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崔薇  吴若峰 《旅游》2006,(3):73-78
锦里,是条350米长的被称为“成都版清明上河图”的街。从某种意义上说,这条街很多的成都人、或者是像我这样平生第一次来成都的人找回了曾经属于过这个城市,但正在或者已经消失了的那些细节,尽管这条街是被生生地造出来的,从头到脚带着设计的痕迹,打着“成都制造”的标签,但曾经就是这些被复原了的细节构成了那个有模有样有血有肉有滋有味有生有色、看得见摸得着的成都。所以,一条堆砌了旧城市细节的街道,基本可以令时光倒转恍若从前。我想,锦里全部的意义大概就在于此吧。  相似文献   

2.
成都三国文化遗迹寻踪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贺游 《四川文物》2004,(5):26-35
成都是蜀汉政权的首都,在三国历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本将成都历史上曾经存在的三国遗迹做了较为详细的统计和梳理,并结合献记载对其现状进行了实地考察。  相似文献   

3.
自古以来,我国西南地区民族人口众多,民族成份复杂,民族分布面广,民族活动能量强、社会影响大。三国时期,立国于西南之蜀国与西南民族的关系极为密切,对西南民族地区社会历史的影响广泛而深远。本文在阐述蜀国建立的基础上,着重论述了其境内的民族成份及诸葛亮平南中的事件,并对(?)人的族属和平南中的时间作了进一步的探研。  相似文献   

4.
半夏  袁蓉荪 《中华遗产》2008,(7):142-157
西蜀古镇,多姿多样,各具特色。承接着上期的报道,请继续跟随作者的脚步游赏。我们为平乐白沫江的纸香而沉醉,对火井镇的天然气井赞叹叫绝,又在罗城的船街上徜徉流连。而于古镇的风情,这还只识得万一:那文昌武运的阆中、顾县老街的优游闲适以及彭祖养生的传说,更是美妙诱人,难以言传。  相似文献   

5.
商代,位于商王朝西南的古蜀王国以今四川广汉三星堆为都城,西周至春秋初期以成都为都城,春秋前期一度以郫邑为都城,至春秋中期最终定都成都。商周春秋时期,古蜀王国的疆域北达汉中,南至南中,东至鄂西清江。战国时期,蜀国向北保有汉中,向南深入西南夷,向东据有嘉陵江以东地区,成为中国西南的泱泱大国。  相似文献   

6.
有的书编得不算好,却让人爱不释手,以其有内容也。  相似文献   

7.
千百年来,蜀国故道既是古蜀经济、文化的传输纽带,又是自然风貌、人文遗存的天然走廊。山环水复间,作者一路走来,与一座座古镇不期而遇。它们不仅以沧桑的容颜展示着历史的深邃,而且以各具特色的姿态保持着蜀道固有的自然和人文遗存。  相似文献   

8.
“成都是一座具有2300多年城名、城址不变的历史文化名城”,这是目前流行的对成都城市史的时间定位。其根据是公元前316年秦灭蜀后,于公元前310年张若仿秦都城在成都修筑城墙,以此作为成都城市历史的标志。这种观点,一是源于中原文化正统论的影响,认为之前,蜀地是未教化的蛮夷地区;二是一些学者片面认为城墙的建筑才是城市形成的...  相似文献   

9.
“成都是一座具有2300多年城名、城址不变的历史文化名城”.这是目前流行的对成都城市史的时间定位。其根据是公元前316年秦灭蜀后,于公元前310年张若仿秦都城在成都修筑城墙,以此作为成都城市历史的标志。这种观点,一是源于中原文化正统论的影响,认为之前,蜀地是未教化的蛮夷地区;二是一些学者片面认为城墙的建筑才是城市形成的重要标志。  相似文献   

10.
“去哪里喝茶?”过去这不是一个问题。我在成都住了十年,可以有太多的选择。许多时候,我选择去宽巷子或是紧挨着的窄巷子找一家老茶馆坐下来。要不了多久,一大帮认识和不认识的朋友就会从各处陆续赶到,聚在一起谈天说地,好像所有成都人都赋闲在家不用上班。但城市改造的浪潮把城里的大部分古旧建筑冲得无影无踪,窄巷子在我上次回成都时已经拆除。宽巷子的拆迁工程也启动了很久。我以前经常光顾的那些老茶馆已一一消失。“去宽巷子!”朋友的回答让我意外,我以为他在动员我去已经改造好了的宽巷子喝茶,“还没有拆光。现在比以前还要热闹,还要好玩。”[编者按]  相似文献   

