年(1712),破落于民国初年。什巴尔台行宫,位于隆化县什巴尔台村东北,建于康熙五十九年(1720),毁于民国11年。波罗河屯行宫,位于隆化县城东北部,建于康熙四十二年(1703)。波罗河屯又称皇姑屯。  相似文献   

6.
成都昭觉寺     
昭觉寺位于成都市北郊5公里的青龙场。建于唐贞观年间(公元627—649年),名建元寺,宣宗时赐名“昭觉”。明崇祯十七年(1644年)毁于兵火。清康熙二年(1663年)重修。殿宇规模宏大,林木葱茏,为成都著名古刹之一。康熙皇帝曾题诗赞它“入门不见寺,十里听松风”。1983年,  相似文献   

7.
巫道充 《文史春秋》2014,(12):22-26
郭椿森,字松年,光绪七年(1876)生于今之广西武宣县桐岭镇雅岗村的一个书香之家。父郭尚贞乃清同治年间岁贡,后弃文就武,专事在家乡举办团练,因镇压会党起义有功,被赏戴五品花翎。民国后,他跻身革命阵营,历任县参事会会员等职,后升至梧州中关统税局局长,从此广置田产,大兴土水,成为一方望族。  相似文献   

8.
大同市广灵县蕉山乡殷家庄古村落是第四批中国传统村落之一,村内现存一座古堡和大量清代民居。古堡建于明嘉靖年间,从史料记载和现今遗存分析,其应当为一座民堡。堡内民居中的马家宅院,因其“七星九连环”的独特布局而区别于晋北其他民居,考其背后原因,应当是受到中国古代“北斗信仰”的影响。古堡和“七星连环院”共同造就了殷家庄古村落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9.
胡小平 《丝绸之路》2011,(21):52-58
建于清康熙年间的凤凰古城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因其“古”、“小”、“精”而享有“湘西明珠”之美誉,曾被新西兰著名作家路易·艾黎赞为“中国最美丽的小城”。  相似文献   

10.
名人故居     
《江淮文史》2007,(6):F0003-F0003
欧阳修故居会老堂位于阜阳城西北约3公里的颍泉区亭子村,建于宋神宗熙宁五年(1072)春,为砖木结构,明三暗五  相似文献   

11.
王家大院地处晋中盆地南端的绵山脚下,坐落在风景秀丽、古迹荟萃的静升村,北距省城太原150公里,西距灵石县城东12公里,与著名古刹资寿寺(海外回归十八罗汉头像故里)相距2公里.这座山西省唯一入选《中国民居建筑集·汉北方民居》(第一册)的民居建筑,是太原王氏后裔、灵石四大家族之一——静升王氏家族的建筑群.先后建于清康熙、雍正、乾隆、嘉庆年间,总面积15万平方米,其中列入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的4.5万平方米.1997年8月18日,以“中国民居艺术馆”开放的高家崖建筑群,建于嘉庆元年(1796)王嘉庆十六年(1811),有院落26座,房屋218间,面积11728平方米.1998年8月18日以“王氏博物馆”开放的红门堡建筑群,建于乾隆四年(1739)至乾隆五十八年(1793),院落28座,房屋834间,面积19800平方米.高家崖、红门堡两组建筑群东西对峙,一桥相连,皆为黄土高坡上的全封闭城堡式建筑.其总的特点是:依山就势,随形生变,层楼叠院,错落有致,气  相似文献   

12.
桐城张氏家族教育传统试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浩 《民俗研究》2006,(3):227-242
以张英、张廷玉为代表的桐城张氏是有清一代官声显赫的名门望族。早在明代,张氏家族在桐城就已经是较有声望的大家族,据张英为其父所作传记载,张氏“先世自豫章徙于桐”1,从张英的曾祖起张家就多出“有廉能声”的循良官宦。张英的曾祖曾任陕西左参政,其祖父张士维为赠正议大夫、广东按察使,其伯父秉文是明代万历年间进士,任山东布政使赠太常寺卿。族叔张秉贞是崇祯年间的进士,曾任户部郎中、蕲黄兵备、浙江巡抚,至清,因廷臣交荐,升任刑部尚书。其他如秉观等虽只是一方父母官,但都颇有官声。然而,张氏家族的兴旺发达还是在有清一代。顺治十一…  相似文献   

