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云南是我国西南地区的多民族边疆省,南部与西部分别与越南、老挝和缅甸三国接壤,既是我国西南经济发展的重要地区,也是我国古今举足轻重的边防要地.云南全省总面积39.4万平方公里。总人口3500万。有白、彝、回、汉、傈僳、苗、纳西等25个民族。少数民族人口达1100多万,约占全省总人口数的三分之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云南各族人民用自己的勤劳和智慧,继承发扬了优秀的历史文化,使全省政治、经济、科学、文化各个领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同时,在长期的实践中,各族人民越来越深刻地认识到,封闭、保守意味着穷困落后,只有改革、开放才能振兴  相似文献   

2.
在中央实施西部大开发的发展战略中,云南省提出了“建设绿色经济强省,民族文化大省,通向南亚、东南亚的国际大通道”的战略方针。这是一个从云南省情出发、符合云南实际的发展战略。在实现这一发展战略中,地方志具有其它资料不可替代的提供地情信息的作用。地方志是记述一定地域范围内的地情信息资料库,具有“纵向深,横向广”的特点。  相似文献   

3.
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明确提出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
  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实际上是为全面促成小康社会提供精神方面的支持。文化是软实力,“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物质生活达到一定程度,精神文化生活必须随之提高。一个人的文明程度、对民族文化的接受程度,与一个国家对本民族文化的建设强度息息相关。只有大力宣传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社会主义民族文化,人们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才能全面提高,才能为全面促成小康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4.
李胜 《神州》2013,(20):19-20
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明确提出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实际上是为全面促成小康社会提供精神方面的支持。文化是软实力,“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物质生活达到一定程度,精神文化生活必须随之提高。一个人的文明程度、对民族文化的接受程度,与一个国家对本民族文化的建设强度息息相关。只有大力宣传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社会主义民族文化,人们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才能全面提高,才能为全面促成小康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5.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强调要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培养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提高全民族文化素质,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弘扬中华文化,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这标志着我们的文  相似文献   

6.
建设云南民族文化大省是云南省委、省政府在六届九次全会上制定的三大战略目标之一,是省委、省政府结合云南民族众多的实际情况,将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基本纲领在云南的实践具体化的体现,是全省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实际步骤,是云南参与国家西部大开发,实现跨世纪发展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7.
吴大章 《神州》2012,(21):161
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是党领导全党同志和全国各族人民不断为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人民幸福而不懈奋斗的历史,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是推进党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重要力量源泉。加强党史文化教育,充分发挥党史文化在文化强省建设中的作用,把贵州省建设成为一个有竞争力的文化强省。  相似文献   

8.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明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前进方向,也提出了"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和"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战略部署.本文结合辽宁省少数民族民族文化发展情况,提出了"学习实践科学发展现,努力实现辽宁少数民族民族文化发展繁荣"的观点.  相似文献   

9.
刘丽娜 《神州》2013,(35):42-42
我国幅员辽阔,民族舞蹈纷繁各异,民族舞蹈是我国各族人民在历史长河中留下的魅力倩影,是人类共同创造的精神财富。它体现了各民族的历史传统、生活特点和审美情趣是一个民族繁荣与长生的标志。在进入新时代以来,民间舞蹈受到了外来文化和经济浪潮的不断冲击,民族舞蹈文化的传承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主要对民族舞蹈的现状进行了了解、探讨了民族文化舞蹈的特点,并对民间舞蹈的文化传承进行了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10.
<正>习近平文化思想具有广阔时代背景、深厚理论基础和坚实实践基础,蕴含着坚定文化自信、宏阔历史视野、深远战略考量,体现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历史与现实相贯通、认识论与方法论相统一等鲜明特点,在推动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展现出巨大真理力量和强大实践伟力,是指引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强大思想武器和科学行动指南。  相似文献   

11.
云南正在启动民族文化旅游大省的建设,保山市的旅游事业也在长足发展。但是,要振兴保山市的旅游事业,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非常有必要选准旅游重点,细心策划,从市场经济着眼。  相似文献   