11.
张雪梅  曾虹佳 《旅游纵览》2022,(17):107-109
成都市作为四川省历史文化名人李劼人故里,拥有丰富的李劼人文化资源,而李劼人旅游资源是其文化资源中尤为重要的一部分。本文在对成都市李劼人故居纪念馆实地调研后,分析其保护利用现状,总结出其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品牌形象知名度不高,缺乏规划;旅游配套设施不完善,客源市场竞争力不强;旅游资源开发滞后,内容单一;忽视文化内涵和精神气节研究,文化传承意识缺失等。针对李劼人旅游资源开发与保护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关解决建议:挖掘李劼人旅游资源的内涵,发扬李劼人精神气节;形成品牌特色,打造李劼人品牌形象等,以期为相关人士提供参考,为其他地区历史文化名人旅游资源开发与保护工作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2.
吕红梅 《旅游纵览》2014,(4):325-326
本文从三国时期蜀国灭亡的历史事件出发,分析政权经历的兴衰治乱往复循环呈现出的周期性现象,借此提出新形势下要加强理想信念建设,从而促进国家的长治久安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3.
张强 《巴蜀史志》2014,(2):45-48
整理并披露一段尘封于70多年前成都僧众在抗战最艰难岁月的义举史实,除了有对成都抗战历史文化中一些几乎淹没沉寂的点滴史实聚沙成塔补白的意思外,对于后人了解这座底蕴厚重的现代城市颇有益处。  相似文献   

14.
“上天人地,古今中外,东长西短,七嘴八舌,麻麻咋咋,无话找话”,这叫“摆龙门阵”;“翻江倒海,春去秋来,碰和吃杠,赢来输往”,这叫“打小麻将”。成都人最常见的乐子,就是喝茶、摆龙门阵、搓牌“三合一”  相似文献   

15.
成都自古为多桥城市,历代能工巧匠修筑了各具特色、展现城市风貌的桥梁。这些桥梁不仅是跨越河谷、连续交通的重要工具,在城市政治经济、历史地理、科学技术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而且反映了蜀人崇尚公益的纯朴民俗,并在形态和工艺等方面饱含着成都悠久的蜀化和民族特色。认真分析、深入研究古桥梁在成都城市特色中的独特作用,继承民族遗产,发扬成都传统“桥化”,对于塑造特色鲜明、富有个性的新成都,无疑具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美食,往往能绽放出一个城市骨子里的妩媚。成都被称为“来了就不想离开的城市”,而川菜沁人心肺的香辣咸鲜、异彩纷呈的甜酸醇浓,即是让人迈不动脚步的致命诱惑之一。  相似文献   

17.
成都是唐代、五代前后蜀至宋代中国最名的宴饮之都,烧酒的发祥地和唐代名酒剑南春的主要产地。唐代、五代前后蜀至宋代成都的酒化高度繁荣,饮酒之风极盛,享誉全国。明清时期,成都的酒化继续保持其繁荣。成都水井坊考古发现结合历史记载研究,证明了水井街酒坊酿酒历史源于唐宋时期成都的“锦江春”,同时亦为中国白酒起源于唐宋时期成都的烧酒提供了重要证据。  相似文献   

18.
成都是我国历史文化名城,具有悠久的历史传承和深厚的人文底蕴。古蜀先民在这片广袤肥沃的土地上生生不息,辛勤耕耘,创造出了辉煌灿烂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成都经历了4500年以上城市文明的发展历程。又走过了2300多年城市建设的沧桑岁月,取得了一系列举世瞩目的成就。如今的成都,正意气风发地朝着建设世界现代田园城市的目标前进。...  相似文献   

19.
成都,人蔚起,留下许多胜迹。“江众桥多”,绚丽多彩。万里桥,位于成都市老南门,又名老南门桥,跨南河,为历史名桥。  相似文献   

20.
市井成都     
陈锦 《华夏地理》2006,(11):150-169
四川盆地气候温润,土地肥沃,又得都江堰灌溉之利,促就了相当发达的农耕文明;但相对封闭的地理环境,致使丰饶的物产只能在自给自足的基础上进行散漫的“体内循环”。一直到上世纪末,成都人的生活仍然是勤劳中伴随着永恒的优哉游哉。但随着城镇的改造,这种极富地域色彩的市井文化,随着旧式街坊的消失而逐渐成为记忆……[编者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