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 毫秒
1.
我的一中     
Chris 《贵阳文史》2011,(6):32-32
听朋友说,一中拆迁了,原来的校园不知道是不是要变成什么河畔风景或者人文艺苑之类的漂亮项目。可惜不在贵阳工作,没有办法为这个蛮有说头的项目贡献一些作为一中人的最后一点缅怀。期待这是个大大的豪气云天的项目,千万别辜负了贵阳第一的这个好名头和秀水环绕的曲韵流觞雅意,毕竟老师和学生都对一中情怀深种。  相似文献   

2.
我初中、高中就读于贵阳中学,1950年,贵阳中学与其他学校合并组成贵阳一中,因而我也顺理成章地成了一中校友。某日,见《贵阳文史》征集一中校友文稿,遂激起了我中学时代的回忆。 两张毕业证书 从1906年的贵州通省公立中学堂到现在的贵阳一中,100多年来,各个阶段的学子对于母校都有自己难忘的记忆。我们这个班(贵阳中学初中第47期,接着是高中第32期)是个春季始业班,1944年3月入学时,学校还疏散在贵阳乌当的后所村;  相似文献   

3.
我的一生     
2010年8月31日,贵阳市政协第七、第八届主席廖海波与世长辞,享年76岁。廖老曾历任贵阳日化厂厂长、贵阳市计委副主任、贵阳市经委主任兼党组书记、贵阳市常务副市长、贵阳市政协主席等职。作为一名名副其实的"老工业",廖老在其漫长的工作生活中,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为贵阳市的工业经济,乃至贵阳市的经济社会发展都注入了无数心血,作出了重要贡献。"谈笑间,尽显睿智;处事间,庸荣敬重。"现任贵阳市政协主席陈石如此评价廖海波。如今,斯人已逝,作为晚辈和廖老曾生活、工作和服务过的这座城市中的一员,我们谨从他身前留下的自述文字中,截取其中有关生活和工作的几个片断,以飨读者,以资表达本刊对逝者的敬重和缅怀。  相似文献   

4.
注意培养学生学习的自觉性,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不对学生的学习施“压”施“逼”,建设一个好的学风,是韩校长在教学管理和教学实践中始终强调和重视的。  相似文献   

5.
正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而我是在咱们党培养教育下成长起来的一个极为普通的老兵,年轻时候,我在各级党组织领导下,做了一些应该做的工作。但是我感觉做得还不够,现在进入晚年了,我希望力所能及地,按照党的要求做好关心下一代的工作,把我的经历分享给更多人,特别是现在的年轻人,也是尽一名共产党员的责任。  相似文献   

6.
张建安 《江淮文史》2014,(6):129-135
正与张宗昌的交锋成舍我,生于江苏,长于安徽,是民国有名的报人。他有正义感,刚正不屈,自强不息,即便遇到军阀、巨奸,也毫不放弃对"新闻自由"的追求,因此在办报过程中遭遇了很多风险,创造了很多了不起的传奇。他与军阀张宗昌的交锋就是一个典型事例。成舍我在1924年、1925年先后创办《世界晚报》、《世界日报》、《世界画报》,成为中国新闻史上第一个一人办三报的报人。此时,张宗昌正在四处攻伐,既是一位无恶  相似文献   

7.
《贵阳文史》2012,(2):9-10
1917年3月4日贵阳成立"群益社" 背景:1917年3月4日,由贵州政界有权力的人士发起组成了一个拟发展贵州实业的政治团体——群益社。选举时任财政厅长张协陆、黔中道尹王伯群、督军署秘书长兼贵州中国银行行长熊铁岩、省议会议长张彭年、文通书局总监理华延厘、政务厅长何季刚、黔东道尹陈稚书、原达德学校校长凌秋鹗、黄齐生等9人为理事。群益社在贵阳曾发展社员达9000多人。  相似文献   

8.
格桑花是生长在西部高原上的花朵,看上去弱不禁风,可风愈狂,它身愈挺;雨愈打,它叶愈翠;太阳愈曝晒,它开得愈灿烂,它是寄托了藏族人民期盼幸福吉祥等美好情感的花。而格桑花西部助学网,则是一个寄托着各界善心人士美好愿望的草根公益性组织。您或许没有想到,格桑花助学网的创始人之一洪波女士是安徽人。已经两岁多的格桑花下一步要怎么走?现在有什么烦恼?请看《洪波:格桑花不是我一个人的》。  相似文献   

