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罗定地处广东广西的接合地,也是古代南海郡与苍梧郡的接合地,介乎粤中粤西之间。东部是云雾大山,西部是云开大山山脉。罗定是两山之间的盆地,其气候也是属亚热带与热带之分界线。境内泷水(又名泷江、南江、罗定江)由南向北流经11个镇再由郁南县南江口注入西江。泷江总长201公里,流域面积4493平方公里,平均流量为每秒53.4立方米,支流成网。对于流域内的经济、文化和社会的发展,有其重要作用。罗定远古是土著和少数民族杂居之地。于南朝梁陈间,设置泷州和建州两州,隋开皇十八年设泷水县,  相似文献   

2.
南江即罗定江,汉时在交州治所(今封开)西江德庆附近南岸流人得名。今德庆县南岸仍存南江口小镇为证。古代以其水多急滩,称为泷水。晋置龙乡县于此,梁时又建建泷洲,在今太平镇潭白,向为汉人南下徐闻要道。中游名建水,以唐天宝一年(742)设建水县于罗定附近而得称,‘下游名晋康水,以南朝宋初于龙乡置晋康郡至唐又置晋康县于郁南县连滩而得名。而以南江一名为早,罗定江为今称。最早也不叫南江,称端溪。因汉灭南越设端溪县于南江口北,南者端也,故当时称端溪。  相似文献   

3.
我于目前到罗定市开展巡视工作,在住处偶翻《罗定县志》,看到里面的大事记里有一句记载,说“唐神龙二年(706年)六月,中书令(宰相)桓彦范被贬泷州司马;八月,天官尚书(宰相)张束之被流放泷州”(隋唐年间,罗定称“泷州)。  相似文献   

4.
南江发源于广东省信宜市,主要流经罗定、郁南、云安,是西江上游的主干支流之一,也是西江和沿海交通的主要渠道。南江流域文物遗迹众多,文化遗存丰富。本文结合工业遗址,古墟、埗头、码头遗址,古城址,寺庙塔观,古墓葬,古村落,佛教遗迹,浪沟峡,泷喉马埒口等多处遗迹,探讨南江流域曾是海陆丝绸之路对接通道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5.
海上丝绸之路对罗定的影响是全方位的,既有中原文化在罗定的传播,也有外国文化在罗定的沉淀。罗定三个古墓的出土文物、南江流域的庙宇、制蓝冶铁遗址都是海上丝绸之路影响罗定的直接证明。  相似文献   

6.
隋朝至唐朝中叶,西江中游地域江南江北几乎同时出现两个权势显赫的陈氏家族,即江南罗定的陈集原家族,江北德庆的陈承亲家族。“江南陈”因有号称“岭南第一唐刻”的《龙龛道场铭并序》引起学者广泛注意而广为人知;“江北陈”虽然权势比“江南陈”更为显赫,却因缺乏史料而寂寂无闻。直到近年出土陈承亲墓志碑后,“江北陈”的神秘面纱才得以揭开。但墓志碑全文未见公开发表,故“江北陈”仍鲜为人知。  相似文献   

7.
罗定史称“抚绥重地,门庭巨防”(《方舆纪要》、民国《罗定志》卷一“山川关隘”20页),意思是说,罗定是像大门、庭院那样重要、需要加强防卫的地方。  相似文献   

8.
每年的农历三月切三,南江布依族、苗族乡都要举行“三月三”民族风情节,以展示多姿多彩的民族风情和神奇的甫江峡谷,弘扬民族文化,促进该乡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吸引有识之士、游客到南江投资开发和观光旅游。南江布依族、苗族乡“三月三”民族风情节 神奇峡谷 美丽南江@晓林  相似文献   

9.
经罗定市委、市政府同意,5月25日,罗定市正式发文开展编修《罗定年鉴(2003~2008)》。 《罗定年鉴(2003-2008)》是由罗定市委、市政府主持,罗定市地方志办公室组织编纂并公开出版发行的权威性资料性文献。该书以记载2003至2008年这6年间全市大事、要事为主,图片专辑“罗定风采”则以集中反映6年间罗定经济社会建设和改革开放巨大成就为主,部分新闻性内容可适当收录至2009年。  相似文献   

10.
陈桂荣 《岭南文史》2022,(1):81-88+80
<正>广东地区的青铜器出土主要在西江地区,而西江支流南江流经的罗定,是西江地区青铜器的重要集中点。据《罗定出土青铜墓葬的十个未解之谜》载:考古发现,随葬青铜器物超过100件的大墓,在岭南只有3座,其中1座在西江流域的肇庆,2座在南江流域的罗定。[1]云浮南江流域出土的青铜器不少,但作为乐器的铜鼓,出土并不多:广东省博物馆藏云安区出土铜鼓1面;云浮市博物馆馆藏铜鼓1面;罗定市馆藏铜鼓2面;郁南县馆藏铜鼓1面;  相似文献   

11.
周敦颐于宋神宗熙宁元年(1068年),由知郴州擢任广东转运判官。是年冬莅任,即到广东各地视察,十二月十六日到粤北连州,游大云岩;十二月二十六日到德庆,游三洲岩。接着由德庆经泷水(今罗定)来春州,除夕到了春州之铜陵县。熙宁二年大年初一游春北通真岩,在岩壁上留有题名石刻,至今保存完好。  相似文献   