13.
四川境内至今尚存不少山寨遗址,但保存完好的不多。据地方志记载,寨堡多建于清朝嘉庆五年(1800年)和咸丰九年(1859年)左右。从建寨的时间看,可能与镇压农民起义有关,因为嘉庆和咸丰年间分别正是四川白莲教起义和李、蓝起义的时期。在今绵阳市境的古寨遗址,完整的也很少。最近在文物普查中发现的绵阳天生寨,是一份研究近代史的可贵资料。  相似文献   

14.
山西省灵石县王家大院,是20世纪90年代新发现的清代完全封闭的城堡式的民居建筑群。经过整修已向游人开放的高家崖、红门堡、孝义祠堂三大建筑群,分别建于清乾隆、嘉庆年间,建筑总面积达45000平方米,有大小院落123座,房屋1118间。其建筑特点是:负阴抱阳,背山面水,依势重叠,随形生变,层楼叠院,错落有致,沿  相似文献   

15.
山西明长城     
<正>老牛湾堡,位于偏关县城西北方向约40公里处的黄河岸边,为黄河流入山西第一村,也是黄河与长城第一次见面的地方。人称"长城与黄河握手的地方"。据资料记载,老牛湾堡建于明崇祯九年(1636年),堡周一百二十丈,高三丈五尺,城墙为夯土建筑,外包长条石块,其北侧悬崖十分陡峭,易守难攻,今  相似文献   

16.
丁竹 《文物世界》2007,(1):74-76
山西博物院藏有数件温忠翰的奏折稿和他创作的绘画作品。温忠翰《,清史稿》无传,查民国年间太原德和信代印的《太谷县志》(1976年台北影印本),上记温忠翰,称其为清同治年间探花,曾任翰林院编修、湖南学政、乙亥科四川副主考、浙江温处兵备道、陕西、湖北按察司按察使。在新修的  相似文献   

17.
万文君 《收藏家》2014,(7):68-72
北京市延庆县有石佛寺村,石佛寺村因石佛寺而得名。明代嘉靖年间编纂的《西关志》记载:“石佛寺:在关北一十五里。因石岩以凿大悲像,永乐年间建。”传说寺内有千手千眼观音,是关沟一大胜景,原石佛寺毁于清代八国联军入侵时期。如今的石佛寺坐落于水关长城脚下,建于20世纪80年代,外院供奉五尊元代藏传佛教石佛造像,石佛寺外路边的佛爷台供奉石雕六字观音像,但两处均不是永乐年石佛寺大悲像。五尊元代藏传佛教石佛造像原位于八达岭镇三铺村西北半山上,寺庙在民国时期毁于战事。  相似文献   

18.
明代,凤阳巡抚通常兼任漕运总督,辖凤阳、庐州、淮安、扬州四府及滁、和、徐三州,驻淮安府。但成化、正德、嘉靖、万历年间漕运总督与凤阳巡抚抚曾四度分设。《明实录》、《大明会典》、《明史》等典籍均未载明漕、抚分设时凤阳巡抚驻地。而地方志记载了嘉靖、万历年间巡抚的移驻地点。嘉靖年间漕、抚分设时凤阳巡抚基本以扬州府城为正式治所,其间因战事变化而短暂驻扎泰州、淮安等地。万历年间,巡抚移驻泰州,但有关志书记述尚有抵牾、疏漏、不实之处。笔者拟就此做考订、辨析。  相似文献   

19.
<正> 在邯郸市峰峰矿区(新市区)纸坊村西南存有无梁阁一座、为祭玉帝而建,据阁下所立《重修玉帝阁碑》记载,其建于明代隆庆万历年间,清道光二十二年重修。  相似文献   

20.
<正>夏门古堡,位于山西省灵石县夏门镇,始建于明朝万历中期,终建于清朝光绪年间,历时三百余年,完整地保存了大小院落60余幢即街巷、院落、堡墙、堡门等。这些具有地方特色的古建筑群,集中反映了明、清两代布局严谨、气势雄伟、层楼迭阁、错落有致、工艺精湛、功能齐全的建筑风格与工艺水平,可居,可赏,可御,可逸。既具北方民居高大雄浑之气势,又有南国园林玲珑秀雅之风韵,堪称北方汉民族堡式民居建筑群中一颗璀璨的明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