9.
8月的林芝令人迷醉。沿奔腾的雅鲁藏布江而下就到了美丽的林芝。这里海拔相对较低,植被茂密,被称为"西藏的江南"。在我眼中,没有什么称呼比"西藏的九寨沟"更贴切,只是九寨沟灵秀俊美,林芝沉静清透,但同样风光无限。导游告诉我们,在农奴时期,这里曾经是低等人居住和流放犯  相似文献   

10.
罗援  于洋 《纵横》2014,(10):34-36
1991年-1993年,大概有一年八个月的时间,我担任了中国驻丹麦国防副武官。虽然时间不长,但这段经历给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  相似文献   

11.
我今年73岁了,自从16岁那年从父辈手中接过熔炉,就与这一行业结下不解之缘.它伴随我走过了60年的人生旅途,跑遍了除西藏和港澳台以外的全国各地,也使我品尝到人世间的苦辣酸甜.  相似文献   

12.
方未艾  方朔 《文史月刊》2011,(11):32-36
张学良将军被囚禁多年之后,曾经对探望他的人讲过:他想好了给自己的一副对联:“两字听人呼不肖,半生误我是聪明。”每当我追忆起张学良,就不禁想起他的这副对联。  相似文献   

13.
我的父亲万里是个健康老人,年已85岁,须发皆白,但精神矍铄,气色很好,真可谓鹤发童颜,他走起路来从不用拐杖,也不用人搀扶,而且走得很快。前几年外出参观访问,日程安排很紧,警卫秘书都觉得累,但父亲却少见倦态。他脑子清晰,许多事情都过目不忘,至今读书看报看电视都不戴老花眼镜。和别人谈话时,他总是能抓住事物的本质,一语中的,虽不能说妙语连珠,却不乏幽默和风趣。  相似文献   

14.
1949年盛夏,我才16岁。当时湖南永州城乡风传共产党进展神速,国民党快垮台了。每天撤向广西的军用车川流不息,昼夜都有,抓壮丁成风,很多人为此神经绷紧。一天傍晚,我担水回家,一辆满载军人的卡车突然停在我面前,车上跳下两个军人,如狼似虎,二话不说,抓住我就推上车,半天我才反应过来:自己被抓壮丁了。  相似文献   

15.
"一个是阆苑仙葩,一个是美玉无瑕;一个是水中月,一个是镜中花",一曲幽怨空灵的《枉凝眉》,恐怕唱的就是你与宝玉的一段凄苦情缘吧!我喜欢你,因为你冰清玉洁,纤尘不染。你毫无世俗之心,对于你的爱情,你从未将它与功名利禄联系起来,你爱的是简简单单的贾宝玉,不管他是健康还是生病,亦不管他是富有还是贫困。你所追求的不过只是一种心心相印的体贴,  相似文献   

16.
王美是在插队时认识吴平的。1972年初,20岁的王美和大她一岁的吴平“上山下乡”,插队来到永清县惠元庄村,同来的还有天津市的三名青年。王美姐妹共三人,她是老大。  相似文献   

17.
高莽 《百年潮》2008,(4):38-38
上个世纪50年代,我在中苏友好协会总会对外联络部工作。那时每年都要接待数起苏联友好代表团。这期间我有幸几次为周恩来总理当过翻译。  相似文献   

18.
龚育之 《百年潮》2002,(7):21-29
(一)毛泽东一九六四年八月十八日的谈话 我同彭真同志第一次面对面地接触和谈话,是一九六四年八月,在北戴河.  相似文献   

19.
正2016年7月,我们拉萨市文物局着手进行西藏牦牛博物馆馆内藏品普查工作。为了保证普查资料全面、准确,从零开始建立起了文物普查电子数据库。在普查过程中,我们不断搜集文物资料,补充和修订文物数据,为全馆2000多件文物建立了电子档案,包括:文物志、文物照片、文物平面图等。第一次接触普查工作,既感欣喜又发愁,喜的是可以与文物"亲密接触",能学到很多知识;愁的是半路  相似文献   

20.
周代(1928.2-2003.9)原名周超武,曾用笔名小逊、黎白地、江城。湖南宁乡人。毕业于武汉大学历史系。1952年参加新闻工作,历任《长江日报》文艺部主任、新闻研究室主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