12.
《明史·地理志》中关于重庆府南川县的水系记载存在三处严重讹误:一为县有南江流迳,二是南江有龙床滩,三则四十八渡水流入南江.《明史·地理志》之所以出现这样的讹误,是由于其作者混淆了“南川”、“綦江”两县的历史沿革.《中国历史地图集》也可能受到《明史·地理志》的影响而将明代流迳南川县汇入黔江的支流误标为“南江”,应改标为“大溪河”或“白水”.  相似文献   

13.
一、都柳江汉代属于何郡何县广西龙胜县的寻江、融安的融江、柳州的柳江,在汉代统称为潭水。汉代的潭中县就在这三段流域之中。由黔南州独山至黔东南州从江县的都柳江,古名周水。汉代的定周县就在都@l江流域。其证据如下:《水经注·卷三十六)说;“潭水(寻江)出武陵郡锋成县(今资源县)玉山(钟阳山)。潭水东流(应是西流),逞(经)郁林郡潭中县(三江县),周水(都机江)自西南(应是西北)来注之。”这就肯定了独山、从江间的都柳江古名周水。汉代的定周县就包括周水(都柳江)流域的下列今地:独山、三都、榕江、从江。在汉…  相似文献   

14.
根据年鉴编修工作需要,为加快《罗定年鉴(2003~2008)))一书的编修进度,2009年12月31日下午,罗定市召开全市年鉴工作会议。罗定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陈雄荣,云浮市政府地方志办公室副主任陈英林出席会议并作讲话。全市各镇(街)分管年鉴工作的副职、罗平农场负责人、市直各单位分管领导以及罗定年鉴编辑部全体工作人员共100多人参加了会议。会议由罗定市府办副主任、市志办主任曾沛才主持。  相似文献   

15.
多年来,收集了徐州及邻近地区流通的一些顺治通宝"宁"字钱,有背单汉字"宁"字钱、背"宁一厘"钱、背满汉文"宁"字钱。细察之,有诸多不同版式。顺治通宝"宁"字钱为何局所铸,泉界长期意见不一,或曰甘肃宁夏局铸,或曰江南江宁局铸。在徐州及邻近地区,顺治通宝"宁"字钱尚属多见,笔者意为江南江宁局铸,不作详述。江南江宁局开铸时间也有不同记载,《皇朝文献通考》等文献记载为顺治五年(1648),《清  相似文献   

16.
苏绍泉 《文史月刊》2011,(10):20-21
长沙至衡阳之间,渌江与湘江交汇处,有一个历史名镇渌口。 渌口是醴陵水路出大江大河的一个转口商埠(今为株洲县城),史称“小南京”。1944年6月17日,从武汉南下的日军开进了这座“不设防”的河谷古镇,在这里实行了长达367天的殖民统治。  相似文献   

17.
自从西汉司马迁《史记·西南夷列传》有“江”的记载以后,江今为何水?历来众说纷法。本文认为,从狭义来说,牌河江即今北盘江、盘江,广义指今北盘江起的珠江。一、样可江——北盘江西汉司马迁《史记·西南夷列传》、东汉班固《汉书·西南夷两粤朝鲜传》皆说:“夜郎者,临样可江,江广百余步,足以行船”。“夜郎所有精兵可得1一余万,,浮船样订江,出其不意,此制粤一奇也。”西汉番阳(今江西部阳)县令唐蒙“将千人,食重万余人,从巴蜀榨关(今四川汉流东南)入,遂见郎候多同”。后来,唐蒙“发巴蜀卒治道,自焚道(今四)I;宜…  相似文献   

18.
明朝,在湖广武昌府江夏县,发生一场“惊天动地”的土地官司。一方为明藩楚王,另一方为江夏县灵泉山内住户。官司有烦皇帝圣听,甚至批旨,谓之“惊天”;住宅强拆、祖坟被掘,谓之“动地”。这场土地官司从洪武十五年(1382年)到嘉靖十五年(1536年)相持154年,历经九个回合,占了整个明朝276年的一半时间.  相似文献   

19.
从出土的战国漆器文字看“成都”得名的由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务院列为全国二十四个历史文化名城之一的成都,是今四川省省会的所在地,也是历史上古蜀国曾经在此建都的地方。她位于川西平原的中部。自秦并巴蜀置蜀郡,“蜀守李冰凿离堆以避沫水之害,作都安堰,穿二江成都之中,溉田亿万顷……,”“於是沃野千里,号为陆海……。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天下谓之天府也”此乃说明秦汉之际的成都,在都江堰水利工程完成之后,遂有誉为“天府之国”的美称。后来的汉代,因织锦业的发达,曾有“锦城”之称;到五代后蜀主孟昶时,提倡城内遍植芙蓉,又有“蓉城”的称谓。这些名称是秦汉以来的“成都”在不同时代的几种名称,关于这些名称的由来,史书多有记载。除此之外,在这里我们准  相似文献   

20.
族是居住在我国西南地区的一个少数民族,自古至今, 族群众对黑色有着特殊的偏好。根据史籍及民族学材料,这种现象主要反映在以下几个方面:1、所居地名、山名或水名,多冠以“黑”。金沙江流域南北两侧自古即是族生息的地区,此地自北而南纵贯今凉山族自治州的雅等江,连同所其注入的金沙江,在《方舆纪要》里统称“纳江”,其在《蛮书·山川江源》中叫“诺矣江”、“诺水”。这里的“纳”,“诺矣”和“诺”均是语黑义。所谓“纳江”,“诺矣江”和“诺水”,意即“黑水(江)。”金沙江和雅碧江之间的分水岭叫纳喇山脉,在语中,“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