12.
方婕 《黑龙江史志》2015,(1):207-208
云南是一个民族文化大省,同时也是一个旅游大省,近年来,随着旅游业的不断发展,旅游业中的的云南地方文化运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本文以地方文献为立足点,具体分析地方文献在旅游开发中的作用和意义,结合云南旅游发展现状,进而提出把地方文献和云南旅游相结合发展的思路。让文化与经济相结合,利用文化来推动旅游发展。  相似文献   

13.
朱新贵 《神州》2013,(13):39-39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各族人民聪明智慧、博大胸怀和勤劳勇敢善良的高尚品格的结晶,是灿烂历史文化的重要体现和延续,是中华民族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保护和开发利用好我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对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对繁荣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丰富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弘扬伟大的民族精神,实现建设"大而强、富而美"的社会主义昌吉的奋斗目标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谢国先 《民俗研究》2006,(3):139-143
饮食的构成和方式是文化的重要部分。云南在建设民族文化大省和旅游大省的过程中,应该对云南各民族的饮食传统进行系统的研究,发现其中有用的成分,为今天的社会服务。本文对明代云南各民族的饮食习俗略作论述,并希望今后有更多的研究者关心这类问题。明代云南各民族已普遍以农作物为主食。滇西北普米族、藏族、纳西族以及滇中、滇东彝族地区畜牧业发达,肉类是其食物的重要补充,滇南、滇西南哈尼族、彝族、傣族、蒲人、佤族等居住地区植被丰富,狩猎和采集所得亦构成食物来源的重要部分。由于明代云南各民族生计活动的综合性,因而他们的食物种…  相似文献   

15.
面临西部大开发,云南方志界提出,方志工作者要解放思想,更新观念,使新编地方志工作卓有成效地服务和参与西部大开发。他们认为,地方志参与西部大开发,应做好全面规划。立足较高起点,为此,云南省志办正力争把地方志工作纳入省委、省政府提出的《中国西部大开发云南行动计划》,使地方志事业成为“民族文化大省”建设的组成部分。云南方志界还将采用编写地情资料丛书等多种形式。宣传和介绍云南的自然资源优势、民族文化资源优势和区位优势。为生物资源开发产业、旅游业等云南的优势产业和重点产业服务。  相似文献   

16.
《攀登》2014,(1)
文化产业是文化名省建设的产业支撑和重要物质基础,是促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重要载体。新形势下,进一步明确文化产业发展的思路和举措,加快发展文化产业,对推进文化名省建设和促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甘肃是全国文物大省之一,境内保存着 丰富的历史文化遗存,且独具优势。认识这些优势并发 挥其作用,对于甘肃在西部大开发中做到物质文明和精 神文明共同进步,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8.
世纪之交,我们西部迎来了大开发、大发展的历史机遇。而如何通过大开发真正使青海高原从落后走向先进,从幕后走向前台,真正实现经济繁荣、社会进步,文化等诸多领域持续发展,是我们需要重视和研究的课题之一。其中文化建设问题尤其不可忽视。 随着21世纪的到来,文化在经济政治发展中的作用日益凸现,各民族、各地区文化的相互吸收、相互渗透和相互影响已成为人们普遍关注的一个问题。  相似文献   

19.
贾英红 《黑龙江史志》2012,(8):12-13,15
<正>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强调应改变重经济建设轻文化建设的观念,因为文化是民族生存的魅力、国家发展的动力、社会繁荣的实力,中央提倡全民参与到文化建设事业中来,共同营造更加民主更加融洽的文化氛围。作为方志人,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大潮中找准定位,发挥优势为社会做更大贡献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20.
亲爱的代表们,同志们: 我们盼望已久的云南省民族民间文学工作者第一次代表大会开幕了。这次大会,是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特别是在刚开过的具有伟大历史意义的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精神的指引下,在全国人民安定团结,经济调整取得巨大成就的大好形势下召开的。大家欢聚一堂,共同来回顾我省民族民间文学工作的战斗历程,总结历史经验,商议进一步发展我省民族民间文学工作的大计,团结一致,为繁荣和发展我省各民族的社会主义的民族民间文学而继续奋斗。我受中国民间文艺研究会云南分会筹备组的委托,简要地汇报我省三十多年来民族民间文学工作的情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